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復是清代的一名傑出文學家,字三白,號梅逸。他出生於姑蘇城南的一個文人之家,自幼受筆墨薰陶、耳濡目染的沈復在文學方面頗有天賦,可他並沒有像尋常文人那樣,參加科舉考試,走入仕途,而是以賣畫維持生計。沈復以一部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講述了他的一生,其中他與妻子陳芸的感情生活更是使後世廣為傳唱,令人動容。
沈復與芸娘成婚
沈復的妻子陳芸是沈復的相差十個月的表姐,陳芸自小便十分聰慧,在當時的封建年代,女孩從來就不是受教育的對象,聰明的陳芸自己對著古籍,一個個學習字詞,很快便習得了許多漢字。父親在陳芸四歲的時候因病去世,留下了陳芸的母親與姐弟二人,這一家人的生活過得十分清苦。等陳芸年齡稍大時,便開始學做女紅,以此賺得零錢補貼家用。
陳芸與沈復從小便相識,可謂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二人逐漸長大,自幼聰慧的陳芸自學了識字,也能吟詩作賦,這與尋常家的女子十分不同,也使得沈復對她產生了更加深切的愛戀。到了兩人談婚論嫁的年齡,雙方的父母為他們二人定了婚約,選擇了一個良辰吉日成了婚。
沈復與芸娘生活窮困
與沈復對待陳芸態度不同的是,沈復的父母並不看好他們的兒媳婦。他們認為自己的兒子終日不思進取,到處遊山玩水,而陳芸非但不制止,兩人還時常一同出遊,實屬助紂為虐,對陳芸有了很大的偏見。
於是二人對陳芸時常是非打即罵,甚至幾次將陳芸逐出家門。陳芸與沈復十分相愛,即使公婆對自己態度如何過分,陳芸也未曾有過半點怨言,只渴求能與沈復相伴而行,這兩人的痴情一往而深,患難之間亦彰顯著二人的感情彌足珍貴,著實令人動容。
芸娘去世
沈復的父母因為種種誤會,受人挑撥,將沈復夫妻二人趕出家中,夫妻二人從此過上了窮困潦倒的生活,沈復靠著一技之長以賣畫為生。芸娘在不久後便生了重病,家中窮苦,沈復沒有多餘的銀兩給芸娘治病,便前去親戚家借錢,無奈親戚家中路途遙遠,轉眼間天黑了,卻還在路上,只得尋找一個祠堂,小小的祠堂只容得下沈復半個身體,他將上半身探進祠堂中,下半身在祠堂外,就這麼草草睡去。等到第二天早上,沈復借到了錢,買來了要,可即使這樣,芸娘還是病逝了。
沈復與芸娘的愛情令人感動,在沈復的《浮生六記》這本書中,兩人的日常平淡如水,沒有過多轟轟烈烈的悲歡離合,沒有山無稜、天地合的海誓山盟,只有二人每一天的每一件小事,都透露著簡單的幸福。可能對沈復來說,與芸娘在一起的每一個瞬間,都是只得懷念的吧!你對沈復與芸娘的清苦但純粹的愛情有著怎樣的理解呢?歡迎下方評論或者私信小編,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