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熟知的孫悟空,可能並非虛構,一考古發現或能證實其真實身份

2021-01-10 知了知識

人人熟知的孫悟空,可能並非虛構,一考古發現或能證實其真實身份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們幾代人童年的記憶。小時候我對孫悟空也很是羨慕,羨慕他可以七十二變、火眼金睛、一個筋鬥雲十萬八千裡……我們也一直認為他就是吳承恩筆下的一個充滿魔幻色彩的虛構人物,但是近年考古學家卻發掘出了孫悟空墓。這是什麼情況?難道世界上真的確有孫悟空其人嗎?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孫悟空是從石頭縫裡面蹦出來的一隻猴子,是一位超自然能力者。但是在上世紀90年代末,福建省的考古學家在順昌縣考古作業時發掘了一個古代合葬墓,位於海拔1350米的寶雞山主峰上的雙聖廟內。該墓大約寬2.9米,深1.3米,總體佔地面積約20平方米,墓形類似於八字形外撇。約0.43米高的墓臺上有兩座並行方立的石碑,大約0.8米高,左側的石碑用楷書在中間豎刻著「齊天大聖」四個大字。

奇怪的是,右邊的石碑則同樣用楷書在中間豎刻著「通天大聖」四個大字,在兩個碑文的下端都用楷書橫刻著「神位」兩個小字,兩個碑文外框都有浮雕如意卷花紋裝飾。對於這個墓室,大家都保持著懷疑的態度,畢竟孫悟空一直在我們心目中是個神話人物,是虛構不存在的。而且也不知道孫悟空有個弟弟,齊天大聖大家都知道是誰,通天大聖沒聽過。所以人們一度認為這是考古學家們的噱頭,不認同。

之後考古學家胡教授給人們做出了詳細的解釋:這座墓中的石碑等東西都是經過鑑定的,確實是古代的東西,不可能造假。而且經過考古學家們深入研究,表明這兩個石碑對應的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和他弟弟通天大聖六耳獼猴。而且這座古墓是唐朝時期所建。由此可見,孫悟空並不完全是吳承恩虛構的人物,他是有真實的歷史原型的。而且據推測分析,吳承恩寫的《西遊記》比這個合葬神墓出現的時間要晚兩個多世紀。

考古學家表示,這個合葬神墓的發掘對我們意義重大,這個是研究西遊記人物等重要的實物資料,也是除了歷史遺存的有關資料外非常重要的實物資料,為之後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依據。齊天大聖孫悟空在我們中國心目中就是正義的化身,完全不亞於隊長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所以我們期待考古學家們給我們帶來更加詳細的研究發現。

相關焦點

  • 揭開世界級的考古謎團,佛祖釋迦牟尼的墓穴終於被發現和證實
    威廉寫信給兩人表示自己有重大考古發現,希望兩人可以幫助一下自己,威廉的兩個朋友非常重視立即做出了回應。兩個朋友幾乎同時回信,詢問他有沒有墓碑或文字之類的發現,威廉告訴朋友有一個盛骨灰的罐子上面刻著36個梵文字母,他無法理解其中的含義。史密斯查看了文字之後回復威廉,這很可能是佛祖佛陀的骨灰遺骸,但他不敢確定只是初步根據對梵文的構成進行的猜測,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是佛陀。
  • 孫悟空的真實身份,三界中只有3個人知道,有1個人寧死都不說!
    ,不過孫悟空成佛以後,又學會了不少本領,可以說法力大增。而孫悟空的真實身份一直無人知曉,人人都只道孫悟空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小猴,卻不知他的隱藏身份中暗藏命數。 這一特別的身份只有幾個人知道,其中一個就是如來。如來佛祖心系蒼生,自知如果說出孫悟空的身份必然會引起大亂,因此把這個秘密隱瞞了很多年。
  • 孫悟空其實叫通天大聖,他哥才叫齊天大聖,二人合葬墓被發現!
    眾所知周,《西遊記》是吳承恩所虛構出來的一部小說,如果有人說自己挖到了孫悟空的墳墓的話,想必大家很可能會一笑了之。但是實際上,在福建省順昌縣西北部的寶山山狸洞內,考古專家真的發現了一座「孫悟空兄弟」的合葬墓,那麼,這個明明只存在於小說之中的人物,又怎麼會有墳墓,而且還是兄弟合葬墓呢?
  • 難怪孫悟空鬧地府,地藏王菩薩坐視不管,你看他的真實身份是什麼
    孫悟空學藝歸來,輕鬆打敗鳩佔鵲巢的混世魔王,大展威風,贏得眾猴崇拜;又在花果山老猴的建議下,貿然闖入東海龍宮,向東海龍王索要寶貝,獲得一套霸氣拉風的服裝,以及一件神兵利器——如意金箍棒。憑著這套裝備和強大的法術,孫悟空把花果山附近一眾妖王唬得磕頭禮拜,尊他為王,先後有七十二洞妖王向他參拜。其後,孫悟空又結識牛魔王、蛟魔王等六大妖王,並與他們結拜為兄弟。彼時,孫悟空可謂志得意滿,逍遙妖界,好不快活。一日,孫悟空與眾猴、妖王們痛飲,酒過三巡,昏昏沉沉睡下。過了一陣,孫悟空突然發現有兩人拿一張批文,上有「孫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說,套上繩就把往外扯。
  • 內布拉星盤被譽為「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如今被發現可能是偽造的
    答案就是考古,伴隨著不同時期歷史文物的出土,人類漫長的演化史也一點點被拼接完整。內布拉星盤的身世之謎在過去的100年時間裡,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考古發現」之一的內布拉星盤,自從1999年被非法挖掘出來後,一直困擾著考古學家們。
  • 徜徉在真實與虛構之間——評梁鴻《四象》
    被譽為當代中國鄉愁記錄者的作家梁鴻,其新作《四象》(花城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是一部極具當代性與實驗性的長篇小說力作。書中精妙的敘述,貫通東西的內涵,出人意料的文本結構,厚積薄發的文字,給予讀者一定的閱讀挑戰與驚喜。
  • 2019年青海省烏蘭泉溝古墓挖掘證實《唐書》中「共命人」的記載
    壁畫內容豐富,造型精美,這是青藏高原地區首次發現的吐蕃時期的壁畫墓。比起這些精美的文物,更加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墓中發現了「共命人」的存在,這究竟是何種喪葬制度,「共命人」的發現似乎讓《舊唐書》、《新唐書》中記載的吐蕃時期的喪葬制度得到了證實。大墓中的「共命人」生前一般是對墓主人死忠的侍衛或者隨從,在主人去世之後,他們會選擇以自殺的方式了結自己的性命,隨生前的主人而去。
  • 考古重大發現,華夏民族龍圖騰來源終於破解,真實而現實
    考古重大發現,華夏民族龍圖騰來源終於破解,真實而現實(作者:趙輝)龍作為華夏民族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載體,體現了中華民族創新、綜合、包容、進取、獨立的民族精神。龍的形象已經深深融入我們民族精神文化的各個方面,龍的傳人也成為中華人民最自豪的稱謂。
  • 考古人員打開西漢古墓,掀開槨板那一刻,時間仿佛停滯了千年
    荊州在歷史上最被人所熟知的時刻,應該是三國時期,劉備借荊州,關羽失荊州,都讓荊州成了中國家喻戶曉的古城之一。但在三國之前,荊州作為一個古老國家的都城已經存在了幾百年。它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國都,楚文化的中心城市。
  • 水滸傳真實歷史還原,108將到底哪些人物有原型哪些人物純屬虛構
    那麼塑造了這麼多人物到底其中有幾分真實幾分虛構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水滸傳》跟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部性質都不一樣,《三國演義》是根據真實歷史加以小說演繹,99%的人物在歷史上都確有其人,只不過對其事跡根據作者的喜好及作者當時的歷史政治背景進行了改動而已,而且這種改動並沒有脫離人物的最終命運。
  • 夏油真實身份成謎
    除此之外,一直以來都擔任重要反派的夏油傑,在本話中真實確認並非夏油傑本人,而是佔據其身體和記憶的角色。毫無疑問,偽夏油傑的真實身份會成為咒術回戰故事的新討論熱點,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本話的內容。五條悟封印計劃由偽夏油傑全盤策劃,並且從90話來看這個計劃已經成功。
  • 江蘇發現一枚漢代金印,卻證實了日本歷史,終結日本一200年爭論
    1980年,在江蘇揚州邗江甘泉公社,考古專家挖出一座漢墓。由於古墓曾經被盜,內部堆滿了碎磚、雜土和陶瓦片,於是考古專家就將這些「雜物」堆在考古工地四周。1981年,村民陶秀華在取土鋪路時,在這些「雜物」堆中,無意之中發現了一枚黃金印章。由於陶秀華丈夫在考古隊做過民工,覺得此物不凡,於是就來到南京博物館鑑定,結果這麼一鑑定卻鑑定出一枚罕見的國寶。
  • 從「九層妖塔」原型古墓新發現,跟你聊聊考古那些事兒
    近日,青海省「九層妖塔」原型古墓考古又有了新發現,讓不少網友大呼:「《鬼吹燈》誠不欺我!」在青海省都蘭縣的荒漠戈壁上,聚集著中國最大的吐蕃墓葬群。一千多年前,這裡曾是吐谷渾王國的繁華都城。這片戈壁下,埋藏著不少不為人知的歷史。1982年,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發現了一座古墓。隨後,考古學家又在其附近發現數百座古墓,這片古墓群被命名為「熱水墓群」。
  • 龍是否真實存在,如果是虛構之物,為何古人將其列為十二生肖之首
    我們都說自己是龍的傳人,所以龍在中國人的心裡分量是非常重的,但是翻閱史料你會發現,雖然也有一些關於龍的記載,但是卻沒人真的見過真正的龍,這也是很讓人疑惑的,因為中國的十二生肖裡面所有的動物都是生活中能找到的,唯獨龍沒有人見過,所以很多人都對龍是否真的存在爭論不休,那麼龍是真實存在的生物嗎?
  • 埃及考古新發現:法老盜墓竊取別人紅色石棺(圖)
    令人驚奇的是,在箱子底部的鍍金層下面,竟然發現了第十三王朝叟伯克侯特普一世的名字。  類似的考古新發現不止這一例。自2013年夏,由約瑟夫·韋格納教授率領的埃美聯合考古隊在阿拜多斯遺址開始新一輪的考古發掘工作。在該遺址南部,他們發現了一具重達60噸的紅色石英石石棺。經鑑定,該石棺的石料取自開羅南部一個叫「蓋布勒·艾哈邁爾」(直譯為紅色的山)的古代採石場,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中王國晚期。
  • 十二生肖為何只有龍是虛構的?考古學家表示:有龍存在的真實證據
    雕塑在屋頂的龍圖案從生物學角度來看,龍的身體結構明顯違背了進化論的思想,沒有哪種動物能夠進化成為像龍這種包含各種動物某個身體部分的生物,因為動物是具有生殖隔離的,不可能產生如此多的雜交,因此從生物學角度否定了龍是真實存在的動物,更誇張的是,古代的人們把龍描述成是一種會飛的神奇動物,可是龍根本沒有翅膀啊,這又明顯違背了物理學定律,除非這種動物具有反重力超能力,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 龍,十二生肖中唯一的虛構動物,有沒有現實存在的可能性?
    說龍是一種虛構的動物,這並不能獲得所有人的認同,因為有很多人堅信龍是現實存在的,他們認為中國古人根據現實存在的動物來確定生肖,不可能無緣無故加入一個虛構的動物,那麼龍到底是虛構的,還是真實的呢?從古至今,沒有任何確實的證據可以證明龍的存在,但關於龍的傳聞卻很多,及至近現代,還有著很多與龍有關的傳聞,而其中比較著名的一個就是營川墜龍事件了。
  • 只因不是為「錢途」,但獲考古圈鼎立支持
    鍾芳蓉的分數一出來,清華北大同時向她伸出了橄欖枝。她一開始想去清華,但最終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這個消息一出,引起網上一片譁然。在高考這個「知識改變命運」的關鍵時刻,許多人認為鍾芳蓉頭腦發熱選錯了!但是,人生並非僅僅為錢活著。人類不是動物,不能僅以溫飽和物質收入作為生活目的。鍾芳蓉是個很有自信和主見的學生,她知道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是人生第一要務。2 做喜歡的事才有動力,才更能出成果如今中國社會,經常會看到父母為子女選擇專業的事兒。
  • 我有時夢見天資好、又用功的中國青年,願以考古為終身事業
    鍾芳蓉此事讓「考古學」這一冷門專業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考古到底是個怎樣的專業?它真的沒有前途嗎?為什麼大眾對考古的認知如此稀薄?考古學如何重獲公眾的尊重?希望這兩篇短文,能為讀者解答一些困惑。後收入《考古人類學隨筆》,三聯書店,1997年)一個考古讀者的希望(節選)文 | 李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從事先秦考古研究及中國古漢語研究。其主要著作有:《孫子古本研究》、《李零自選集》等。前些年,《讀書》雜誌組織過一個關於「考古圍城」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