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心手相牽 命運相連——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世界迴響

2020-11-22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 特稿:心手相牽 命運相連——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世界迴響

新華社記者

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5600萬例,死亡人數超過135萬,波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疫情反覆、資源告急……2020年漸至尾聲,而新冠陰霾依然籠罩全球。這場百年不遇的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危機給各國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帶來重大衝擊。

中國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時,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與各國及國際組織展開合作、分享經驗並提供幫助,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以實際行動向全球傳遞信心和力量,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讚許。

團結抗疫 大國擔當

呼吸機、監護儀、B超機、X光機……在辛巴威首都哈拉雷的尚東醫院,這些來自中國的醫療設備讓醫生和護士可以隨時監測新冠急重病人情況。

醫院負責人李傳宇告訴記者,醫院從7月下旬開業到現在接診了100多位新冠病患,多名危重症患者轉危為安。

疫情當前,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當他國抗疫遇到巨大困難時,中國沒有袖手旁觀:中國企業在非洲多國免費改造新冠定點醫院;中國醫療專家組千裡奔赴多國,傾囊相授寶貴防疫經驗;中國與阿聯、巴林開展的全球首個新冠肺炎疫苗Ⅲ期臨床實驗平穩、高效推進……

中國發起新中國史上規模最大的緊急人道主義行動。截至目前,中國已至少向34個國家派出36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中國同時與國際社會建立起人員往來「快捷通道」、物資流通「綠色通道」、糧食運輸「生命通道」,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助力世界經濟儘快復甦。

俄羅斯總統普京說,中國向遭受疫情的國家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為國際社會樹立了良好典範。

巴基斯坦政治分析人士穆罕默德·阿基勒·納迪姆表示,面對新冠疫情,中國展現出負責任大國擔當,在全球抗疫鬥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體現。

支持國際組織 踐行多邊主義

面對複雜多變的全球性挑戰,世界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堅持多邊主義。「縱覽當今世界,人們不難發現,強化而不是削弱國際合作,才有可能更好地實現人類共同福祉。」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

踐行多邊主義,中國從未缺位。在自身疫情防控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中國積極響應聯合國發起的全球人道應對計劃,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5000萬美元現匯援助,用於支持開展抗擊疫情的國際合作。

中國宣布兩年內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與聯合國合作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同二十國集團成員一道落實「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

《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總編輯謝利克·科爾容巴耶夫評價說,新冠大流行下,唯有各國精誠團結、緊密合作,才能應對如此嚴峻的公共衛生事件。中國無疑為各國加強合作樹立了典範。

肯亞執政黨朱比利黨總書記拉斐爾·圖朱說,當下單邊主義甚囂塵上,中國作為多邊主義的堅定捍衛者,正用行動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同時積極支持世衛組織領導的全球抗疫事業。

行久致遠 砥礪前行

一場肆虐全球的公共衛生危機,凸顯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必要性與緊迫性,而築牢健康基石、完善衛生安全體系,更需細水長流、功在平時。在與國際社會並肩抗擊新冠疫情的同時,中國一如既往採取種種措施助力諸多發展中國家應對公共衛生領域挑戰。

疫情蔓延,安哥拉多項建設都按下了「暫停鍵」。然而,來自中國鐵建二十局集團安哥拉國際公司的工作人員依然堅守崗位,只為讓卡賓達省的人們儘早用上乾淨的自來水。按當前進度,60萬安哥拉人在今年年底就能徹底擺脫不清潔水源的困擾。

在尚比亞大學教學醫院,儘管當地醫護人員新冠感染率一度高達9%、兩名影像科醫生感染新冠,中國援贊醫療隊隊員劉一強依然不顧危險堅持完成了尚比亞首例巨大腦膜瘤經皮穿刺腦血管造影栓塞術,開創了該國神經介入醫療的新篇章。該醫院首席總監亞歷克斯·馬庫佩說,是中國醫療隊讓尚比亞人獲得了更好的醫療。

口罩、消毒液、食品、生活用品……在柬埔寨磅清揚省一個小村莊,10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家庭和上百名村民在疫情中收到了來自中國的關愛。中柬「愛心行」項目柬方負責人謝莫尼勒說,疫情之下,儘管一些患兒無法去中國接受手術治療,但我們的工作從未停止。

利民項目、暖心工程,中方為維護全球人民的健康福祉始終在貢獻自己的力量,世界真切感受到了中國矢志不渝的合作精神和大愛情懷。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將繼續與各國一道促進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執筆記者:劉晨;參與記者:張玉亮、趙宇鵬、宮若涵、張淼)

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5600萬例,死亡人數超過135萬,波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疫情反覆、資源告急……2020年漸至尾聲,而新冠陰霾依然籠罩全球。這場百年不遇的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危機給各國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帶來重大衝擊。

相關焦點

  • 心手相牽 命運相連——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世界迴響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特稿:心手相牽命運相連——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世界迴響  新華社記者  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5600萬例,死亡人數超過135萬,波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 心手相牽 命運相連——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世界迴響-新聞...
    中國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時,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與各國及國際組織展開合作、分享經驗並提供幫助,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以實際行動向全球傳遞信心和力量,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讚許。巴基斯坦政治分析人士穆罕默德·阿基勒·納迪姆表示,面對新冠疫情,中國展現出負責任大國擔當,在全球抗疫鬥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體現。支持國際組織 踐行多邊主義面對複雜多變的全球性挑戰,世界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堅持多邊主義。
  • 特稿:同舟共濟,載起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希望
    新華社北京4月8日電 特稿:同舟共濟,載起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希望  新華社記者商婧  超過127萬例確診,72614例死亡,波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不斷增加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經歷痛苦甚至黯然逝去。  同甘苦,共命運。
  • 心手相牽 命運相連
    中國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時,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與各國及國際組織展開合作、分享經驗並提供幫助,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以實際行動向全球傳遞信心和力量,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讚許。    巴基斯坦政治分析人士穆罕默德·阿基勒·納迪姆表示,面對新冠疫情,中國展現出負責任大國擔當,在全球抗疫鬥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體現。    支持國際組織  踐行多邊主義    面對複雜多變的全球性挑戰,世界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堅持多邊主義。
  • 新華社北京4月8日電 特稿:同舟共濟,載起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希望
    當前,國際社會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鬥爭。  值此關鍵時刻,中國同各國同舟共濟,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國與世界攜手,書寫命運與共的故事,傳遞溫暖和希望。  萬裡尚為鄰  「一大批來自中國的口罩和防護服抵達德國首都柏林,以解燃眉之急。」這是德國之聲電臺日前的一份報導。
  • 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合唱
    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以何種方式應對,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是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1月28日,在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時,習近平主席明確表示。
  • 心手相牽 共建「健康遂寧」
    心手相牽,共建「健康遂寧」。12月23日,嘉慧醫療2019公益啟航暨2018年終答謝會在五彩繽紛路彩玫瑰裡水晶之戀廳隆重舉行。活動當天,嘉慧正式聘任遂寧市政協原副主席米光碧,遂寧市中醫院紀委書記任 惠瓊,遂寧市婦兒工委辦副主任 蔣紅梅,遂寧市河東新區勞動保障與民政事務局副局長 趙文賢,遂寧市廣播電視臺播持部主任 唐祥麗,中國農業銀行遂寧遂州支行行長 徐瑛,遂寧市實用人才培訓學校校長、遂寧市聞喜閣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遂寧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理事長 孫鴻,以及嘉慧婦兒優質客戶,共同組成嘉慧醫療首屆「社會監督員」,現場頒發聘書,攜手共建
  • 人類命運與共,中國推動構建更豐富多樣「共同體」
    4年前的1月18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詳細闡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動因、願景與實施路徑。 面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金融危機陰雲不散、發展鴻溝日益突出等問題,如何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
  • 圖說:總書記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非凡歷程
    「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是人類社會永恆的命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人類社會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從中國與世界的共同利益出發,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回應了各國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普遍訴求,充分展現了大國領袖的世界情懷和責任擔當。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和音)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和音)人民日報  作者:  2020-11-30 中國以自身復甦帶動世界共同復甦的效應日益凸顯,中國同東協合作的空間將更為廣闊
  • 【央視快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指引人類社會破解「世界之問」
    特別是去年以來,人類遭遇世紀疫情,引發全球危機,嚴重衝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嚴重威脅各國人民生命安全,更讓人們深刻認識到人類命運休戚與共的迫切現實。習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倡議歷經時光檢驗,綻放出跨越時空的真理光芒,日益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普遍讚譽。言必信,行必果。
  • 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命運相連 共擔風雨
    ​4月17日,邢海明大使在韓國《文化日報》發表題為《命運相連  共擔風雨》的署名文章。邢大使在文章中介紹了李克強總理在東協與中日韓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人特別會議上提出的倡議,呼籲各國共擔風雨、共克時艱,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文如下: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不論南北、無問西東,成為百年來人類社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面對挑戰,東亞各國攜手並肩,合力戰疫,從籠罩全球的陰雲中開闢出一片藍天。
  • 特稿:命運相連 患難與共——不平凡中見證中非兄弟情
    特稿:命運相連 患難與共——不平凡中見證中非兄弟情新華社記者史彧 李言 趙玉和2020年11月,青藏高原上,藏族孩子們迎風跳起鍋莊舞
  • 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組織...
    繼出席聯合國成立75周年系列高級別會議後,習近平主席又一次在全球多邊「講壇」上,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主張和舉措,發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  為世界謀大同、為人類謀未來。習近平主席在巴黎和平論壇上指出:「面對人類面臨的挑戰,世界各國應該加強團結而不是製造隔閡、推進合作而不是挑起衝突,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 ...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沒有和平,世界不可能順利發展;沒有發展,世界也不可能持久和平。現在,世界各國人民都希望世界和平穩定。經濟低迷、南北差距、治理赤字等人類面對的一系列問題,都要通過和平發展才能得到根本解決。實現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堅持和平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正確道路,為各國人民實現美好生活期待提供了新的理念、新的途徑,倡導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讓各國人民的夢想成真。
  • 生態集體主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價值觀基礎
    【內容提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中國對外交往的重要策略,也是中國參與以共商共建共享為核心的全球治理的基本方案,已經得到聯合國及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也應該看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仍受到一些國家的質疑,甚至不少人對於如何有效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真正落地、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遵循感到信心不足。
  • 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場合反覆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內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47分鐘演講,30多次掌聲,講到關鍵處,幾乎一句一掌聲。
  • 「地評線」金羊網評:在疫情大考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2012年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八年後的今天,人類健康成為全球人民共同努力的方向,讓人們真切感受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意。而在全球化時代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演化為一場全球的戰役,衝擊著全球經濟,威脅著人類健康,「疫情在多國多點發生,形勢令人擔憂。國際社會應當加緊行動起來,有效開展聯防聯控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命運共同體,體現在「你中有我」。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之問的中國答案
    幾年來,中國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不斷為世界和平發展貢獻中國力量。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國際社會日益深入人心,為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繁榮美好世界指明了方向。中國之聲特別策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代之問的中國答案》。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
  •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助力實現中國夢
    只是,中國所堅持的全球化已非昔日發達國家所主導的全球化,而是中國方案的全球化,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指導下的符合全球經濟發展規律的全球化。這種新型經濟全球化,正是我們所期盼和追求的,是保障中國利益並與世界各國共享共贏的。習近平總書記「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正是中國方案的全球化之理論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