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慶餘年》主角範閒憑藉一首詩聖杜甫的《登高》名動京城,天下皆知,劇中也把《登高》評為古今第一七律,而事實上,在現實中,杜甫的這首《登高》,也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七律!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七律,曾經在《中國詩詞大會》上面出現過,當時北京師範大學的康震老師評價這首詩說,這首登高,古今七律第一,雖說有著秋意之悲,暮年之悲,但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兩句依然突出了詩人的壯,可謂是悲不壓壯!氣韻宏大。一段簡短地詩評說出了在康震老師的心中,登高這首七律的地位有多高!
在古代的詩壇,有著很多名篇都曾號稱或者被稱作過第一,但是都有著爭議,有著不服。比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朝秋月夜》被稱作是「孤篇壓倒全唐」,可謂是名震詩壇,可是依然有著很大的爭議,有著比較多的人不認同。唯有這篇登高,雖然略有爭議,可是這種爭議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少,到了明清時期,登高就是公認的第一七律了。比如在明代的胡應麟在《詩藪》中說道:「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再比如,清代的黃叔燦在《唐詩箋注》寫道:「通首下字皆不尋常。」還有著眾多的詩評著作,對登高的評價可謂是推崇至極。
康震老師說登高悲不壓壯,而登高這首詩的悲也是它的一大特色,比如宋代的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評價:杜陵詩云:「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萬裡,地之遠也;悲秋,時之慘悽也;作客,羈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齒也;多病,衰疾也;臺,高迥處也;獨登臺,無親朋也。十四字之間含有八意,而對偶又極精確。這是點評登高有八悲,而如今人們又對登高有著新的見解,認為登高有「九悲」接下來我就說一下都有哪九悲,一悲秋,二悲客居他鄉,三悲離家萬裡之遙,三悲人生之暮年,五悲體弱多病,六悲獨自登臺,七悲世事艱難,八悲人生窮困潦倒,九悲不可飲酒。而且在這九種悲中,沒種悲的悲意又有拔高之感,比如,「萬裡悲秋常作客」,不僅做客,而且是長做客,長期的客居他鄉,悲意拔高;「百年多病獨登臺」古人向來有著登高即悲的習慣,而詩人不僅登高,而且獨自登高;「艱難苦恨繁霜鬢」,霜鬢已經有了暮年之悲,更添「繁霜鬢」之悲;「潦倒新停濁酒杯」,詩人獨自登高心中充滿了悲,而因為詩人身體有病,不能喝酒,又添悲意,而且可以看出詩人以前喝的乃是濁酒,也是添了一層悲意。所以說,詩人的這種悲層層遞進,逐層渲染,意境渲染的非常的濃重。
杜甫是詩聖,寫的也是詩史,杜甫的一生憂國憂民,悲天憫人,這首七律寫於作者的晚年時期,可謂是把詩意發揮到了巔峰,古今七律第一,實至名歸!
不知道小夥伴們是否喜歡杜甫的詩,歡迎在下面留言,想要了解更多歷史,請關注小橙一號,不要忘記點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