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也屬於太陽系宜居帶,並且擁有大氣層,人類未來能否移居?

2021-01-10 地球新觀察

原標題:金星已經邁入太陽系生命宜居帶,大氣層正在形成,人類能否移居金星?

感謝提問!不過這個問題有些誤導人,我不知道題主是從哪些地攤文章裡看到金星表面有水生成,還「不缺水」,並且還是「距地球人類最近的移居星球」,這些都是博人眼球的,因為事實上金星表面是有大氣層的,並且金星上的環境異常苛刻。下面我們先來對金星的基本常識作一下了解。

確實,金星是太陽系內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無論是從其結構還是大小來看,金星與地球有著較多的相似,金星與水星、地球、火星同屬類地行星,其主要成分為矽酸鹽石並擁有鐵質金屬中心,並且金星還擁有濃密的大氣層和雲層,在體積方面與地球非常接近,其直徑約為12103.6千米,只比地球的直徑12756千米小652.4千米,體積相當於地球的0.88倍。

金星在位置上有兩大優勢,離太陽較近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強,這也是為何火星同樣有時候離地球很近溫度卻很低的原因,二是距離地球近,在地球上觀測時由於其自身比較亮,是夜空中僅次於月亮的最亮的星星,因此相比會得到更多的關注,這也是為何關於金星的傳說是最多的。

金星有太白(啟明星)、維納斯、阿佛洛狄特等眾多別稱,雖然它給地球人眾多美好的印象,但這與它嚴苛的外表環境是截然不同的,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金星表面覆蓋著濃密的且以二氧化碳佔比超過佔97%以上的大氣層,一方面由於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十分明顯,使得金星表面溫度異常的高為470度左右,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溫度還要高;另一方面,金星表面大氣壓非常高,其地面大氣壓力相當於地球上900米水深處的水的壓強,這簡直是自然界高溫高壓版本的高壓鍋了。

2、金星表面沒有水,而題中所提到的「水」應該是酸性液體,畢竟在高達近500度的環境裡水早已蒸發殆盡。而構成金星的大氣層除了二氧化碳之外,還有一定比例的二氧化硫,這也是為何在金星的表面時常會有酸性液體降落。

3、金星是沒有磁場的行星,而磁場的作用之一就是抵禦太陽風,防止太陽風剝離大氣層(研究表明20億年前火星表面也有較厚的大氣層,但是由於磁場遭到破壞,目前的厚度僅僅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同時磁場還能改變宇宙射線的運動方向,可以起到削弱宇宙射線對生命的傷害,從這一點來看金星也達不到存在生命的可能。

以上內容,歡迎點評!

相關焦點

  • 金星已正式邁入宜居帶,大氣層正在形成,人類是否有望移居金星?
    沒可能,移居金星是不用想了,哪怕未來人類的技術達到一定的程度,都不會花費巨大的精力去改造金星,因為隨著太陽內部的熱核反應,金星在未來只會越來越熱,而且這種趨勢是不可逆的。等到太陽徹底變成一顆紅巨星的時候,金星十有八九會被太陽吞噬掉,所以為了長遠的發展考慮,人類只能把目光放到地球軌道以外的天體,例如說火星,火星雖然比金星小多了,但改造的難度也比金星更小。
  • 對「金星已經邁入太陽系宜居帶,大氣層正在形成?」一文的駁斥!
    當前金星的環境是否宜居,我們先來羅列一下它的條件,各位心裡就有譜了!(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比例為0.04%)如此德行,金星的宜居條件是怎麼來的?且不忙,我們先來看一段匪夷所思的文字:金星表面正在生成水,生成生命所需的大氣層,趨向被水復蓋,金星表面空間己開始生成有機物。太陽傳溫140℃,因空間固化雜質多,升溫接近400℃,而地下10m以下才2℃,防溫建築內溫度可下至20℃左右,地層下適合生命續存。
  • 金星位於地球宜居帶內,在未來人類可以改造金星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其質量與地球類似,有時也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金星跟火星一樣都位於地球宜居帶內。金星的半徑約為6073公裡,只比地球半徑小300公裡,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為地球的4/5;平均密度略小於地球。
  • 火星和金星同樣位於宜居帶,人類為什麼只選擇登陸火星?
    你知道麼,人類一直都在探索宇宙,甚至想要發展自己的移民星球,想要成為移民星球必須具備以下幾點,這顆星球要處於宜居帶,也就是說太陽和這顆星球的位置必須要剛剛好,第二點這必須是一顆類地行星,它的環境要和地球差不多才可以,縱觀太陽系中星體,其實類地行星並不多,而且符合以上兩個條件的就更不多了。
  •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僅在太陽系,就有金星和火星兩顆星球和地球一樣同樣位於宜居帶,但令人驚奇的是,只有地球誕生了生命,並且進化出了人類。 天文學家告訴《科技周刊》記者,地球成為太陽系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原因在於它的「天時地利人和」,恰巧的大氣、水和磁場環境,使我們成為浩渺宇宙的幸運兒。 金星和火星為什麼不宜居? 「宜居帶」也叫「可居住區域」。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僅在太陽系,就有金星和火星兩顆星球和地球一樣位於宜居帶,但令人驚奇的是,只有地球誕生了生命,並且進化出了人類。  天文學家告訴《科技周刊》記者,地球成為太陽系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原因在於它的「天時地利人和」,恰巧的大氣、水和磁場環境,使我們成為浩渺宇宙的幸運兒。
  • 金星,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
    網友:金星會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嗎? 答:金星有許多意義重大的優點,這是火星比不上的,特別當你的目標是創造地球外類似地球環境的棲息地,在那裡居民可以不受任何地球重力因素的幹擾,從而可以容易地在地球與金星之間往返:因為金星的重力在太陽系中最接近地球的重力。
  • 同樣處於太陽系宜居帶,為什麼金星和火星卻成了人間煉獄?
    在太陽系的幾大行星中,處在宜居帶中的行星就有三顆,分別是地球、火星和金星,而在這幾顆行星當中,目前只有地球適合人類生存和居住。很多朋友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既然都處於宜居帶中,為什麼只有地球上有海洋和生命,而金星和火星上面卻是一片荒蕪呢?
  • 八大行星哪個更適合人類移居?火星絕非首選,金星才是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靠太陽太遠或太近都不適合生命產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遠日行星離地球實在太遠,光照強度太弱,最高溫度都在-200度以下,人類無法生活。類木行星木星、土星是氣態行星,人類無法在其上面著陸。
  • NASA制定了「天空之城」計劃,未來人類可移民到金星?
    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金星。說到地球作為一個有生命的星球,它的形成是經歷了諸多巧合的。其中一個點就是地球和太陽的距離,正好處於一個宜居帶上。大家早知道一件事情,地球並不是一開始就已經存在了宜居帶上。而是太陽不斷地變大,經歷了十幾億年,才讓地球處於了現在的一個宜居帶上。地球形成至今有46億年,太陽距今也有50億年。地球的前面有著金星,水星。就是說太陽系的適居帶,是有一個遠離太陽的這麼一個趨勢。
  • 人類有沒有可能將土星的衛星「土衛六」,改造成一個宜居星球?
    我們的太陽系圍繞著太陽公轉的大行星有八個,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地球擁有一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火星擁有兩個個頭比較小的衛星,分別是火衛一和火衛二。
  • 太陽系內除了地球有空氣,還有哪些內地行星有?金星表示不服
    我們從小就聽老師說,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就是太陽系內唯一一個演化出生命的行星,也是唯一一個水與空氣同時存在的類地行星。地球大氣層金星、地球、火星都是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的類地行星,唯獨地球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生命之源的液態水、供呼吸的空氣、保護罩磁場、不冷不熱的適宜氣候……其實要說空氣,也不只是地球上獨有,金星與火星各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 太陽系內的第2大宜居星球竟是顆衛星,直徑3100km,比月球還小!
    火星一直被譽為人類的第2家園,很大程度的原因不是因為火星生態環境有多麼靠近地球,而是因為火星距離地球較近,以人類的實力,在短時間內是足以達到登陸火星的目的的,但若說太陽系內真正能成為地球第2的星球,或可能要說到一顆衛星,儘管直徑只有3100千米,比月球還小,但也是太陽系內的第2大衛星了。
  • 金星離地球最近,處在宜居帶上,為何沒有出現生命
    當太陽升起前,東方地平線上有一顆特別明亮的晨星,那就是金星,我們也稱之為啟明星。在中國古代,又稱它為太白,長庚等。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離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因為其質量與地球類似,有時也被人們叫做地球的「姐妹星」。而且它也處在所謂的宜居帶上,為何只有地球發現了生命呢?
  • 金星宜居帶發現生命的證據,或與40億年前的地球生物相似
    不過,這僅僅只是針對地球大小而言,當然金星幾乎是地球的雙胞胎,只是比地球溫度更高,大氣層更厚。在太陽系中存在磷化氫的行星並非只有地球,木星上就存在大量磷化氫。但我們卻不能說木星上存在生命。因為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18倍,以至於冰冷的雲層之下大氣壓比地球大4000萬倍,地面溫度也更高。
  • 專家:人類短時間內無法移居外星 八九代人實現不了
    然而,克卜勒-452b能否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移居至此,又是否存在可能性?《法制晚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天文專家。其中,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研究院研究員王思潮就告訴記者:「移民外星絕不是短時間內的事,至少我們以後的八九代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 為什麼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不是最近的水星,而是更遠的金星?
    眾所周知,我們的太陽系大家庭中有八大行星,幾十億年來往復循環繞著太陽轉,其中離太陽最近的就是水星。我們也知道,恆星太陽是個巨大的火球,表面溫度達到了5600攝氏度。它時時刻刻地在往外部散發著大量光和熱,整個太陽系也只有太陽一個發光發熱的天體。
  • 金星和地球同處宜居帶,表面卻猶如「地獄」,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金星和地球同處宜居帶,表面卻猶如「地獄」,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在這裡人類科技的發展,人類開始了探索宇宙,科學家們放眼宇宙望去發現地球,而且而目前他們以智為本次唯一生命的星球,一種能夠有生命單身命於地球的地球獨一味的環境,於是很多科學家將按照定損的環境和位置。
  • 為何說克卜勒452b適合人類?它距離那麼遠,科學家如何觀測的
    上世紀70年代,人類第一次向太空中發出了包含地球坐標等一系列信息的信號,希望可以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回應,同時,各類尋找外星生命和宜居星球的計劃也隨之啟動。如今幾十年過去了,科學家們的發現還是非常大的,目前在太陽系外找到的潛在宜居行星的數量就有近百顆,而其中距離地球1400光年之外的克卜勒452b,則尤為受到關注。
  • 比克卜勒-452b還適居的星球,距地僅100光年,是未來的移居目標
    那麼究竟是哪顆星球更適合人類居住呢?根據研究人員表示,在「超級地球」家族中,克卜勒-452b是最相似地球的行星,其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6倍,擁有著「地球2.0以及地球表哥」等稱號,經過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公布,這顆星球可能擁有豐富的大氣層,並且不排除有液態水的存在,論起克卜勒-452b和地球的相似指數高達83%,這目前最相似地球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