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寶寶的時候,永遠不能真正體會到帶寶寶的難度,有了寶寶以後,發現以前想當然的事情都是行不通的。
前天帶著寶寶下樓玩,看到兩條狗仔咬架,一條白色的小泰迪,一條是體型龐大的說不出名字的大白狗。
寶寶小手指著兩條狗,一定要走過去,我一直好言引導,儘管她或許也不明白,不管怎麼轉移注意力,還是要去到兩條狗的附近,因為我一直拒絕,所以她就開始憤怒大哭。
一時間就沒了主意,肯定不能滿足她的願望,到狗狗身邊,這是有危險的,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制止她的憤怒。
孩子和媽媽互毆
網上看了這樣一個視頻,江蘇鹽城,一個男孩把飯店裡的物品弄壞了,媽媽需要賠償,媽媽對孩子的行為很不滿,開始指責孩子,因為被媽媽訓斥非常憤怒,孩子伸手開始「毆打」媽媽,面對孩子的行為,媽媽更加憤怒,反手開始打孩子,這樣媽媽和孩子竟然在飯店中打起來。
周圍的客人拉開母子,媽媽仍然不停數落孩子,孩子和媽媽再次扭打起來,這樣的場景也實在是令人唏噓。
這樣母子公然對打的情形雖然不常見,但是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情形,不能滿足孩子的願望,又無法制止孩子的憤怒,孩子就不停大哭,家長覺得太丟面子了。
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的壞脾氣就是家長帶出來了,每個孩子都有哭鬧的初始,不同的是,家長處理方法不同,孩子的性格走向不同。
孩子憤怒的時候,家長要怎麼做?
孩子憤怒一定有憤怒的原因,即使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寶寶,也不會無緣無故哭鬧,甚至把自己哭到小臉通紅,好像一口氣就要上不來的樣子。
這個時候,家長的做法很關鍵。
1、 先要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
就拿我家寶寶來說,她之所以對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是因為最近在教她認識狗狗,她經常聽到狗狗這個詞,看到狗狗的樣子,所以對狗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她看到真正的狗狗的時候,不免也想上前摸一摸,這個時候被拒絕,所以會哭鬧。
我們要做的就是試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趕緊帶孩子「逃離」,安撫孩子。
不要覺得孩子哭鬧太丟人,所以就在語言上呵斥孩子,這樣孩子的憤怒得不到緩解。
2、 轉移孩子注意力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最忌諱家長不予理會,或者是「火上澆油」,孩子憤怒的時候,一定有憤怒的理由,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是安慰孩子,讓孩子的情緒得到緩解。
3、 事後教育
如果孩子的行為有不當之處,最好的教育時間是事後教育,這件事過去了,孩子的憤怒已經消失了,孩子已經恢復了理智,這個時候才是教育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