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有什麼風俗禁忌 民間活動及忌宜了解一下
時間:2018-09-05 19: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露有什麼風俗禁忌 民間活動及忌宜了解一下 我國的各種傳統節氣或節日都會有很多習俗,而這些習俗又有很多說法,這些說法會告訴我們,在節氣或節日這天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那麼,白露有什麼風俗禁忌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白露民間習俗活動及忌宜說法。 白
原標題:白露有什麼風俗禁忌 民間活動及忌宜了解一下
我國的各種傳統節氣或節日都會有很多習俗,而這些習俗又有很多說法,這些說法會告訴我們,在節氣或節日這天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那麼,白露有什麼風俗禁忌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白露民間習俗活動及忌宜說法。
白露有什麼風俗禁忌
白露民間習俗活動及忌宜說法
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
古語又說:「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意在提醒人們此時白天雖然溫和,但早晚已涼,打赤脯容易著涼。一般習俗認為白露節下雨,雨下在哪裡,就苦在哪裡。因此有句農諺如此說「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
另外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句諺語提醒大家:白露節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如果這時再赤膊露體,穿著短褲、短裙,就容易受涼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體質虛弱、患有胃病或慢性肺部疾病的人,更要做到早晚添衣,睡覺莫貪涼。
白露風俗娛樂活動之一:鬥蟋蟀
在白露農閒的時候,農村的人們就會玩鬥蟋蟀的遊戲,稱為「秋興」。從宋代開始民間就流行白露鬥蟋蟀,當時主要盛行於王孫貴族之間。明清時期,此風更盛。清顧祿的《清嘉錄》對此就有詳細記載:「白露前後,馴養蟋蟀,以為賭鬥之樂,謂之『秋興』,俗名『鬥賺績』,白露時節人們¨提籠相望,結隊成群,呼其蟲為將軍。"鬥前挑選蟋蟀很有講究,「以頭大足長為貴,青、黃、紅、黑、白正良為優。」蟋蟀選好後,「大小相若,銖兩適均,然後開柵門。」鬥時,在臺上「兩造認色,或紅或綠,日『標頭』。「臺下觀者,即以臺上之勝負為輸贏,謂之『貼標門』。分籌碼,謂之『花』。『花』,假名也,以制錢一百二十文為一花,一花至百花、千花不等,憑兩家議定;勝者的彩,不勝者輸金,無詞費也。
直到現在,鬥蟋蟀仍是平民百姓的一大娛樂活動,北京尤其盛行。進入白露,人們就會拿上自己精心養育的蟋蟀,來到開闊場地參鬥,觀眾也是興致高昂,聚精會神觀戰,場面十分熱鬧。
白露傳統風俗飲食
福州有個傳統叫作「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民間的意思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等很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補,有吃了就是補,所以福州人也習慣了這一傳統習俗。
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於此日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後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這「十樣白」乃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