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福才是一個平凡的修車工人,在他看來修好車就是本分。在採訪中,沈福才留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布滿老繭的雙手。這雙手,見證著沈福才修車的30年,也見證著一座城市的變遷。
沈福才:凡心善舉的溫暖鄉鄰。視頻來源:無錫市文明辦
1.誠信經營 他堅守30年
1987年,沈福才選擇了個體修車這個行業,與妻子在江蘇省無錫市花園路南部搭個鐵皮棚領證開辦修車鋪。這間修車鋪總共36平方米,沈福才把它分成了兩個部分:10餘平方米的前廳作為自行車修理鋪;剩餘的20多平方米作為沈福才一家人的生活空間。
沈福才為老人義務修車。圖片來源:無錫市文明辦
一天,一位外來打工者不知從哪家收廢品處廉價買來一輛鏽跡斑斑的自行車,走了幾家修車鋪都被人拒之門外,最後來到沈師傅這碰碰運氣。沈福才二話沒說,叫那位顧客過半天來取車,那人走後,老沈花了兩個多小時,給廢舊車配車簍、車鈴、剎車、鏈板,把鏈條、鋼絲整了一遍,並上油、塗防鏽漆。當那位打工者來取車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破舊自行車變成了油亮的新車,而老沈僅向他收取20元錢維修費。妻子朱梅娣說:「當年,他開修理鋪不是為賺錢,是為了要更好地為大家服務。」
江和珍是修理鋪的常客。她說:「這裡是老年人義務修車點,每次車壞了她都到這裡來修,很便宜。原來,2001年沈福才主動和長涇鎮老年協會負責人聯繫,希望自己的修理鋪能夠成為長涇鎮老年人義務修車點。同時承諾:為老年人補胎只收5毛錢,修車價格最便宜。如今,17年過去了,沈福才始終堅守著承諾,每天固守著那一個小小的修理鋪,為鎮上的老人們提供服務。」他義務為老年人修車4.87萬輛次,每年免費額在5000元以上。
採訪時,記者問到「如何堅持這份工作」時,不善言談的沈福才,不斷地搓動著滿是裂痕和老繭的雙手,說:「黨員嘛,為人民服務是本分。」一旁的妻子朱梅娣急了,補充道:「過去在部隊當兵,因為認真肯幹,他年年是先進。回到地方後,他踏踏實實的工作。」沈福才搶著說了句:「人活著就得勞動,不勞動怎麼行。」
2.勤勞樸實 他以身作則
在兒子沈軍的記憶裡,父親每天天不亮就出去,天黑才回家。如果半夜有人敲門要修車,父親也從未拒絕過。父親一年四季只在大年初一的時候給自己放一天假。平時走親戚,父親要麼不去,即使去也總是最後一個到。兒子說:「父親是客戶第一,一定要幫人幹完活才肯出去,多少年來我們的親戚朋友都習慣了。」沈軍發現自家的自行車修理鋪門口,常年放著打氣筒和洗車機,長年累月為顧客免費充氣、洗車。同時,父親總是免費給人修車,他勸父親下次修車至少該收點工本費。但父親總是笑笑,什麼也不說。
沈福才讓老人的自行車修舊如新。圖片來源:無錫市文明辦
「每當這些老年人推著修好的車笑著對我說謝謝時,我心裡就有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沈福才說道。2003年的12月,他在給一輛外地汽車換胎時,汽車輪胎的鋼圈崩出來,造成他雙腕骨折。老伴陪在病床邊勸他說:「福才啊,你年紀也這麼大了,還是改行吧!」可他認為這是自己一輩子的事業,不能放棄。由於沈福才的堅持,在休息了不到一年後,沈福才又走進自行車修理鋪,繼續為群眾修車服務,那雙曾受過傷的手腕中,至今還留有4塊鋼板。
平凡的生活,偉大的品質。圖片來源:無錫市文明辦
舊傷未去,新傷又出。2007年的5月,老沈在修車時,一隻手指不慎被千斤頂壓斷,只住了兩天醫院,便又開始在家邊打消炎針邊修車服務。
沈福才還熱衷於社會公益事業,前些年村裡修路,捐資了1000元;長涇中心小學搬遷時,捐助了500元;2008年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前後捐助了2000元;支援貧困災區、資助希望工程等助學扶貧活動中,前後捐資了8萬多元。
3.幫助他人 他內心愉悅
幫助殘疾人,上門服務,是沈福才一項獨特的服務項目。一次,他從一位顧客那裡了解到已退休的顧老師腿腳不便,日常使用的輪椅車又壞了,無人修理。於是,他抽空背上工具箱,上門為顧老師修好了輪椅車。由此,老沈聯想到其他殘疾人的苦惱,便花時間對鎮區11位肢殘人員進行走訪,一一記錄他們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上門服務只收成本費。
沈福才背上工具箱,上門為殘疾人修車。 圖片來源:無錫市文明辦
因為修車修得好,價錢又便宜,長涇周邊不少鄉鎮、村的老年人都特地跑到沈福才這裡修車。2006年3月的一天,河塘的張老漢來到沈福才修車點,他是特意來「考驗」沈福才。當他把車交給沈福才後,一聲不響坐在矮凳上看。不一會兒,車修好了,沈福才問他:「你有老年證嗎?」張老漢說沒有,但沈福才還是只收了他5毛錢的補胎費。沈福才說:「老年人只收成本費,你沒老年證,但看起來也不年輕了,就按老年人收費吧。」這時,張老漢心服口服,他說:「真沒想到,我們從沒見過面,他也能照顧我,服了!」
妻子朱梅娣說:「他一心一意就是要為老年人服務。只要哪一天這樣的『虧本生意』少了,他心裡就會難受。」因為沈福才的這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格,榮譽接踵而來。他卻說:「我沒有什麼別的想法,就是想能多幫助一些人,這樣我能開心點兒。」
(文字來源:江蘇省文明辦 無錫市文明辦 作者:江陰日報社 記者 範增)
沈福才把誠信的理念貫穿在生活工作中,30年來,他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始終把方便他人作為準則,堅守誠信做人、誠懇待人的原則,認真修好每一輛自行車,周到服務感動了身邊眾人。
(責任編輯:孫茜)
【本網點評】
·沈福才:誠信經營成就精彩人生
·沈福才:無私奉獻做黨員先鋒
·沈福才:用誠信和奉獻打造「大事業」
【進入微博話題:#好人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