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詩人山水作品
·12月刊·
本期作者:
呂可夫 盧象賢 鞦韆 楊新躍 不黨不孤 許明 歲寒公子 白跑堂 丁欣 楊子怡 王文龍 周興海 陳顯赫 心素 趙秀敏 風馬驢 侯明 莫增清 穿石 贛江雲鶴 陳海洋 張樂鵬 熊東遨 沈華維 楊宗義 林志高 黃紹山 劉東君 章文成 朱繼忠 廖國華 安全東 劉安定 張慶輝 崔德煌 周達 陳少平 天許 高源 狐公子 楚家衝 漠漠 吳 瑾 易林人 張治龍 吳思衛 華慧娟 李逸軒 梅廬 陳發彬 無語 小季掃花 陸壓道人 莊毅生 任改雲 陳仁德 馬建勳 謝郎 鄒國榮 胡平貴 秋詞 周燕婷 陳金如 風二中 白衣卿相 山霧之勢 周南 劍塵 木樨 白芷 曹新頻 今剩嘆
楹聯
題廣西黃姚古鎮龍爪榕
呂可夫
仗根底三千,賦龍以爪;
活春秋五百,憑氣而神。
月牙泉
呂可夫
上善無私,縱周圍萬頃黃沙,未遺落漣漪綠水;
高天有德,使蕩漾一牙碧月,能潤滋乾渴蒼生。
南宮普彤塔寺聯
盧象賢
普彤立起浮圖,一萬裡標杆,西域憑其拉近;
禹甸弘揚正法,兩千年教化,南宮以此稱雄。
白帝城
鞦韆
我臨千載後,指孤嶼層城陣列,風鼓怒號,雲旗烈卷;
天與數峰青,放大江萬裡翻騰,蜀帆東去,楚客西來。
題曾忠襄公墓
楊新躍
八百裡衡雲頻仍風雨,當此際峰巒,如昔年部曲;
三千丈故壘何問廢存,對中興將相,憶只手東南。
杭州湖心亭
不黨不孤
瀛洲多眷遊仙,異代屢相招,風月尚嫌蘭棹少;
文字別開佳話,四圍饒俊賞,湖山此賺雪詩奇。
忘憂館
許明
一館清幽,忘憂何必酒;
四時靜好,行樂不唯春。
題惠州合江樓聯
歲寒公子
一朝一夕,一缽一飯,記蘇子來時,未必當年俱得意;
在水在山,在古在今,幸斯樓重建,何如此地更同遊。
題圖(南潯古鎮)
白跑堂
畫景賴天工,洇開一片稠雲,看獨步人、入桃源境;
拱橋循物理,悟得幾分妙趣,借半溪水、合圓月心。
絕句
嶽麓峰
丁欣
大嶽騰挪終不空,遺留煙翠此盤龍。
孤舟初艤湘江岸,雲麓遙飛數杵鍾。
大亞灣綠道觀海見風平浪靜有感
楊子怡
不捲胥濤不作鳴,鵑花鷗雪縠紋平。
海灣近怕招風浪,也學人間不出聲。
過孔園
王文龍
紅瓦灰牆幾蝕磨,比鄰鬧市又如何。
西風到底侵高木,孔府門前落葉多。
乘索道看靈山中華龍脊
周興海
渾身鱗甲盡玲瓏,爭向山巔看巨龍。
路遠全憑斜一索,飛穿雲霧百千重。
朝聖岡仁波齊
陳顯赫
前世依稀繞不開,此生又駕白雲來。
萬山轉遍仍嫌俗,歲月清空再脫胎。
霧淞中的藏經殿
心素
山門不閉任人來,玉樹瓊枝一夜栽。
遙望寒雲飄散處,雪光還共佛光開。
白鷺洲
趙秀敏
詩海靈心秘不傳,霓虹徹夜久流連。
清波不負古來意,幻做金陵煙雨天。
朱雀橋
趙秀敏
滄桑亙古月孤懸,水抱痴心年復年。
不見天涯歸燕子,依稀燈影照無眠。
冬山行旅即景
風馬驢
歲晚崖流細似泉,寒山氣迫石生煙。
滿階紅葉雖零落,猶抱一懷清露圓。
川西途中
侯明
前山更接遠山群,雞犬寒途久不聞。
舉目人家何處有,一川白雪一川雲。
登教學樓
莫增清
日日重登放遠眸,青山常見水常收。
憑欄莫說居高處,更有書生立上頭。
寄南天湖梅花
穿石
花影湖光擾夢魂,曾經詩句幾重溫。
近來箋上塗何物,不是梅痕即水痕。
遊明月山
贛江雲鶴
遠上春山萬裡車,無邊草木寄生涯。
浮雲自得風流意,來訪蟾宮仙子家。
題甘坑客家狀元府
陳海洋
流光嘉木寂無情,塵欲春風誰與爭。
小院幽深清氣正,幾人來認舊賢名。
象鼻山水月洞
張樂鵬
任是江流月不流,一輪水底一輪浮。
料知老象亦孤寂,束縛千年好作儔。
按: 宋.薊北處士《和水月洞韻》: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
律詩
賤降日白雲湖漫步
熊東遨
即興嘗孤獨,勝於百味全。
魚觀清澈水,步散混茫天。
親友屏前祝,珠花指上圓。
白鷗知我意,飛向海雲邊。
庚子冬登釣魚城
沈華維
雨洗青山秀,危崖嶺上松。
蒼煙籠故壘,軼事入江風。
劫火三秋烈,奇門片甲雄。
魚城無可釣,獨釣一城忠。
湘水吟
楊宗義
廣廈圍湘渚,霜紅漫楚天。
風迴江閣上,雲渡少陵船。
文焰光他世,煙波似昔年。
長教寒士輩,空憶古人賢。
庚子正秋十八晨興
林志高
月漸西峰外,鳴禽警路涼。
秋懷傾向水,曉色慾摧霜。
行看楓微醉,吟來桂帶香。
白雲猶解語,岫口吐文章。
過南京梅花山
黃紹山(黃鐘)
走馬過南麓,冬雲壓默蒼。
釀春三十裡,蘊秀一枝芳。
未得漫天雪,難邀弄笛郎。
美人何寂寞,隨我到橫塘。
冬晨見燈湖花開
劉東君
曉露凝殘翠,寒雲壓閣臺。
感風湖水亂,畏冷鳥聲哀。
雖念兒時雪,無尋舊處梅。
人生多際遇,嶺上亦花開。
望月有感
臨屏步慶輝兄韻,近十日獨居,亦有思鄉之感。
章文成
旬日孤衾寂,清酤醉月鄉。
疏簾披曉暈,對影覆秋霜。
客路一何闊,深宵無限涼。
今朝猶汎梗,歸思夜蒼茫。
初冬感懷
朱繼忠
霧雨小江邊,雲深橘柚鮮。
舟行思妙緒,笛韻醉流泉。
素石隨風起,枯藤倚竹眠。
新堤梳洗罷,寄予一青鳶。
鼓浪嶼水操臺
廖國華
聲喧旗鼓走艨艟,碑石猶銘不世功。
烈膽何嗟翻覆險,流民忍見亂離中。
生來傲骨違親命,死去英靈奪鬼雄。
想像登臺操演處,龍泉長指海西東。
賦得古梅
安全東
松鄰蘭友意相通,屈鐵虯蟠勢未窮。
影自橫斜從月擘,香仍寂寞出籬工。
蒼頭偏覺春無數,青眼元知性已空。
負爾千年冰雪思,我來何事太匆匆。
黃姚古鎮成一律
劉安定
行吟最愛賀州山,粵魄湘魂擁桂巔。
一鎮臨江存古韻,幾人繞宅送流年。
重簷疊石來時路,烈酒濃茶宿世緣。
溪隱龍蛇尋不到,忽然劃出客家船。
天許來昆饋我親摘黃橙相從野營一夕並議合作事宜
張慶輝
嶺頭雲樹接高穹,載夢輕車入望中。
饋我巴鄉秋後果,報之滇海晚來風。
相看月下寒雙鬢,與共林間火一籠。
屐齒前宵痕尚在,平明送客萬山空。
動車北上吟
崔德煌
憑窗默望聽風流,兩側浮雲卷自收。
草樹千年生毀譽,乾坤萬裡記恩仇。
斜暉半落前官渡,孤月高懸古豫州。
只嘆江山原不老,紛爭如鏈更何休。
黃州赤壁
周達
三楚風光聚此丘,我來憑弔對江流。
平生為口忙於事,今日攜壺醉入舟。
俯仰之間應有得,清閒而外更何求。
當頭一片東坡月,依舊無聲守住秋。
再謁唐寅墓
陳少平
重來不謁此行虛,池館依稀蔭柳榆。
一代風流呼不起,百年蹤跡覓還無。
科場有幸成黔首,賊穴能瘋亦丈夫。
熙攘門前名利逐,園中清冷幾同途。
鄉居之規劃
天許
也曾世事對空書,少日情懷今已蕪。
大計何妨勞鳳闕,小園我自掌鴻圖。
先通山澗連萍沼,更植庭楊到藕湖。
竹樹門前無種滿,好留一角看鷗鳧。
律詩
題董源山水畫意境
南唐董源是南派山水畫開山祖,與李成、範寬並稱北宋三大家,其「披麻皴」技法影響至今。
高源
夢裡江山意境殊,當年芳草已全無。
雨斜西嶺雲初斷,雁過南潯水漸枯。
瘦竹臨風撩四野,古樓遇友賦三都。
誰知昨夜孤星落,鑲入瀟湘八陣圖。
過金沙書院舊址懷周公起元
狐公子
海滄自昔多奇雋,金石鏗鏘變夕流。
今我乾坤惟直筆,古人肝膽在荒丘。
鮫珠如抱孤臣遠,川楫連雲日月遒。
酹酒先生欣際會,風潮呼起正南陬。
到壩上沽源
楚家衝
旋風挾雪徹空呼,車向鴻蒙一徑無。
老樹成僧渾入定,莽原飛馬俊如圖。
今臨勝境三山得,此歷荒寒半輩殊。
夜宿小城驚蜃景,萬家燈火炫冰都。
觀金沙博物館遺蹟館有寄
漠漠
四鳥飛騰日未曛,蜀人生息自成群。
通天神器曾持法,卜歲明王欲策勳。
金飾寒光長在望,石磐清響遠猶聞。
遺珍又證海桑事,最是蒼茫玉壘雲。
太湖初冬
吳 瑾
初冬寒霧漫波空,極目扁舟萬頃中。
地接姑蘇村市合,水通江浙稻粱豐。
英雄剩有吳宮夢,鄉國真成霸業功。
不盡蒼茫興替裡,猶思蠡棹五湖風。
遊花明樓懷人
易林人
十年心煉得成埃,大抵屈身皆偉才。
燕雀不知鴻眼界,梅花自識雪襟懷。
溈江波浪連今古,先隴榮光振草萊。
灑向九重為雨露,傾來故地響春雷。
注:「懷」借鄰韻。
歲末感懷 次安師韻
張治龍
信有羲和正疾飛,諸多人事總相違。
自生癘疫心難曠,每吐精誠淚易揮。
庚子漸隨霜葉盡,鄉關遙共夢魂稀。
屋東頭外梅開否?不遠春風寓化機。
庚子年冬過偽滿洲國帝宮舊址
吳思衛
新京殘夢舊京殤,十四年來遽遽惶。
短祚偽尊成困獸,長天明月照清霜。
何堪殺父對杯酒,更忍親邦作上皇。
三度登基應有恨,白山黑水兩茫茫。
冬遊千島湖
華慧娟
雪馭寒風落逝川,平湖一望盡蒼煙。
凍雲裹挾鳴湍急,疊巘層分流線旋。
千頃澄波連血脈,八方翔雁覓瑤天。
蓬瀛是處仙人聚,吳越今朝有續篇。
冬日送友歸
李逸軒
凝暮黃雲覺氣衰,大風忽起任橫吹。
幾看前路憑誰訪,又送行人去不疑。
靜掩梅天悲雁別,寒收臘後遠花期。
城隅漂泊江湖惡,已矣餘年亦思危。
辰溪作
梅廬
道阻行車三夜雨,悽涼已自著秋衣。
走峰千裡嗟煙樹,落水九天連竹扉。
黃犬溪聲出山去,少年顏色帶風歸。
未來春夢應無計,只向青山看鳥飛。
過牛河梁遺址
陳發彬
太古遺蹤訪祭壇,女神廟外北風寒。
玉龜無足撐天地,陶土多情鑄甕盤。
塵掩圖騰空自許,煙封歲月且閒看。
蕭蕭落木河梁上,大野秋回山色丹。
遊仙女山神鷹天坑寄慨
無語
此處傳聞鷹啄成,武隆山內一天坑。
雲摩崖頂飄然去,風入林間次第鳴。
遠客如今已潮湧,荒丘昔日也農耕。
只餘湍急小溪水,應是逢人道不平。
過江
小季掃花
紅紅榴火綠蕉心,燕子鶯兒盡好音。
最是六朝煙雨重,能埋一地落花深。
江水已流天外去,餘寒更向碧中侵。
今來偶起題詩興,恐有風波不敢吟。
冬日獨遊花園溝
陸壓道人
葛仙山下事幽尋,踏葉溪亭響足音。
拾級漫持青竹杖,探源且寄白雲心。
霜禽語脆聞空谷,野菊花香渡水陰。
行到深潭泉瀝處,依稀如聽伯牙琴。
題注師跑團南山半馬線下跑(石巖湖)
莊毅生
露冷林寒恰臘冬,注師勇士逞豪雄。
躍騰石嶺花園裡,映照清湖勝境中。
卌裡青黃繁似錦,一行彤紫疾如風。
飛揚神採高情寄,畫朵霜楓火樣紅。
夔門寄懷
任改雲
重來獨對一江流,佇立夔門正九秋。
不覺光陰同水逝,諸多勝景似雲留。
白鹽曙色烘斜日,赤甲晴暉上小樓。
天下奇觀莫如是,瞿塘看罷更何求。
排律 古風 賦
登赤甲山「三峽之巔」
陳仁德
凍雲迷道路,寒氣浸衣裳。
雪壓巔峰白,枝垂碩果黃。
夔門橫峽底,天闕在身旁。
移步驚而險,回頭駭復惶。
群山皆俯伏,萬壑盡蒼茫。
絕頂雙眸豁,凌空百慮忘。
昔人徒仰望,吾輩且昂揚。
下看巴江水,蜿蜒似曲腸。
臨海河賦採風分韻得「六」韻,以「遊永安溪」為題
馬建勳
山影入寒溪,溪光碧如沐。
兩岸夾葳蕤,清音發茂竹。
未覺氣蕭疏,愈凝秋色淑。
半壁出晶波,一泓攬野麓。
寥廓望遠川,晴煙蔚蘅木。
但得快意遊,何效窮途哭。
此心合天人,山川皆可讀。
境在憑闌時,得失知覆鹿。
如意自難全,所足堪五六。
且作舞雩吟,不負光陰速。
夔州行
謝郎
瞿塘峽口浪滔滔,白帝城上風似刀。
萬裡長江橫流處,天自蒼蒼山自高。
雲林峽谷各飛峙,絕巘不礙鴻雁翱。
卓犖甕城臨澗岸,荒臺古閣遍周遭。
昔是兵家必爭地,每見大江競千艘。
躍馬臥龍應時出,倚險經營費六韜。
雖有地利終不保,英雄逝如大浪淘。
明良祠廟今空在,功業只合付蓬蒿。
獨有詩文載墳典,百代猶自領風騷。
憶昔太白此逢赦,早發朗吟思釣鰲。
一任猿聲嘯兩岸,輕舟飛去不費篙。
更聞少陵茲卜宅,幾度登臺傾濁醪。
夔府秋風生秋興,潦倒不免傷客袍。
遑論蘇黃與範陸,一時詠唱逞狂豪。
贏得風流永不朽,人間萬事等鴻毛。
嗟我遠來徒仰止,安得清吟動九皋。
憑欄望盡詩城路,眼前有景愧吾曹。
歸去且應澆塊壘,西窗縱筆寫酕醄。
碧水草堂賦
鄒國榮
夫碧水草堂者,乃一網絡詩詞平臺也。看似虛擬,實則芳型毓秀,風雅別致。有魏晉七賢同遊之幽篁修竹,有蘭亭諸子鹹集之清流急湍,有梁王兔園雅賦之風花雪月,有裴令綠野飲遊之岑繚幽勝。看似孤寂,實則意境蘊藉,有諸葛廬之鴻鵠,有子云亭之文藻,有劉禹錫陋室之德馨,有杜少陵草堂之聖靈。君不見草堂臨鶴渚,水碧放雲流。雅致風吟竹,清高月上樓。君不見擊缽三山客,攜壺八詠樓。沙鷗眠點點,煙柳沐幽幽。此間諸子鹹集,群賢畢至。或放浪於形骸之外,或連情於微信之中。可歌可賦,可詩可詞。介裡能鷗盟於未見,能引玉於可求。知無不言乎盡情粘貼,言無不盡乎隨意點圈。入詩國於無形,會騷客於天末。嗟夫!如此仙境,李白當呼酒,如此化外,崔穎自乘鶴。於今盛世,萬象堪詠,諸君相聚於斯,不亦說乎?不亦樂乎!
詞部
古香慢 蠡水秋葭
胡平貴
麗波佇久,秋黛迷離,慵浣柔影。畫閣孤浮,漫攝澱光入鏡。何事怨蒼冥,逾千載、湖山未醒。把流年換了皓首,便知曠野悽冷。
濩落慣、融身瑤景。宴樂仙蹤,鳴佩堪聽。更約歸鴻,鶴舞鷗翔誰領。舊夢應如期,柳煙處、幽懷眺迥。莫傷憂,看雲外、一方蘭艇。
水調歌頭 過三峽
秋詞
橫絕西陵壁,奇秀翠屏雲。碧峰靈聚十二,魂迫莽崑崙。拍岸驚濤堆雪,放棹穿空逐鶴,拼卻酒千樽。萬裡東流水,浩浩下夔門。
猿嘯徹,灘行急,逞精神。遙懷居士野老,一笑滌風塵。白帝託孤蜀相,青冢思歸塞雁,還酹是誰人。歲月移桑海,擘畫仗群倫。
清平樂 庚子冬日偕慶民阿琦劉旭諸同學重訪白沙河學農基地昔日校園今已變為物流公司
周燕婷
柳灣沙渚,鷗鷺歸何處。空剩寒蘆吹雪絮,撩動舊時思緒。
青春偶爾回眸,黃花依舊知秋。且喜小河東去,頻年未改清流。
鷓鴣天 南天湖
陳金如
新月樓臺映碧湖,柔波輕漾九芒珠。梅花倚岸裁雲錦,蘆雪粘衣入畫圖。
弦有待,鳥相呼,小壺天裡得真如。水風吹得塵氛盡,一笑憑欄唱鷓鴣。
鷓鴣天 夜遊泰寧古城
風二中
且趁初涼向晚輕,小城一角自徐行。溪開兩岸連霓彩,巷老千年響水聲。
秋瀲灩,夜縱橫,廣場歌舞各相爭。悠然負手闌珊處,辨取先賢昔日燈。
鷓鴣天 嶺南無雪
白衣卿相
梅近花期落雪難,粵裝冷翠客裘單。風循四季噓寒暖,鬢引吳霜減笑歡。
消意氣,計三餐,難期漉酒洗塵冠。幸來嶺上無冬事,聊剩襟懷尚可寬。
浣溪沙
山霧之勢
穿入蓬蒿一徑斜,雲中籬竹兩三家。誰將梅朵浣溪沙。
遠客新來曾把酒,小爐圍坐已添茶。人隨魂夢寄天涯。
慶宮春 金城有懷王保保
周南
瘢石磐都,濁川縈郭,亂風舞雪酸目。獨立平橋,重過幽市,幾番心事轉軸。朔雲回互,認前世、山中白屋。羊腸故道,舊火燒痕,霰空鷹逐。
角聲似起黃昏,霜戟轅門,共聽哀曲。甌缺孤忠,功虧遺直,天外移軍長哭。皋蘭古夜,自聞說、奇男頓辱。今來念汝,四瞰蒼茫,淚盈一掬。
玉樓春 與諸友郊外送春次歐公韻
劍塵
一春魂夢花休說,惟有隔堤江水咽。天涯芳草欲何歸,問取虛空清夜月。
憑高擬賦千千闕,不盡遊絲煙際結。傾壺酹罷喚浮雲,留作須臾牽袂別。
齊天樂 潤物堂桂竹塢茶園新築覽翠亭
木樨
翠峰新築茅亭小。悠悠白雲如掃。石徑苔封,霜林葉墮,叢倚修筠晴曉。閒情未了。正勝侶攜來,曠懷辭老。把盞憑風,坐看天際過飛鳥。
披襟此時最好。笑談酣暢處,歌管吟嘯。欲約山靈,重尋野客,忘卻塵寰紛擾。魂牽夢繞。共雛鳳清鳴,綺霞飄渺。謝屣陶鋤,臥聽溪水杳。
菩薩蠻 訪友不遇
白芷
偷閒欲踐當年約,行來已是青山角。山岫憩閒雲,靈禽疑喚人。
有橋連小築,花下眠黃犢。我立水之湄,故人歸不歸?
菩薩蠻 初冬登合江樓憶東坡
曹新頻
登樓遙望東坡頂,沿途江闊平如鏡。兩水向西流,穿城繞萬丘。
江邊楊柳陌,兩岸樓林立。十月憶陽春,朝雲與暮雲。
南歌子 南告民宿見白梅
歲寒公子
香襲村頭雪,煙籠嶺上梅。一襟飄渺出塵扉。醉了南湖雲月、幾徘徊。
澹淡成清夢,蒼茫接翠圍。欲教春事破寒歸。人道山河依舊、看花回。
滿庭芳 陸河南天湖
今剩嘆
雨潤南天,風流神象,青梅鄉裡開圖。春融水暖,披笠放遊鳧。彼只鏘鳴戴勝,驚回首,歇息桑榆。濤聲外,和羞懶走,十畝得閒居。
西樓斜日墜,鞦韆逐夢,花月偷娛。入梅山,長亭別後生疏。每念梅林頸渴,梅子熟,梅柳傳書。還應是,知春不久,酸澀對籌壺。
文字 / 山水詩友
配圖 / 來自網絡
編審 / 安全東 崔德煌 陳顯赫
主編 / 陸玉梅
助編 / 侯明 青嵐
山水中國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