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17日消息(記者劉會民 馬喆)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2017年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演講,深刻、全面、系統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主張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進程,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幾年來,中國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不斷為世界和平發展貢獻中國力量。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國際社會日益深入人心,為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繁榮美好世界指明了方向。中國之聲特別策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之問的中國答案》。
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面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時,向全世界給出了中國答案。他說:「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及時回應了時代命題,是中國引領世界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2013年3月23日,在當選國家主席之後的首訪之地莫斯科,習近平就首次闡釋了這一理念,呼籲國際社會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意識。隨後,習近平主席在國內外多個場合反覆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這一理念變成全球性共識並多次寫入聯合國文件,彰顯了中國對全球治理的巨大貢獻。
2017年2月10日,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第55屆會議通過「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的社會層面」決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中。當年11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又載入了聯大一委決議,填補了聯合國國際安全領域決議的空白。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裁軍事務高級代表中滿泉說:「我認為總體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在全球對多邊主義所作出的承諾。在多邊主義框架下的國際合作中,中國將繼續發揮建設性的作用。聯合國是多邊主義的一個重要平臺,所以我們歡迎如此鄭重的承諾。」
2020年11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又一次寫入聯合國外空決議之中,再次證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已深入人心。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提出、國際社會廣為接受的理念。這一理念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為解決當今世界各種問題和挑戰提供了根本行動方案。」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極大挑戰,愈發凸顯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
疫情以來,中國積極履行國際義務,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為全球防疫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國發起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義行動,承擔起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的責任。數據顯示,2020年3月至12月底,僅我國出口的口罩就達到2242億隻,相當於為中國以外的全球每個人提供了近40個口罩。
中國還積極履行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的承諾。目前,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中國達成疫苗採購協議。本月以來,中國的新冠疫苗已經在印尼、土耳其等國得到接種,為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注入寶貴信心。中國駐印尼大使肖千說:「中印尼的抗疫合作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使中國疫苗成為全人類公共產品的鄭重承諾,有力地促進了人類衛生健康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實踐和有力詮釋。」
在疫情大考中,中國用實際行動彰顯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誠願望和大國擔當。經歷了一年來的風雨,國際社會也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切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在互聯互通、休戚與共的地球村裡,面對各種複雜嚴峻的挑戰,人類更需要加強合作,攜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