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爾森訪華 中美開啟「雙子星座」時代

2020-11-26 和訊網

保爾森訪華 中美開啟「雙子星座」時代

【2006.09.21 11:07】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張庭賓


  用保爾森的語言是:「北京面臨的任務是如此艱巨,以至於我們面臨的最大危險不是中國將超過美國,而是中國不能繼續進行必要的改革以維持其經濟增長。」這是美國首次肯定中美經濟是「雙子星座」

  9月19日,杭州夜宴令人意外——美國新任財長宴請中國浙江民營企業家的領袖們。

  保爾森想了解的是,中國的老闆們到底怎麼看待人民幣的升值,或者說,中國企業能夠承受多大幅度的升值,能夠採取怎樣的措施減少升值損失。他在傾聽中國最活躍的民營經濟的「心跳」。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中國老闆與美國高官間的交流。就像從來沒有一個美國高官曾經說,應該承認中國已經是一個「以全球經濟主要領導者姿態」出現的國家。

  6天前,保爾森發表了就任美國財長之後的第二次講話,他強調,美國需要用「世世代代」的戰略眼光看待美中關係。中美經濟相互高度依存,中國的成功對美國十分重要。

  中美經濟戰略關係連升三級

  在過去六年執政中,布希政府對於中美戰略關係的定位一再躍升。柯林頓時代的中美「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曾在布希第一次競選總統時,冷降為「戰略競爭對手關係」;當選之後修訂為「建設性合作關係」;進而到佐利克時期的「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到如今的與美國經濟高度依存的「全球經濟領袖」。

  這反映了美方不斷根據國際政治經濟大勢,及時把握調整中美關係的能力。其背後是中美之間的共同戰略利益不斷增加,價值衝突不斷減少。

  「9·11」恐怖襲擊,使得美國終於明白:恐怖主義才是美國現實政治中的最大對手。如今,美國人更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場沒有邊界的最漫長的戰爭。在經濟上,歐元的誕生對美國經濟形成了最直接的挑戰,尤其是2003~2004年度,歐元對美元連續大幅升值,已經嚴重地衝擊了美元的霸主地位。換言之,美國在全球出現了新的真實的最大對手——在政治軍事上是恐怖主義,在經濟金融上是歐元。

  對於美元的危機,美國的政治家們一度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來自軍火寡頭集團的判斷可能認為,只要速勝,能夠牢牢控制下一個新的硬通貨——石油,歐元的挑戰不足為懼。但問題在於,他們沒預估到由此產生的成本之巨——深陷伊拉克泥潭,防範恐怖主義導致財政赤字只升難降;石油價格暴漲使得貿易赤字不斷攀升。與此同時,石油價格越高,則美國在中東的反抗者的財力越強。

  美國一度使用連續加息的方法來反擊歐元,使美元在最近一年多一度反彈。但在歐元美元爭霸之下,美元只能加息而不能貶值,加息變成飲鴆止渴,財政赤字必然雪上加霜,而昔日的貨幣君王黃金也捲土重來,試圖漁翁得利。今年5月14日,金價達到了每盎司730美元的26年新高,美國的金融泡沫破滅一度急如燃眉;連續17次加息至5.25%,嚴重打擊了美國的房地產,其泡沫幻滅也是一觸即發。

  越來越多的美國精英們看到了這一點,保爾森就是其中之一。提名美財政部長候選人時,他在美國國會作證時說:「關於美元、房屋市場與油價,目前我最擔心的是美元的大幅下挫。我不認為房屋市場有泡沫。某些地區可能有些異常,但我不認為房地產泡沫瀰漫全美。我真正擔心的是原油價格。」他的思維很清楚——伊朗核危機引發石油危機,再引發美元危機,接踵而至的是全球經濟和金融危機。

  尋找分擔壓力不礙發展的中線

  5月30日,布希提名保爾森為美國財長後,筆者曾指出:隨著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以強硬姿態在國際貨幣大會上表達對通帳的憂慮,其上任後第三次加息,亦即其擺脫格林斯潘陰影后自主的第一次加息勢在必然,同時,美國在對伊朗劍拔弩張之際突然轉向溫和。美國由石油危機誘發的金融危機的可能降級。

  6月15日,當黃金價格在過去一個月中大跌180美元的時候,我們開始猜想這一切與保爾森之間的關係。只有保爾森會有如此的影響力讓黃金狂跌,而相信只有當保爾森確認布希政府接受了最有利於華爾街,也最有利於美國的策略,華爾街才敢如此豪賭。

  保爾森的所有策略只有一個核心,那就是動用美國所有力量去保衛美國經濟的基石——美元,反擊黃金、歐元和石油。

  給美國伊朗核問題降溫是熄滅導火索;通過貨幣手段穩定房地產價格,先穩定內部經濟,這都是應急之策;對外,美國的交易所收購倫敦證券交易所,圖謀併購泛歐交易所是為了削弱歐洲金融市場吸納資本的能力。由於降低財政赤字的內部改革難以短期見效。因此,他將先尋求貿易赤字的改善。

  人們可能誤認為,保爾森此行是逼人民幣升值。是的,保爾森會希望人民幣加快升值,但不是以一場金融動蕩為代價,原因他自己已說,中國的成功已經對美國十分重要。

  相信這不是一句客套話。隨著中國「製造業中心」地位確定,中美兩國之間已經實質形成了一種這樣的關係:中國提供廉價商品,美國提供消費;中國換回美元再購買美國國債等金融資產。在這種關係中,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甚至要大於中國對美國的依賴:如果中國大幅減持美國國債,則美元危機加速到來;如果中國廉價的商品突然消失,則美國將遭受大幅度的通貨膨脹。

  對於保爾森來說,一個最有利於美國的中國是,人民幣能夠不斷小幅升值,以降低美國貿易逆差,但不至於使中國經濟陷入另一場危機,用保爾森的語言是:「北京面臨的任務是如此艱巨,以至於我們面臨的最大危險不是中國將超過美國,而是中國不能繼續進行必要的改革以維持其經濟增長。」這是美國首次肯定中美經濟是「雙子星座」,而非以前某些美國政治家一相情願——中國成為美國的「超級胎盤」而已。

  由此,我們相信保爾森幫助中國開出的「藥方」是真誠的:中國經濟要避免失控,就迫切需要採用一些廣為接受的、以市場為基礎的政策手段。他表示:「一套更加靈活的、市場化的匯率機制以及一個更加敏捷的、不受外界幹預的貨幣政策對於實現經濟的穩定、持續、無通脹增長是必不可少的。」

  選擇浙江的民營企業家們作為保爾森在中國會見的第一批主人,其邏輯由此變得十分清晰:一個什麼樣的升值幅度?它既讓中國最大程度為美國分擔壓力,又不至於危及中國企業生存和發展,對此,這群人有最後發言權。這會使他接下來在北京與中國決策者會談時更加清楚雙方的中線,使得他這第71次的中國旅行仍然是個受歡迎的客人,而且今後會得到更多的尊重。

[發起辯論] [發表評論] [複製連結] [收藏此文] [我要提問] [列印]

相關焦點

  • 外交官揭中美交往內幕:尼克森訪華前學用筷子
    談破冰之旅羅傑斯對聯合公報有小意見但沒15處那麼多頂多兩三處1972年2月21日11時30分,首次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森剛下飛機,就與前來迎接的周恩來伸手相握,這是震撼世界的一次握手,堪稱20世紀政治史的一個裡程碑。
  • 阮次山:美國不知中美互訪為何推遲實為裝蒜
    核心提示:中方推遲了蓋茨的訪華,另外中方的訪美也被推遲,可是上星期雖然是副總長馬曉天和太平洋副總長威拉德會見了,但是這似乎沒有把中美軍方的交流給恢復起來
  • 1976年,毛主席為何邀請下臺的尼克森訪華?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正式訪華,開始了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進程,世人稱之為「破冰之旅」。那麼,時隔4年之後,1976年尼克森受毛澤東邀請訪華就較鮮為人知了。當時,尼克森已經因為「水門事件」辭職,在美國聲名狼藉,是一位「很不光彩」的總統,這時候毛澤東為什麼還要邀請他訪華,其中有何背景和意義?
  • 歷史上的今天1998年6月25日美國總統柯林頓訪華
    歷史上的今天1998年6月25日美國總統柯林頓訪華 2013-09-10 16:38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1972年中美關係正常化,為何1979年才建交,和這個條約有很大關係
    1971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秘密訪華,這開啟了中美兩國交流的狀況。1972年,美國總統基辛格訪華,這標誌著兩國關係的正常化。尼克森這次訪華,雙方達成了很多共識,關係也可以說更進一步。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交。上面這些歷史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在學習外交史的時候都學習過。不過為何1972年兩國關係正常化了,1979年才建交,這個很多人都不知道。可以說,這和一個條約有很大的關係。
  •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秘密訪華
    環球在線消息:建國以後,中美兩國關係長期處於緊張的對峙狀態。1969年尼克森就任美國總統以後,鑑於世界政治力量對比發生變化,主張同中國改善關係。 1970年10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要求即將訪問北京的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轉告中國政府,美國準備改善兩國之間的關係。
  • 吳蔚然:開啟中美醫學交流
    中美醫學交流靠你們去開拓。」  周總理詳細詢問出國準備工作,諸如「有寒潮襲來,多帶禦寒之物」,這類具體細節都親口叮嚀。他還特別囑咐:「如果尼克森總統(Richard Nixon)要見你們,可以答應,不必向國內請示。」直到次日凌晨兩點多鐘,他才離去。  這是一九七二年二月尼克森總統訪華,打開美中關係大門之後,中國派往美國的第一個學術團體。成員名單由周總理親自審定。
  • 歷史上的今天,1971年4月10日,中美之間展開「桌球外交」
    在以後幾天的接觸中,中美雙方運動員愉快交往。中方向國內匯報,並提出邀請美國代表團訪華的建議。4月7日凌晨,毛澤東作出同意正式邀請美國代表團訪華的決定。4月7日上午10點,美方接到邀請,當日即收到華盛頓方面同意的答覆。4月10 日,美國代表團從香港入境中國,先後訪問廣州、上海和北京。4月14日,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接見美國代表團。
  • 張靜:鄧小平與中美科技合作的開展(1977~1979年)
    最終,他「打定主意」——實現中美關係正常化。[10]經過反覆斟酌,1978年3月16日,卡特做出了實現中美關係正常化的一個重要決定:同意布熱津斯基訪華,商討建交事宜。[7](Document 86,p.309)4月11日,他在記者招待會上公開宣布:美國承認一個中國的概念,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
  • 1972年以來中美雙邊關係大事記
    訪問期間,毛澤東主席會見了尼克森總統 () ,周恩來總理與尼克森總統舉行了會談,兩國領導人就中美關係和國際事務認真、坦率地交換了意見。2月28日中美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中美第一個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1973年5月1日,中美兩國在對方首都設立的聯絡處開始工作。1975年12月1日至5日,美國總統福特訪華,毛澤東主席會見福特總統。
  • 1999年11月15日 中美籤署我國「入世」雙邊協議
    (中美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在北京籤署)  1999年11月15日,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和美國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分別代表中美兩國政府在京籤署了關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邊協議,這標誌著中美就中國加入全球最大貿易組織的雙邊談判正式結束,從而為中國「入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美國進入拜登時代,朝鮮半島將開啟「新局面」
    目前,白宮已經批准讓拜登接收總統的每日機密情報簡報,美國的政權交接程序已經開啟。拜登時代的到來不僅是一次單純的政權更替,同時也預示著國際秩序將會發生很大的轉變。韓國是美國在東亞的重要盟國,拜登的主政對韓美關係以及韓國的未來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朝核問題和半島局勢也將出現較大的調整。拜登在大選前就表達了對韓國人的親切和關注,他曾在韓聯社發表題為《走向更加美好未來的希望》的署名文章。
  • 中美英三國教育大PK 從高中時代看成敗
    中美英三國教育大PK 從高中時代看成敗 編者按:近幾年,網上大量文章和書籍也對英美教育進行大篇幅的介紹,相當一部分學者和家長在中美英教育之間作對比。
  • 中美貿易大戰,真的風平浪靜了嗎?
    5月19日,中美雙方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一度劍拔弩張的貿易大戰暫時偃旗息鼓。不過,對於中美這兩個超級大國而言,貿易領域真的從此再無戰事了嗎?對於這場全球矚目的貿易大戰,中美雙方的聯合聲明可謂精簡到極致,中文版本的聲明不到400字。
  • 1999,中美逆轉的48小時
    外經貿部部長石廣生隨即拍案而起[3],「中國人害怕外國人發火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11月14日凌晨5點,巴爾舍夫斯基和斯珀林再一次坐到石廣生面前,繼續談判。雙方體力早已透支,但仍然毫無進展。下午四點,柯林頓的專機正在做著最後的調試工作,等待兩個半小時後的歐洲之行。
  • 覆蓋一百多個國家與地區 北鬥將全面開啟「全球時代」
    覆蓋一百多個國家與地區,包括全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中國北鬥將全面開啟「全球時代」  12月8日至13日,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第十四屆大會在印度班加羅爾召開。本屆大會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辦。
  • 李安《雙子殺手》中美兩國同時「遇冷」,10億製作成本恐難收回
    《雙子殺手》的製作成本高達1.38億美元,接近10億人民幣,是李安執導的最昂貴的電影。李安在16年前執導的《綠巨人》的成本是1.37億美元,比《雙子殺手》略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成本為1.2億美元;《臥虎藏龍》和《斷背山》的成本分別只有1700萬美元和1400萬美元。
  • 開啟星座時代!銀河航天衛星智能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開啟星座時代!據了解,銀河航天衛星智能超級工廠已在南通開工建設,這意味著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正式開啟星座時代。2020年為中國衛星網際網路元年,這也將成為中國衛星網際網路元年的重大進展。近年來,全球衛星網際網路加快部署,中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正在提速,這對企業低成本、高性能的量產能力和全產業鏈布局能力均提出了迫切需求。
  • 新的時代正式開啟!——鳳影焰2020年4月星座運勢解析
    新的時代正式開啟!——鳳影焰2020年4月星座運勢解析 Mars 火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