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痴迷三寸金蓮,是中國血統卻一生創作英文,為了愛國不肯剃頭

2021-01-09 歷史要這樣說說

他痴迷三寸金蓮,是中國血統卻一生創作英文,為了愛國不肯剃頭

辜鴻銘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他是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獎,當時被提名的人有兩個,一個是辜鴻銘,一個是泰戈爾,最後辜鴻銘惜敗泰戈爾,後來泰戈爾幾次來中國都是住在辜鴻銘家。

辜鴻銘其實是馬來西亞人,他的父親當年在馬來西亞給一個叫布朗的英國人打工,布朗夫婦沒孩子,他們二人特別喜歡辜鴻銘,所以辜鴻銘的父親就把辜鴻銘給了布朗夫婦。也正是因為布朗夫婦支持他的學業,所以辜鴻銘愛丁堡大學畢業。

辜鴻銘與泰戈爾合照

辜鴻銘的所有創作都是英文,還把中國的四書五經全部翻譯成英文,他說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建立在我那個原配夫人的小腳上的。他每次創作都一定要把他原配夫人的三寸金蓮放到他的腿上,一邊用手摸著她的小腳一邊用英文寫作。辜鴻銘一生創作無數,可以說他寫的每一個字都有他原配夫人的腳丫子味。

辜鴻銘照片

有一次受一個北大教授的邀約,他到教授家裡赴約,一進門還沒看清倒水的丫頭長什麼樣,倒先盯上了小丫頭的腳,一看喜歡的不得了。教授一看正好做個人情就送給他了,小丫頭一聽說自己要去服侍辜鴻銘了,心裡這個激動啊,臨走前還把腳洗的白白淨淨的。一回到家辜鴻銘就迫不及待的要摸小丫頭的腳,可是一看不對勁啊,這雙腳沒有肉香啊!所謂的肉香其實就是臭腳丫子味,於是他又把小丫頭完璧歸趙了。

三寸金蓮鞋子圖片

辜鴻銘雖然是在馬來西亞長大,但是骨子裡還是中國血統。當年他回國後,所有的人都說中國人頭髮長見識短,辜鴻銘留起了辮子,而且無論是找車夫還是找廚子都要找留長辮的,其實他本人並不知道這個辮子怎麼樣,但是他說再過一百年,當中國強大的時候,誰不留辮子,咱就不跟他做買賣。那個時期很多國家都在留辮子,所以根本就不是辮子的問題,而是中國是否強大的問題。這是辜鴻銘為了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而無奈做出的選擇。

電視劇辜鴻銘劇照

他痴迷三寸金蓮,是中國血統卻一生創作英文,為了愛國不肯剃頭!看完小編的這篇文章,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評論區下方評論留言,您的每一次評論點讚就是對小編的肯定與鼓勵,小編將會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好的內容,希望大家不要錯過,小編給你們比心了喔!

相關焦點

  • 外國小哥哥痴迷中文,看到他手臂上的繁體字紋身後,我忍不住笑了
    外國人學習中文的理由很多,有的是為了考試,有的是為了來中國留學,還有些是真心喜歡中文,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但有一些人雖然痴迷中文,卻因為對中文了解甚少,而鬧出笑話。    外國小哥哥痴迷中文,把繁體字當紋身  有一位澳洲小哥哥,他從來沒有來過中國,但是卻十分喜歡中國文化,雖然他們國內教中文的教師比較少,他自己卻經常利用課餘時間自學中文。
  • 正月剃頭死舅舅?
    正月,是一年中全中國顏值平均分最低的一個月。如果你發現一個帥哥過了年突然很蔫很頹,或者發現一個妹子總是眼神閃躲,那不是什麼年後症候群,也不是因為他胖了,更是因為下面四個字:為什麼呢?因為舅舅,他們在家族中曾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才會有這樣的說法「一個舅舅半個娘」。你爸未必真是你爸,但你舅多數情況下真的是你舅。
  • 中國最貴氣的村莊,住的都是愛新覺羅後代,為保持血統立下一規矩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人與人之間高低的區別幾乎消失了,有些人從事的工作可以讓他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但除去所有外界因素,誰都是平等的,就像西方發達國家一樣,中國重視人權,這是為什麼封建王朝被廢止的理由,但是世界上依然有很多國家實行君主立憲制,王氏出生的人身份、地位、血統都非常高,所以典型的還是屬於泰國和英國兩個國家比較好
  • 古人追捧的三寸金蓮,別樣的美,在現代人眼中卻只有無奈和疼痛
    三寸金蓮在中華民國成立的那幾千年內,整個社會普遍的審美認知比較統一,他們都認為,女子只有腳小才好看,因此,才會出現"三寸金蓮"這類成語,也就是纏足,不過在古人眼中是美麗的象徵,到了現代人眼裡就剛好相反了,這也是現代人很難忍受的陋習之一,但在之前的幾個世紀,一直都影響著整個社會以及女性們的審美觀
  • 為何中國人從不提血統,外國人卻很看重,難道中國血統不高貴?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一些疑慮,因為我們都知道外國很多國家都是很注重血統的,而在我們中國卻不是這樣的,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有關外國的血統和中國為什麼不看重血統的內容。其中的以婆羅門的等級最為高,其實這便是變著樣子的注重血統。第二個國家便是英國,眾所周知,英國女王是最高權位,接下來便是首相,而且每年英國的王室新聞都會在大眾的眼前出現,由此可見,英國也是以王室血脈相承的國家,從西薩克森王朝和威塞克斯王朝起,到現在的英國王室一直如此。
  • 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為什麼?你們那邊也一樣嗎?
    有習俗自然就有禁忌,也就是這這些節日不能做的事情,就比如說我們常常聽老一輩人說起的「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的說法,為什麼會有眨眼的個講究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正月不剃頭其實這句俗語的由來是因為歷史的訛傳。
  • 金正日喜歡美食酷愛中國菜餚 痴迷電影愛讀書
    電影《賣花姑娘》光碟封面金正日還是個「美食家」,酷愛中國菜【愛好廣泛】>痴迷電影 酷愛讀書 精通音律金正日興趣愛好十分廣泛多樣,但他最為痴迷的要算是電影,不少人稱他是個電影迷。他最喜歡看的電影包括「007系列」、《13號星期五》以及伊莉莎白·泰勒主演的影片和「唐老鴨」動畫片。長期以來,金正日收藏的各國電影拷貝多達2.5萬個。除了看電影外,他還特別喜愛並善於搞電影創作。1972年,他將金日成創作的歌劇《賣花姑娘》改編成電影,情節曲折感人,催人淚下。這部影片風靡朝鮮和中國等許多國家,曾在第18屆國際電影節上榮獲特別獎和特等獎章。
  • 夢見剃頭剃一半頭流血是什麼意思 夢見剃頭剃一半
    夢見剃頭剃一半頭流血夢裡的頭通常象徵權威和社會職位,而且和尊嚴、煩惱、聰明智慧等方面含義都有聯繫。夢見一,新的開始的暗示。工作、戀愛上都可得到新的開始。一直以來困擾的問題也可能得到解決,是個好夢。夢見剃頭,吉兆,生活會幸福。
  • 擁有中國血統的泰國明星(上)
    Gxxod 小編想說,神哥的顏值可以說的上是在泰國娛樂圈裡數一數二的了,拿來做泰國娛樂圈的代表也一點不過分,並且神哥在採訪中也表示自己擁有中國血統
  • 直擊晚清女子的三寸金蓮,怎一個美字了得?老照片見玄機
    直擊晚清女子的三寸金蓮,怎一個美字了得?老照片見玄機黃逸梵原名黃素瓊,出生名門世家,父黃翼升是清末長江七省水師提督,父親黃宗炎任廣西鹽發道,她自幼在傳統的家族中忍受著「男尊女卑」的壓制,然而她思想上卻因清末民初民主自由氣氛的渲染而極為開化,張愛玲曾形容母親黃逸梵是「踏著這雙三寸金蓮橫跨兩個時代」。可見黃逸梵是那個時代的新女性。
  • 直擊清末三寸金蓮的小腳女子,怎一個醜字了得?老照片見證玄機
    直擊清末三寸金蓮的小腳女子,怎一個醜字了得?老照片見證玄機三寸金蓮最早出現於宋朝,這是中國古代婦女傳統習俗的極端發展,人們把裹過的腳稱為「蓮」,而不同大小的腳是不同等級的「蓮」,大於四寸的為「鐵蓮」,四寸的為「銀蓮」,而三寸的便為「金蓮」,總之是越小越幸福。
  • 何鴻燊:以愛國蓋棺,嘆一生何求
    他與世界最大、人數最多的政黨,幾乎同齡。簡潔的官方蓋棺定論,不只是澳門知名愛國企業家,還屬於更高一個層次:「港澳知名愛國企業家」:容納港澳兩地的新叫法,並非在呼應嚴峻了快一整年的香港安全形勢。
  • 堪稱中國第一首賀歲歌《恭喜恭喜》,竟然是抗戰神曲
    剛剛有說到了,就是為了慶祝咱們偉大的祖國打贏的慘烈的八年抗戰。金嬌麗與陳歌辛這首歌的作者是有著歌仙之稱的上海人陳歌辛,這個人是有印度血統的混血少年,在歷史的邁程中扮演著出神入化的牆頭草,在七七事變發生後和中國合作,演奏蘇聯歌曲《伏爾加船夫曲》給電影當BGM。
  • 古代三寸金蓮定能得寵?且看不一樣的女子,讓皇帝只立一個皇后
    古代三寸金蓮定能得寵?且看不一樣的女子,讓皇帝只立一個皇后三寸金蓮,這四個字,本來是讚美蓮花的,卻被用來形容古代女子的足部。短、纖小、弓形,越小的越美。郭子興那時窮人家的孩子,為了減輕家庭負擔都會去找些相對輕便的工作。有一個被餓得慌,卻有大理想的少年,正巧看見鎮上地主家招放牛的牧童,於是去面試並應聘上了。放牛這個能填飽肚子的活就落到他手中,他就是--朱重八(朱元璋)。某天放牛巧遇有人在傳教,他覺得放牛不是一輩子。要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必須要先找到組織,加入白蓮教。
  • 擁有中國血統的泰國明星(二)
    New 我們的白皮膚擔當,呆萌的New也是有中國血統的,願意永遠支持他,真的是小天使本人了,美琳小天使的笑容簡直太能夠感染人了。,父親是潮汕人,在2014年搭檔mike出演泰版《浪漫滿屋》更讓Aom在中國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又因為後續的泰版《一吻定情》徹底鞏固了Aom在中國的聲譽,並且Aom在杭州經營著一家甜品店哦,有機會的小夥伴可以去試試。
  • 愛老婆的三星座男人溫柔體貼,他們一生痴迷於愛情
    金牛座的男人不擅長甜言蜜語,但他溫柔體貼,他一輩子都迷戀著,他的妻子比天堂還要美好。金牛座的誠意是毋庸置疑的。一旦你們喜歡對方,金牛座會為付出做一切。如果什麼事發生在另一方,則他們處理一定會。為了彼此,赴湯蹈火。摩羯座大多數男人都是工作狂,但他們對妻子最有耐心。男人不善於說話,但他們總是默默地愛著妻子。
  • 黃霑的音樂江湖:一生創作2000多首歌,7080後一定聽過他的歌
    對於黃霑這個人,網友們給出的讚譽非常多,一生創作超過2000首作品,對香港影視音樂的昌盛有著非常重要的貢獻,與金庸、蔡瀾、倪匡並稱為香港的「四大才子」。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電視劇的黃金時期,黃霑以一首又一首的經典歌曲為自己正名,寫出了一個時代的輝煌。他留下的很多曲目,至今回放都能夠感受到其中的豪情壯志。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黃霑的故事。
  • 中國「鉛筆人」的自強之路:筆筆都是愛國情
    為了爭口氣,打破洋鉛筆在中國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包括吳羹梅在內的一批民族企業家們不僅勵精圖治、開廠創業,且在鉛筆商標名稱上也充分向社會和世人展現了強烈的民族愛國自強情結。「飛機」牌航空救國中鉛廣告中國標準國貨鉛筆廠在1935年10月8日正式生產之前,就於同年7月25日註冊了低檔鉛筆商標「飛機」牌,並使用「航空救國」型號。
  • 曹起曈:從《哈利·波特》裡學英文
    2017年度「中國羅德學者」名單。  2015年,羅德獎學金正式進入中國。三年來,已經誕生了12位「中國羅德學者」。  在最近剛剛公布的2017年「中國羅德學者」中,南外校友、美國史丹福大學政治學專業的曹起曈引人矚目。三年前,他手握美國史丹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的全額獎學金,成為南京外國語學校畢業生中的佼佼者。如今,即將從史丹福大學畢業的他又喜摘「羅德學者」稱號,堪稱「學霸中的學霸」。
  • 正月裡剪頭死舅舅原來是這麼來的,和舅舅無關,和愛國有關
    每年農曆十二月份的時候,中國就會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到處都是理髮的。本人的親身經歷每年的十二月份理髮店都會趁機漲價,即使這樣,理髮的人還是非常的多。而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我們有一種說法,正月裡剪頭死舅舅。所以大家都在正月到來之前趕緊的去剪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