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梁上有青筋的孩子更難養?壞脾氣?其實90% 的家長都誤會了

2021-01-10 母嬰放大鏡

有人說,寶寶鼻梁上有青筋代表皮下脂肪比較薄,是體弱的表現,容易生病,就比較難養。老人家們還有種說法:鼻梁上有青筋的孩子脾氣比較壞,小時候難帶,但是長大反而更聰明。鼻梁上有青筋就代表更難養嗎?

外科學角度:青筋就是血管

醫生常常需要向其他人解釋什麼叫做「筋」。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謂的筋包括兩種醫學解剖結構:武林高手自廢武功挑斷手筋腳筋,那實際上指的是肌腱或韌帶,跟肌肉運動有關;而高手過招前手臂上青筋突起,指的是比較接近表皮的一些靜脈。

所以,青筋只是縱橫交錯的淺表靜脈而已,只不過正好有些寶寶因為鼻子上的這條靜脈比較淺或者皮膚比較薄,導致這條靜脈比較顯眼,和難不難養完全沒有關係。

為啥寶寶鼻子上的青筋會特別引人注目?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寶寶皮膚本來就比較嫩,而且鼻子那裡皮膚薄,深色的靜脈自然就容易透出色。你低頭看看自己的手,不是也有很多青筋嘛。

跟成人相反,寶寶的手大多都肉嘟嘟的,反而在手上不是很明顯,而位於面部和腦門上的靜脈血管就容易被看到,所以寶寶去掛吊瓶時,護士往往得在寶寶頭上扎針。這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

鼻梁上有青筋的孩子難養嗎?

·心理學角度:暗示造假象,這更像是一個心理問題,其中有好多典型的心理現象。

我們人類特別擅長把先後發生的事件建立起「關聯」,以至於人們常常會把兩件毫不相干的事情關聯起來,諸如「左眼跳財,右眼跳災」、「酸兒辣女」之類廣為流傳的胡扯真不少。今天所說的「青筋難養」也是其中之一而已。光有關聯還不夠,要讓這事兒言之鑿鑿,還離不開心理暗示。

很多媽媽看到這個命題之後可能會想「哎呀,對呀!我家寶寶晚上老是醒來,餵奶也經常不老實,確實難養」……一來二去的,就相信這是真理了。

但實際上這裡被忽略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實中大多數寶寶都有晚上醒來哭鬧或者餵奶不老實等經歷,這是正常的表現,而不是「難養」的特徵。

換句話說,每一個家庭都會為孩子付出巨大的心血,每個寶寶其實都「難養」。

類似於「青筋難養」這類的問題,大家大多是碰到問題才去搜索或者到母嬰論壇裡提問的。

這裡就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偏差,叫做「匯報偏差」。這個偏差也是科學真相的敵人,因為很多研究人員「報喜不報憂」結果就造成匯報偏差,很多新發現就會被誇大。

而網絡論壇的提問恰恰相反,往往是「報憂不報喜」。實際上如果孩子好帶的話,無論是否有青筋,家長都不會去關注這個問題,自然也就不會主動搜索相關話題或者和其他媽媽們討論。

而那些「家有難帶寶寶」的媽媽才會主動找上門,然後在心理暗示下回帖支持「有青筋難養」一說。久而久之,這些話題下面的討論也就自然容易一邊倒,乍一看,確實由不得不信,其實是假。

青筋不是病,別治!

如果媽媽只是在網絡上抱怨孩子難帶,育兒之餘吐吐槽,抒發一下情緒無可厚非。但可怕的是,有些家長把這青筋當病,更有甚者因此給孩子進行所謂的「調理」,直接吃上「補藥」了。面對這種情況,我特別想發自內心地呼喊:饒了孩子吧,孩子是無辜的!

再一次強調:不要給孩子吃成分不明的「藥」。特別是一些所謂的中藥偏方,完全不知道裡面拼湊了哪些東西。中草藥裡有50多種已經被確定有腎毒性,萬一偏方裡面包含了其中的一種或幾種,即便對成人毒性很弱,但因為孩子的肝腎功能跟成年人不在一個水平,因此也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到時候孩子反被所謂的「補藥」傷害到身體,就真的難養了!所以再說一次,鼻梁上的青筋是小寶寶們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擔心。

所以再說一次,鼻梁上的青筋是小寶寶們正常的生理現象,不用擔心。

所以,對於孩子我們還是要一如既往地科學餵養,鼻子上的「青筋」除了略微影響容貌,不需要太在意。等寶寶慢慢長大皮膚變厚、變粗糙了,這條淺靜脈就不那麼顯眼了。

還有一種說法,脾胃虛證

脾胃虛證是指寶寶面黃肌瘦,鼻梁部有青筋 ,嘴唇蒼 白或發紫 ,神倦乏力、睡眠不安 ,喜歡趴著 睡,厭食或拒食 ,出虛汗 ,易感冒,大便稀薄或便秘,是寶寶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 。

如果媽媽非覺得自家寶寶是有青筋是脾胃虛導致的,也可採用如下方法進行食療:

1.合理安排膳食

多數脾虛厭食寶寶不愛吃動物肝臟、蛋黃、豆製品和蔬菜,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高質量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是小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

對寶寶不愛吃的飲食烹飪時應注意色彩、味型的調配,如胡蘿蔔泥蒸嫩蛋、蛋黃玉米糊、蔥油蒸肝片、蔬菜牛肉土豆濃湯、肉末青豆炒黃鱔末、果汁豆奶、檸檬汁牛奶、奶粉拌草莓等,這些食品會引起厭食寶寶的食慾。

對不愛吃蔬菜的寶寶,也可以將蔬菜切碎做菜粥或菜飯,或做菜肉餡,包水餃、餛飩,寶寶就會喜愛吃。

有健脾胃功能的食品

2.鼓勵寶寶多吃對厭食有治療作用的食品

厭食寶寶多有消化不良、上腹脹滿,白蘿F消食、順氣較好。祖國名醫書《本草綱目》中記載,蘿F生吃可止渴消脹氣,熟食可化瘀助消化。

蘿蔔中含有芥子油和澱粉酶,有促進食慾,幫助消化的作用,所以寶寶宜多吃。番茄也是厭食寶寶的佳品,番茄果肉中含有助消化的檸檬酸、蘋果酸,常吃有開胃作用。

食用的方法是,將番茄洗淨,搗爛擠汁,每次服半茶杯,一日2次,也可以同蛋炒或做番茄蛋花蔥花湯。便秘的寶寶,可多食香蕉,因香蕉口味好,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果膠、礦物質等,其潤腸作用較明顯。

3.限制有礙食慾的食物營養價值低或有礙消化的食物

如各種含奶油量較高的冷飲、可樂型及含有色素的飲料、泡泡糖、巧克力、油煎食品等,對脾虛厭食寶寶不利,應該少吃或不吃。

4.創造良好的飲食環境家長要給寶寶創造愉快的飲食環境。

對寶寶的挑食行為,不要施加過多的壓力。家長在寶寶面前不要說愛吃這個,不愛吃那個,要以身作則不挑食。由於偏食習慣不同,可將寶寶聚在一起,他們看到自己不愛吃的菜被別的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也會嘗試起來。對不愛吃蔬菜的寶寶,家長要告訴他們吃了蔬菜會長得高、身體好,家長的話往往對寶寶影響較大。

5.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要培養寶寶進食的技能

如讓寶寶學會吃魚、吃蝦,從而激發他們對進餐的興趣。在進餐時要固定寶寶的座位,不要在吃飯時走來走去,更不要一邊吃,一邊玩或看電視。要嚴格控制寶寶吃零食,兩餐之間保持4小時的間隔,使胃腸道有一定排空時間,就容易產生飢餓感。

6.要有一定的活動戶外活動可以促進食慾。

讓寶寶騎小自行車、玩球、跑步比賽,經過活動,胃腸蠕動加快,食物易排空,寶寶就會有飢餓感。運動後先洗洗手,休息一會,再吃飯。

參考文獻:[1]吳舟橋. 鼻梁上有青筋的孩子更難養?[J]. 健康之家, 2016(5):85-85.[2]時毓民. 飲食調理寶寶脾胃虛[J]. 家庭用藥, 2015(12):56-57.

相關焦點

  • 為啥有的娃鼻梁上「青筋」明顯,說明孩子脾氣差?答案沒那麼複雜
    不過相比之下婆婆的回答顯然讓她有些難受了,婆婆告訴她這是孩子身體虛弱的表現,而且說明孩子比較難養難帶。之後寶媽又上網查了查,結果答案更是五花八門,其中還有人說鼻梁有「青筋」的孩子脾氣火爆,不僅難養,而且很容易「命途多舛」。這次輪到寶媽徹底蒙了,到底該信哪種說法,鼻梁出現「青筋」算是異常或者疾病嗎?對孩子的會不會有影響?
  • 鼻梁有青筋的寶寶易積食和難養?沒想到真正的原因竟是它!
    原標題:鼻梁有青筋的寶寶易積食和難養?沒想到真正的原因竟是它! 寶寶出生後,鼻梁下面就發青,而且還能看到血管。長輩說這種現象代表寶寶以後容易積食和生病,我想知道這是真的嗎? 小康君,我家寶寶鼻子上有一條橫線是怎麼回事啊?
  • 寶寶鼻梁上有「青筋」,體質差脾氣也大?別因誤會忽略真正的誘因
    這位寶媽說前幾天和老家的婆婆視頻,婆婆看見孩子鼻梁上有青筋,就說「這孩子身體不好,難養活,是不是經常積食、發脾氣?」事實上,可能不少寶媽都曾聽家裡的老人說過類似的話:「青筋過鼻梁,無事哭三場。」「孩子鼻子上有青筋呀,脾氣肯定不好。」「你家孩子鼻梁上有塊青,肯定是脾胃差,你得帶孩子去看看大夫。」
  • 90%的人都說「鼻梁長青筋的寶寶更難養」,真是這樣嗎?
    關於「寶寶鼻梁長青筋更難帶」的說法,很多媽媽都聽說過。關於鼻梁青筋,民間有「磨娘筋」的說法,也就間接的說這個寶寶不好帶。細究,有老人會解釋說:鼻梁有青筋,說明寶寶脾胃虛寒,這樣就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吸收功能,會導致孩子吃不胖;也有人說是積食造成的,積食的孩子也影響吸收,不易吃胖。
  • 老人說鼻梁上有青筋的寶寶比較難帶?不是難帶,而是不懂這一點
    隔壁奶奶左瞅瞅又看看,說:「哎呦,難怪九兒這麼能哭,你們看,她鼻梁上有青筋,這就是『磨娘筋』,這種孩子很不好帶的。」後來我們細問,什麼是磨娘筋,隔壁奶奶卻也說不明白,只一味說這是老人的說法。那麼,到底什麼是「磨娘筋」呢?為什麼人們說鼻梁上有青筋的寶寶比較難帶呢?1.寶寶鼻梁上為什麼會有青筋?
  • 「青筋過鼻梁,無事哭三場」寶寶鼻梁有青筋,老人說法有道理嗎?
    沒想到婆婆上來說了一句諺語「青筋過鼻梁,無事哭三場」,麗麗一開始沒聽懂,婆婆解釋道,孩子鼻梁上有明顯的青筋,說明脾氣不好,經常跟父母發脾氣,而且這樣的孩子不好帶,體質很差,脾胃虛調
  • 為什麼孩子鼻梁上一道青?中醫師說出了真相!
    經常見到很多孩子的鼻梁上,也就是山根的地方發青,有些孩子甚至會有一道明顯的青筋。這是怎麼回事呢?
  • 多點耐心,別把「壞脾氣」傳染給孩子
    孩子有好的情緒,也有壞的情緒,這都很正常。每當這種時候,如果父母沒有耐心、粗暴對待,很有可能把壞脾氣傳染給孩子。01「壞脾氣」是怎麼養成的?我見過很多「壞脾氣」的孩子,有的一不高興就對父母撒氣、發脾氣、甚至拳腳相加;有的孩子小時候很聽話、很懂事,等長大一點,就變得特別難管:父母跟他(她)說話常常被無視、被回懟;經常對父母冷漠、頂嘴、吵架;對父母講的道理、建議不屑一顧……孩子越大,越難溝通,這讓很多父母滿腹心酸:「我這麼愛孩子,為他付出那麼多,為什麼孩子總是和我作對?」
  • 家長的脾氣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家長什麼脾氣,孩子就什麼性格
    有人說,孩子是一張純潔的白紙,是父母為他們繪畫藍圖,給他們的生活添加色彩。而我們作為家長,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都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我們人類獨有的天賦,也是我們與人溝通最重要的方式。一句溫暖的話可以讓我們在絕境中逢生,而一句傷人的話,也可以打碎我們一天的好心情。「你怎麼一點小事都做不好?
  • 兩歲寶寶鼻子上的青筋是怎麼回事?中西醫各種說法,你更相信誰
    文丨福林媽咪有些寶媽看到寶寶有一點異常就會很害怕,昨天后臺就有位寶媽詢問自家寶寶鼻子上青筋是怎麼回事:我家寶寶今年快兩歲了,鼻子上總有青筋一直沒注意,我前幾天帶著孩子出去玩,小區裡一個奶奶看著孩子說:「你家這孩子鼻子上咋有青筋啊?這是「磨娘筋」!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難帶」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有帶孩子經驗的家長都會有這樣的認識,那就是孩子在2~3歲的時候會忽然變得「難帶」起來,原先對家長的話言聽計從,對爸爸媽媽非常依戀的小傢伙,在短短的時間內,一下子就變成了家長打又打不得,管又管不通的「小惡魔」,這種和家長完全對著幹的操作,讓很多家長在教育的孩子的時候,都要口中默念「親生的、親生的」來壓抑怒火。
  • 面露青筋者在命理學上有什麼說法?
    面相命理學上有一句話是「青面麻須不可交」,其實所謂的「青面」也就是面部青筋暴露。中醫上來講臉上出現青筋是肝氣鬱結的表現,所以我們時常要保持平和、愉悅、不驕不躁的心態,切忌動怒發火,自身氣場調整好了,青筋自然就沒了,自身時運也會變得好起來!
  • 討債的孩子面相什麼特點
    相信每位家長在養小孩的時候都希望自己的小孩以後大有出息,而且還能不淘氣。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卻並非如此,很多孩子確實淘氣萬分。
  • 李玫瑾:孩子的壞脾氣都是父母帶出來的,孩子憤怒時,該如何做?
    沒有寶寶的時候,永遠不能真正體會到帶寶寶的難度,有了寶寶以後,發現以前想當然的事情都是行不通的。前天帶著寶寶下樓玩,看到兩條狗仔咬架,一條白色的小泰迪,一條是體型龐大的說不出名字的大白狗。周圍的客人拉開母子,媽媽仍然不停數落孩子,孩子和媽媽再次扭打起來,這樣的場景也實在是令人唏噓。這樣母子公然對打的情形雖然不常見,但是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情形,不能滿足孩子的願望,又無法制止孩子的憤怒,孩子就不停大哭,家長覺得太丟面子了。
  • 家長你知道嗎?你的脾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發脾氣不僅對身體不好,還會影響到跟你親近的人,特別是家長,你的脾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父母愛發脾氣,那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都容易出現叛逆心理,敏感多疑,內心脆弱缺乏安全感。當孩子長大後,脾氣也會暴躁,對別人苛刻。當孩子越來越大,為人父母的時候,父母的壞脾氣,也會被他們所繼承,出現發洩暴力等問題。那麼,下一代的孩子又成了受害者。
  • 養兒子比養女兒省心?未必,教育方面會讓家長更費心
    下面的回答基本上一致,大家都說男孩的調皮行為是一種社交方式,也是自尊心的表現。所以說,在性格方面,男孩要比女孩調皮很多,家長在教育男孩的時候,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不要認為男孩可以「放養」,其實男孩更需要「精養」。
  • 小兒鼻根有青筋預示著什麼
    家長如果多注意孩子的鼻根,往往能夠早期發現疾病。   許多兒童雖小小年紀,卻鼻根部「青筋暴露」。鼻根部是指人兩眼內眥之間的部位,它是鼻子的起點,中醫又稱為山根。如果兒童山根處青筋顯現,則說明其可能患有積滯或驚風之證。患兒多有食慾不佳、腹脹、大便不調、夜睡不安、手腳心熱、出汗、咬牙等症狀。
  • 這3種早餐很垃圾,若孩子常吃,傷脾傷胃,難長高長肉!
    很多家長都知道早餐的重要性,所以對於孩子早餐問題很重視。但是孩子的脾胃不似成人般強健,早餐的選擇上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傷了孩子的脾胃,讓脾胃的功能越來越弱,容易出現脾虛積食的情況,阻礙孩子的發育。一、兒科大夫:這3種"垃圾早餐"太傷脾胃!
  • 臉部4個不對勁,若佔一個,家長需上心
    醫生在了解孩子的情況之後,詢問了孩子有沒有咳嗽,是否有鼻涕,我們都說沒有,醫生觀察了一下孩子的舌頭,發現舌苔有黃又厚,叫孩子呼出氣體中還有異味,肚子硬鼓鼓的,問了下孩子是否有厭食症狀,回想一下,孩子最近確實吃得比之前少,以為是感冒問題,誰知道醫生告訴我們,導致孩子反覆感冒發燒的原因是積食脾虛了,要是我們不及時給娃消除體內積食,調理脾胃,感冒發燒會總反覆,因為積食脾虛久了,孩子吸收不了來自食物的營養
  • 家長有這4個行為,很容易養出遊手好閒的孩子
    文|文兒家長的行為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每一個家長對待事情的反應不同,對孩子的教育意義也不一樣,聰明的家長知道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把握好度。其實,很多家長都沒有注意,有這四個行為,很容易養出遊手好閒的孩子,等到孩子長大後悔都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