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共養「一頭豬」 ——榮昌用「大數據」做強生豬產業鏈

2021-01-11 上遊新聞

榮昌豬是我市畜牧業的一塊金字招牌,而四川的生豬養殖規模也排在全國前列,如何協同做強生豬產業?榮昌區用大數據串聯起了川渝兩地生豬產業,通過技術共享、模式共享、數據共享共同推動生豬大數據全產業鏈融合發展。

近日,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大數據•自貢運營中心正式建成投用。在該運營中心應用平臺上,生豬養殖統計、生豬價格趨勢、生豬產品生產趨勢、養殖戶和屠宰場數量等信息一目了然。

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大數據中心數據分析師

申靜邈介紹:

這些信息,就像生豬產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一樣,告訴我們養殖企業和養殖戶要不要補欄,要不要提前出欄,也提醒政府預警,做好應對之策。

去年6月以來,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大數據中心已經在四川內江、自貢建立了運營中心,瀘州等地的運營中心也進入洽談階段。同時,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大數據中心還獲得了市農業農村委和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關於生豬產業的大量數據,並在川渝兩地上規模的養殖企業、屠宰企業、農貿市場建立了34個數據採集點,以此編制了川渝生豬產業·能繁母豬存欄指數,用以指導生產,預警市場風險。

申靜邈說:

目前,我們川渝生豬產業·能繁母豬存欄指數已達到180.52,比去年年初上漲了70多點,顯示出市場行情的良好態勢。根據我們分析預測,受春節消費刺激,生豬價格將小幅上揚,後期川渝能繁母豬存欄將進一步恢復,預計今年3月左右接近正常水平。

據了解,川渝兩地正常年份生豬存欄佔全國的16%左右,生豬養殖規模加起來是全國最多的,通過大數據統一進行產業上的指導和安排,對西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生豬市場都有重要意義。

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大數據中心主任

鍾紹智介紹:

今年,我們還將聯合四川省相關州、市,構建互聯互通共享交換平臺,重點圍繞產業指數、區塊鏈溯源、數字監管和金融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推動川渝生豬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為百姓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保障。

相關焦點

  • 川渝共養「一頭豬」 做強生豬產業鏈
    2019年12月,鍾紹智從榮昌區委組織部調到剛掛牌的大數據中心,幾天後,中央就提出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構架,「共養『一頭豬』,做強生豬產業鏈,大數據中心從誕生之初起就帶著這個光榮使命和任務。」鍾紹智說。榮昌豬是一塊沉甸甸的金字招牌,而四川的生豬養殖規模也排在全國前列,如何協同做強生豬產業?鍾紹智陷入了思考。
  • 「象徵財富、吉祥和無限可能」——「熊貓豬」成就西部小城大產業
    近年來,西部小城榮昌圍繞「熊貓豬」形成了集養殖、飼料加工、獸藥生產、畜牧裝備製造、食品深加工、生豬大數據等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畜牧產業集群規模達到100多億元,是當地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在榮昌,豬代表了財富、吉祥和無限可能。」重慶市畜牧科學院院長劉作華說。「沒有落後的產業,只有落後的技術。」
  • 被馬拉松跑友刷遍朋友圈的榮昌扶貧豬「走上」脫貧戶餐桌
    今(14)日下午,在重慶琪泰公司,一群人抱著一件新鮮豬肉和年貨大禮包笑得合不攏嘴。這些人都是榮昌的一些重病殘疾低保對象、農村因病因學脫貧戶。新鮮豬肉和年貨大禮包是重慶琪泰公司贈送的。儘管還有20多天才會迎來春節,但是濃濃的年味已在他們身上瀰漫。
  • 2020年生豬產業大數據報告!大商所正式發布生豬期貨合約規則:怎麼...
    生豬是中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生豬產業鏈以生豬養殖業為中心,涉及飼料加工、獸藥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飲等諸多行業。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生豬生產國及豬肉消費國,生豬出欄量及豬肉消費量佔全球的比重均在50%以上。
  • 四川計劃2022年生豬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3900億元以上
    方案提出,到2022年,四川生豬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到3900億元以上,區域內豬肉基本自給,實現養豬大省向養豬強省跨越。 方案還提出,到2020年,四川全省出欄生豬6000萬頭,基本恢復往年水平;2021年出欄6500萬頭,生豬生產恢復正常。 據介紹,四川是全國生豬生產大省,也是國家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
  • 科普| 你知道中國人一年要吃掉多少頭豬嗎?
    近日「萬科養豬」訊息甚囂塵上,萬科食品事業部成立於今年3月,由萬科前董秘譚華傑掛帥,主要布局生豬養殖、蔬菜種植、餐飲三大領域。鑑於所招職位均與養豬相關,也可認為養豬是萬科食品事業發展的第一步。  那麼養豬真的賺錢嗎?我國全年要消費多少頭豬?豬市場有多大呢?本文將為您一一解答。  一、一年有多少頭生豬出欄?
  • 豬價瘋狂,肉價大漲,3組數據告訴你,豬價、豬肉何時降降降!
    導讀:在經歷了豬周期下行以及非瘟的雙重打擊下,我國生豬產能大幅受挫,在生豬供給偏緊的大環境下,支撐了豬價的豪橫上漲!雖然,進入2020年後,生豬產能呈現緩慢恢復的現狀,但是,2020年市場豬肉供給仍有明顯的缺口,尤其是,進入2020年4季度,受進口豬肉冷鏈運輸環節多次檢測出現問題,豬肉進口受限,凍品市場對於我國豬價的抑制能力大不如前!
  • 2019豬企跑馬圈地,單頭豬利潤今年還能再漲50%
    投資行業曾經的一句戲言「站上風口,豬都能飛上天」,成為了2019年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的真實寫照。受2018年爆發的非洲豬瘟疫情延續及相關市場供需變化影響,過去一年中國豬企們經歷了從大範圍虧損、扭虧為盈到與上年同期實現數倍增長的局面,豐厚的利潤,帶動了上市豬企為代表的一眾生豬養殖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的跑馬圈地養豬擴產動作。
  • 2020年我國生豬產業數據分析報告!
    從外貿數據來看:2020年3~9月中國豬肉及豬雜碎進口數量、金額較2019年增幅均在60%以上。目前已累計進口豬肉及豬雜碎432萬噸,較2019年高出93.5%;價值7783971萬元,較2019年高出165.4%。其中3~4月受前期疫情影響,進口規模突增;5~7月因為國內生豬產能尚未完全恢復,進口規模逐月增加;9月因為國慶、中秋等一系列節假日的刺激,進口規模再次季節性增加。3.
  • 養豬產業再布局 「南豬北養」格局開始形成
    也就是說,在全國所有可以誕下後代的能繁母豬中,頭部企業就佔了五分之一。預計到2019年底,佔比將達到四分之一。而且,頭部企業在市場上搶灘佔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2018年位列前10的養豬頭部企業共出欄5900萬頭豬,佔全國的8.6%。而僅在2019年前9個月,前10名企業的佔比就升至10. 8%,超過了2018年全年。
  • 隆陽區:念好「豬」字經 助力群眾穩脫貧
    2016年保山市勤豐食品有限公司及公司下設的顯會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了「萬戶富」生豬養殖發展聯盟,按照「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貧困戶+基地」的模式,探索出「母豬寄養」「仔豬賒養」「仔豬託養」三種生豬養殖扶貧模式。張從榮是西邑鄉真峰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夫妻倆因患有慢性疾病,無法外出打工,也幹不了重活兒。
  • ​四川省政協2020年重點提案辦理公開⑧ | 吸納提案建議,川豬兒...
    提案名稱:穩定和做大做強我省生豬產業的幾點建議 提案單位:民革四川省委 牽頭承辦單位:四川省農業農村廳 督辦領導:四川省政協副主席 祝春秀【摘要】四川生豬素有「川豬安天下」的美譽。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四川省全力恢復生豬生產,出臺多項舉措助力產業發展。
  • 動輒年銷千萬頭生豬 頭部豬企為何總是「挑戰極限」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馬嘉)2021年剛剛開始,頭部豬企傲農生物就給自己立了頗有挑戰性的業績目標——要在2021年實現生豬銷售量400萬頭、淨利潤2.28億元,此外還要在2023年銷售超過1000萬頭生豬。除了傲農生物,其他頭部豬企也先後表示要「年銷千萬頭生豬」。
  • 2020年養50頭豬有補貼嗎?能夠補貼多少錢?
    每年生豬養殖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今年受到豬瘟的影響,豬肉價格也是不斷上升。那麼針對2020年養50頭豬有補貼嗎?能夠補貼多少錢?國家在這方面又有哪些政策?一起來看看! 2020年養50頭豬有補貼嗎?
  • 生豬期貨籌備20年後終上市,大豬吃小豬的時代逼近了
    豬周期,即豬價上漲,養殖戶逐利,開始增加能繁母豬(能繁殖的母豬)和生豬供給,等市場供過於求後,豬價重新下跌,養殖戶又減少供給,豬價重新上漲。說白了,這就是經濟學最基礎的價格——供求互相影響關係。
  • 2021年是「九屠共豬」,今年生豬行情預測:高開低走
    導讀:2021年是「九屠共豬」,今年生豬行情預測:高開低走陽曆2021年已經到元月12號了,大家對於今年生豬行情還是很關心的,生豬是漲是跌,都關係著養殖戶們對於來年養殖信心的影響。有人說2021年是「九屠共豬」,可能還有人不理解是什麼意思?
  • 千方百計發展生豬產業 ——黔江實現穩產保供背後
    當翻開黔江區農業農村經濟這一篇章,生豬產業稱得上當之無愧的「骨幹」力量。這一產業在經歷了13年的大發展上一騎絕塵,連續12年獲得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獎勵,即使在非洲豬瘟肆虐的大環境下,這一產業繼續迎難而上,以堅定不移決心和信心向著國家現代生豬產業園目標前進。
  • 豬價大部下跌,別慌!測算2021年全國生豬缺口將達 0.88 億頭!
    立馬收到明天豬價‍ 編者按:關注豬價,豬易數據分析今日豬價呈現大部下跌,跌勢由銷區傳向產區;養豬人別慌,新華財經在「生豬期貨上市在即,投資還是投機?」一文中分2021年豬價整體偏於下行但仍處高位,測算2021年全國生豬供需缺口仍將達 0.88 億頭,根據線性模型測算2021年生豬均價或達24.2元/公斤,同正常年份相比仍處於高位。一起看看具體詳情: 生豬期貨上市在即,投資還是投機?
  • 辭職回農村養50頭豬,能否比打工收入更高?
    辭職回農村養50頭豬,能否比打工收入更高?對於辭職回農村的人來說,讓他們馬上就是上馬幾百頭豬的養殖場也不太現實,畢竟一是需要資本,二是需要大量的技術,很多人都是普通打工者而已,雖然知道養得越多賺得越多,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也就是能夠養個50頭豬就差不多了。 那麼養50頭豬需要多少錢,又能夠賺多少錢,能不能比打工更強呢?相信這是不少人都關心的問題。
  • 締造土豬行業傳奇與輝煌
    目前,他正在締造土豬行業傳奇與輝煌。從生豬屠宰中,他看到了生豬產業化希望林其鑫出生於何埂鎮聯盟村。「父親從事生豬屠宰業,我5歲就開始接觸土豬屠宰,10歲便可獨自分割一頭豬,13歲可獨立宰殺土豬,15歲開始在重慶主城銷售豬肉,從小對這個行業就比較熟悉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