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高清動圖,所有穴位都有!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

2021-01-08 復禾健康

中醫上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繫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

「經」的原意是「縱絲」,有路徑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經絡系統中的主要路徑,存在於機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

「絡」的原意是「網絡」,簡單說就是主路分出的輔路,存在於機體的表面,縱橫交錯,遍布全身。

經脈圖,所有穴位都有,養生必備

1.任脈

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

2.督脈

督脈立於脊椎中,監督氣血來運行;五臟六腑督脈宮,對應區域彎曲痛。

3.足少陽膽經

膽經褲線重疊行,分泌紊亂變神經;嗜睡液汗疲倦態,腋窩腫脹後腦痛。

4.足闕陰肝經

肝經對應膽經行,循環分泌掌控中;膚色發青腰疼痛,眼圈發黑有痛經;眼球發乾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

5.足太陰腎經

肝經後面是腎經,距離不遠兩指空;分泌系統掌控中,尿量稀少還尿頻;眼袋眼皺足下冷,下肢腫脹善驚恐;經前腰酸背又痛,臉上出斑心發驚;記憶下降無睡夢,症狀不通慢慢通。

6.足太陽膀胱經

腎經對應膀胱經,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發黃膀胱痛,尿路發炎講衛生;四肢無力後背痛,痔瘡難坐肩頸痛。

7.足陽明胃經

胃經位於膽經前,三指距離到經中;口腔糜亂牙腫痛,口乾口臭腹脹痛;體熱打嗝喜食冷,大便乾燥且不通。

8.足太陰脾經

胃經對應是脾經,免疫神經掌控中;胃脹打嗝排氣空,嘔吐難耐肋下痛;曲張平血低血壓,風溼還有關節痛。

9.手陽明大腸經

食指腋窩大腸經,手臂外側屬陽經;消化神經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脹痛;便秘口乾肩頸痛,體熱痔瘡加頭痛。

10.手太陰肺經

胸到拇指為肺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體熱出汗背有痘,乾燥痰多下咽痛;感冒發冷體內空。

11.手少陰心經

心到小指為心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循環系統掌控中,胸口沉悶與頭痛;心煩失眠也多夢,肩與前胸多疼痛;目赤顴紅口乾燥,血液不良喜安靜;心事過多壓力重。

12.手太陽小腸經

小指肩窩小腸經,手臂外側屬陽經;消化神經掌控中,太陽耳部會疼痛;經前腹脹後腦痛,後背肩胛至背痛。

13.手闕陰心包經

胸到中指心包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分泌循環掌控中,循環差異血管病;心跳過快還便秘,心煩目赤上肢痛。

14.手少陽三焦經

無名至肩三焦經,手臂外側屬陽經;分泌循環掌控中,免疫下降憂鬱症;疲倦易得慢性病。

相關焦點

  • 最全經絡高清動圖,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能治病、也能防病!
    十二經絡,經絡分類名。指十二經及其脈絡。《靈樞·本輸》:「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經絡之所終始。」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具有表裡經脈相合,與相應臟腑絡屬的主要特徵。「經」的原意是「縱絲」,有路徑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經絡系統中的主要路徑,存在於機體內部,貫穿上下,溝通內外;「絡」的原意是「網絡」,簡單說就是主路分出的輔路,存在於機體的表面,縱橫交錯,遍布全身。了解人體經絡-日之中循行運轉規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從呼吸做起,以經絡為據,洞悉太極之理,尊陰陽之綱紀,諸十二經脈者,皆繫於生氣之原,氣者生之本也,時者生之用也!
  • 手部穴位圖(高清詳解)
    以下位於人體手部的穴位 ,學習掌握手背、手掌穴位按摩方法。可高清另存為下載手部穴位圖解大全中醫認為手部經絡穴位豐富,既有手三陽經、手三陰經及其穴位循環與分布,又有十四經的溝通聯繫,眾多經外奇穴的分布,治療手穴能治療全身疾病。手部穴位圖(高清詳解)
  • 高清經絡循行動態圖,人體十二正經及任督二脈穴位都在
    作為中醫養生保健,最重要的不是學會艾灸,而是了解自己的經絡穴位,哪個器官不舒服了,你敲敲跟這個器官相關的經絡穴位就會舒服。你某個部位痛,一定是這個部位的經絡穴位瘀阻了,你或按或敲或針或灸火拔罐或刮痧.......到不痛為止!一、任脈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
  • 人體穴位的基本常識,特效穴位+ 實用穴位!
    一、人體穴位的基本常識 穴位、經絡是經典的傳統文化之一,許多具有道醫情結和武術情結的人對它都有極深的印象和好感人體有340個穴位,穴位與神經系統有著密切的關係,穴位按摩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 但是,普通百姓真正了解穴位的並不太多。在自我健康意識越來越凸顯的今天,進行自我穴位按摩或給家人保健按摩非常有必要,也是一個健康好習慣的形成。
  • 足厥陰肝經穴位圖
    一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共28穴),主治肝膽病症、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眼科疾病和本經經脈所過部位的疾病。以下詳解足厥陰肝經穴位圖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主條目:足厥陰肝經穴;位於足厥陰肝經上的穴位左右各14個,共28個:大敦穴、行間穴、太衝穴、中封穴、蠡溝穴、中都穴、膝關穴、曲泉穴、陰包穴、足五裡穴、陰廉穴、急脈穴、章門穴、期門穴。
  • 大腸經經絡及穴位詳解
    文章文字信息根據恩師蔣公文武2020年4月17日培訓內容整理(培訓視頻可以點擊底部閱讀原文查看),一點聖手原創全國亞健康經絡技術推廣辦公室主任
  • 背部穴位位置圖大全幾大妙招按摩背部
    背部是人體的督脈所在,督脈處於脊柱中央,兩邊是足太陽膀胱經,人體五臟六腑相相關的穴位如心、肝、脾、肺、腎等的俞穴都在背部,背部按摩在養生保健中歷來都被醫家們重視。3、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對治療頭部、面部疾病、頸椎病、肩周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4、按摩背的側部,可以治療肋間疼痛的疾病;儘量挺胸,按摩頸肩部的大椎、風門穴位,可以治療頸椎病、頸肩綜合症。5、按摩背部的各個穴位都達到疏通經絡、行氣通竅、促進血液循環,並可以反射性調節內臟活動、增強內臟的功能。只要堅持背部按摩,都收到了明顯的治療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 【手少陽三焦經】經絡穴位圖講解
    導讀:手少陽三焦經穴,歸屬於手少陽三焦經的腧穴,左右兩側共46個穴位,主治胸、心、肺、咽喉病症,某些熱性病症和本經所經過部位之病症。以下詳解手少陽三焦經穴位圖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手少陽三焦經穴,歸屬於手少陽三焦經的腧穴。
  • 手少陽三焦經23個高清穴位圖
    其中有13個穴位在上肢的外側,其餘10個穴位則分布在側頭、頸和肩部。手少陽三焦經的最佳按摩時間是21~23時,這時不管是工作還是休息的人都會犯困,所以選擇這個時段對全身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按摩手少陽三焦經不僅能促進全身體液循環、增強免疫力,而且能刺激大腦皮層,放鬆神經,改善頭痛、目痛、咽喉腫痛等身體不適症狀。對女性來說,常按摩三焦經,尤其是按摩絲竹空穴可以預防長斑,並減少魚尾紋。
  • 人體手部穴位圖
    可高清另存為下載手部穴位圖解大全中醫認為手部經絡穴位豐富,既有手三陽經、手三陰經及其穴位循環與分布,又有十四經的溝通聯繫,眾多經外奇穴的分布,治療手穴能治療全身疾病。 手部穴位圖(高清詳解) 具體治療方法: 治療穴位是指甲邊上的商陽穴和第一關節的大腸穴, 手法是深壓緩揉,感到疼痛就行了。如若達不到此種程度,多花工夫揉搓大腸穴。按摩的穴位 :肝穴 (大腸、商陽穴、神門穴)
  • 人體背部穴位圖
    ========================================================人體背部穴位圖   大椎穴、至陽穴、曲垣穴、腰陽關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門穴、神道穴、肩井穴
  • 【足厥陰肝經】經絡穴位圖講解
    據《針灸甲乙經》及《醫宗金鑑》等書載述,足厥陰肝經所屬穴計有:足厥陰肝經上的穴位:大敦、行間、太衝、中封、蠡溝、中都、膝關、 曲泉、 陰包、足五裡、陰廉、急脈、章門、期門。足厥陰肝經,簡稱肝經。十二經脈之一。
  • 經常艾灸這個手臂上的穴位,一輩子不怕「心肌梗塞」!
    那麼在生活中有什麼好辦法預防?大家都任何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都是要經過一個過程的,心肌梗塞也同樣有發病的前兆,只是很多人容易忽略,加上平時不注意保養,因而延誤病情,丟失了最好的時機。心臟病的形成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心肌梗塞、心絞痛只不過是病情進展到一定程度時的必然表現。
  • (十)手少陽三焦經23個高清穴位圖
    其中有13個穴位在上肢的外側,其餘10個穴位則分布在側頭、頸和肩部。手少陽三焦經的最佳按摩時間是21~23時,這時不管是工作還是休息的人都會犯困,所以選擇這個時段對全身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按摩手少陽三焦經不僅能促進全身體液循環、增強免疫力,而且能刺激大腦皮層,放鬆神經,改善頭痛、目痛、咽喉腫痛等身體不適症狀。對女性來說,常按摩三焦經,尤其是按摩絲竹空穴可以預防長斑,並減少魚尾紋。
  • 手部經絡穴位豐富,常揉按減少疾病侵擾
    這是因為「手為人身一太極」,手掌連接的各個血脈經絡遍布全身。因此如果要得知一個人的身體如何,不僅要看面部表象和色相,也能從手診中得到訊息。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如何通過按摩手掌預防疾病。 手部是一個全息元,像一面鏡子一樣可以隨時照看。觀察手掌氣、色、形態的變化,可以及時了解內臟情況,發現問題並及時治療。
  • 程凱養生說:頭痛的經絡辯證與穴位保健處方
    就是根據您頭痛的大致部位跟經絡的聯繫,來進行經絡辨證。如果有了經絡辨證,那治療的方法自然而然就會明明白白了。根據您頭痛的具體部位,可以分成以下四種類型。第一種是指的頭側部的頭痛,叫做偏頭痛,或者叫做少陽頭痛。因為手足少陽經都行於的耳周頭側位置,特別是足少陽膽經。
  • 【十四經絡】足厥陰肝經穴位圖
    【歸經】:足厥陰肝經穴    【類別】:肝募穴,足厥陰、太陰與陰維脈交會                                                        ▼                                    更多穴位圖
  • 穴位健身操如何做
    人體經絡跟電路差不多,臟器就是一個燈泡,穴位是連接電路和燈泡的開關,影響身體的氣血運行和能量循環。通過長期正確的刺激穴位,可以治療一些慢性疾病。今天就來說說怎麼做穴位健身操。穴位是「中藥」,經絡是一個藥庫,如果經常敲打這些穴位,能平衡身體內的陰陽。
  • 代溫灸膏穴位敷貼治療肩周炎驗案舉隅
    治則:溫通經絡,散寒行氣活血。治法:用代溫灸膏穴位敷貼治療。取穴:1組:肩井、天宗、肩髃。2組:膏肓、雲門、肩貞、阿是穴。兩組穴輪貼。4小時換藥1次,每日2次,10次為1療程。《醫學入門》云:「凡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隨著中醫藥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灸法也在不斷創新,代溫灸膏是將傳統灸法與現代薄貼技術有機結合,不但使用簡單,而且熱效應高而持久,辨證穴位敷貼,確能起到溫通筋脈、散寒鎮痛、調和氣血之功,對因虛因寒導致的疾病,有補虛祛寒之效。
  • 人體背部穴位圖及作用功效
    人體背部穴位圖及作用功效定喘穴的作用:治療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