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中的登高出自哪裡 登高真的是古今第一七言律詩麼?

2021-01-09 海峽網

最近,電視劇《慶餘年》火了,男主角在劇中靠著背誦杜甫的《登高》名滿京都。《登高》經範閒之口一出,就在劇中被冠以「古今第一七言律詩」的盛名,為什麼詩聖杜甫的詩會讓範閒博得滿堂彩呢?

俗話說,文無第一,杜甫的《登高》卻被稱為古今第一七言律詩,被歷代詩評家推崇。

明代的著名詩評家胡應麟,就贊杜甫的《登高》,他說:此章五十六字, 如海底珊瑚, 勁難移, 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 此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

清人楊倫《杜詩鏡銓》中亦評:高渾一氣,古今獨步,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

這首膾炙人口的詩,也曾出現初中的語文課本裡,我們一起熟讀並背誦。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在古代,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登高節,在這一天,古人會帶著家人或者朋友一起相約登高遠眺、出遊賞景。

在這個「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日子裡,杜甫卻是一個人。

公元767年重陽節,五十六歲的杜甫,一個人在夔州城外的白帝樓的高臺上,一邊登臺,一邊思考,於是就有了這「曠世神作」。

前四句寫登高感觸,後四句寫登高所感。

首聯是寫登上高臺所見所聞,杜甫在寫景抒情用詞造句上功力深厚,仿佛導演了一部動態的工筆畫風格短視頻,現場感十足,有動有靜有背景。

頷聯給了個大全景,滾滾長江、無邊視野都在此句中盡展,氣勢磅礴、恢弘大氣。

「萬裡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十四字概括一生,杜甫的凝練能力可謂讓人驚嘆,前半生的潦倒和後半生的感慨都在這幾個字裡。有學者賞析稱,這萬裡悲秋的悲,有八九層悲的意思,抒發了杜甫無限的感慨。

尾聯戛然而止,意猶未盡,一杯濁酒澆不走憂愁和苦恨,留下的思考交由讀者。

獨自,並無暗自哀傷;登高,卻未無病呻吟,杜甫深沉的人生思考和壯烈的感情,都能凝結在這首詩中。

走進這首詩,仿佛能聽到杜甫對畢生追求不遇的慨嘆,也能感受到詩聖那闊達的胸懷。鏡頭從景切換到內心,在這些氣勢雄渾的名句中,我們仿佛可以跟著杜甫回顧了他的一生。

一位年過半百、生活困頓、身經磨難、漂泊無依、功名未成的人,他沒有放棄依然心懷抱負。他登高遠望,詩句躍然紙上,他痛苦著,他憂愁著,他也在吶喊著。而所有對這首詩的褒獎,也是對這位對社會充滿熱情、對民生充滿關懷的偉大詩人的無限回音。

在結構上,這首詩也被成為是七言律詩的典範。律詩寫作有著嚴格的規範,每一首詩八句,二四六八句押韻,必須一韻到底,也不可以臨韻通押。所謂鄰韻,指的是發音相近但韻部不同的字。除此之外,三四兩句,五六兩句要對偶,字的平仄也有定規。

從規範的角度看,《登高》對仗工整,平仄嚴謹,被稱為七言律詩的典範。

在七律排行榜上,第一之爭,還有個強勁的競爭對手,崔顥的《黃鶴樓》。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被稱為第一是南宋詩論家嚴羽在其《滄浪詩話· 詩評》中說的,原話是: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除此之外,沈佺期的《獨不見》也出現在決賽圈。

獨不見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徵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獨不見》雖以閨怨為主題,卻能見出詩人駕馭素材、表現情感的高超藝術。

千百年來,這三首詩中的每一首都有自己的擁簇者,粉絲團甚至有了自己的名字,比如:杜吹。支持《登高》的人說杜甫是唯一的「集大成者」的古體詩詩人,支持《黃鶴樓》的人覺得崔顥在意象上已經完勝其他二位了,而支持《獨不見》的人說這首詩對人的情感狀態體察地細緻入微。

後世對於這三首七言律詩的品評眾說紛紜,各家粉絲誰也不肯讓步。有人說杜甫富貴氣不足,有人說崔顥詩品好人品卻耐人尋味,有人說《獨不見》的結句太弱……

可無論誰是古往今來的七言律詩第一,這些偉大的作品歷經歷史和時間的考驗,都留給後人無限的遐想與啟迪。

相關焦點

  • 《慶餘年》中讓範閒名動京城的《登高》為何被評為古今七律第一?
    前一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慶餘年》主角範閒憑藉一首詩聖杜甫的《登高》名動京城,天下皆知,劇中也把《登高》評為古今第一七律,而事實上,在現實中,杜甫的這首《登高》,也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七律!這首七律,曾經在《中國詩詞大會》上面出現過,當時北京師範大學的康震老師評價這首詩說,這首登高,古今七律第一,雖說有著秋意之悲,暮年之悲,但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兩句依然突出了詩人的壯,可謂是悲不壓壯!氣韻宏大。一段簡短地詩評說出了在康震老師的心中,登高這首七律的地位有多高!在古代的詩壇,有著很多名篇都曾號稱或者被稱作過第一,但是都有著爭議,有著不服。
  • 《慶餘年》範閒鬥詩,一首《登高》拔頭籌,杜甫這首七律有多好?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最近很火的那部電視劇《慶餘年》,其中有一個鬥詩的劇情,主角範閒以一首《登高》豔壓群芳,獲得滿堂喝彩,過後悄悄說,杜甫的這首七律可謂是古今七律第一,史上無人能及,那麼這首獲得後世極高讚譽的七律究竟說了什麼呢?
  • 被冠為七律之首的《登高》歷代詩話中又是如何評價的?
    登高丨杜甫杜甫《登高》一詩,歷代名家批評無數,大體都作激賞之態,但總歸分成兩派。第一派是認此詩為古今第一七律者,如宋之劉克莊;明之張綖、胡應麟、周珽;清之楊倫等人。但很多人都是寥寥數字以附前人,只周珽之《唐詩選脈會通評林》、胡應麟之《詩藪》略作詳言:作詩大法,唯在格律精嚴,詞調穩契,使句意高遠,縱孜孜可剪,何害其工?骨體卑陋,雖一字莫移,何補其拙?
  • 東莞爬山登高七大森林公園好去處
    【導語】:東莞平時、周末去哪裡登高爬山好?東莞有什麼地方山可去登高的?東莞周末、節假日(重陽節)登高爬山好去處。  黃旗山森林公園。  開園時間:5時30分~19時  公交線路:大嶺山5路  5.銀瓶山森林公園  謝崗片區:銀瓶山頂(東莞第一峰),海拔898米  推薦路線:登山步道,走主幹道,經第一、第二停車場和點春橋門樓,沿登山步道步行直達山頂,全程4.2公裡,行程1.5小時左右。
  • 《登高》一詩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中「落木」為何不換成「落葉」
    這句詩出自杜甫的《登高》。原詩如下:登高[ 唐 ] 杜甫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一、先說詩中為什麼用「落木」而不用「落葉」,除了直觀大氣,朗朗上口外,從詩律上講,唐代杜甫的《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詩句中用落木而不是落葉,是要符合平仄律,木、葉平仄不同,「無邊落木蕭蕭下」為「平平仄仄平平仄」。
  • 慶餘年,範閒背詩,場面震撼,有幾首你會背?
    慶餘年男主範閒憑藉《登高》這首千古第一七言律詩,在詩會中一戰成名。大家都知道這首七言律詩《登高》是由詩聖老人家杜甫所寫,而這首七言律詩在杜甫眾多的詩中,被稱為「千古第一七言律詩」。《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 登高詩句_描寫登高的50首古詩
    登高 - 唐代·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 唐代·岑參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長安春望 - 唐代·盧綸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閒。
  • 塵世難得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讀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
    九幾年的時候有一首歌傳遍大街小巷,其中有一段童聲唱白:「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風雨後。醉人的笑容你有沒有?大雁飛過菊花插滿頭。」你看,再一對照杜牧之這一首《九日齊山登高》,感覺怎麼樣?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那首歌的一部分就是在唱頌這個佳節。很明顯作者化用了這首登高詩的前兩聯。
  • 古詩基礎知識:什麼是「言」、「律」、「絕」?
    這一時期,七言詩開始盛行,從樂府的發展可以看得更清晰。甚至於「七言詩」都無法滿足音樂發展的需要,在下層就出現了「曲子詞」——詞牌的前身。我們平時提到古詩,腦海中自然就想到了「五言」、「七言」,好像古詩只有這兩種文字長短的格式,其實並非如此。在詩詞發展史上,叢「二言詩」到「九言詩」都存在過,還存在大量的「雜言詩」,也就是長短句,這個「言」並不是判斷作品是不是詩的標準。
  • 李沛旭登高「胯下一大包」王尹平崩潰嚇哭
    ,並請來肌肉猛男溫昇豪助陣,但一遇上登高走單索的單元時,平常氣場強大的名模們都變成「哭哭臉」。為了登高安全,眾人在下半身繫上安全帶設備,剛好男模們身穿緊身黑衣、黑褲,每個人幾乎都「胯下一大包」,讓女生們看了很害羞。被問會不會「影響行動」?只見李沛旭、溫昇豪都臉紅了起來,僅表示「為了節目拚了,不影響」!
  • 重陽節登高習俗的起源由來 原來背後還有傳說故事
    說起重陽節習俗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登高了,但是很多網友大概都很好奇,重陽節登高這個習俗到底是怎麼來的?   關於登高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有一個是傳說故事,據說登高的目的是避疫。   相傳在東漢的時候有個名叫桓景的年輕人,父母都被瘟魔害死,為了除掉瘟魔桓景決定外出學藝,打算歸來的時候除掉瘟魔。
  • 梧桐登高賀新年,健步邁向新徵程!
    晨光中的城市▲精英隊員在申宛東老師指導下體驗射箭申宛東老師指導攀巖體驗出發前合影深圳十峰新年登高隊以深圳登協副會長雷東風為總指導,趙旭強教練和楊代瓊教練為總協調,共集結80餘人分為兩條路線四支隊伍,由專業領隊帶領打卡梧桐山,拉開深圳十峰2021年打卡序幕。
  • 重陽登高有哪些注意事項 牢記五個要點
    10月7日是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據說在重陽節的時候登高可以免災避禍,所以這個習俗就一直流傳了下來。除此之外,重陽節登高還有闢邪氣、祈福、感恩、採集、辭青等意。  重陽登高注意事項  1、提前做好「功課」要選擇自己比較熟悉、且無危險的高山去爬玩,並要了解好山上氣候特點、登山遊玩路線和選擇在天氣晴朗的時候進行(最好在爬山前得到可靠當地天氣預報
  • 杜甫在《登高》中寫「無邊落木蕭蕭下」,為何是落木,而非落葉?
    他於秋日登上白帝城,面對秋江蕭瑟,百感交集,於是就有了這篇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因此,《登高》被後人贊為:一篇之內,句句皆奇,一句之內,字字皆奇。精光萬丈,系曠代之作。登高原詩: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 重陽登高 香港修復被「山竹」破壞的大部分行山徑
    重陽登高 香港修復被「山竹」破壞的大部分行山徑 2018-10-1619:42:4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卞磊
  • 珠海各區重陽節登高注意事項
    重陽節就快到了,今年重陽節正好是10月7日,還在國慶節期當中,相信大家都有登高的打算,不過!!!根據珠海城建集團通知,今年重陽節登山有相關規定和限流哦,大家請仔細閱讀避免耽誤行程!與去年一致,本次登高遵循單循環登山路線,實施上下山分流。板樟山登山入口處張貼了登山路線圖和登山須知,沿途也設有多處指示牌。
  • 當有「登高履危」的練兵追求
    《莊子》中載,列子在胳膊上放一滿杯水,張弓引箭,命中靶心的同時水無溢出。有位智者說,這是炫技的射箭,算不得高明,並提出「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的習練方法。沒想到,身處險地後,列子竟「汗流至踵」。列子射箭的寓言意味深長:練為看是不中用的,要練就真本領,就必須「登高履危」。
  • 杜甫的這首登高詩,慷慨激越,被譽為「七律之冠」,傳唱了千年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杜甫登上高臺,悲對秋景感慨萬分寫下一詩《登高》慷慨激越,被譽為「七律之冠」。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秋天的風吹得很急,天高雲淡猿猴大嘯地哀鳴。水清沙白的小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到底出自哪?不是佛經,也不是道德經
    相信大家不管是看電視劇還是看書的時候都會看到這麼一句話「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句話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勸大家積德行善。許多人認為這樣的句子一定是出自佛經或者道德經中,其實不然,這句話其實是出自一本把世界描繪的十分虛偽的一本書中《增廣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