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孩備戰幼升小:有人同時上六個興趣班

2021-01-09 荔枝網新聞

  (原標題:香港幼童學編程,上海幼升小查祖宗三代,幸虧生活在廣東……)

  全國民辦小學招生陸續開始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

  對魔都的父母來說

  無疑是一場嚴酷的考驗

  5月6日-7日

  上海市民辦中小學面談日

  各個小學的大門口

  人頭攢動嚴陣以待

  儼然有一種高考的架勢

  許多家長萬萬沒想到

  自己闖過了高考、國考等人生難關

  最終會摔倒在孩子的幼升小考察上

  在上海陽浦小學的面談過程中

  除了孩子之外

  家長也參與了考試

  來看看給家長們的「考題」:

  你是不是做不出?

  人生重來算了……

  你的另一半是不是也做不出?

  那人生一起重來算了……

  更有家長直接表示:

  自己都不會!愧對列祖列宗!

  魔都家長真可憐

  幾十歲的人了

  還得被小學再侮辱一次!

  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

  上海青浦世外學校

  家長問卷調查

  爺爺奶奶的學歷

  才更讓人驚訝

了解一下家庭基本構成也沒啥

  但是學歷和畢業院校也要考察

  這個不是考學識,是考基因吧

  有家長在群裡問大家:

  家長們對此是這樣的評價:

  請牢記公式:

  雞血媽+拼得上的爹+神爺爺+神奶奶+神外公+神外婆 = 超一流小學

其實,做考題還算好的

  網上還傳出有學校二面

  要看家長身材的

  ↓↓

求家長的心理陰影面積……

最新處理結果

  ↓↓

  7日晚,上海市教委回應此事稱,已對涉事陽浦小學、青浦世界外國語學校兩所民辦學校,在全市教育系統內提出通報批評,要求其所在區教育局進行追責,並將要求兩校公開致歉,同時核減下一年度招生計劃。

  7日,上海青浦世外學校就「小學招生面談調查問卷家長」一事致歉。

  可是

  魔都這些面試題算什麼

  在香港「幼升小」面前

  簡直太小兒科了好嗎?

  香港最近播出了一部紀錄片

  《沒有起跑線?》

  紀錄片內

  香港小孩子為了備戰幼升小

  要讀兩間幼稚園

  三四歲就已經沒有娛樂時間

  天天學學學

  香港家長對興趣班的執念

  不只是在周末

  而是日常

  看了覺得可怕

  這位媽媽Athena的孩子

  同時在上六個興趣班

  每天完成功課之後要十點多才睡覺

  你以為興趣班還只是

  鋼琴、跳舞和畫畫?

  人家孩子都已經開始學編程了!

  心疼香港的小朋友

  也心疼家長

  在紀錄片的一開篇就有家長說

  ——

  在這樣環境裡

  香港很多小孩

  都有「我不進步就是退步」的覺悟

  覺得自己不能輸

  那麼,廣州的幼升小又考什麼?

  孩子們是不是也背負著巨大的壓力

  從小就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是不是也得拼腦力拼爹媽?

  今年3月份,廣州某私立學校要求家長要本科學歷以上,鬧得沸沸揚揚。

  5月6日

  中山大學附屬小學開始面試

  據微信號「家長幫廣州站」報料

  現場家長也是嚴正以待

  據現場爸媽透露

  今年的中大附小面試題如下

這套試題沒毛病

  很正常

  再來看看

  網傳2017年廣州民辦小學面試題

  (備註:暫時無法證實真實性)

  廣州華美英語實驗學校:

  1.自我認識:父母的簡單介紹等

  2.運動能力:單腳站立、聽指示做動作等

  3.記憶能力:重複聽到的數字串等

  4.觀察力:比較兩幅圖的異同

  5.常識題:拼七巧板,考察圖形、顏色等

  6.計算能力:10以內的加減法

  7.思維能力:故事續編

  8.合作能力:分組合作砌杯子等遊戲

  尤其注意禮儀教育、注意力集中以及持久度幾思維能力和肢體動作的訓練

  廣外增城外校

  1.看圖講故事

  2.二十以內加減法

  3.唱歌

  4.跑步

  5.詢問父母職業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家長面試題:

  1.孩子基本情況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理念

  2.孩子就讀的幼兒園

  3.平時如何培養

  4.為什麼選擇華外

  5.對於未來培養小孩有什麼規劃

  6.父母的職業

  學生面試題:

  1.看圖編號講故事

  2.跟讀繞口令

  3.看數字編規律

  4.看圖找不同

  5.英文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天河實驗學校

  1.自我介紹

  2.報警急救電話

  3.數學:口算,兩題加法一題減法

  4.家長的電話號碼

  5.背誦古詩、三字經

  6.找不同

  7.英文單詞:數字與動物

  8.認字、認形狀

  9.自選做兩個肢體動作

  廣州大學附屬小學(石井校區)

  1.自我介紹:自己的名字

  2.拼音、音節、識字量

  3.看圖說話

  4.20以內連加連減

  5.看圖計算

  6.記憶力

  7.腦筋急轉彎

  8.才藝表演

  黃岡中學廣州實驗學校小學部

  孩子面試題:

  1.年齡

  2.特長是什麼?現場表演唱歌等才藝

  3.記憶題:記數字,用七巧板拼飛機、聖誕樹,玩積木,說積木的顏色和形狀。

  4.數學題:

  (1)你前面有5人,後面有5人,這一排一共多少人?

  (2)他從前面數第五個,從後面數第六個,這一排一共多少人?

  (3)媽媽給你五元錢買了一個冰激凌,還剩一元錢,冰激凌多少錢?

  (4)有五塊錢,花了三塊,剩下幾塊?

  (5)給一排數字,先讀一次,再背出來。

  (6)有兩杯水,喝掉其中一杯的半杯,從另一杯倒半杯到喝過的那杯,再喝掉半杯,再從另一杯倒半杯到喝過的那杯,把這杯都喝掉,問:你一共喝了幾杯水?

  (7)一個哥哥比你大三歲,一年後這個哥哥比你大幾歲?

  5.英語單詞:

  (1)動物類:大象、獅子、猴子、狗、熊貓

  (2)其他類:蘋果、蛋糕、眼睛、嘴巴、顏色、書本、書包

  6.老師唱《我愛北京天安門》,問天安門在哪裡

  7.看圖講故事

  8.讀給出的中文字

  9.文體:跳遠、拍皮球、打節拍

  家長面試題:

  1.幼兒園有沒有轉過學?幾歲入學?

  2.孩子是否一直在家長身邊教育?誰輔導功課?

  3.平時爸爸帶還是媽媽帶?

  4.如果孩子犯錯了,家長會如何處理?

  5.為什麼選擇我們學校?

  6.有沒有兄弟姐妹?

  7.爸媽教育上出現分歧了聽誰的?

  8.周末有什麼親子活動?

  9.怎麼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

  2016年南都記者找到的

  兩間民辦小學面試真題

  A校

  1.走迷宮(團隊合作能力+對方位感的理解):2個孩子合作,1個孩子被蒙上眼睛,另外1個孩子指揮他通過障礙。

  2.聽音樂或看電視,再進行模仿。

  A.觀看一段有唱歌和跳舞的視頻,讓孩子們將這些內容模仿出來;

  B.聽歌曲,學唱歌。

  3.手眼腦協調能力考核:A.跳繩4次;B.原地踏步。

  4.看圖說話:老師指著1幅圖片,問孩子「圖片中的人物在做什麼事情」?

  據孩子們看到的圖片有:2個孩子在跳舞或2個孩子在唱歌。

  5.觀察識別能力+記憶能力+書寫能力綜合考核:

  A.給出1個字,讓孩子認識並記憶,再書寫出來;

  B.給出1個拼音音節或字母,讓孩子認識並記憶,再書寫出來;

  C.給出1個簡單單詞或1個英文字母,讓孩子認識並記憶,再書寫出來。

  D.給孩子看1個2-3位的數字,讓孩子觀看2秒後拿走,讓孩子記住並書寫出來;

  6 .數學類(序數考核)給小動物找房間,這些小動物分別住在第幾層?

  7.拼圖考核:給出一幅缺少1塊拼圖的圖案,讓孩子從A B C D答案中挑選出來。

  8.四宮格計算:孩子在試卷上填寫。

  9.自我介紹。

  10.才藝:彈鋼琴(額外加分項),老師就問了是否會彈鋼琴,沒有讓現場彈奏。

  B校

  1.自我介紹。

  2.記憶能力考核:圖片記憶。

  3.數學類:圖形方面,給4個小鴨子擺出4種不同的圖形;運算方面,20以內加減法運算。

  4.語文類:單圖的看圖說話、聽故事回答問題、識字等。

  不管是今年網傳題

  還是往年的真題

  其實廣州幼升小考題

  基本都是測試孩子的

  表達能力

  記憶能力

  思維能力

  算數能力

  如果有特長還能加分

可是這些考題

  分分鐘「考」的是家長

  如果家長平時沒有給孩子加班加料

  孩子能順利完成以上考題嗎?

  南都記者曾在去年

  採訪了不少家長和老師

  一班主任說:

  我們班上有好幾個學生這學期一星期都請假兩天,到外面讀幼小銜接班了。

  一家長說:

  每天晚上都給孩子滲透一些小學的題目,特別是算術題。因為身邊不少同事的孩子100以內的加減法都會了,還能進位借位列算式。孩子起點晚,目前連「2+7=9」都是硬背下來的。

  一校長說:

  其實,在民辦學校入學面談中,更多的是「考」家長,至於孩子在學前會背多少詩句,會算多少道數學題都不在學校考核範圍內。

  其實

  不管是香港上海還是廣州

  當大家都追捧教育資源時

  這些怪現象也就不怪了

  難得有一回

  我們慶幸自己長大了!

  要擱到現在

  恐怕連幼兒園

  都法成功畢業

相關焦點

  • 「幼升小」備戰媽媽獨白:家長學位焦慮症瀰漫
    原標題:「幼升小」備戰媽媽獨白:家長學位焦慮症瀰漫 跨入三月,本該是春光明媚、賞花遊玩的開始。但對於在廣州已生活十多年、有兩個孩子的白領王靜來說,沒有心情,因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剛剛開始。
  • 玄武衝刺幼升小提高班
    玄武衝刺幼升小提高班,    擔心孩子沒法適應小學生活。玄武衝刺幼升小提高班, 「這個課程是針對南外仙林分校小學部的,我覺得玄外附小也能上,區別大不了多少。每次課程包含4節課,每節課40分鐘,分別是一節語言表達課,2節數學思維課,1節英語課。
  • 香港這部105分鐘限制級神作刺痛多少父母的心!
    龍媽說最近,各個省市的「幼升小」招考轟轟烈烈的展開了,#香港幼升小有多拼#又一次衝上了微博熱搜榜,不得不說,降低家庭幸福指數,提升全家焦慮症發病率的一大捷徑就是——研究幼升小、小升初!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陣子刷屏的上海5歲神童簡歷嗎?
  • 上海16萬金豬寶寶面臨"幼升小" "零起點令"難阻家長"搶跑"衝動
    新華網上海6月27日電(記者吳振東、俞菀)興趣班、輔導班報名依舊火熱,書店上演「教輔也瘋狂」,在各個「幼升小」論壇,家長們頻繁交流的還是孩子已掌握了多少漢字、單詞……在上海,這個假期,註定又會有不少年幼的孩子被迫「加餐進補
  • 孩子上興趣班的最佳年齡匯總,家長快收藏
    從小就注意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興趣愛好,這一點早已成為了很多家長的共識。因為,大家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過,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有的興趣班,孩子必須大一些才能玩。【孩子上各種興趣班的最佳年齡匯總】一、繪畫繪畫需要一定的藝術性。一般認為,4歲左右開始讓孩子報班,跟老師學習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年齡段。不過,在報班之前,家長一定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繪畫啟蒙。這種啟蒙差不多在嬰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了。
  • 易烊千璽:2歲起就上10多個興趣班|你家娃不愛上興趣班怎麼辦?
    別人勸我,要不,就別上了,可我想,這課是當初女兒自己要報的,現在碰到點挫折,就逃避,以後能做成什麼事?,所以,我強撐著在堅持,每次都生拉硬拽、怒罵咆哮、軟硬兼施,各種招數全用上;孩子呢,從嗚咽抽泣到嚎啕大哭,再到殊死抵抗,每次上課,都是一場「戰爭」,徐老師,孩子不愛上興趣班,該怎麼辦呢?孩子不想上興趣班,是好多家長頭疼的問題。
  • 給娃報啥興趣班,就是中年夫妻感情的照妖鏡
    從經濟學角度看(薛教授上身),報興趣班屬於投資行為,需要出資、出力(得有人管接送,還得督促完成課後作業),合伙人之間產生分歧是很正常的。最近在看央視教育紀錄片《起跑線》,有一集就講了幾組家庭因為興趣班而產生的分歧。北京小學二年級學生湯笑嫣,有一個極為雞血的全職媽媽。從2歲起,笑嫣上過的興趣班,大大小小不下20個,花掉的錢超過了20萬。
  • 長寧最具人氣的《幼升小錄取通知書》出爐!
    今天,長寧最具人氣的幼升小錄取通知書出爐啦,讓我們來看看前三甲是哪些學校。另外,小編還整理了「幼升小」家長攻略,希望對家長們有用。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品行正、基礎實、體質佳、興趣廣、習慣好、能力強、個性明、潛力大。小編認為無論是哪一所學校,只要把美好教育普惠第一位學生,都是「家門口」的好學校。神獸們即將邁入小學,從幼兒到小學生,除了身份的轉變,其實更重要的是生活和學習習慣的轉變,那麼幼小銜接究竟要銜接什麼,家長又要怎麼做呢?
  • 上興趣班年齡對照表,你知道嗎?
    -10-25 17:43:45 來源: 魚肉君談育兒 舉報   現在的孩子真的「很累」,上興趣班似乎成了時下的潮流
  • 興趣班上不上?怎麼上?速看!一張表找到孩子獨特天賦!
    原來家長都擔心輸在起跑線的的情況,現在變成了根本沒有起跑線,而恰恰是這種所謂的危機感,也把興趣班變成了家長們間「比拼」的戰場。可誰又會問孩子們開心不開心呢?今天科大大就和家長們一起來嘮一嘮「興趣班」那點事兒!興趣班到底要不要上?
  • 「幼升小」暑假必須學拼音? 專家:拔苗助長沒有必要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6月24日報導:暑假來臨之際,一些「幼升小」的家長們又焦慮起來,為了能讓孩子在一年期「跟得上」進度,一些家長為孩子在暑假報了拼音班、數學班。但對此做法,專家和教師們紛紛表示,拔苗助長完全沒有必要,應該把精彩的暑假還給孩子。
  • 興趣班不再為「興趣」而開 少年宮讓歡樂純真變了味兒
    原標題:興趣班不再為「興趣」而開 少年宮讓歡樂純真變了味兒  雙重壓力 讓興趣班不再為「興趣」而開   曾幾何時,少年宮是孩子們心嚮往之的「樂園」,但近年來,一些少年宮涉足奧數、英語等輔導培訓,甚至與社會上的培訓機構無異,讓原本的歡樂純真變了味兒。
  • 孫儷的年終總結小作文,透露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關鍵所在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相信有很多的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在學習課本知識外,還可以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以便孩子能掌握一門技能,有傍身的本領。同時令父母苦惱的是,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時孩子不樂意去上,不僅浪費了錢,還讓孩子厭惡興趣班。所以,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時,要根據下面的三個要求再決定報興趣班。
  • 幼升小「神童」:還沒上學,就大學畢業了?
    近日,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文章中提到某名校幼升小報名人數8000多人,經過網選、機考、面試三輪,最終只錄取60人,競爭激烈程度令人咋舌。這些超級的牛娃簡歷到底如何讓人驚嘆,下面我們先欣賞一下:簡歷一:壓倒眾人的超能力:三個月開口說話、18個月熟背《弟子規》、琴棋書畫樣樣精通、3歲玩潛水,會英語,會法語,清華博士老爸,復旦碩士老媽。
  • 成人線上興趣班的商機背後:想學「茶藝」的他們,難逃陷阱
    於是,不久前在網上看見一則成人「茶藝」興趣班的廣告時,肖簫立馬動心了。如今,「肖簫」們還有很多。他們工作不是特忙,有一些自己的時間,收入水平也足以滿足一些日常生活以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他們對生活品質要求較高,希望在工作之餘陶冶情操或享受生活。
  • 幼升小不再限制9月1日前?教育廳回應:已在研究
    幼升小不再限制9月1日前?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成都教育系統人士直言,通知中明確了要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由於《義務教育法》已規定了年滿六周歲。從這個層面理解,他認為各省確定的出生年月,不能突破《義務教育法》。但他同時表示,具體的做法、細則,還有待教育部進一步解釋。  那麼四川的情況如何?9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娃娃能否當年入學?
  • 興趣班是把雙刃劍,家長應清楚孩子的「黃金年齡」,做到擇優選擇
    在競爭壓力極大的當前社會,越來越多的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上興趣班,讓孩子日後有一技之長,在學業競爭上也能佔據一定優勢。但是孩子幾歲上興趣班是合適的?是不是身邊人都上一個班,就應該讓自己的孩子也上同樣的興趣班呢?又應該如何選擇興趣班?我想這些是讓家長們頭疼的問題。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鋼琴只能排最後,冷門燒錢更高貴?
    周一圍棋課,周三少兒編程課,周五拳擊課,周六馬術課,周日思維培訓課……這是吉林長春一個7歲孩子的興趣班課程表。課程不僅排得滿,內容也與大眾認知的鋼琴、小提琴、舞蹈等相差很大。 兒童興趣班,原本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課外培訓。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興趣班裡也會有鄙視鏈。
  • 孩子學了5年小提琴,讓我重新改變了對興趣班的看法
    孩子上興趣班,似乎成了家長們談論當中的一種共識,現在有幾個孩子不上興趣班?那個家長沒有在興趣班上給孩子「燒錢」呢?市面上的興趣包種類繁多,網上的相關文章也數不勝數,陪孩子學了五年的小提琴,可謂是「收穫頗多」漲了很多見識,在這五年當中也看到了很多興趣班,時間不長也不短嗎,只能說我對於這方面還是很膚淺!
  • 紫微鬥數告訴您,孩子的真正興趣愛好
    開學後,好多家長都感到欣慰,終於百獸歸籠,但周末依然在,家裡沒人帶,又不想讓小孩一個在家無所事事,讓上班的家長更不放心。於是好多家長都給小孩報不少興趣班,一天三兩個班,把時間填滿為止。一個人有興趣是好事,靈魂才不會無處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