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報時官,可算是火了一把,別人在為了生活忙忙碌碌,他依舊淡定的報時。「巳正,大荒落——」、「戌,萬物滅盡——」。十二時辰早在漢代時,古人就將其取了十二個好聽的名字:「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的23:00-1:00子時,1:00-3:00為丑時,3:00-5:00為寅時,依次進行遞推。
而《黃帝內經》又將十二時辰與中醫的十二經脈相結合,每一個時辰對應著一個經脈,達到傳遞養生的效果。上篇講述了「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六個時辰的養生之道。今天就為大家揭秘十二時辰中剩下的「六個時辰」。讀懂「十二時辰」的養生之道(下篇),輕鬆掌握長壽的真正秘訣。
1.午時,心經,宜吃午飯、睡午覺
午時,又叫日中。此時的陽光達到極限,太陽也運行到了中天。古人云:「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在11:00-13:00這個時間段吃午飯是最好的。由於午時對應心經,建議在午飯後進行適量的活動後進入一刻鐘的小憩,以便於安神養精氣。午時小睡片刻,可有助於養心安神,讓下午的精力更加充沛。
2.未時,小腸經,宜消化
未時,又叫日昳,其意是根據太陽逐漸向西邊偏斜,因此,也叫日跌。當時間到了下午的15:00時,這時候的人們已經從混沌的午睡之中醒來,精力充沛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此時間段對應小腸經,《黃帝內經》中寫道:「未時分清濁,飲水能降火」,此時宜多喝水,以助於小腸排毒消化降火氣。
3.申時,膀胱經,宜工作、鍛鍊
由於古人一天只吃兩頓飯,「晡時」便是第二頓飯的進餐時間,而這個時間段也是猴子啼叫的時間,便取名為「申時」。申時是膀胱經當令,也是身體進行新陳代謝的最好時機,膀胱作為排洩身體廢物的臟器,此時的精力是一天之中最為旺盛的時間段,而思維也是最為敏捷的時刻,比較適合工作、學習或者鍛鍊身體!
4.酉時,腎經,宜藏精
酉時又叫日入,古人在這時「日落而息」,停止勞動後,便歸家休息。酉時是腎經當令,這時的腎臟進入了貯養精華的階段。「酉時腎藏精,納華元氣清」,這時的腎精足,體力旺盛。由於人的元氣藏於腎中,此時宜放鬆心情,儲藏淨化、調養腎臟。
5.戌時,心包經,宜放鬆娛樂
古人云:「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戌時心包經當令,此時宜保持心情舒暢,可進行一些放鬆心情的娛樂活動。
6.亥時,三焦經,宜安靜
亥時又叫人定,是十二時辰中最末的一個時辰。亥時三焦經當令,宜睡眠,讓身體與靈魂都沉浸溫暖的睡夢之中,百脈得以休息,對養生十分有益!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初絮,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