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晨練的習慣,一早出門會明顯感覺到氣溫涼下來了。今天是仲秋之節白露,「白露身不露,早晚長叮嚀。」對我們這些生活在空調環境中的人來說,節氣的感受雖不明顯,但保健常識還是應注意講究。如果以傳統的氣候五行來說,秋屬金,氣偏燥,肺當令,應季果蔬中,正是秋梨上市之時,古人的香事生活中,此時正是做鵝梨帳中香的好時節。
「鵝梨帳中香」這個名字相信很多讀者並不陌生,明代周嘉胄《香乘》中記載「江南李後主帳中香法,以鵝梨蒸沉香用之,號鵝梨香。」民國許慕羲《宋代宮闈史》第三十四回中也提及「小周后秘制帳中香」,但古籍文獻中多以江南李後主帳中香稱之。在電視
《甄嬛傳》熱播後,此香即在香圈流行起來,網絡上可以找到很多人試做此香的文章和帶貨的香品。
在宋陳敬《陳氏香譜》、《新篡香譜》和周嘉胄《香乘》中所載李後主帳中香的傳世香方有四個,雖略有出入,但大同小異,下面依《香乘》所載錄之:
其一:沉香一兩剉如炷大,蘇合油以不津磁器盛。右以香投油,封浸百日,爇之,入薔薇水更佳。
其二:沉香一兩剉如炷大,鵝梨一個切碎取汁。右用銀器盛,蒸三次,梨汁幹即可爇。
其三:沉香四兩,檀香一兩,麝香一兩,蒼龍腦半兩,馬牙香一分研。右細剉,不用羅,煉蜜拌和燒之。
其四:沉香末一兩,檀香末一錢,鵝梨十枚。右以鵝梨刻去穰核,如甕子狀,入香末仍將梨頂籤蓋,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勻,久窨可爇。
上述四個香方中,除第一方中的蘇合香油,第三方中的麝香、龍腦、馬牙香置辦略有難度,現在少有人試。第二、四方製作非常簡單。對於鵝梨是什麼梨,網上還有不少爭議和考證的文章。我的老師吳清先生曾買了在上海能買到的各種梨,逐一試過後認為,鵝梨即鴨梨,用鴨梨蒸製出來的香氣最佳。香方中的沉香可選用海南或越南的沉香,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而非印尼、馬來所產的鷹木香。清初醫家張璐《本經逢原》中道:"沉水香專於化氣,諸氣鬱結不伸者宜之。溫而不燥,行而不洩,扶脾達腎,攝火歸原。」香方二為榨梨取汁,香方四為整梨挖核後入香粉直接蒸。現在通常的做法是將兩方折中的簡化版,將鴨梨切去頂部挖去梨芯內核和部分梨肉,預先把沉香末、檀香末混合好,塞入梨芯中,再將梨頂部蓋回並用牙籤插住,放入籠屜反覆三次蒸透後,待稍涼即可將梨皮剝掉,梨肉連同其中的香末一起搗和均勻,捏做香餅香丸均可。特別要注意的是,香泥不要太溼,否則難以捏合為香丸或壓成香餅。
秋梨潤燥,沉香溫中行氣。白露秋涼之時,恰值秋梨上市之際,自製點鵝梨帳中香燻爇,其香溫婉,氣息入肺,潤燥養身,可謂一舉多得的文玩雅趣之事,不想試試嗎?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