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趙旉經歷不一般,他先當皇帝,為何後來成了太子

2021-01-08 歷史店

南宋有一個怪事。趙旉還不懂人事時,就頂替趙構當上皇帝了,後又做了太子。這先當皇帝,後做太子的「富貴」還沒來得及享受,小小年紀就被嚇死了。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南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朝代。在宋朝公元1127年,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靖康之變」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經歷了九死一生之後,定都於南京應天府。此時的宋朝朝廷不再了,但趙構建廟稱帝,國號仍為宋,所以歷史記載稱這段時期為「南宋」。

趙構當南宋皇帝之路並不平坦。畢竟前朝國力強盛,疆域面積頗大,到了南宋,又丟了錢又賠了地,誰會甘心?再加上老百姓受金欺壓已久,早已有了眾多怨言,趙構卻不願意抗金,他在後期,甚至更重用求和派。這讓宋高宗趙構的兩位禁衛軍將領苗傅、劉正彥看不下去了。

建炎三年,金人再次入侵淮南後,趙構退至揚州。趙構還沒來得及歇上一口氣,苗傅、劉正彥就突然發動宮廷政變,利用手下的兵力,再聯合有反對意識的其他黨羽,裡應外合,將趙構擒住。等到他們殺了趙構的寵臣,挾持住趙構後,就逼迫趙構讓位皇子,想要挾持皇子抗金。於是,三歲的魏國公趙旉作為「傀儡皇帝」上位了。

宰相張浚人知道了情況後,開始舉兵向苗傅、劉正彥二人問罪。所以苗傅、劉正彥作亂沒多久,就被要求放權。苗、劉二人明白,他們如果直接放權一定會被處死,所以要求趙構賜予免死的鐵券,準予免於追究他們政變的責任。趙構只能先給他們二人「免死金牌」,但趙構知道他們二人學識不豐,所以就故意在鐵券上寫著「除大逆外,餘皆不論」,苗劉二人不懂這句話的意思,真的以為有了「免死金牌」就安全了。

在四月初一戊申日,高宗再次復位。苗傅、劉正彥二人只能兵敗逃走。苗傅、劉正彥二人被抓到後,雖然拿出了「免死金牌」,卻被處死——因為他們做了謀逆之事。高宗於四月二十丁卯日遷往臨安府後,為了安撫朝廷,主動封趙旉為皇太子。趙旉還不懂人事,又做了皇帝又做了皇太子,看似「富貴榮華」享不盡,其實他的處境非常尷尬。趙構怎麼可能會對「威脅」自己皇位的兒子有好感?苗傅、劉正彥他們本就是利用趙旉當棋子,現在失敗了,更沒人管趙旉。於是還是個小小孩童的趙旉,沒有享受到襁褓之中的關愛,而是被咋咋呼呼地捧上皇位,又被眾人搶來搶去的利用,再被眾人嫌棄、憎恨,可憐的小趙旉立為太子後不久,就開始生病。

皇太子生病中,也沒得到很好的照料。趙旉被「窮」折騰一番,變得越來越敏感、膽小,甚至都不敢大聲哭泣。趙旉當時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的時候,宮人對他的照料,也是糊裡糊塗,有一位宮人可能粗心大意了些,竟然不小心踢到金爐。只聽「砰」的一聲重響,睡夢中的太子打了個激靈,他被嚇得一聲冷汗。隨之而來的,就是趙旉皇太子病情加重,眾位御醫都束手無措。最後於同年七月十一丁亥日,趙旉去世,得年僅三歲,諡號為元懿太子。

現在再次考察趙旉的生平,就會發現歷史記載對趙旉「皇帝」的身份有眾多爭議:他算不算宋朝皇帝?他算不算宋朝皇太子?但很少有人討論,年僅三歲的趙旉該不該承受這一切,真是歷史悲劇。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

相關焦點

  • 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死於1194年
    這是南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已經53歲的宋高宗趙構,此時仍然膝下無子,他唯一的親生兒子趙旉在建炎三年(1129年)的苗劉兵變中夭折,此後,在靖康之變中長期動蕩逃亡的宋高宗,不知為何喪失了生育能力。
  • 古代歷史,竭盡心力保社稷,南宋高宗趙構吳皇后
    五月初一,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為高宗,建立南宋,改元建炎。是年十月,高宗逃揚州,河北河南大片土地相繼淪陷。南宋初年,外受金兵欺凌,內有兵變作亂,戰事不斷,政局不穩,高宗生命受到嚴重威脅。這期間,吳氏身披愷甲,緊跟高宗;寸步不離。她十分聰明,又有膽識,遇事沉著,隨機應變,多次使高宗化險為夷。高宗建炎三年(1129)三月,苗傅、劉正彥發動兵變,逼高宗禪位給太子趙旉。
  • 他是漢朝丞相,悶不吭聲,不關心國事,卻為何得到幾代皇帝的器重
    歷史上最受皇帝器重的莫過於一個叫衛綰的人。漢文帝在駕崩前,沒有擔心他的皇子皇孫,只留下了這樣的囑咐:「(衛)綰長者,善遇之。」衛綰為何會讓皇帝臨終還對他念念不忘?衛綰從漢文帝還是代王的時候就護駕於其左右,他除了忠厚謹慎,沒有別的才能。
  • 鶴唳華亭,太子逆襲,皇帝準太子全權處置齊王,其心思不言而喻
    1、蕭定權並不急著處置齊王,先是在朝堂上教訓群臣:「諸位食國家俸祿,束帶立身於此處,此刻不捫心自問,為何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輔政的當代,在責難他人之前,先問問自己有否恪盡職守……誰也不要妄圖脫掉干係!」群臣一起大呼惶恐!接著蕭定權直指齊王:「真正有不赦之罪的,應該是齊王你!」蕭定棠知道局面不利於自己,也不敢反駁,低下了頭。
  • 因為做了一個夢,皇帝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遠房親戚
    宋高宗歷史上,宋高宗趙構可以說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皇帝了,此君因為要同金朝議和,殺死了名將嶽飛,留下罵名,而被後人廣為知曉。但除了殺嶽飛這件事外,他還做了一件事情,在當時也比較有影響,那就是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遠房親戚,宋太祖的後人,宋孝宗趙昚。
  • 萬曆皇帝不立朱常洛為太子,說是宮女生的,其母說你也是宮女生的
    萬曆九年(1581年),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在其生母李太后的慈寧宮中,看到一個宮女很可愛,突然來了興致,臨時起意,私幸了這名宮女,這名宮女姓王,後來有了身孕,朱翊鈞雖然是皇帝,但是,他非常忌諱這件事情,一直不敢承認,想賴帳,可是,在內起居注中,有詳細記載,明神宗再神,也無法抵賴。
  • 歷史上可惜沒熬到頭的3位皇太子,若他們當皇帝,能避開三大災難
    因此說這太子的名字,看起來風景如畫,其實和站在懸崖邊差不多,因為太子不是皇帝,但有人支持他做皇帝,正所謂山山水水,沒有哪個皇帝在位時就主動放大權給兒子,參考清朝乾隆皇帝禪位給嘉慶,實際上還是以太上皇的身份治理朝政就知道了。否則,李世民為什麼要起兵逼宮?
  • 南宋滅亡後,宋徽宗棺材被打開,裡面為何只有一截木頭?
    北宋雖然不是在他手上滅亡的,但他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寵幸奸佞,醉心書畫,一步步把國家帶向了滅亡。在國家面臨危難的時候,他不是採取措施力挽狂瀾,而是急忙退位給兒子,撇清自己的責任。最終,北宋滅亡,宋徽宗一家老小被金人擄走。只有在外徵兵勤王的康王趙構躲過一劫,建立南宋。但宋徽宗後來的結局到底如何,很多人並不了解。而在南宋滅亡後,盜墓賊打開宋徽宗的棺槨,這才發現了真相。
  • 高允正直不阿,為何聽了皇帝的話,還惹怒了皇帝呢?還好因禍得福
    高允正直不阿,為何聽了皇帝的話,還惹怒了皇帝呢?還好因禍得福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歷史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喜歡朋友記得轉發評論哦!如果大家想看什麼文章,也可以給小編留言哦!比心~!
  • 他是南宋第一位皇帝,任用秦檜殺了嶽飛,最後屈辱向金人求和
    南宋第一位皇帝,夥同秦檜殺了嶽飛,屈辱的向金求和要說我國上千年的歷史,哪個朝代最盛,哪個皇帝最好,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對每個朝代的皇帝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要說我國上千年的歷史裡,哪個朝代最屈辱,哪個皇帝最被唾棄,我想宋朝是大家異口同聲的回答,宋高宗絕對是最被唾棄的皇帝
  • 明朝宮女萬氏,為何受到成化皇帝獨寵?
    北京的故宮經歷了明清兩代,故宮裡住過許多人,發生了許多事情。明朝皇宮裡有三大名妃,分別是永樂皇帝的權妃,成化皇帝的萬貴妃,萬曆皇帝的鄭貴妃。今天要來講講萬貴妃為何被成化皇帝獨寵,成化皇帝朱見深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在十八歲繼位,在位二十三年。
  • 他是南宋罕見銳意北伐的君主,可惜沒有中興社稷卻將國家送向滅亡
    公元1224年,南宋寧宗病重,延續近百年的南宋政權已經風雨飄搖。但外憂內患的局面並沒有讓南宋的統治階層感到危機的嚴重性,權相史彌遠趁機弄權,把持朝政。一時間臨安城內被此人搞得烏煙瘴氣。當時,寧宗的太子已經病死,後宮嬪妃都無子嗣,這讓寧宗感到非常的痛苦!後來寧宗看上了燕王趙德昭的九世孫,沂王趙柄的養子趙貴合,便把他立為皇嗣,賜名趙竑。
  • 周昌反對立劉如意為太子,為何在呂雉殺掉劉如意後,三年不上朝
    劉邦也是一個男人,他也會喜歡活色生香的美人,比起與他白手起家,經歷滄桑的原配呂雉,戚夫人簡直就如蜜桃一般新鮮。  戚夫人嬌俏可愛,還擅長舞蹈,那如行雲流水一般的姿態,自然惹得常年在馬背上徵戰的劉邦喜愛。
  • 為何有人說中國歷史上得位最不正的皇帝是發動奪門之變的朱祁鎮?
    朱祁鎮是中國歷史上得位最不正的皇帝?這個觀點我無法苟同!先不說整個中國古代歷史,僅僅就大明王朝來說,朱祁鎮的曾祖父朱棣就第一個「不同意」!以「清君側」之名,發動「靖難之役」將自己親侄兒從皇位上拉下馬,整個大明王朝還有誰得位比朱棣還不正嗎?況且,朱祁鎮地位就真的不正嗎?明英宗朱祁鎮,明朝唯一一位兩度登上皇位的皇帝!
  • 為了立太子,這位知名皇帝毫不猶豫殺了太子的媽,事後還語重心長作...
    過了一段時間,他才向左右道出了其中的緣由:過去國家在君主死後之所以會發生動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君主年幼而太后健壯,太后一人獨居宮內,狂傲不羈,淫亂自恣,一旦大權獨攬,沒有人能控制得了,呂后就是一個教訓!所以為防患於未然,不得不先除掉鉤弋夫人。 殺死鉤弋夫人的次年春天,漢武帝病重,宣布立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為太子,命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等輔佐太子。
  • 李承乾為何不再等些時日發動政變,他究竟是有什麼苦衷?
    追根溯源,就是當初太宗皇帝發動了玄武門之變。他的子孫後代,有樣學樣,也想學著李世民謀權篡位,和老爹爭權。 李世民登基以後 ,鑑於自己的經歷,小心翼翼的維護和兒子的關係。他和長孫皇后的大兒子李承乾,那是嫡長子,江山社稷早晚都是他的。而李世民對李承乾也是百般呵護,生怕他也落下心理陰影。
  • 100位太子,有三分之一死於非命,古代太子是最危險的職業?
    剩下那三分之二能登上帝位的,當太子過的日子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太子、也就是漢高祖劉邦的嫡長子劉盈,他的人生經歷幾乎就是一面鏡子,折射出歷代太子和皇子們的困境和憋屈。
  • 皇帝夢見父親讓他立侄兒為太子,皇帝醒後照辦,結果不久帝國滅亡
    文/格瓦拉同志幾千年來,國人一直痴迷於解夢學,喜歡通過對夢境的解析來預卜吉兇、採取行動,雖然成功者不在少數,但也有很多失敗的例子。比如南燕皇帝慕容德因為聽從夢話,將皇位傳給侄兒,結果給國家帶來滅頂之災,實在是要不得。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則奇聞。
  • 南宋末年很多人投降蒙元,為何明朝不準此人後代參加科考
    他不僅是一位大海商,還是南宋高級武官,可以說是掌控著南宋的生死存亡。薄壽庚的先祖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不過他的先祖何時來到中國,從何地來到泉州,則有不同說法:阿拉伯說和佔城說。前者說法一般來自《德化蒲壽庚家譜》,認為:其來華先祖為蒲孟宗,「嘉佑中,以左垂治蜀,遂為西蜀人,居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