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有一個怪事。趙旉還不懂人事時,就頂替趙構當上皇帝了,後又做了太子。這先當皇帝,後做太子的「富貴」還沒來得及享受,小小年紀就被嚇死了。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南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朝代。在宋朝公元1127年,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靖康之變」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經歷了九死一生之後,定都於南京應天府。此時的宋朝朝廷不再了,但趙構建廟稱帝,國號仍為宋,所以歷史記載稱這段時期為「南宋」。
趙構當南宋皇帝之路並不平坦。畢竟前朝國力強盛,疆域面積頗大,到了南宋,又丟了錢又賠了地,誰會甘心?再加上老百姓受金欺壓已久,早已有了眾多怨言,趙構卻不願意抗金,他在後期,甚至更重用求和派。這讓宋高宗趙構的兩位禁衛軍將領苗傅、劉正彥看不下去了。
建炎三年,金人再次入侵淮南後,趙構退至揚州。趙構還沒來得及歇上一口氣,苗傅、劉正彥就突然發動宮廷政變,利用手下的兵力,再聯合有反對意識的其他黨羽,裡應外合,將趙構擒住。等到他們殺了趙構的寵臣,挾持住趙構後,就逼迫趙構讓位皇子,想要挾持皇子抗金。於是,三歲的魏國公趙旉作為「傀儡皇帝」上位了。
宰相張浚人知道了情況後,開始舉兵向苗傅、劉正彥二人問罪。所以苗傅、劉正彥作亂沒多久,就被要求放權。苗、劉二人明白,他們如果直接放權一定會被處死,所以要求趙構賜予免死的鐵券,準予免於追究他們政變的責任。趙構只能先給他們二人「免死金牌」,但趙構知道他們二人學識不豐,所以就故意在鐵券上寫著「除大逆外,餘皆不論」,苗劉二人不懂這句話的意思,真的以為有了「免死金牌」就安全了。
在四月初一戊申日,高宗再次復位。苗傅、劉正彥二人只能兵敗逃走。苗傅、劉正彥二人被抓到後,雖然拿出了「免死金牌」,卻被處死——因為他們做了謀逆之事。高宗於四月二十丁卯日遷往臨安府後,為了安撫朝廷,主動封趙旉為皇太子。趙旉還不懂人事,又做了皇帝又做了皇太子,看似「富貴榮華」享不盡,其實他的處境非常尷尬。趙構怎麼可能會對「威脅」自己皇位的兒子有好感?苗傅、劉正彥他們本就是利用趙旉當棋子,現在失敗了,更沒人管趙旉。於是還是個小小孩童的趙旉,沒有享受到襁褓之中的關愛,而是被咋咋呼呼地捧上皇位,又被眾人搶來搶去的利用,再被眾人嫌棄、憎恨,可憐的小趙旉立為太子後不久,就開始生病。
皇太子生病中,也沒得到很好的照料。趙旉被「窮」折騰一番,變得越來越敏感、膽小,甚至都不敢大聲哭泣。趙旉當時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的時候,宮人對他的照料,也是糊裡糊塗,有一位宮人可能粗心大意了些,竟然不小心踢到金爐。只聽「砰」的一聲重響,睡夢中的太子打了個激靈,他被嚇得一聲冷汗。隨之而來的,就是趙旉皇太子病情加重,眾位御醫都束手無措。最後於同年七月十一丁亥日,趙旉去世,得年僅三歲,諡號為元懿太子。
現在再次考察趙旉的生平,就會發現歷史記載對趙旉「皇帝」的身份有眾多爭議:他算不算宋朝皇帝?他算不算宋朝皇太子?但很少有人討論,年僅三歲的趙旉該不該承受這一切,真是歷史悲劇。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