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大傷身,發脾氣對身體是百害而無一利。但是在生活中,卻很少有人能管得住自己不去發脾氣。發脾氣不僅對身體不好,還會影響到跟你親近的人,特別是家長,你的脾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父母愛發脾氣,那教育出來的孩子大多數都容易出現叛逆心理,敏感多疑,內心脆弱缺乏安全感。當孩子長大後,脾氣也會暴躁,對別人苛刻。當孩子越來越大,為人父母的時候,父母的壞脾氣,也會被他們所繼承,出現發洩暴力等問題。那麼,下一代的孩子又成了受害者。
當家長發脾氣的時候,孩子時時刻刻都在處於擔驚受怕當中,也不敢和你親近,更不敢和你敞開心扉,也沒有安全感,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很多父母的思想陷入了一種怪圈:「棍棒出孝子」認為吼孩子沒用,就用罵的,罵的沒用,就用打的。但是卻不知道自己的方法完全是錯誤的。
家長應該教育孩子時,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寬容,多一點信任。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要相信孩子能自己去面對解決錯誤。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犯錯,需要他們不斷地去反省錯誤,不斷地去解決錯誤,才能更好的成長。
生活中應該把發脾氣換做與孩子好好溝通,孩子不應該成為我們負面情緒的垃圾桶,我們與其對孩子發火動怒,不如與孩子好好去溝通。孩子做錯事情,不要去吼他,或是罵他,而要把自己的意願和想法表達給孩子。
比如:孩子沒寫完作業,不要上來就去打罵孩子:你怎麼還沒寫玩作業!不寫完不準睡覺!天天就知道玩!可以換一種方法,你可以這樣說:你的作業這麼久還沒有完成,你想一想明天去學校怎麼去跟老師交代,媽媽也幫不了你,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學會自己去解決。你可以給自己定一個時間,在這個時間去完成你的作業,寫完作業以後再去玩。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管教。
家長在生活中也要學會去表達情緒,及時去疏導自己的情緒,避免傳給孩子。在外邊不管遇到什麼事情,要學會去跟家人,愛人傾訴,不要把情緒帶到孩子面前。當一個人生氣時,只要有人能夠用心去傾聽你,安慰你,就能給對方帶去力量,當情緒宣洩出來,就會恢復正常。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就是一個不斷地去反省,糾錯的過程,家長應該讓家裡充滿情感和溝通,不應該讓家裡成為發脾氣的地方,不要讓你的脾氣去幹擾到孩子,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筆者從事教育諮詢多年,認識了很多在解決青少年方面問題很有經驗的老師,他們也經常做一些公益性的諮詢。有需要免費諮詢的家長,可以點擊我的頭像,私信發送「免費諮詢」,我會把口碑好的老師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