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部變苗條的10大穴位(圖)

2020-11-26 中國日報網

環球在線消息:雖然擁有窈窕的身材,但如果配上一張圓嘟嘟的臉,還是會讓人覺得豐腴。於是,希望臉部變小一點也就成了愛美人士關注的「熱點問題」。我國傳統中醫學中的「顏面針灸」,同樣可以達到臉部「減肥」的目的。  

在顏面針灸中,藉由刺激臉部及耳部的穴位,讓疲勞、浮腫的臉恢復活力。你只需每天1次,每次1個小時,2個星期後,就會看到效果。但要注意,一開始做時慢慢來,適應以後,甚至可以一邊敷面,一邊做針灸運動。

百會穴——預防過量飲食、便秘。左右兩耳洞向上升,在頭部連結後的那條線的頂點,即是百會穴。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預防飲食過量。

攢竹穴——緩和眼睛的疲勞和浮腫。眉頭下方凹陷之處即是。眼睛疲勞以及頭痛,都會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腫。此穴位可以緩和不適。

太陽穴——消除眼睛疲勞、浮腫。眼睛與眉毛間的側面,向後約1橫指處,快接近髮際處。此穴位可促進新陳代謝。

承泣穴——眼袋鬆弛。位於眼球正下方,約在眼廓骨附近。由於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鬆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機能,從而防止眼袋鬆弛。

球後穴——提高小腸的機能。眼尾正下方,臉頰頭下處。能調整小腸機能,幫助吸收。

迎香穴——減輕肩膀酸痛及鼻塞。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邊即是。此穴位不僅可以消除眼部浮腫、預防肌膚鬆弛,還能減輕肩膀酸痛。

頰車穴——消除臉頰的浮腫。沿臉部下顎輪廓向上滑,就可發現一凹陷處,即為此穴位。它可以有效消除因攝取過多的糖分所造成的肥胖。

地倉穴——抑制食慾。嘴角旁約0.5cm處即是。胃部如果持續處於高溫狀態,就會促進食慾,所以此穴的功能是降低胃溫、抑制食慾。

承漿穴——消除胸部浮腫。下唇與下顎的正中間凹陷處即是。它能控制荷爾蒙的分泌,保持肌膚的張力,預防臉部鬆弛。

天突穴——促進水分的排除。位於喉斜下方肌膚的內側。它能刺激甲狀腺,促進新陳代謝,去除臉部多餘的水分。 (來源:21CN )

相關焦點

  • 人體手部穴位圖
    可高清另存為下載手部穴位圖解大全中醫認為手部經絡穴位豐富,既有手三陽經、手三陰經及其穴位循環與分布,又有十四經的溝通聯繫,眾多經外奇穴的分布,治療手穴能治療全身疾病。 手部穴位圖(高清詳解)按摩的穴位: 外勞宮、 下痢點、 大腸、 健理三針區、 腎穴 消化不良 胃具有消化食物的功能, 是人體的能量之源、精力的基礎。即使平時很健康的人。因莫種原因得了胃病,身體很快會變瘦,聲音也往往變小,為了應付繁忙的工作和充實地度日, 保護好自己的胃,使胃處於健康狀態是十分必要的。
  • 劉亦菲活動生圖曝光,臉部發腮明顯,鵝蛋臉變大長臉被吐槽像男人
    9月10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劉亦菲今年3月份參加活動時的高清懟臉直拍照, 照片中,劉亦菲長髮披肩,身穿白色打底衫外搭黑色外套,無修圖無濾鏡下整個人看上去發福不少,臉部肉眼可見的圓了一大圈,懟鏡直拍下,最真實的皮膚狀態也曝光出來。
  • 手部穴位圖(高清詳解)
    以下位於人體手部的穴位 ,學習掌握手背、手掌穴位按摩方法。可高清另存為下載手部穴位圖解大全中醫認為手部經絡穴位豐富,既有手三陽經、手三陰經及其穴位循環與分布,又有十四經的溝通聯繫,眾多經外奇穴的分布,治療手穴能治療全身疾病。手部穴位圖(高清詳解)
  • 人體背部穴位圖
    ========================================================人體背部穴位圖   大椎穴、至陽穴、曲垣穴、腰陽關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門穴、神道穴、肩井穴
  • 女人常揉三陰穴不易老 三陰交穴位在哪?
    三陰交穴位圖  三陰交穴位圖  三陰,足三陰經也。交,交會也。三陰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條陰經中氣血物質在本穴交會。  1、緊緻臉部肌肉,使臉部不下垂  看看張曼玉和趙雅芝,現在臉都緊緊的,沒有松垮下來,因為她們的飲食都很規律,脾沒有受到傷害。
  • 足厥陰肝經穴位圖
    一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共28穴),主治肝膽病症、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眼科疾病和本經經脈所過部位的疾病。以下詳解足厥陰肝經穴位圖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主條目:足厥陰肝經穴;位於足厥陰肝經上的穴位左右各14個,共28個:大敦穴、行間穴、太衝穴、中封穴、蠡溝穴、中都穴、膝關穴、曲泉穴、陰包穴、足五裡穴、陰廉穴、急脈穴、章門穴、期門穴。
  • 大v線提升後顴骨變大了、線雕臉部提升的後遺症咋這麼嚇人?
    大v線提升後顴骨變大了、線雕臉部提升的後遺症咋這麼嚇人? 很仙女做完線雕後都後悔了,吐槽自己運氣不好,線雕臉部提升的後遺症找上門,那為什麼做了線雕之後,臉沒變小反而變大了呢,大v線提升後顴骨變大了?根據二姐的經驗來給大家分析一波,一般來說線雕讓臉變"大"主要是指顴弓變寬的視覺反應。
  • 經絡高清動圖,所有穴位都有!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
    經脈圖,所有穴位都有,養生必備1.任脈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2.督脈督脈立於脊椎中,監督氣血來運行;五臟六腑督脈宮,對應區域彎曲痛。3.足少陽膽經膽經褲線重疊行,分泌紊亂變神經;嗜睡液汗疲倦態,腋窩腫脹後腦痛。
  • 背部穴位——中樞穴
    【導讀】中樞穴屬於督脈穴位圖,中樞穴位於人體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當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 人體背部穴位圖及作用功效
    人體背部穴位圖及作用功效定喘穴的作用:治療哮喘
  • 穴位動態圖:肝經
    (3)大訓。大,多也,大也。順,趨向同一方向也。大順名意指體內肝經外出體表的水液全部氣化後向天部而行。理同大敦名解。大訓名意與大順同。(4)肝經井。井,地陪孔隙也。本穴有地部孔隙與體內肝經相連通,為體內肝經氣血的外出之處,故為肝經井穴。(5)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
  • 面頰鬆弛讓法令紋變深,3招按摩法,淡化法令紋、大咬肌變小V臉
    大家都知道有法令紋會顯老,可是其實法令紋會變深,跟蘋果肌的下垂也超有關係!以下3步驟就是美容師公開的提拉蘋果肌按摩法,不只可以讓面部更緊實,還能淡化法令紋,讓咬肌消失,達到瘦小臉功效!在按摩時可以用手指向上,這樣有助於提拉臉部輪廓,按摩到咬肌處可以多停留幾秒鐘,可以按壓到耳後穴位,還能夠幫助淋巴循環,代謝身體毒素~這組動作每一側各做三次。
  • 足厥陰肝經】經絡穴位圖講解
    該經一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共28穴),該經發生病變,主要臨床表現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脅脹滿,少腹疼痛,疝氣,巔頂痛,咽幹,眩暈,口苦,情志抑鬱或易怒。導讀:足厥陰肝經穴,歸屬於足厥陰肝經的腧穴。一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共28穴),主治肝膽病症、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眼科疾病和本經經脈所過部位的疾病。
  • 46歲林志穎未修照顯老,臉部臃腫下垂皺紋顯現,凍齡男神也老了
    其中幾張照片是未修生圖,可以看到林志穎皮膚松垮下垂,眼袋也很明顯,不僅臉部很圓潤,整個人都胖了一圈,而且照片拍攝角度也很詭異,看起來有些頭重腳輕,更加顯得臃腫了。網友看到照片後,都紛紛感嘆男神也老了,還有人吐槽這樣的造型搭配眼神動作,直言斜嘴笑有些油膩。不少林志穎的粉絲也批評起了林志穎的造型師,要求林志穎換一下髮型和服裝。
  • 穴位養生大揭秘,手臂上的這些穴位如何使用
    穴位療法用拇指按揉溫溜穴100~200次,每天堅持,能夠防治鼻出血、牙痛、前臂痛、腹痛。用艾條溫和灸溫溜穴5~10分鐘,每日1次,可改善前臂冷痛、麻木。用面刮法從上而下刮拭溫溜穴30次,力度微重,以出痧為度,可緩解扁桃體炎、口腔炎,有效地清熱祛火。
  • 眼睛很小怎麼樣才能變大 9步驟放大眼睛
    每一個愛美的人都希望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是完美的,尤其是自己的眼睛,要是可以又大又有神就好了,可現實就是那麼殘酷,眼睛小的人很多,那您知道眼睛很小怎麼樣才能變大嗎?您知道日常生活中怎麼讓眼睛變大嗎?小眼睛的人一起來看看文章中的小眼睛怎樣變大的吧。眼睛很小怎麼樣才能變大想要自己的眼睛變大的話,有什麼好的方法呢?可以不用化妝,眼睛就變大了呢?
  • 【十四經絡】足厥陰肝經穴位圖
    【歸經】:足厥陰肝經穴    【類別】:肝募穴,足厥陰、太陰與陰維脈交會                                                        ▼                                    更多穴位圖
  • 背部穴位位置圖大全幾大妙招按摩背部
    背部是人體的督脈所在,督脈處於脊柱中央,兩邊是足太陽膀胱經,人體五臟六腑相相關的穴位如心、肝、脾、肺、腎等的俞穴都在背部,背部按摩在養生保健中歷來都被醫家們重視。3、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對治療頭部、面部疾病、頸椎病、肩周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4、按摩背的側部,可以治療肋間疼痛的疾病;儘量挺胸,按摩頸肩部的大椎、風門穴位,可以治療頸椎病、頸肩綜合症。5、按摩背部的各個穴位都達到疏通經絡、行氣通竅、促進血液循環,並可以反射性調節內臟活動、增強內臟的功能。只要堅持背部按摩,都收到了明顯的治療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 從耳垂薄厚看腎虛 補腎耳部按摩10穴位
    補腎耳部按摩10穴位(圖片來源:東方IC)補腎耳部按摩10穴位(圖片來源:東方IC)5、摩耳輪:以食指貼耳廓內層,拇指貼耳廓外層,不分凹凸高低處,相對捏揉。如果發覺痛點或結帶不舒服處,表示對應的器官或肢體有病變的可能,適度多多捏揉可治病。日久,痛點消失說明局部病變有好轉。此法不拘遍數,做2~5分鐘,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
  • 常按身體三大穴位 疏通肝經益氣活血
    隨著秋季的到來,空氣中的水分逐漸消失,空氣變的乾燥容易造成我們變的肝火旺盛,肝火旺的人容易發脾氣,長痘、口舌生瘡,心情煩躁。傳統中醫認為,常對身體進行穴位的按摩,可有效的護肝降火、起著保健養生的作用。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來介紹,肝火旺的人群平時可經常按摩以下3大養生穴位來疏通肝經、益氣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