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而美、因水而居、因水而興,著力建設水美「湘」村

2021-01-08 湘湘帶你看社會

2021年1月8日上午,湖南省水利廳農水水電處處長朱建榮、副處長李燕妮等一行到團山湖村調研「水美湘村」示範創建工作,湖南省水利水電設計院城市水利和建築設計部副部長楊念江、湖南省水利廳農水水電處一級主任科員袁理、湖南省水電設計院高級工程師夏胡蓉參加調研,長沙市水利局農水處蘇廣處長、望城區水利局副局長李代良、烏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戴宇、團山湖村黨總支書記程府迎陪同調研。

調研組一行首先到團山湖村村委會召開座談會,會上觀看了《八區河畔》、《雷鋒故事》等介紹八曲河及雷鋒在團山湖農場的視頻,詳細聽取了團山湖村現有的水域情況以及在建水利建設情況。湖南省水利廳農水水電處處長朱建榮表示團山湖村既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又有雷鋒精神品牌,要利用好水域做好水利工作,做好結合工作,因水而美,因水而居,因水而興。隨後,調研組一行到團山湖村老八曲河現場進行詳細察看。

【來源:區水利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江蘇姜堰:向水而為 繪就三水壯美畫卷
    這裡,因水而名,長江、淮河、黃海三水在此匯聚,故又稱「三水」。這裡,因水成趣,「白天皮包水(吃早茶),晚上水包皮(泡澡)」滋養出慢生活的閒適從容。這方土地和水有著道不盡的故事。如今,水,不僅是美麗姜堰的耀眼元素,更是三水大地的靈動之魂。在河長制的推動下,「秀水環城、麗水繞村」成為水韻姜堰的名片。向水而為,成為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創新發展、勇立時代潮頭的風帆。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山美水美,常來常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圖 林文斌攝以常口村為中心,村集體統一規劃開發回頭山、常上湖、雲衢山等旅遊資源,建設「兩山理論」學堂、森林步道、河濱酒店2019年9月省旅遊集團投資6億元,在常口村建設森林康養休閒旅遊項目。2019年12月常青旅遊區獲得了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稱號。
  • 全民治水護水,共繪水韻三水美麗畫卷
    為推動更多的市民像禤廣二一樣守護水環境,今年6月,三水區啟動「我是淼城河長」全民美河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陸續舉辦3場主題系列活動。以主題活動為契機,三水將河長制工作推向深入,全力營造全民治水新格局,繪就水韻三水的美麗畫卷。營造「治水沒有旁觀者」氛圍三水是三江匯流之地,是一座因水得名、由水而興的城市。
  • 帶水字旁的字,水字旁的字有哪些
    泮、瀾、漾、潤、滂、溢、沱沉、溢、濂、湔、滾、滑、匯、沿、湮、漂、洛、湯潦、灞、瀆、沔、沌、溥、洹、滯、浯、濾、滹、淖湞、瀘、瀣、濉、沁、泯、汛、湄、澉、潺、涮、汜混、汗、洪、汽、溉、沼、津、汝、潯、溲、淥、浸濯、澧、湍、渙、泓、沸、溺、濰、涇、滲、汊、漢江、河、湖、海、波、浪、潮、濤、溪、流、沒、法湘、
  • 北京密雲:建設生態廊道,「三水聯通」守護「水家底」
    「十四五」期間,密雲區將在城東建設生態廊道,並將通過農村通自來水保地下水、生態廊道蓄水、綠化優先用再生水等措施,「三水聯通」守護「水家底」。資料圖 圖為密雲水庫 圖文無關 京報集團記者 王海欣 攝「我們將在密雲城區東部建設一條生態廊道,從檀營地區一路向南連接到潮河,河岸兩側建設大面積生態綠地、慢行系統等,加強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
  • 老廣話事·粵語新聞:龍舟水,因住水浸街
    不過,記者喺道仲要提醒下各位市民,龍舟水一嚟,場場都大雨,出街嗰陣,至好避開容易水浸嘅地段。  前晚11點幾,記者喺崗頂落班,啱啱(剛剛)遇正(碰上)掛紅色暴雨警告。哇!崗頂好又多對出嗰個公交車站又變成大水塘。啲積水最深嗰時有40釐米深,車都埋唔到站,好多人根本上唔到車。呢嗰情況一路到禽日凌晨都無改善。
  • 壬水
    壬水遇見癸水:1、水主智,所以水本身代表聰明伶俐,癸水來助,會加重水的力量,水過旺則會聰明過頭,喜歡耍一些小聰明,顯得有些狡詐。水也主淫,水太旺有任性縱慾的傾向。男女都會控制不住自己,喜歡淫亂交合。2、癸水是陰水,是劫財。
  • 泉州市持續推進「綠盈鄉村」建設 打造「水清、土優、村美」的泉州...
    德化縣、永春縣、鯉城區、安溪縣等4個縣(區)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區)命名,永春縣還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工作成效持續走在全省前列。  水更清  推進流域綜合治理  強化流域水環境精細化治理,積極實施泉港壩頭溪、晉江九十九溪、石獅厝上溪、南安大盈溪、梅溪、蘭溪等6條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實現流域水質有效提升和管控。
  • 江蘇一座「遺世」古鎮,因三面環水而得名,免費開放卻無人來?
    江蘇一座「遺世」古鎮,因三面環水而得名,免費開放卻無人來?放眼望去國內的旅遊業發展也越來越好了,很多遊客,尤其是年輕人、中年人都是特別喜歡旅遊的。很多人在城市待時間久了之後,往往會對自然風光有很多的渴望,於是就會經常在假期的時候,選擇去一些有山有水的地方,看看美景或者是散散心,通過遊玩,能夠擺脫我們的壓力、可以讓浮躁的心情都消散掉。正因為意識到了旅行的各種優點,很多人在旅行的過程中,優先考慮古代城市、古鎮等幾個地方。 這些地方比較有特色,不僅景點很美,而且可以享受很多旅行樂趣,值得去。
  • 五行屬水的漢字
    漢字中帶有「亻」、「兒」、「大」、「立」、「女」、「子」部的字,其字義多與人體有關,因人具「動」和「智」的水性特點,但與水又不是直接相關,所以一般將這類字劃分為水的弱五行。如「亻」的你們伯付伴侯佩伾伏俜等,「兒」字旁的兄先憲等,「大」字旁的夫美夯夿奔奮等,端、「女」的妙妤妘妨姅妍娉媒媚姑等,「子」的孩孺孢孝好學等。
  • 2020廣州國際美博會正式召開,水夢露SHEMORE亮眼登場
    9月4日,第55屆中國(廣州)國際美博會如期在亞洲最大的現代化展覽中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拉開帷幕,作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美業展會之一,此次美博會擁有30萬平米的超大室內展覽空間,吸引了來自全球26個國家與地區超3800個品牌參展,盛況空前。
  • 周小道說風水,一白方(北方)兇水斷語修正
    風水學上自古就有「山管人丁水管財」,壬山有高大秀砂出武才,如果再有丙水對照,主文明之象,文人輩出。子砂定發富 家有金錢庫:子位有砂美,老二 更佳,是小康之家。形若兼破軍 興家是寡婦:砂型破軍是很亂的丘陵,丘陵與丘陵之間的空隙為水,也為寒透風。如主家宅後,坐山子位在二丘陵之間,為寒透風,男子先死留寡婦當家。
  • 秦淮河,帶你重新邂逅那些關於水的詩詞歌賦
    秦淮,一個只聽名字就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這裡水木清華,這裡槳聲燈影,這裡因水得名,這裡因水而興。她!有一根響著水聲的琴弦,輕攏慢捻抹復挑;她!有一支攪動柔波的畫筆,潑點勾染龍走蛇;她!還有一篇篇浸潤著水靈之氣的詩章,起承轉合入心脾……今天,小秦就帶您結合秦淮區新一輪治水工作,重新「解讀」那些從詩詞歌賦裡流淌出來的秦淮。
  • 水,水,水,帶有水字的詩句
    ——宋琬《渡黃河》  86、黃河水繞漢宮牆,河上秋風雁幾行。——李夢陽《秋望》  87、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 早寒有懷 / 江上思歸》  88、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89、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 大足:「三條紅線」 實現水生態文明建設
    大足區水務部門組織人員正在打撈龍水湖水面飄浮的垃圾,以保證實現當地的水生態文明。    華龍網9月13日17時53分訊(通訊員 譚顯全 王爾華)筆者從大足區水務局獲悉,該區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汙一「三條紅線」,實現了當地水生態文明建設新跨越。    大足區水務局相關人士說,大足因沒有大江大河過境,資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十分嚴重,每年缺水近2億立方米,屬重度缺水地區,嚴重製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 山一程 水一程 |大美太行在山西
    那是一個戰火連綿的時代,是英雄輩出生命激蕩的時代;那也是個神奇的時代,佛教順著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輸入,以柔軟的身段和靈活的傳播手段迅速與皇權親密起來,在晉北形成了以五臺山為中心的佛國聖地,這裡到處興廟立寺、摩崖造像,崇佛之風一直延續到隋唐兩宋。無論雁門關上的戰鼓與號角如何響徹天際,僅一河之隔的五臺山卻始終梵音清唱。
  • 濟源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古濟水與長江、黃河、淮河並稱「四瀆」
    有喀斯特發育,故可見到裂隙水、溶洞水出現。東南部為黃土丘陵,地形起伏,海拔高度為150~400米,成土母質為泥頁巖、砂巖和風積黃土,土層深厚,疏鬆,易遭衝刷,故切割強烈,水土流失嚴重,形成殘垣階地,溝壑密布,地形破碎。濟源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古濟水與長江、黃河、淮河並稱「四瀆」(《爾雅?釋水》中記載:「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是愚公移山故事的發祥地。
  • 密雲「三水聯通」守護「水家底」
    「十四五」期間,密雲區將在城東建設生態廊道,並將通過農村通自來水保地下水、生態廊道蓄水、綠化優先用再生水等措施,「三水聯通」守護「水家底」。「我們將在密雲城區東部建設一條生態廊道,從檀營地區一路向南連接到潮河,河岸兩側建設大面積生態綠地、慢行系統等,加強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密雲區水務局局長耿智慧說。經過四年的緊張施工及調試,密雲新城地表水廠在2020年12月進入投產試運行,日供水規模可達5萬噸,有效降低了密雲地區地下水開採量。
  • 床位風水之【淋頭水】
    床位風水的敗局-淋頭水 今篇講講床位風水中的「淋頭水」 (註:「淋頭水」多指陰陽二宅的整體性,本篇以家居 中的床頭為基本,專言不利於人體健康的風水
  • 水也有族,水還有文字?寰行山水間,民族風情向水而生
    水,作為滋養古代文明的重要起源,不曾間斷地在為華夏文明輸送著自己的能量,灌溉著流域內的土地。治水用水從古至今都是我們國家重中之重的問題,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廣西興安靈渠就是其中之一。靈渠歷史悠久,是現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始於秦朝修建,歷經兩千多年,仍發揮灌溉、排洪、灕江補水、旅遊作用。與四川都江堰、陝西鄭國渠並稱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據說,這是秦始皇為了方便運送糧草到廣西地區而修建,是秦始皇統治期間的創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