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大國領袖的深邃思考

2021-01-10 澎湃新聞

人類命運共同體,顧名思義,就是世界上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都緊緊聯繫在一起,應該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努力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是習近平總書記以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入思考「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關乎人類前途命運重大課題過程中,提出的重要新理念,構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準確把握這一重要理念形成的歷史背景及其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和重大意義等,對於我們深入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3年3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中,首次提出了這一理念,他指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一個月後,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他繼續闡發這一理念,提出了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正確方向:勇於變革創新,為促進共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同心維護和平,為促進共同發展提供安全保障;著力推進合作,為促進共同發展提供有效途徑;堅持開放包容,為促進共同發展提供廣闊空間。

2014年3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時,從文明交流互鑑的角度進一步指出:「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所組成的世界裡,各國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2015年9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中,初步系統闡述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科學內涵,即「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夥伴關係」,「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並蓄的文明交流」,「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

這一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中國與世界的關係、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自覺與自信、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積極發展全球夥伴關係、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問題進行了系統闡述,初步回答了為什麼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怎樣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系列基本問題,集中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和人類前途命運的深邃思考。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正確把握當代世界的主題和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是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也是其出發點和落腳點。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面對這一潮流,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必須重新思考和回答與世界的關係問題。中國已經進入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認清世界發展大勢,跟上時代潮流尤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樹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把中國發展與世界發展聯繫起來,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不斷擴大同各國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努力為全球發展作出貢獻。這清楚地表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實現中國夢的內在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應有之義,鮮明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全球視野。

位於瀾滄江—湄公河流域的中老鐵路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寮國「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對接項目。中老鐵路全部採用中國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60公裡,為電氣化客貨混運鐵路,計劃2021年12月建成通車。圖為在寮國萬象省航拍的建設中的中老鐵路(左)。新華社發

隨著中國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上有些人擔心中國會走「國強必霸」的路子,一些人提出了所謂的「中國威脅論」。這些論調的產生,一些是出於對中國的無知或誤讀,一些是出於焦慮,一些則是出於根深蒂固的偏見。中國如何發展、中國發展起來了將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成為我們在民族復興道路上必須回答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回應這個問題,提出並不斷深化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識。他強調「中國人民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願意同世界各國人民和睦相處、和諧發展,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中國人民為實現中國夢的努力,將為世界帶來極大的機遇」,「中國將積極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同世界各國共同維護人類良知和國際公理,在世界和地區事務中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更加積極有為地參與熱點問題的解決,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來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促進世界和平」。

通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用合作共贏的新思路代替「零和博弈」和「贏者通吃、你輸我贏」的舊思路,把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圖為2018年9月14日拍攝的由中國企業承建的馬爾地夫維拉納國際機場新跑道。 新華社發 之圖/攝

在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並努力推動建設,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打造重要實踐平臺。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訪問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時,分別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倡議。為了推動這一倡議變成實踐,他還提出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倡議並代表中國政府宣布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體現了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的堅定意志。「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打造成為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最廣泛國際合作平臺。

2019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和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宴會,歡迎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外方領導人夫婦及嘉賓。圖片來源於《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

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和推動下,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不斷走深走實、行穩致遠、高質量發展,向世界展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廣闊前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強勁動力。

更多精彩請看: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撰寫的《科學回答人類前途命運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來源:求是網

策劃:李孝純

製作:曾嘉雯

原標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大國領袖的深邃思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圖說: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非凡歷程
    「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是人類社會永恆的命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人類社會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從中國與世界的共同利益出發,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回應了各國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普遍訴求,充分展現了大國領袖的世界情懷和責任擔當。
  • 【地評線】天府網評:匯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共識
    在全球多邊「講壇」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主張和舉措,發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為疫情防控、經濟復甦和全球治理提供了方向與指引。中國不僅這樣說,而且也在這樣做,用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百年變局之中的全球發展治理注入了更多正能量。在特殊時刻帶頭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之問的中國答案
    幾年來,中國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不斷為世界和平發展貢獻中國力量。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國際社會日益深入人心,為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繁榮美好世界指明了方向。中國之聲特別策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之問的中國答案》。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
  • 人類命運與共,中國推動構建更豐富多樣「共同體」
    4年前的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詳細闡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動因、願景與實施路徑。 面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金融危機陰雲不散、發展鴻溝日益突出等問題,如何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 「地評線」金羊網評:抗疫全面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值此關鍵時刻,中國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參與國際抗疫合作。3月1日至4月4日,我國已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資價值102億元,派出多支醫療隊援助疫情嚴重的地區和國家,高度參與全球抗疫,為世界其他國家更好地戰勝疫情提供了大量經驗和有益幫助。但是,西方國家在接受中國援助的同時,並不完全領情,囿於意識形態的傳統偏見和個別國家政客的錯誤引導,某些國家出現不少非議、妄議中國防控疫情的聲音。
  • 生態集體主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價值觀基礎
    【內容提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中國對外交往的重要策略,也是中國參與以共商共建共享為核心的全球治理的基本方案,已經得到聯合國及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也應該看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仍受到一些國家的質疑,甚至不少人對於如何有效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真正落地、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遵循感到信心不足。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這些話語深入人心
    2017年1月,習近平曾在日內瓦萬國宮發表演講,深刻闡述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得到與會者的高度讚賞。「協和萬邦」「天下大同」是習近平一貫的主張,在不同場合,他多次向世界傳遞「和」的理念,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新華社《學習進行時》今天為您梳理習近平那些深入人心的話語。
  • 國內外學界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的比較及啟示
    23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卡拉漢教授(Callahan)認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用新的治理理念、規範和規則重建全球秩序,亦是推動中國全球治理這一更大目標的手段。24  一些學者從全球共同發展的角度看,認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蘊含全球協商理念。
  • 如何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智慧與擔當
    如何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智慧與擔當 2020-12-19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組織...
    繼出席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後,習近平主席又一次在全球多邊「講壇」上,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主張和舉措,發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  為世界謀大同、為人類謀未來。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和平論壇上指出:「面對人類面臨的挑戰,世界各國應該加強團結而不是製造隔閡、推進合作而不是挑起衝突,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 【央視快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指引人類社會破解「世界之問」
    2017年1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主旨演講,站在時代大勢和歷史哲學的高度,系統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洞悉發展大勢,順應時代大潮,倡導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習主席以中國理念和中國方案回答「人類社會何去何從」的世界之問,為人類社會繁榮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思想動力。
  • 「學習時間」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尊敬的聯合國大會主席湯姆森先生,尊敬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先生,尊敬的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總幹事穆勒先生,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很高興在新年伊始就來到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同大家一起探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命題。
  • ...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編者的話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順應世界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普遍願望,中國共產黨著眼人類發展和世界前途,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這一理念創造性回答了「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一時代之問,為解決全球性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作為和擔當。
  • 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題記:70年來,中國人民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場合反覆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內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47分鐘演講,30多次掌聲,講到關鍵處,幾乎一句一掌聲。
  • 科學回答人類前途命運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是習近平總書記以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入思考「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關乎人類前途命運重大課題過程中,提出的重要新理念,構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 談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典故有深意
    【「學習筆記」按】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經提出,就以振聾發聵的力量引發強烈反響,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廣泛的認同和支持,被有識之士譽為:「中國為地球村提供的一把發展的鑰匙」「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唯一未來」筆記君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篇演講中提到的一些典故,幫助大家更好學習體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內涵。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和音)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和音)人民日報  作者:  2020-11-30 中國以自身復甦帶動世界共同復甦的效應日益凸顯,中國同東協合作的空間將更為廣闊
  • 「彰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和行動」
    新華社發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指出,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引領,精神內涵更加豐富,目標方向更加清晰,行動實踐更有活力。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表示,中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以正確義利觀為價值導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積極開展國際發展合作,為全球發展注入中國力量。
  • 「地評線」金羊網評:在疫情大考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2012年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八年後的今天,人類健康成為全球人民共同努力的方向,讓人們真切感受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意。而在全球化時代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演化為一場全球的戰役,衝擊著全球經濟,威脅著人類健康,「疫情在多國多點發生,形勢令人擔憂。國際社會應當加緊行動起來,有效開展聯防聯控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命運共同體,體現在「你中有我」。
  • 特稿:心手相牽 命運相連——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世界迴響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 特稿:心手相牽 命運相連——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世界迴響新華社記者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5600萬例,死亡人數超過135萬,波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疫情反覆、資源告急……2020年漸至尾聲,而新冠陰霾依然籠罩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