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堅強的橋,通車後89天就被炸毀,超期服役33年仍堅不可摧

2021-01-09 小青講旅遊

中國自古被稱為「橋之國」。我國現有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石拱橋趙州橋。還有被稱為萬裡長江第一橋的千米長橋武漢長江大橋。現在有世界上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從古至今,我國的橋梁建築技術始終走在世界前列。橋是實用性和觀賞性都很強的建築物,凝結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還包含著歷史的記憶,見證著時代的發展。

說起近代中國的建橋史,有一座傳說中的大橋,那就是杭州的錢塘江大橋。這座大橋是橋梁專家毛設計的,也是我們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我們在教科書上讀到它,在電視和郵票上看到過無數次,它見證了杭州從戰亂到和平時期的「老人」,對我國的交通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錢塘江大橋(鐵路橋)自1937年9月26日開通(同年11月17日路橋開通後)可以說是「命運多舛」。開通後僅89天內,為了防止日軍南下,忍受痛苦逃離轟炸的難民不計其數。事實上,當時局勢緊張,Moel建橋時,在大橋的一個橋墩上留下了不在圖紙上的小洞,當時隨時準備炸橋擊退敵人。

錢塘江大橋是一座不放置炸藥,也不能炸毀位置的橋,此後大橋的橋墩在1944年和1945年又被炸毀,經過1948年莫伊勝老師親自主持的整修後,於1954年正式恢復。錢塘江大橋連接杭州和浙江、江西兩條鐵路,錢塘江兩岸相連,促進了兩地經濟往來。

除了戰爭的炮火之外,這座建在錢塘江上的大橋每年還要忍受其他地方罕見的潮水和沙的威脅。但是,大橋從來沒有進行過技術整頓。2000年的維修是規模最大的,只是更換了道路橋的橋面板。到目前為止,服役33年的錢塘江大橋仍然更新安全駕駛記錄,仍然堅不可摧,被稱為「腿部堅韌」。

現在錢塘江大橋已經是除西湖之外杭州的另一張城市名片。去杭州旅行的你會很容易發現錢塘江大橋和陸和塔共存的場面。日日新構成杭州的城市形象和標誌。在電子支付不普及的時代,杭州的地鐵單程票和杭州市的公交車票也無一例外地拍下了這座橋。

現在錢塘江大橋的北人橋處建起了錢塘江大橋紀念館和摩埃承教師像。紀念館有3個展廳和6張,收藏了大量照片、實物、毛依勝的著作、手稿、藏書和使用的物品等。觀眾不多,但看起來有點陳舊的紀念館記錄著那個時代的榮辱和興衰。錢塘江大橋已經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化遺產,但茅以升要以修千秋萬代橋的精神世代相傳。今天,我們的技術更加先進,財力更加雄厚,設備更加完善。希望錢塘江大橋能成為早教業的精神標杆。交婚是永恆的。

相關焦點

  • 茅以升:3年心血建成第一座現代化大橋,僅89天後,他下令:炸橋
    01茅以升,1896年生於江蘇省的鎮江市。他一生中獲得過無數光輝的稱號,諸如土木工程大師、中科院院士、NAE院士……而其中最矚目的,是他「中國橋梁之父」的頭銜。建造橋梁,是茅以升從幼年時期就埋下的夢想種子。百餘年前的一個冬天,他出生在一個微寒之家。
  • 漢江最寬鋼鐵「彩虹」合龍 漢江七橋明年5月前通車
    該橋線路全長2754米,其中跨江主橋長672米,主橋上構為132米+408米+132米三跨連續鋼桁系杆拱橋,設計為雙向6車道,並預留遠期拓寬至雙向8車道條件。該橋2017年12月開工。今年,大橋局項目部克服疫情、汛期等影響,成為武漢首個率先復工的橋梁工程。項目部科學倒排工期,與時間賽跑,不斷縮短節段架設時間,比預計合龍時間提前了5天。
  • 4年多時間,久等了!9月25日,同濟橋全幅通車
    4年多時間,久等了!    9月25日,同濟橋全幅通車    常報全媒體訊 號稱「常州第一橋」的同濟橋,終於要在9月25日全幅開通。從2015年4月老同濟立交橋封閉施工,到2017年底初步建成、非機動車及行人可以通行,再到即將全幅通車,常州人等待了4年時間。
  • 文麻高速預計今年7月全線通車
    一起來了解文(山)至麻(慄坡)高速公路項目概算投資115.2億元於2018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路線起自接已通車蒙文硯高速公路甲馬石 K89+824 處止點位於麻慄坡北全長74.776km全線使用雙向4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整體式路基寬26米設計時速80公裡
  • 新岱家山大橋即將建成通車 岱山老橋可否留作人行景觀橋
    新岱家山大橋即將建成通車岱山老橋可否留作人行景觀橋在漢口北的府河兩岸,位於漢黃路上的岱山一橋、岱山二橋又稱「岱山老橋」,是附近黃陂和漢口居民往來的重要通道。最近有市民反映,希望新岱家山大橋建成通車後,依然保留老橋作為人行景觀橋,供兩岸行人和非機動車來往,既能減輕新橋壓力,又方便百姓生活。對此,記者進行了多方探訪,獲悉兩座老橋已運營超過50年,近幾年的健康檢測結果均為合格,但由於府澴河河道整治工程,新岱家山大橋建成後,老橋是否保留要根據河道整治的最終規劃而定。
  • 《金剛川》橋梁是哪一場戰役 為何美軍炸不掉金剛川的那座橋?
    1951年7月10日,戰爭雙方開始舉行朝鮮停戰談判。從此,戰爭出現長達兩年多的邊打邊談的局面。朝鮮停戰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又幫助朝鮮人民為戰後的恢復和建設作了大量的工作。1958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返回祖國。
  • 朱莉導演大片《堅不可摧》攜3項奧獎提名登陸中國
    原標題:朱莉導演大片《堅不可摧》攜3項奧獎提名登陸中國 讚佩裡尼本是頑劣少年,在家人鼓勵下開始苦練長跑,還參加了1936年柏林奧運會。    20歲時讚佩裡尼加入美國空軍。在一次飛行任務中,讚佩裡尼在一架綽號為青蜂俠的B-24轟炸機上擔任投彈手,結果飛機出現故障,連同機上戰友一起墜入海中。    讚佩裡尼和兩名同伴困在一個救生筏上,在海上漂流了47天,當他們終於等來救援,來者卻是日本海軍。
  • 《金剛川》背後的水門橋戰役,志願軍戰士用生命譜寫抗美援朝的讚歌
    其實,《金剛川》反映的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中志願軍東線的「長津湖戰役」中的一次戰鬥,稱為「水門橋戰鬥」或「水門橋阻擊戰」。 無獨有偶,在西線戰役中,志願軍38軍的一個由321人組成的偵查特遣隊成功穿插到德川,炸毀了聯合國軍撤退必須經過的武陵裡大橋,那次炸橋的戰鬥也被搬上了銀幕,電影的名字叫《奇襲》。
  • 一座石頭橋,有什麼好看的?大汶口明石橋,「橋」見了泰安變遷
    它是中國最早的農耕文明發源地之一,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6500年至4500年的新石器時代。「大汶口遺址」,就坐落在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大汶口是「五汶」匯聚的地方,南北連接泰山與曲阜,依汶河而建。歷史元素讓汶口古鎮具有獨特的記憶。省內現存最長古石橋一座石頭橋,有什麼好看的?
  • 濮陽將新建兩座黃河公路大橋 2021年6月底建成通車
    繼續前行經李馬橋西後逐漸偏向西南,經任李趙莊東後,在羅樓西北與省道S101(原S307)交叉,經王莊西後跨越辛楊乾渠並轉為南向。路線經西牛橋西、苗王莊東和後李胡後,在前李胡西北方向起橋(黃河特大橋),再次跨越辛楊乾渠,經前李胡與武盛莊之間的空檔連續跨越黃河北大堤、北側灘地、主河槽、南側灘地及黃河南大堤後經北關村西側,於舊城鎮東側到達項目終點。
  • 文昌橋終於可以歇歇了!文昌二橋即將開建!
    清嘉慶八年至十八年重建時,修有專志——《撫郡文昌橋志》,開創了我國編寫橋梁建築專著的先河,曾被清代各地作為建橋藍本。修建文昌橋時工匠們創造的「幹修法」施工,在我國建橋史上留下了輝煌一筆。  這座石橋,曾一度被改名為「行易橋」「解放橋」,多次遭受兵變戰火。建國後,為了保護這座橋梁,人民政府對文昌橋進行了多次維修和擴建。
  • 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不超過10年,你家有超齡服役的老家電嗎?
    圖說:國美零售以及永樂生活電器在上海啟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你知道嗎,超齡服役的家電存在安全隱患,大部分家用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都不超過10年。2020年初,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發布了《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系列標準,認定冰箱、空調、洗衣機、吸油煙機、電熱水器等產品的安全使用年限均不超過10年。但在過去,中國家電行業對於家電產品的使用年限沒有明確而清晰地規定,加上中國家庭的節儉型消費特點,讓很多家電的使用年限往往高達15年、20年。
  • 經歷40年的洪水沒有倒,汶川大地震沒有事,卻撐不住專家的一句話
    中國的建築行業其實從古至今都是迅速發展的。可以說中國人在這方面是很有天賦的,我國為其他國家修建的大橋亦是我國基建實力的證明,說明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完全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其實我國很早之前,建築工程的質量就達到很高的水準了,沱江大橋(該橋位於四川簡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即便是40年的洪水,也無法動搖它。經歷40年的洪水沒有倒,汶川大地震沒有事,卻撐不住專家的一句話。這座橋建於1967年,至今也算是歷史悠久,當時搭建這座橋的目的,其實主要是便於沱江新老城區的銜接,也為了民眾的生活便利。
  • 「天兔」摧毀8年後,高埔鎮社徑連接船埔鎮圓埔這座橋重建!
    本村有一半山嶺田地在橋對岸,此橋是村民生產、出行的重要橋梁,也是連接高埔鎮毛嶺農場(山裡人家)、後洋等村的交通要道。       因各種原因,同民橋歷經多次損毀、重修,自2013年受颱風「天兔」摧毀後至今未修。       如今,同民橋兩岸的道路已經實現了硬底化,但因橋毀致路閒置。
  • 9月29日,正式通車!|合肥早新聞
    9月29日,正式通車!9月7日記者獲悉,9月29日蕪湖長江三橋公路橋將正式通車。該橋位於蕪湖鏡湖區弋磯山北側,是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鐵路及蕪湖城市跨江交通骨幹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高速鐵路、市域軌道交通、城市主幹道路於一體的公鐵合建橋梁。
  • 武漢第七座漢江公路橋——漢江灣橋貫通預計5月通車
    1月11日上午9時,經過24小時連續焊接,漢江灣橋最後一塊橋面板順利對接,標誌著主橋橋面實現貫通,距離今年5月通車目標又近一步。最後一塊橋面板順利對接。橋梁位於知音橋和古田橋之間,漢口岸與古田四路相接,漢陽岸與玉龍路相接。主橋橋面貫通,預示了漢江灣橋向著通車目標又邁出了決定性一步。漢江灣橋工程全長2754米,主橋為主跨408米的中承式鋼桁系杆拱橋,標準橋面寬47米,設計為雙向6車道,並預留遠期拓寬至雙向8車道條件。漢江灣橋主橋貫通。
  • 瀘州800年寶來橋古渡今起停運
    四川最大客運輪渡——瀘州城區最後一個水陸碼頭、800年古渡寶來橋,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將從今天起,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消失在瀘州人的視線中。  昨日,寶來橋古渡一改往日的沉寂,變得熱鬧起來。70多歲的趙永康,手持一本《永樂大典》,指著身後的渡口對大學生們說:「同學們,記住寶來橋,記住這個瀘州城區最後消失的800年古渡口。」  趙永康老先生引經據典道:從望江興嘆到有船可渡,再從建橋通車到如今渡口停運,這代表著瀘州從一個階段邁進了另一個階段,雖是進步,卻有留戀。來自瀘州醫學院的大二學生雷蕊綺是涼山州人,對於寶來橋渡口的認識,僅限於曾坐過兩次船而已。
  • 福廈鐵路漳州下行聯絡線跨越杭深鐵路轉體橋成功轉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月6日凌晨,由中國中鐵六局負責施工建設的福州至廈門鐵路漳州下行聯絡線跨越杭深鐵路轉體橋成功轉體,成為新建福廈鐵路2021年開年「第一轉」。0點30分,漳州下行聯絡線跨越杭深鐵路轉體橋的兩段橋梁同步轉體,在鋼絞線和千斤頂的共同牽引下,重達5500噸的橋體在30米的高空逆時針轉體27.7度,整個轉體過程歷時40分鐘。漳州下行聯絡線跨越杭深鐵路轉體橋是福廈鐵路的控制性工程,採用雙幅同步轉體,單個轉體橋長100米,雙幅橋體總重11000噸,相當於1000輛小轎車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