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窮思竭慮是一種病,總是想太多會形成強迫思維

2021-01-13 九霄心理

想不明白的事情不要糾結,太過於糾結就會生病。

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來源於你所接觸到的信息。人們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和加工之後,形成了各種不同的信念。每個人的信念具有差異性,這是因為每個人並不是全然掌握所有的客觀信息。人們只會將注意力,放在自己關心的信息上面。這就意味著如果沒有進行幹預的情況下,人們的認知會變得越來越刻板和偏執。但是,大部分人經過社會化的過程,消除一部分刻板和偏見。只有少數人,會因為窮思竭慮而生病。

窮思竭慮為什麼會生病?

我們經常在小說中看到,某個人研究武林秘籍,由於太過於專注和深入,最後走火入魔瘋掉了。回到客觀現實中,也很容易聽到某人在研究學問的過程中,因為太過於深入而瘋掉了。從心理學角度解釋,這是由於個體認知不可調和,截然相反的諸多觀念,導致個體失去統覺能力。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當你全神貫注於某一個字的時候,你會產生一種錯覺,你會不認識這個字了。這就是因為過於專注,而產生的思維混亂。

運用事物的矛盾理論,我們很容易解釋為什麼窮思竭慮會生病。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包括我們的身體、認知、思想、信念,都充滿了矛盾。日月盈仄,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所有的事物幾乎都分為兩個截然相反的面,包括人體有男女之分,人性也有善惡之分。對於某一個體而言,善惡也不是全然分明的。可是對於人而言,對於一致性有著本能的需求。也就是說,人們有試圖解決矛盾,使自己的認知、情緒和意志達到統一的本能。

人們渴望解決矛盾,可是事物的矛盾是本身所具有的,不可消除的。這就意味著,如果一個人不能合理地處理認知上的矛盾,過分偏執的想要解決掉這些矛盾,那麼這個人就會生病,甚至會瘋掉。對於大部分人而言,身體本身具有認知調節作用,所以不會馬上瘋掉,而是會產生強迫性思維。對於性別認同方面的強迫思維,對於妄想症方面的強迫思維,對於反覆洗手方面的強迫思維,對於反覆檢查關門的強迫思維,都屬於窮思竭慮造成的。

窮思竭慮造成了個體的強迫思維

窮思竭慮意味著對某一方面的信息過分關注,個體的頭腦中全部都是這方面的信息,甚至會主動收集這方面的信息,進而使個體產生偏執的認知和刻板化行為。當個體形成強迫思維後,你大腦在進行認知時,會不自覺地專注到某一事物上,會不得不去深入思考某件事。以反覆洗手為例,這是由於個體認知中產生了一種「髒」的想法,所以導致個體不得不通過反覆洗手,來消除大腦中「髒」的想法。事實上,你的手沒毛病,是你的思維出現毛病了,是一種強迫思維。

是典型的強迫性思維,在心理學中稱之為分離性障礙。例如個體覺得自己站不起來了,但是通過檢查之後並沒有發現病變。這是因為個體無法解決內部衝突和願望而產生的象徵性轉化。可能的原因是個體不想上學,不想工作,或者不想去做某件事,而產生的強迫性思維。這裡站不起來,不是說個體假裝站不起來,也不是說個體真的不具備站起來的能力,而是說由於強迫性思維導致個體在認知上覺得自己站不起來。

如何解決強迫性思維?

強迫性思維的本質就是想太多,或者對於某一類信息關注太多。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注意力放在客觀現實中來,或者轉移注意力。對於前者而言,是一種十分奏效的方法,但並不是長久之計。個體因為強迫性思維,不得不思考時,可以讓自己去做一些現實的事情,例如跑步,打遊戲,所有的體育運動,跟人聊天,聚餐,旅行,如果有可能的話可以讓自己發呆,都是讓強迫思維停下來的好辦法。

轉移注意力可能需要個體有強大的自我控制力,當個體不得不去思考某一事物時,想辦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將注意力放在一些輕鬆的、愉悅的事情上面,避免因為過度思考而產生窮思竭慮的症狀。轉移注意力前提需要強大的內在力量,如果個體深知自我力量不足,那麼就只能通過關注客觀現實,將精力放在現實生活中來,才是簡單粗暴的解決方式。

總而言之,所有的事物都有兩面性,強行消除事物的兩面性一定會陷入窮思竭慮中去,甚至產生強迫性思維。只有做到適可而止,才能夠體驗美好生活。

作者:九霄雲客

相關焦點

  • 絕大多數人搞錯了,強迫症是一種病,但強迫傾向是福利
    看到APP上更新的小紅點,就控制不住想更新到最新版本。收集資料總想要全套,不能有缺,不這麼做就感到不舒服。如果你有的話,可能一定懷疑過自己是強迫症,當然如果你是一個處女座,估計你會心安理得一些。其實,這是對強迫症很深的誤解。01.自己「誤診」出的強迫症簡單來說,強迫症的英文縮寫是OCD,即強迫性神經症,屬於焦慮症的一種。
  • 強迫症專題學習分享
    以下是我的學習分享: 內容摘要 (非原句,已摻入個人理解) (一)強迫症是一種生活方式,是當事人平衡自己生活的一種方法。 (五)想要去除強迫症狀,讓強迫症狀完全從生活裡消失,也是對不好的東西的零容忍,也是一種強迫行為。 所以,可以嘗試接納強迫「症狀」的存在,例如當事人每次如廁需要用紙巾擦屁股50次,心理師表示當事人可以擦100次。 (六)強迫症的另一特徵是默認為自己很脆弱,完全不能承受想像中的錯誤、危險。
  • 強迫症妨礙正常生活就得治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主任醫師 馮斌   哪些表現要懷疑強迫症  強迫症是一種以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精神疾病。當出現以下三類情況中的一類或兩類時,就要懷疑是強迫症。  出現反覆多想的症狀,如反覆回想自己剛才說過的話是否說錯;反覆回想自己的手是否接觸髒東西;反覆回想自家的煤氣、窗戶和門是否關好;反覆想人活著是否有意義;反覆想為什麼人死了要火化,而動物不要火化;反覆回憶自己是否將有用的東西丟掉了;反覆想像某些數字、某些文字的意義;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精神分裂症等。
  • 患上強迫症的人,容易有4個明顯的變化
    其實,強迫症是一種高度致殘的心理疾病,被人們稱為」心理癌症」,真實的情況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可怕多了。強迫症都會有哪些特點呢?你到底是不是強迫症?趕快來自測下吧什麼是強迫症?強迫症(OCD)是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等強迫症狀為主要表現。甚至這些觀念、行為不合理、不必要,但無法控制或擺脫而焦慮痛苦。
  •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多向思考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稱之為」容易想太多「,」敏感度比較高「的一類群體。這是一本非常有具有人性關懷的心理輔導書,它的作者是被譽為法國「國民心理師」的克莉司德·布提可南(Christel Petitcollin)。本書涉及生理學、心理學、神經學和行為學等眾多學科領域。
  • 人為什麼會得強迫症
    人們對強迫症存在太多認識誤區,最主要的是,許多人都將它看成一種行為怪癖,沒有意識到它其實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事實上,強迫症的形式多種多樣,有些「怪癖」足以致命。亞當說,馬庫斯是一個巴西男人,他總覺得自己眼睛的形狀不對勁。為了壓制這種思想,他不斷用手指去觸摸自己的眼睛,最終把自己戳瞎了。而愛因斯坦的好友庫爾特·哥德爾是傑出的數學家,提出了著名的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
  • 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家長如何避免孩子形成「強迫型人格」?
    擁有「強迫型」人格的孩子,對自己在乎的細節追求完美,說他們是強迫症已經不足以描述孩子們追求精緻的程度了,他們「強迫」的行為也在告訴我們,孩子在人格上的「強迫」。 1、孩子「強迫型人格」的表現 拘泥於細節,甚至會為了細節放棄整體。
  • 心理學:這種類型的完美主義,最容易患上強迫症
    01 完美主義≠強迫症相信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一些習慣:比如特別愛乾淨,總是將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桌面圖標必須擺放整齊;工作中每一封郵件都極其注重格式和規範;微信中每一條回復,都要反覆斟酌。每當他們嚴格執行自己的這些標準時,總會忍不住說一句:「不好意思,我的強迫症又犯了!」那麼,這些看似強迫的行為真的是強迫症嗎?
  • 強迫症——內心世界的不速之客--中國數字科技館
    心理學和精神醫學上將這種病症稱為強迫症。那麼,強迫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它是怎樣發生的,又該如何治療呢?  擾人的強迫症  強迫症是一種病因比較複雜的心理障礙,許多研究者分別從神經生化、遺傳學以及心理學等多種途徑探討這一現象的成因。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十分有說服力的解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遺傳因素、強迫性性格特徵及心理社會因素均在強迫症發病中起作用。  許多研究都表明,強迫症與遺傳有關。
  • 強迫症是「矯情」還是病?自測方法在這裡
    其實,強迫症是一種高度致殘的心理疾病,被稱為「心理癌症」,比想像的可怕多了。 強迫症都有哪些特徵?你到底是不是強迫症?快來自測。 01 什麼是強迫症?
  • 切斷頭腦的強迫思維邏輯鏈條回歸當下的自我療愈方法!
    這個例子其實也揭示了強迫症的形成過程,小時候的不安恐懼,在頭腦的作用下不斷被放大,父母也沒有幫我們排解也沒認可我們,最終自己也無法認可自己了。這樣自己可能會認為,因為自己的錯誤會一直引起別人看不起,自身就形成了這種錯誤的認知,埋下了強迫的禍根。有些事並非別人刻意而為之,其實別人只是一笑而過,不會一直關注。
  • 強迫狀態≠強迫症,千萬不要隨便對號入座!
    當然也會因為孩子年齡小不懂事,家長在孩子面前就毫不注意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卻不知在孩子的心裡,從這時已悄悄埋下了「強迫」性格的種子。 01、強迫症源於「強迫」個性 對於強迫症的病因還是更需要從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角度考慮。
  • 心理學家:別再說自己有強迫症了,原來強迫症還分等級?學習下
    用我們通俗的話語去解釋,假如一個人有了強迫症,那麼,他不但強迫自己或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想,還要強迫自己或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施出來。強迫思維問題:有的朋友會問:「我只有強迫思維,而沒有強迫行為,算不算有強迫症呢?」剛才提到了強迫症是由強迫思維與強迫行為組合而成的,那麼先來了解一下強迫思維是什麼。
  • 《溫暖的抱抱》搞笑的背後揭露了——強迫症的痛苦
    強迫症的背後「劊子手」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行為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出現越努力擺脫,卻發現這些想法、感受和行為就越強烈,痛苦也就越強烈,於是就形成了強迫思維。
  • 總是喜歡猜疑別人也許是心理病
    一個網友在我和聊天時說自己很痛苦,因為他和女朋友經常吵架,吵架的原因是他總是喜歡猜疑女友對他不忠,背著他和別的男人來往。他說,正常的來往他也沒什麼,但是他總是擔心女友會喜歡上別的男人,也怕那些男人打他女友的主意。
  • 「強迫症」犯了,這裡可以治!
    強迫症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精神疾病,以反覆出現的強迫觀念、強迫衝動或強迫行為等為主要表現。多數患者認為這些觀念和行為不必要或不正常,違反了自己的意願,但無法擺脫,為此深感焦慮和痛苦。典型症狀:強迫思維、強迫懷疑、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聯想、強迫對立觀念、強迫回憶、強迫意向、強迫行為、強迫檢查、強迫清洗、強迫詢問、強迫計數、強迫性儀式動作。伴隨症狀:伴隨著強迫思維或行為,患者因焦慮和不安還會出現其他表現。
  • 強迫症的假象與真相
    作為心理學出身的格蕾斯小姐姐,真的非常想問一下這些樂於給自己貼「強迫症」標籤的人:你們真的了解強迫症嗎?比如那些走路要腳尖對準瓷磚線,那些最多只能被稱作強迫傾向。簡單來說,就是出現類似強迫症的行為或觀念,覺得沒必要那麼想或那麼做,可還是不受控制。這種情況當然會給自己帶來困擾,但基本上不影響正常生活,也並未達到病症的程度。舉個例子,摸了電梯的扶手,你會不以意志為轉移地覺得不衛生,於是很焦慮並努力抵抗「手弄髒了」這種思想,但自己無法控制,只好立馬去找地方洗手。
  • 我得了強迫症,通過「四種臨床經驗」的施行,我的強迫症康復了
    有時候,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總是強迫自己去做某件事。如果不去做某件事,內心就會比較掙扎,比較難受。然後去把這件事做了,內心就舒坦了,但是隨後又會出現一種後悔的心理狀態。一位來訪者說他總是去檢查窗戶有沒有關上。
  • 強迫症是什麼 出現這些現象要謹防強迫症
    強迫症是什麼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雖體驗到這些想法或衝動是來源於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衝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