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記載中的南海諸島:官方記載

2021-01-10 中國軍網

1.1868年英國官方編寫的《中國海指南》記載中國人民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從事生產生活的歷史

1868年英國官方編寫的《中國海指南》(ChinaSeaDirectory)中記載了中國漁民不僅在南海從事漁業生產活動,而且在南海諸島居住生活。其第二卷中記載:「林康島,……此島上有泉水,水質極好,島上僅有一座井,是海南漁民所挖,在一棵矮小的椰子樹旁,海水過濾後,有淡水滲入井內。」「覓出礁,……1月至5月,海南漁船經常前往此處捕魚。」

2.1879年英國《中國海指南》記載了中國漁民對南海諸島的航線十分熟知,活動豐富

1879年英國出版的《中國海指南》中記載了中國漁民對南海諸島的航線十分熟知,「大覓出礁,……海南漁民稱,距此東北十英裡處,有一礁石,但具體位置未查實,要儘量繞開其通過」,還提到南沙群島部分島礁的英語名稱其實來自海南島漁民,如Lan-keeamCay。而在該書中有關中國海南漁民在南沙群島活動的記載更是豐富,「海南島漁民(Hainanfishermen),以採集海參(trepang)以及龜殼為生,在大部分的海島上都可以遇到。部分人在島礁(reefs)之間居住時間數以年計(years)。來自海南島的中國帆船(junks)每年都會前來這些島礁,並供應大米以及其它生活必需品,用以交換海參以及其他物品,並將自己的利潤匯寄(remit)回家。這些中國帆船在12月或1月離開海南島往南沙群島,等到西南季候風吹動之時便立刻返航,在太平島(ItuAba)上的漁民的生活更舒適,該島水井的水質比其他地方為佳。」該書有關中業島的記載指出,中業島NorthDangerReef水域有兩個沙洲(Cay),兩個沙洲附近經常遇到「來自海南島的中國漁民」(ChinesefishermanfromHainan),採集海參(beche-de-mer)、龜殼(turtle-shell)等,「他們從東北部一個沙洲(cay)中心的水井取水」。

3.英國《中國航海志》承認中國在1909年申明西沙群島主權屬於中國的主張

英國官方出版物《中國航海志》(ChinaSeaPilot)承認了中國在1909年申明西沙群島主權屬於中國的主張。該書稱《中國南方早報》在1909年6月10日報導,「中國抵達諸島並不是為了吞併新的領土,而是為了重申中國在南海諸島上的主權主張」。

4.1933年8月日本《時事新聞》關於南海諸島屬我的證據

1933年8月1日,日本《時事新聞》就「法佔九小島」事件報導稱:

法國主張先佔權的島嶼不是西沙群島……所以只要討論西沙群島,日法間就沒有先佔權問題。Paracel群島是支那的西沙群島,這明確是支那的領土,磷礦開採權也是廣東的何瑞年從孫文處取得,有昭和三年開始十年的契約……

1938年7月4日,法國佔領西沙群島若干島礁。日本對法國佔島行為表示反對,認為西沙群島主權歸中國。次日,日本在報紙發表聲明,不許第三方佔島,並明確該島嶼主權屬於中國。7月6日,日本外務省召開記者招待會,發言人稱法國沒有任何正式的證據證明西沙群島屬於法國,而中國曾經將該群島劃歸海南管轄。

5.成立於1954年的越南民主共和國承認中國對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的主權

1954年《日內瓦協議》籤訂之後,法國殖民當局撤出越南,在美國的幹涉下,越南出現了南北兩個政權的分裂局面。成立於1954年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政府),一直承認中國對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的主權。

6.1955年國際民航組織在馬尼拉開會要求臺灣當局在南沙群島建氣象臺

1955年10月27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召開第一屆國際民航組織太平洋地區飛行會議,共有16個國家和地區出席會議。除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多米尼加、日本、寮國、南朝鮮、菲律賓、泰國、英國、美國、紐西蘭、法國等國外,當時南越和中國臺灣當局也都派代表參加了會議。大會由菲律賓首席代表擔任主席,法國首席代表為大會第一副主席。會議認為南海諸島中的東沙、西沙和南沙群島位於太平洋要衝,這些地區的氣象報告對國際民航關係很大。與會代表通過第24號決議,要求中國臺灣當局在南沙群島加強氣象觀測(每日四次)。會議通過這項決議時,包括菲律賓和南越代表在內,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代表對此提出異議或保留意見。

7.1956年越南副外長雍文謙表示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應當屬於中國領土

1956年6月15日越南副外長雍文謙向中國駐越南大使館臨時代辦李志明明確表示:「從歷史上看,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應當屬於中國領土」。

8.1958年越南總理范文同照會贊同中國關於領海決定的聲明

1958年,中國政府發表領海聲明,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裡,並且明確指出這項規定適用於東沙群島、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9月14日,越南政府總理范文同照會我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承認和贊同中華人民共和國1958年9月4日關於領海決定的聲明」。該照會由越南駐華大使阮康轉交姬鵬飛副外長,同時,在9月22日的越南共產黨中央機關報《人民報》上予以刊登。該照會原文如下:

「總理同志:

我們鄭重地通知總理同志: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承認和贊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1958年9月4日關於中國領海決定的聲明。

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尊重這項決定,並將指示負有職責的國家機關,凡在海面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關係時,要嚴格尊重中國領海寬度為12海裡的規定。

我們謹向總理同志致以鄭重的問候。」

9.1965年5月越南政府發表聲明指出西沙群島為中國一部分

1965年5月越南政府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國政府悍然宣布越南及其附近水域為美國武裝部隊「戰鬥地區」的強盜行徑。5月9日下午越南外交部新聞司司長黎莊在記者招待會上發表這一聲明,指出:1965年4月24日,美國總統詹森把整個越南及其附近水域——離越南海岸線約100海裡以內的地方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西沙群島的一部分海域規定為美國武裝部隊的「戰鬥地區」。……這是美國政府的一個十分露骨的戰爭行動。

相關焦點

  • 抗戰勝利後中國海軍收復南海史記|南海|抗戰勝利|海軍|史記|南海諸島
    侵佔中國東沙島的日本商人西澤吉次三.近代南海諸島反侵略史南海諸島由四大群島組成,依其地理位置分別為東沙群島,中沙群島(舊名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舊名團沙群島),共200多個島礁;自古就是中國固有領土,從發現,命令,開發,經營已延綿2000餘年,並詳載於中國史籍和中外地圖
  • 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的奇獸,原來是現實中的這些生物,好神奇
    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的奇獸,原來是現實中的這些生物,好神奇在招搖山的狌狌,「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意思是形狀像猿猴卻有白色的耳朵,既能匍匐又能如人一般直立行走,說的其實就是今天的猩猩。在基山的鵸鵌,「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鵸鵌,食之無臥」,說它像一隻雞,但是有三個頭六隻眼睛六隻腳和三隻翅膀,是三胎連體的形態。
  • 1936年南洋群島全圖力證南海主權屬中國
    1936年國外印刷的「南洋群島全圖」,地圖上的「中國海」包括南海諸島,證明了中國在南海的主權。  (記者 廖珍妹 文/圖) 「南海諸島嶼,自古就是中國的。」  鑑寶專家劉巖在現場鑑定完,告訴林健榮,這張絕對是真品,是1936年國外印刷的,是用法國的銅版紙印刷的,是當時國際通用的「海軍地圖」,非常珍貴和稀有。劉巖建議他拿到「中國海軍博物館」去,現在東南亞一些國家,一直在叫囂中國南海的一些島嶼是他們的,而這張國外印刷的地圖,就是反駁這些謬論的「鐵證」。  導報記者第一眼看地圖,就被最中間部分加粗字體的「中國海」所吸引。
  • 《山海經》中記載的怪獸都是真的嗎?是神話、科學亦或是現實
    全書記載了約40個國家,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位歷史人物,400多個動物,該書的特色是按照地區分類來記錄各種事物,而不是時間順序,所以一度被認為,這本書是由各個朝代的能人"補完"的。  書裡的記錄,基本上的順序由南開始,然後向西,再向北,最後到達九州中部。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這個順序也就猶如一個先天八卦的順勢走勢。
  • 山海經中意外發現上古天帝山的離奇記載,那裡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
    但是自從儒家興盛後,中國各大神話中的一切最高神全部被昊天上帝取代,並且昊天上帝一直作為歷代王朝官方正統的祭祀最高神,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中華帝制結束。在古文獻記載,虞舜、夏禹時已有昊天上帝,稱為類。在殷商甲骨文中,昊天上帝稱帝,或稱上帝,他是自然和下國的主宰,他的周圍還有日、月、風、雨等作為臣工使者。由於《西遊記》等電視劇的傳播,人們多把玉皇大帝當做天帝。
  • 東海和南海等有10次地震海嘯
    據歷史記載,兩千年以來,我國只發生過10次地震海嘯,平均200年左右才出現一次。這表明我國沿海發生地震海嘯的可能性很小。這是因為我國海區處於寬廣大陸架上,水深較淺大都在200米以內,不利於地震海嘯的形成與傳播。  太平洋地震帶上發生的地震海嘯對我國沿海影響又如何呢?在我國遼闊的近海海域內,分布著大小數千個島嶼礁灘。
  • 《山海經》中記載的八大異蛇,騰蛇屈居第二,燭龍沒上榜
    其中對志怪類古神話的記載,更是令人嘆為觀止,沉迷其中。在《山海經》記載中,會發現很多對上古神祗的描述都是人面蛇身,比如女媧,伏羲、燭龍、共工等。也有很多的神明或頭掛蛇,或臂纏蛇。總之蛇在山海經裡出現的頻率很大。由此可見蛇在先人們的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山海經》之所以記載這麼多的與蛇有關的神話人物,這與上古時期先人們對蛇的崇拜有關。
  • 史料記載中找出楊貴妃的三圍線索,專家指出,其身材是黃金比例
    關於唐朝的這種豐腴為美的標準,是有史料記載的,我們可以 觀察一些唐代畫家留下的作品,以及相繼出土的一些唐代時期的巖石壁畫,都能有效的證明這一審美觀點。看那仕女圖就能發現,無論是臉龐,還是衣服款式秀露出的身材,都是豐腴肥美,都是那種多肉的體型,這可以顯示出當時人們心中,這就是美麗的女人。
  • 《山海經》裡到底有沒有記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在東方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鬚、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話裡,龍更像是長翅膀的蜥蜴。青龍是木屬性的聖獸,古代帝王都喜歡將自己喻做龍。眾多的朝代中也有帝王取青龍來作為自己的年號,史記中也有關於夏朝是屬於木德年代的記載,所以「青龍生於郊」便是祥瑞之兆。在四方的神靈中,根據《山海經》的說法,「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
  • 道教中記載的四大帝王,他們是神仙還是人?
    縱觀幾千年歷史,其中有著無數讓人佩服的開國帝王,今天我們說到的這幾位帝王還不同於一般的帝王,在道教中的典籍中他們被稱為「四大帝王」,他們除了是帝王的身份之外好像還有一個其他稱呼,接著我們就來看一下有哪四位帝王。
  • 上官婉兒、隋煬帝墓相繼被發現 印證諸多歷史記載
    專家稱,墓內發現的兩顆牙齒,經鑑定為50歲左右的男性個體,結合文獻記載,隋煬帝的年齡和「牙齒年齡」吻合,藉此可確認一號墓主人是隋煬帝楊廣。  除去墓中發現的兩顆男性牙齒及一具女性骸骨外,隋煬帝墓還出土玉器、銅器、陶器、漆器等珍貴文物100餘件(套)。其中一套蹀躞金玉帶為目前國內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環蹀躞帶,也是古代帶具最高等級的實物。
  • 歷史記載的《周易》佔卜故事十則
    《左傳》記載:成公十六年,晉楚兩軍在鄢陵相遇。戰爭前夕,晉侯(晉厲公)佔了一卦來推測戰爭結果。看卦後史官說:「復卦大吉,復卦在十二闢卦中方向正北,為一陽初生之地,陽氣長則陰氣消,即自北向南推進,楚國在南處境困難,此外,南方為離為目為日,日代表諸侯;內卦震為木,有飛矢之義。據內卦為我的原則,佔斷飛矢射中諸侯眼睛。」
  • 《山海經》與《聖經》中記載的或是相同的歷史和傳說?
    然而,隨著現代考古的發掘,很多考古發現與書中記載不謀而合,讓人驚呼不可思議。甚至有人發現,《山海經》與基督教經典《聖經》中存在不少驚人的巧合,這不禁讓人沉思,《山海經》和《聖經》中記錄的難道是相同歷史與傳說?想想也有些細思極恐!首先是關於人類起源。《聖經》中記載,上帝耶和華仿照自己的樣子創造了一個男人,起名叫亞當,讓他去管理人間的伊甸園。
  • 史書上記載的真實事件,誦《普門品》得解脫
    深入人心的觀音信仰歷史記載的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事情徐義,十六國時期前秦右丞相。徐義作為重要的戰俘,在西燕重重禁閉中,如同有人引導一般,最終安全脫身。脫離困境後,徐義投奔東晉將領楊佺期,楊佺期任命他為洛陽令。
  • 唐代靈異動物記載——那些年代表祥瑞的動物
    人類很早就將獸類作為表達吉祥觀念的重要事物,最早在《呂氏春秋·古樂》中就有關於瑞祥牛的記載。祥瑞作為信仰崇拜的組成部分,關於動物類祥瑞的記載有很多,如龍、麟、龜、白狼、白雉、五色鳥等。但這幾類動物,屬於等級較高的祥瑞,自然界中有其他動物也被視為祥瑞,如虎、狼、鵲、鳥、鼠、蛙等。 1、梟
  • 《山海經》中記載的魚婦,它是顓頊的化身,它有怎樣的傳奇故事?
    《山海經》中記載的魚婦,它是顓頊的化身,它有怎樣的傳奇故事《大荒西經》記載:「有魚偏枯,名曰魚婦。顓頊死即復甦。風道北來,天乃大水泉,蛇乃化為魚,是為魚婦。顓頊死即復甦。」從大荒西經的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魚婦就是一種魚。
  • 牛郎織女是哪個朝代的 在詩經中早有記載
    「織女」、「牽牛」二詞見諸文字,最早出現於《詩經》中的《大東》篇。詩中的織女、牽牛隻是天上兩個星座的名稱,它們之間並沒有什麼關係。   到了東漢時期,無名氏創作了古詩《迢迢牽牛星》,從中可以看出,牽牛、織女已是一對相互傾慕的戀人,不過詩中還沒有認定他們是夫妻。
  • 2019年青海省烏蘭泉溝古墓挖掘證實《唐書》中「共命人」的記載
    大墓中出土絲織物、銅筷、漆木盤、玻璃珠等珍貴文物。大墓的磚牆和柏木牆壁面均繪有磚畫。壁畫內容豐富,造型精美,這是青藏高原地區首次發現的吐蕃時期的壁畫墓。比起這些精美的文物,更加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墓中發現了「共命人」的存在,這究竟是何種喪葬制度,「共命人」的發現似乎讓《舊唐書》、《新唐書》中記載的吐蕃時期的喪葬制度得到了證實。
  • 古籍中的記載十分詳細!
    根據古籍記載,
  • 5種記載於《山海經》中的經典生物,圖3現被人確定了真實身份
    在中國古典文籍《山海經》中也有記載到兕。騶吾,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十分神奇的野獸,其體軀如同老虎,尾部比身體還要長,在身上還長著五顏六色的花紋。因為生性仁慈,不會獵殺活物而深受古人的喜愛,如今被人懷疑是虎類的突變個體。何羅魚,這種記載於《山海經》中的奇異動物據說長有多達十個身軀,而頭部卻只長出了一個。人們可以捕獲這種魚並且加以烹飪之後食用,還有治癒癰腫的疾病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