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為什麼只講十二時辰,而現在我們有24小時呢?古代講時辰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其實對應的是我們現在的兩個小時。子時就是夜裡11點到凌晨1點,這樣依次類推。
大家可以看到這張子午流注圖就很明白了,每個時辰都對應有不同的經絡,有人就問了,我們人體無時無刻的都在運行狀態下呀,為什麼經絡還有時間表呢,難道他們只在這個時候運作嗎?哈!當然不是這個道理的,不然我們就不能正常存活了,其實每個經絡都有自己的活躍期並不是只在一個時間活躍,這個活躍期又稱經絡的當令時間,就像我們單位需要值班人員一樣,這是它值班的時候,對於經絡來說就是需要氣血多的時候,來進行充分排毒,它該休息就要讓它休息,該工作就讓它工作。
1.先來講一下子時,也就是膽經當令的這個時間段。在黃帝內經中講「凡十一藏皆取於膽」的說法。意思就是其他十一個臟腑都要依靠膽來運行。因為呀,膽是主人體陽氣升發的,只有陽氣能夠正常生發了,那麼其他臟腑是不是才能獲得能量呀。
有朋友又不解了,子時是晚上睡覺的時間呀,為什麼陽氣生發呢,我們一般這個時間都睡的很香很深呀。是的,沒錯,如果能在這個時間睡的很好說明您身體還可以。因為呀,
這個時間是人體新的一天陽氣開始生發的時候,此時陽氣還很微弱,恰恰要在這個時候我們選擇深度睡眠更是起到了保護微弱陽氣的目的,否則如果這個時候還處於工作或活躍的情況下,膽經得不到休息,陽氣生發無力,那麼,第二天早晨睡來肯定無精打採,昏昏欲睡,經常熬夜或子時休息不好的可以回想下有沒有這樣的感覺。這樣的人還會出現哪些症狀呢。比如面色發黃髮黑,皮膚粗糙,面部有斑,眼圈發黑等。
那我們平時說的「子午覺」又是什麼意思呢,大家還是看上面那個圖是不是發現子時和午時正好相對應呀,而且正好是一天中時辰的一半,我們知道這其實也是陰陽交替,陰陽循環的過程,就像黑夜與白晝。子時陽氣開始生發,意味著就是陰氣開始遞減,它倆始終要維持總體的平衡,不能多也不能少這才能達到平衡。到了午時前一刻陽氣達到頂峰,此時陰氣開始生發而且最弱,此時呢小憩最宜養陰,如果睡的時間太長,陰氣得不到抑制,一直生發那麼下午肯定會更沒精神。
說的這個事想必大家深有體會。每當周末的時候就想好好睡覺、補覺,可發現下午更顯的沒精神了還會有頭暈、頭沉的感覺
如果午時不休息一會呢?陰氣得不到生發而陽氣又在逐漸衰落,人就會一下午無精打採,幹啥啥沒勁對不對?
子時和午時是兩個極端時間,一個是陽氣最弱,一個是陽氣最旺。如果理解了這兩個時間段的內涵那麼對於養生來說至關重要。
好了這一節講到這裡,下面一節我們就來談一下午時肝經的作用,感謝大家踴躍評論留言探討中醫養生的博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