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十二時辰子午覺的內涵

2021-01-15 老劉淺談養生

在古代為什麼只講十二時辰,而現在我們有24小時呢?古代講時辰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其實對應的是我們現在的兩個小時。子時就是夜裡11點到凌晨1點,這樣依次類推。

古人稱十二時辰養生表

大家可以看到這張子午流注圖就很明白了,每個時辰都對應有不同的經絡,有人就問了,我們人體無時無刻的都在運行狀態下呀,為什麼經絡還有時間表呢,難道他們只在這個時候運作嗎?哈!當然不是這個道理的,不然我們就不能正常存活了,其實每個經絡都有自己的活躍期並不是只在一個時間活躍,這個活躍期又稱經絡的當令時間,就像我們單位需要值班人員一樣,這是它值班的時候,對於經絡來說就是需要氣血多的時候,來進行充分排毒,它該休息就要讓它休息,該工作就讓它工作。

1.先來講一下子時,也就是膽經當令的這個時間段。在黃帝內經中講「凡十一藏皆取於膽」的說法。意思就是其他十一個臟腑都要依靠膽來運行。因為呀,膽是主人體陽氣升發的,只有陽氣能夠正常生發了,那麼其他臟腑是不是才能獲得能量呀。

有朋友又不解了,子時是晚上睡覺的時間呀,為什麼陽氣生發呢,我們一般這個時間都睡的很香很深呀。是的,沒錯,如果能在這個時間睡的很好說明您身體還可以。因為呀,

這個時間是人體新的一天陽氣開始生發的時候,此時陽氣還很微弱,恰恰要在這個時候我們選擇深度睡眠更是起到了保護微弱陽氣的目的,否則如果這個時候還處於工作或活躍的情況下,膽經得不到休息,陽氣生發無力,那麼,第二天早晨睡來肯定無精打採,昏昏欲睡,經常熬夜或子時休息不好的可以回想下有沒有這樣的感覺。這樣的人還會出現哪些症狀呢。比如面色發黃髮黑,皮膚粗糙,面部有斑,眼圈發黑等。

那我們平時說的「子午覺」又是什麼意思呢,大家還是看上面那個圖是不是發現子時和午時正好相對應呀,而且正好是一天中時辰的一半,我們知道這其實也是陰陽交替,陰陽循環的過程,就像黑夜與白晝。子時陽氣開始生發,意味著就是陰氣開始遞減,它倆始終要維持總體的平衡,不能多也不能少這才能達到平衡。到了午時前一刻陽氣達到頂峰,此時陰氣開始生發而且最弱,此時呢小憩最宜養陰,如果睡的時間太長,陰氣得不到抑制,一直生發那麼下午肯定會更沒精神。

說的這個事想必大家深有體會。每當周末的時候就想好好睡覺、補覺,可發現下午更顯的沒精神了還會有頭暈、頭沉的感覺

如果午時不休息一會呢?陰氣得不到生發而陽氣又在逐漸衰落,人就會一下午無精打採,幹啥啥沒勁對不對?

子時和午時是兩個極端時間,一個是陽氣最弱,一個是陽氣最旺。如果理解了這兩個時間段的內涵那麼對於養生來說至關重要。

好了這一節講到這裡,下面一節我們就來談一下午時肝經的作用,感謝大家踴躍評論留言探討中醫養生的博大精神。

相關焦點

  • 新兵連十二時辰
    記者:谷旭日、梁曉航單位:武警河北總隊秦皇島支隊日月更替,交換輪迴,「時辰」,一種古老又充滿中國智慧的計時方式。當亙古不變的十二時辰,融入絢爛多彩的新訓生活,鑄就的是一個個活力四射的青春。就讓我們指尖下滑,一起來看看獨屬於新兵連的十二時辰。子時:未央夜新同志都已進入夢鄉,但學習室的燈光還亮著,班長骨幹在認真書寫《兵情日記》和《談心記錄》,每一個字都是一份真情,凝結著幹部骨幹對新戰友的濃濃關愛。丑時:眛旦而朝月明星稀,夜已深,中隊長悄悄地走到了床前,輕輕地給新戰士掖好被子。
  • 一天十二時辰養生法
    由於古人將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因此這套養生之法又被清代養生家尤乘稱為「十二時辰無病法」。中醫認為,人體內的經氣就像潮水一樣,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在各經脈間起伏流注,且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值班」。如果能夠順應這種經脈的變化,採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養生效果。  亥時(晚9時—11時),為三焦經當令。
  • 讀懂了十二時辰,你就懂了中國人的一天
    文 | 美物計
  • 「三寒兩倒七分飽,一生健康不顯老」,子午覺的五個注意點
    養生:「三寒兩倒七分飽」,子午覺要注意五點,您做得怎麼樣?我們有一句養生諺語「三寒兩倒七分飽,一生健康不顯老」。涵蓋了我們「衣食住行」裡的前三項。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其實,仔細分析起來,還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子時和午時都是陰陽交替之機,正是人體經氣「合陰」與「合陽」的時候,睡好子午覺,有利於人體養陰、養陽。《黃帝內經》說:"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午時,是人體陽氣最盛的時候,稱為「合陽」,合陽之時又是陰氣初生之時,因此要「小寐」或者入靜,時間不用太長,大概30分鐘左右就行了。能使身體得以平衡過渡,提神醒腦、補充精力。
  • 泰頤春十二時辰,關愛時刻在線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引發了人們對古代計時法「十二時辰」的關注。古人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名,或描繪了天地間一景,或是闡明起居作息的道理。 晝夜輪值,黑白往復,當十二時辰遇上泰頤春,又會講述怎樣的故事呢?
  • 時辰 - 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查詢
    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時辰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
  • 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查詢
    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時辰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
  • 時辰,時辰對照表,十二時辰與時間對照表,12時辰,五行
    :金行:申時`酉時``最旺`木行:演時`卯時``最旺``水行:子時``亥時``最旺`火行:巳時`午時``最旺``土行:丑時`辰時`未時`戌時`最旺```【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 青山共風雨—淺談八字中的三合局
    青山共風雨—淺談八字中的三合局合,本質就是凝聚力量,攜手合作。在命局中,合是集權的主要形式。由於合,可以使弱五行可能變強,而最初的強的五行變得具有破壞性。 《百度百科》:「三合局的實質是,三方會合以後加大了子、午、卯、酉的力量。
  • 如何分清十二時辰?這些詩詞告訴你!
    古代勞動人民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的。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 十二時辰口訣大全
    中國文化淵源流傳五千年,文化瑰寶數不勝數,十二時辰便是其一。十二時辰的口訣是怎樣的呢?
  • 十二時辰與北京時間
    傳統文化將一日分為十二個時辰,紀以十二地支:如:每日的午時11:00--13:00,子正0:00等,這裡指的是當地時間,而不是北京時間。午正,指的是太陽位於正南方向的時刻(北半球),即中午12點正;子正,指的是夜裡12點正,即0:00。
  • 長安十二時辰,古時候十二時辰分別是現在的什麼時候?
    最近熱播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是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長安十二時辰劇情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長安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據說服裝道具、配樂、攝影、打光、整片電影質感都絕了,開頭的一鏡到底真是盛世長安啊!
  • 古時候的十二時辰是怎麼來的?多年的疑問終於解開了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熱播,你看了嗎?很多人都說感覺回了一次唐朝。因為這個故事,是在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死局,主人公們必須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於是,我們仿佛跟著他們,從早到晚,走過長安一百零八坊,走過那個盛世最好的模樣。
  • 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法」,為你解開健康密碼
    針對不同時辰所對應的臟器病症,如何運用"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法"改善亞健康?當下年輕人流行的"朋克養生法"又真的有效嗎?8月20日晚,新華社"快看"快手直播間成功上線《神奇的中醫》系列直播節目第五期——尋找中醫的"健康密碼"。
  • 養生十二時辰
    午時,睡好子午覺  11點到下午1點,心經當令。《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居五臟之首,主血脈,主藏神,它能推動全身血液的運行,同時能夠主宰人體臟腑組織的一切生理活動。「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心在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中國十二時辰之美,每時每刻皆有詩意!
    中國最美的十二時辰,讓你在這塵世的浮華中,找回內心深處的寧靜,探尋那被忽視的美景。——最愛子時的半畝君這是古人的大智慧,將一天分為十二時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當中國的十二時辰以時間為軸以空間為面又是怎樣的震撼?
  • 十二時辰中那個時辰出生福氣佳
    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時辰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 長安十二時辰
    而《長安十二時辰》,極力地還原著唐朝盛世的風光,以及在風光之下潛藏的危機。長安,燈籠失火裡預示著同樣的焦灼不安。一個永遠回不去的唐朝,我一直在心底覬覦:那究竟是一個怎樣可以夜不閉戶的盛世?一個李白杜甫縱橫天下的詩意國度?盛世將隕的蒼涼,長安難續的憂傷。無力回天的掙扎裡,總有踏著七色雲彩而來的英雄,有著挽救大廈將傾的決絕和無悔。
  • 中天易學對十二地支及時辰的講義
    中天易學對十二地支及時辰的講義 導師:張永紅 弟子:王俠整理 地支理論: 地支為十二位,也是用來紀時、紀日、紀月、紀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