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內蒙古農業大學林學院2010級學生杜威,烏蘭察布市卓資縣人,1991年出生時早產不足兩公斤,發育遲緩,遲遲不能翻身、爬行,更不能走路,是媽媽的大愛創造了奇蹟,到4歲時,杜威神奇地站起來了,能夠走路了。他7歲時母親腦溢血,他就開始挑起家庭重擔,11年悉心照顧因病全身癱瘓、失去自理能力、思想意識全無的慈母。2008年8月4日這天清晨,奇蹟出現了:杜威為母親做好早餐,從廚房端出來時,竟看到媽媽不知何時在床邊站起來了!
杜威的事跡在群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2009年,還在上高中杜威同學被評選為「內蒙古自治區優秀共青團員」、第二屆感動內蒙古人物。2010年11月29日,杜威榮獲第二屆內蒙古自治區「孝老愛親」道德模範稱號。2011年1月上半月,《知音》雜誌刊登對杜威的長篇報導《媽媽用駝奶餵大你,10年泣血還娘一個站立》,感人至深。
杜威寫有11本《媽媽日記》,杜威每天詳細記錄母親大小便的時間和排量。晚間的情況時常是通宵不睡觀察記錄下來的,而白天,則是經過周六、周日詳細觀察所得,而在平時做記錄時,有時母親排便已經發生,為了掌握其相對準確的時間,每次他都是親自用手去試一下大小便的溫度。有許多字寫不出來,他就用拼音替代。一個月後,杜威終於掌握了母親每天大小便的規律,這樣他總按著這個時間表照顧母親排便,這樣母親少遭了許多罪。
忙完了媽媽的事情,杜威開始寫《媽媽日記》。來源:內蒙古日報
接下來,杜威每天都在日記上寫下母親的體徵、飲食及身體反應等。他發現,母親身體情況與天氣的變化有關。1999年4月20日的日記中,他這樣寫道:「變天了,媽媽又有些fan(煩)。這時只有多rou(揉)她才能安心。每節課下課,我都跑回去給她rou(揉)……」
「6月7日:昨天陰天了,媽媽又不好受了,她差一點從床上翻下來,多虧我在床的外面放了枕頭,從今天晚上開始我把我的小床nuo(挪)到床外面,這樣媽媽就是掉下來也落在我的床上,不會shuai(摔)著……」
「10月17日,今天給媽媽fan(翻)身多了幾次,又多按摩一些,她一點都沒鬧,說明她很高興……」
「11月2日,今天看見一頭母駱駝和它的小zai(崽)走在一塊,我一下子想到四五歲時媽媽帶我去取駝奶時的樣子了……媽媽用四年時間讓我站了起來,可是我就(卻)不能讓她站起來,真是難受啊。我可怎麼辦,就是用一輩子的時間,也要幫媽媽站起來啊……」
一天,父親杜子料看到這些令人揪心的日記,再也抑制不住淚水橫流。他決定帶妻子去北京治療,哪怕只是為可憐的兒子!這時,治療和用藥早已讓這個家家徒四壁,還落下外債。杜子料決定賣掉自住房。2000年寒假,他帶著賣房的四萬元來到北京天壇醫院。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妻子的身體有了好轉,雖然仍癱瘓在床,但意識清楚了些,能夠表達簡單的要求了。
回家鄉後,一家人開始租房住。縣中學校長馮連柱得知這一情況後對杜子料說:「你是學校的業務骨幹,不要租房了,我把操場旁的兩間平房騰出來,你們一家今後就住那裡吧。」那一刻,杜子料感激涕零。
生活似乎出現了好的轉機,但在杜威心中,這還不夠,因為他最渴望的是母親能站立起來,像常人一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