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通篇都是對自然界、人生和社會各種規律的總結,每一句都是精華。本文選取《道德經》中關於人生的七大規律並加以解釋,供網友學習時參考。
一,每個事業都是從基礎開始,一步步地完成的。

老子《道德經》講:「九層之臺,始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九層高臺是從地面開始,一步步建成的。千裡之行是從腳下開始,一步步完成的。
人生的每一個成就都是從基礎開始,一步步長時間地積累才完成的。如果急於求成,想一蹴而就,往往導致失敗。
二,不爭之人,無人能與其爭。
老子《道德經》講:「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與。是謂不爭之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段話意思是,最善於作戰的人,並不使用武力,也不發怒。最善於取勝的人,並不與對方交手。都是因為他們有不爭之德,所以他們才能夠不戰而勝。不與人相爭的人,才是最善於取勝的。
不爭的人,無人能與其爭,不爭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三,不爭先的人,反而最受推崇。
《道德經》講:「聖人後其身而身先」。意思是,不爭利益的人不與別人爭搶領先的地位,而是甘願居於眾人的後面。但別人卻認為他是最有修養的,他才是真正站在前面的人,應該向他學習。
老子的做人原則就是不為天下先,甘居人後 ,老子就被後世推崇了2000多年。

四,不自私,才能真正成就自己的私利。
這句話來自《道德經》的「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越是自私地與別人爭奪利益,與別人的矛盾就越多,煩惱和痛苦也就越多。如果有些生活條件就能知足,不再與別人相爭,就不會有那些煩惱和痛苦,這樣才能真正生活得好。
所以,不自私的,才能真正成就自己的私利。
五,盛極必衰。
《道德經》講:「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意思是說,喜好顯露鋒芒的,難以長保自己;金玉滿堂的富貴之家,沒有人能守得長久。

有些人得到財富地位以後,不多年就又煙消雲散,最多的也往往是富不過三代。
人生的規律就是盛極必衰,衰落之後再重新開始向上發展。人生就是在一盛一衰之間反覆循環。
六,懂得知足和適可而止的,能夠長壽。
《道德經》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受到侮辱或遇到坎坷,都是由於得利益心過於強烈造成的。所以,懂得知足和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侮辱和危險。
追求利益的欲望越強,越消耗自己的精力,越損傷自己的壽命。所以,懂得知足和適可而止的,才能得到長壽。

七,表面看起來愚笨的,才是大智慧者。
這句話來自《道德經》中的「大智若愚」。
看起來有智慧的,是屬於中高層次的智者。高智慧者看起來是愚笨的。
#國學經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