詩詞中對仗的使用

2021-01-09 溫新詩社

上一篇文章講到了對仗的基本知識,以及如何使用《聲律啟蒙》積累對仗的基本要素。

本章的主要內容主要在創作中如何使用對仗的內容。其中包括分析與創作兩個部分。分析部分主要包括分析古代先賢的使用對仗詩句的分析

分析部分:

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些名作中的對仗使用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起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承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轉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合

在律詩中對仗的部分通常為頸聯與頷聯也就是第二句與第三句。為什麼會在首句與尾句不需要遵守對仗的基本要求呢?

按照基本的律詩寫作要求來看其中四句之中,分別有起承轉合的要求在我們之前的文章有過詳細的解釋。 承與轉主要是負責事物具體的描寫與從描寫轉向情感的表達。所以使用較多的對仗來細化具體事物的描寫。

仔細來觀察這首詩我們會發現,其中「開府」對「參軍」,是官名對官名,「清新」對「俊逸」都是形容詞。「庾」和「鮑」均是姓氏 。這種對仗方式為2—1—2的對仗格式。

其次我們可以發現「渭北」與「江東」均屬於地名,「春天」與「日暮」均屬天氣類的名詞。

「樹」與「雲」相對。2—2—1的基本形式。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起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承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轉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合

這首七律中間兩頸對仗聯是反對,頸聯是正對。

具體來講,「花徑」 對「蓬門」是同類事物的對仗,「不曾」與「今始」屬於反向的對仗,即為相反意義的對仗,「緣客掃」「為君開」屬於原因動詞加動詞的結構,屬於2—2—3的對仗格式。

「盤飧市遠」對仗「樽酒家貧」,通過距離市集比較遠來凸顯出家貧反之亦然,這兩對關係相輔相成。「無兼味」與「只舊醅」屬於正反對仗。

創作部分:

為了更加好的聯繫對仗的使用,我們主要選取了七言絕句最為練習的對象。其中主要以描寫風景為主題,選取首句不入韻的格式,平仄排列為下: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首先選取常用的基本七言對仗形式:2—2—3的基本格式,這個格式也並非金科玉律是可以根據創作的基本格式經行一定的修改的。

巫山雨洗夔門壁,秦嶺雲橫太華山。閒倚門庭窺日月,星辰只在墨雲間。

首先根據地理情況來看巫山屬地重慶地區多雨,秦嶺地區多雲。因此便可以我們首句的對仗便可以基本得出:

「巫山」對「秦嶺」「雨洗」對「雲橫」,之後我們可以找出在巫山與秦嶺的兩個地名使用地名對仗地名的方式。經過翻閱書籍我們可以找到兩個地名「夔門壁」與「太華山」。

我們就得出了七言的首句:

巫山雨洗夔門壁,秦嶺雲橫太華山。

仔細進行分析對仗的使用情況,因為「巫山」對「秦嶺」與「夔門壁」與「太華山」屬於「靜態」名詞無法展現出動態的美感。多以在這兩對名詞中要加上兩對動態性的名詞「雨洗」「雲橫」展現出兩幅畫面的動態感與寬廣感。

閒倚門庭窺日月,星辰只在墨雲間。

經過分析「山」屬於「十五刪韻」屬於比較「窄的韻」所以在下句的安排需要注意韻尾的使用。在上述的描寫情況之下我們無法看到星辰日月。所以在抒發思想情感中我們就很好進行安排。

上述的內容便是對仗在詩詞創作中的練習。

開始你的創作吧

相關焦點

  • 「詩詞格律與寫作」對仗 對聯
    語言文學家趙元任在《談談漢語這個符號系統》一文中說:「論優美,大多數觀察和使用漢語的人都同意漢語是美的。有時人們提出這樣的問題:漢語有了字的聲調,怎麼還能有富於表達力的語調?回答是:字調加在語調的起伏上面,很像海浪上的微波,結果形成的模式是兩種音高運動的代數和。漢語的文字系統,即使把簡化字考慮在內,當然是很不簡單的,可是它在優美性尺度上的等級是很高的。」
  • 寫詩常識,如何正確對待詩詞和對聯中的對仗?你只要這樣做就行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號詩巷,這是我們《詩詞聯寫作精講,帶你快速入門》課程的第六章內容。上一章我們重點講解了格律詩詞和對聯寫作方面的意境塑造及其方法,點擊查看文章:學習寫詩,怎麼才能寫出一首好詩?記住1個條件5個方法就可以今天這一章,我們來認識「對仗」在詩詞對聯運用中的「工」與「寬」,以及它們各自不同的寫作要領。相信大家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在格律詩與對聯的寫作中又會有新的認知與突破。在上一節講意境塑造的時候,我們說過,無論是寫詩還是對聯,都需要做到各自的內容有一定的關聯性,如果無內在的關聯,那我們寫出來的作品肯定是「不知所云」、「亂七八糟」。
  • 古詩詞對仗——流水對與鼎足對
    古詩詞對仗分正對、反對、流水對,還有鼎足對、聯壁對。正對、反對、流水對包含兩句詩詞,對仗工整,又稱兩句對。鼎足對和聯壁對分別是三句、四句詩詞,它們都是從兩句對發展而來。正對:對仗最工整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 詩詞寫作方法:格律詩的對仗及相關禁忌,全都在這裡了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號詩巷,這是我們《詩詞來年寫作精講,帶你快速入門》課程的第八章內容。上一章我們主要講解了詩詞聯中的流水對以及「相隔」方面的各種寫作要領,點擊查看文章:學習寫詩,要想提高寫作水平,這幾個方法與要領你得掌握今天我們來講解虛詞的運用,以及對仗與聯句寫作方面的一些禁忌。能夠將詩句、對聯寫得有味道,這是每個真心熱愛創作的朋友的追求。那麼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作品更有韻味,讓寫出來的句子擺脫死板的「實詞滿塞」式?
  • 寶劍鋒從磨礪出——我學詩詞的幾點粗淺體會
    心中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怎麼高興就怎麼寫,通過詩詞把晚年生活搞得有聲有色。第二種就不光是修身養性,還要入群,投稿發表,進行社會交流等等。這就不能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了,就必須要研究詩詞的創作規律。這二者不能說誰好誰不好,都可以。 今天,我們在「白浪情」綜合群中來討論的格律詩詞的寫作,主要是針對第二種的「自娛娛人」為目的。
  • 詩詞知識丨王力《詩詞格律》:第四章(1)詩詞的節奏
    】詩詞的節奏和語句的結構是有密切關係的。(一)詩詞的一般節奏這裡所講的詩詞的一般節奏,也就是律句的節奏。律句的節奏,是以每兩個音節(即兩個字)作為一個節奏單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則最後一個字單獨成為一個節奏單位。
  • 全世界都在讀詩詞!當詩詞遇上英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7歲背唐詩,10歲學英語現如今,英語已經成為很多國人的必修課但全世界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學漢語、學詩詞你能想像到將詩詞翻譯成英文的樣子嗎比如下面這首《關雎》窈窕淑女There's a good maiden fair君子好逑Whom
  • 「一起讀詩詞」「西出陽關無故人」致敬那些藏在詩詞中的友情
    詩中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內心悽楚更兼環境蕭涼,更顯出李白對詩友遠謫的關切與同情。頸,尾聯是寄情於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意思是,我將自己對你的一片情思寄與明月,希望這千裡共有的明月光帶著我的思念隨你直到你遠謫的偏遠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在李白的筆下,明月是高雅、純潔的有情物 。
  • 「詩詞與音樂」詩詞中的音律之美——山水悟道(黃莽)
    當然也不排除純文字的詩詞,我們通常把文學分為兩類,即文學作品和文學藝術作品,這是兩個概念。本文我們不講如《紅樓夢》中香菱和林黛玉學詩的入門知識,平仄、起承轉合、虛實修辭等之理。只講詩詞中的音律,若能啟發或引起這方面的專家把丟失的詞譜挖掘、還原,那將是無上功德。詩詞要有音樂性,不然就如李清照說蘇軾填詞不懂音律;填詞為何要以周邦彥、歐陽修、李清照、柳永、吳文英等體為正統呢?為何有可平可仄?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毛澤東詩詞作品的數量並不算多,但仔細比較不難發現,其絕大多數作品都歷經多次修改,從作品標題、個別措辭、整個詩句,到篇章結構,乃至標點符號,他都一再推敲。這才使得毛澤東詩詞用詞精準、對仗工整、韻味十足,意境高遠,成為千古絕唱。 用心打磨:藝海無涯樂作舟 1958年3月,毛澤東視察三峽,隨行的梅白寫了一首《夜登重慶枇杷山》。
  • 堪稱千古絕對的8副對聯,對仗工整,頗有趣味!
    堪稱千古絕對的8副對聯,對仗工整,頗有趣味!1. 李東陽氣暖;柳下惠風和。這幅對聯用兩兼修辭手法而使聯意雙關。李樹東邊陽氣暖,柳樹之下惠風和暢,且對聯中飽含著「李東陽」、「柳下惠」這兩個人名。2.此聯是一幅嚴對,其中的「從、到」為介詞,對仗格律較為工整,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好聯。3. 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這幅對聯為清代嚴問樵挽姬人聯,朝雲是借用了蘇軾愛妾王朝雲之名,其中的「朝雲」同「暮雨」相對應,十分穩妥。4.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 「詩詞格律與寫作」流水對 扇面對 句中對 借對
    扇面對在近體詩中和普通的對仗有很大的不同,普通對仗的出句與對句的平仄要相對,特別是句末的平仄總是相反的,而扇面對的第一、第三句句末都是仄聲,第二、第四句的句末都是平聲,不能做到平仄相反,比如白居易《夜聞箏中彈瀟湘送神曲感舊》:縹緲巫山女,歸來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 這些唯美古風句子,深藏在詩詞裡
    堂土看著詞藻絢麗的古風旁白,想起了這些句子背後的詩詞。靜水流深,滄笙踏歌,三生陰晴圓缺,一朝悲歡離合。水調歌頭 · 明月幾時有宋: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 秋天詩詞一組,讓人感受到一種無憂無慮的情懷
    無恙亂評:秋之景象一覽無餘,對仗工整,意境深遠,遣詞造句亦精緻。秋色斑斕,客心悠閒。【風入松感秋】作者:冷眼看花斯心未失少年狂,向老費思量。菱花鏡裡鬚眉白,般般事、九曲迴腸。料得浮生如履,浮生一夢呈詳。西風濡桂桂濡香,楓葉照斜陽。高秋遍下斑斕色,直須對、匝地晴光。擬共茶朋詩友,也將摹宋追唐。
  • 古人是依據什麼來創作詩詞的?平仄如何判斷?根據方言還是官話?
    今天看到有人提問:「古詩詞講究平仄對仗,古人是怎樣判斷字詞的平仄的?他們是不是沒有普通話也沒有拼音,方言發音也不同?」關於這個問題,應該說描述是不夠準確的,為了方便大家理解詩詞的平仄知識,有必要將問題分解成如下幾個小問題:1、古詩詞一定要依照平仄嗎?
  • 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八月秋高風怒號」「白雲千載空悠悠」「清明時節雨紛紛」「有梅無雪不精神」。古典詩詞對氣象景觀的描繪異彩紛呈,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的觀察認知、生活體驗和情感態度。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 詩詞欣賞:喬吉《水仙子·詠雪》——雅俗共賞、詼諧幽默的詠雪詩
    這首曲的起首兩句加以引用,不僅將兩者巧妙地做成了對仗,還經過改造而擴大了它們的內涵。一個「撲」字較「因風起」要劇烈得多,表現出了雪大勢猛,而「梨花」是「凍成片」而非開成片的,並且用力也拂不開,這又寫出了雪花的碩大與密集。然後作者描繪了雪天的全景。大千世界像是瀰漫著灰濛濛的塵沙,大海凍成冰,閃耀著銀色的光芒,面對如此大雪和酷寒天氣,那些喜歡踏雪賞梅的文人也都怯寒止步。
  • 「詩詞天地」歷史上最常用的20個詞牌
    歷史上最常用的20個詞牌據統計,在詞海中,有3000多個不同的詞牌名。去除掉非名家詞牌,也有800多個,光柳永一個人就使用過100多個詞牌。這麼多的詞牌,即使是專業填詞的人,也記不住啊。好在,我們常見的其實也就100多個。在這100多個裡,又有冷門和熱門詞牌。
  • 《毛澤東詩詞》中的山和水
    今天是毛主席誕辰紀念日,我將《毛澤東詩詞》認認真真、反反覆覆地讀了好幾遍,發現詩詞中有不少描「山」繪「水」的佳行麗句。開篇第一首,《沁園春·長沙》,寫作時間為1925年,正是國共首次合作期間。時任中共中央執行委員的毛澤東返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