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溫暖的手

2021-01-21 海南日報數字報
  ■ 董程

  一天早上,起床鈴聲一響,宿舍裡的同學們都開始起床了。不知為什麼,我感覺頭暈乎乎的,全身無力。我硬撐著草草刷牙洗臉,然後和同學們一起去教室。一路上,我覺得頭重腳輕,很吃力地挪動著步子。

  到了教室,我剛坐下,陳老師就關切地問:「董程,你怎麼啦?無精打採的,是不是發燒啦?」我低著頭說:「應該沒有發燒吧。」陳老師伸出手,摸了一下我的額頭:「哎呀,這麼燙,還說不燒?你看你精神不振的樣子。走,快跟我到辦公室去。」

  到了辦公室後,陳老師拿出體溫計放在我的腋下,又用手輕輕地按了按我的胳膊:「別動,夾好。」隨後,她又給我媽媽打電話:「是董程媽媽嗎?你兒子生病了,麻煩你來學校一趟。」

  打完電話後,陳老師拿出體溫計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我的頭。她安慰我:「別擔心,你媽媽很快就過來了。」老師溫暖的撫慰和關心的目光,讓我感動不已,但我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陳老師不給我們上課已經一年多了,我卻常常想起她那雙溫暖的手。

  點評:文章以「溫暖的手」為題,敘述了「我」發燒後,老師給予的關心和照顧。除了對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進行細緻描寫之外,作者還多次寫到了老師的手,既點明了題目,又突出了中心,較好地刻畫了一位溫柔可親、體貼入微的老師形象。

  (作者系萬寧海之南實驗學校五(3)班學生,指導教師:姜世權)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國首例人工繁育翼手參培植成功
    本報三亞10月30日電 (記者孫婧)體型如哈密瓜般大小、表面呈淡紅色、渾身遍布管足……新品種海參翼手參正靜靜地躺在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研究所實驗室裡
  • 海南日報數字報-因為他們愛海南
    「走讀海南」活動最早的發起組織者叫「莫言」(網名「苴說」),一個海南本地人,他覺得海南的文化需要進一步開發和尊重,不希望看見一些有價值的古蹟等文化資源因為開發建設而被破壞,甚至消失。於是他把自己對海南文化的熱愛投身到走讀活動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深愛海南,姑母稱我「副島長」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杜穎    冰心是中國現當代文壇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文學大師,在她70多年的文學創作生活中,撰寫了數以千計的文學作品,她也是新中國兒童文學的開拓者,《寄小讀者》、《小桔燈》、《再寄小讀者》等作品,影響了幾代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期待「古燈」有個好歸宿
    文\海南日報記者 郭暢  「年代久遠,很多燈都沒了燈芯,難以點亮,有些遺憾。」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用筆尖和鏡頭記錄海南自貿區建設進展成效
    「逐浪先行海之南——百家媒體看海南」中央媒體海南行採訪活動在海口啟動。接下來的6天時間裡,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求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35家中央媒體的38名記者,將前往海口、三亞、文昌、瓊海、陵水、澄邁等市縣以及洋浦經濟開發區,圍繞海南自貿區建設的亮點成效展開深入採訪。  3月7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海南代表團團組開放活動上,省委書記劉賜貴向國內外媒體發出到海南實地採訪的邀請,以便國內外更好地了解海南、認識海南、宣傳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讀書讓我看到了大世界
    ■ 海南日報記者 楊道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儘管已經在2月7日結束賽事,但餘韻未了、影響持續發酵。
  • 海南日報數字報-瓊劇,讓我歡喜讓我憂
    ■ 莫小山(海南)    我相信,很多同齡的海南人與我一樣,有一段與瓊劇結緣的經歷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愛天使 自責母親
    終於攀爬上了貨輪,胡愛霞的作戰服早已被汗水浸溼,手也被勒得通紅,來不及歇息,她緊急投入了對患者的救治中。  243天的護航經歷中,在波峰浪谷間,胡愛霞接診了700多人次。她開創了當時中國女軍人隨艦出海最長的時間紀錄,被評為「十佳護航尖兵」,被全國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工作容不得開玩笑  胡愛霞這朵「南丁格爾」之花,花開深藍,香溢天涯。
  • 海南日報數字報-情人節的愛情約會
    ■ 曉劍(海南)    那一年的2月14日,他和她因愛而約會於北京西郊頤和園正門南側的銅獅子旁,那一天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月亮與沉香
    海南的海邊,我想天堂可能會有———如果能夠走過這片海的月光大道。天堂上,它的礎石均為透明深藍的玉石,宮殿下面是更藍的海水。天堂在海底的地基是白色與紅色的珊瑚,珊瑚的事,曾祖母很早就跟我說過:如果一座房子底下全是珊瑚,那就是神的房子。天堂那邊清冷澈徹,李商隱所謂「碧海青天」,此之謂也。在這樣的天堂裡居住哪有什麼憂慮?雖然無跑步的陸地但能騎鯨魚劈波斬浪。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用「四多」書寫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全國兩會前奏——代表委員履職記  ■ 本報記者 李磊  2月28日,汽車駛出中線高速烏石互通,在崇山峻岭間行駛半個小時後,海南日報記者來到了全國人大代表符小琴的工作單位
  • 海南日報數字報-精細筆觸繪出古籍靈動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實習生 林敏  兩手相握,側頭凝視,這是明代舞者的一招一式;拆解細分,圖文詳解,這是宋代建築的一榫一卯
  • 海南日報數字報-妙曲佳音中的瓊劇流年
    面對海南日報記者的不解,黃慶萍解釋道:「這是同一唱段的兩種唱法,四五十年前的老式唱法中,只有板腔,沒有曲調。在新式唱法中,曲調韻律富於變化,唱腔更為悠揚、頓挫,情感表達更曲折動人。」  從1949年至今,不論是聲腔、曲調,還是舞美、編劇等方面,瓊劇都發生了許多變遷。一代代瓊劇人推動瓊劇不斷向前發展。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口百年壽匾上的名流群像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通訊員 張王明  編者按  這段時間,「朋友圈」裡攝友和驢友們有關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美梅村「壽溢古稀」牌匾的消息可謂刷爆了屏,也吸引了一眾文史愛好者和鄉土文化專家前去尋古和鑑寶。
  • 海南日報數字報-潛水 與魚兒一起遊弋
    體驗二:融入水懷抱  「情願困在你懷中,困在你溫柔,不想一個人寂寞,無邊漂泊,就像魚兒水裡遊,你的心河流向我……」女中音歌手郭燕翻唱《一天到晚遊泳的魚》,經歷了「憂傷情人」,再演繹情歌,獨特的磁性中音更溫暖更寬厚,有著如水的包容和柔情。  持有潛水證的王晶談過一場刻骨銘心的戀愛後,無意間喜歡上了潛水。
  • 海南日報數字報-特殊教育,期盼更多關愛
    4月28日早上8點,在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學校啟聰部九(3)班的教室裡,語文教師蔡殷正在為孩子們一一輔導早讀《陋室銘》。「因為手語的詞彙量很小,有很多近義詞,要讓孩子們完整地讀完一篇課文,很多手語都是要現教的。」蔡殷說。  蔡殷2012年從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畢業之後便來到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學校教書,同時任班主任。
  • 海南日報數字報-「韓明疇商住樓」報建文本批前公示
    1、公示時間:10天(2020年4月28日至5月7日);  2、公示方式:海南日報、建設項目現場、市政府網;  3、公示意見反饋方式:(1)電子郵件請發送到:wczrzj@163.com;(2)書面意見請郵寄到文昌市清瀾經濟開發區白金路2號文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規劃管理室,郵政編碼571339;(3)意見或建議應在公示期限內提出,逾期未反饋,將視為無意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打小立志拿槍打鬼子
    文\海南日報記者 侯賽  很多人,年輕時候入黨,一開始也不是抱著「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星華海岸城二期項目變更方案規劃公示啟事
    2、公示地點: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門戶網站(http://zzgj.haikou.gov.cn);建設項目現場;海南日報;海口日報。3、公示意見反饋方式:(1)電子郵件請發送到:zzgjcsgs@haikou.gov.cn。(2)書面意見請郵寄到海口市長濱路第二行政辦公區15棟南樓2056房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城市設計管理科,郵政編碼:570311。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魁匾額背後的歷史風雲
    文\本刊特約撰稿 丁英俊  一塊海南文昌葉氏家族流傳至今的文魁匾額,背後卻與清代最大的科場案——鹹豐八年順天鄉試舞弊案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寫滿了歷史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