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是什麼意思?

2021-01-08 子夏故壇

九二: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象曰: 其子和之,中心願也。

(一)釋字

古代飲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狀顯示使用者的身份。《說文》:「爵,禮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飲。器象爵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爵」同「雀」。「器象爵者」即「器象雀者」,指爵杯口沿外撇,前尖後翹,象雀之「喙」與「尾」;爵杯圓腹略深,象雀之腹;爵杯有三足而高,象雀之長腿,爵杯口沿兩側有對稱的立柱,象雀退化後的翅膀。爵杯設置為雀形,取雀鳴喈喈(諧音節節),提醒飲酒要節制。雀翅退化為立柱狀,告誡人若沉溺於飲酒,則會使翅膀退化而不能飛矣。雀喙與雀尾皆設置為流槽,然「尾部」流槽寬而深,「喙部」流槽窄而淺。以喙部流槽飲酒為淺飲,從尾部流槽飲酒為豪飲。淺飲則象徵飲而有節,豪飲則如飲雀之排洩物,這就是規勸人們要節飲。爵有三足而雀有兩足,這也是告誡人們,飲酒過量則兩足不穩,會失態,故須有三足支撐,人有三足,豈不醜乎?

本意是分散,這裡指分享,分而享用之。

《說文》:「陰,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從侌聲。」《說文·段注》:「者,閉門也。閉門則為幽暗。故以為高明之反。……日之所照曰陽,然則水之南,山之北為陰可知矣。」這裡指沼澤卑溼之所。

鶴是大型的涉禽,頭小頸長,嘴長而直,腳細長,叫聲洪亮。鶴主要棲息在沼澤、淺灘、蘆葦塘等溼地,巢多築於沼澤地的草墩上或草叢中,產卵一至二枚,雌雄輪流孵化。幼鶴覓食時緊隨雙親左右。幼鶴長到一歲,為了養活新出世的雛鶴,雙親要忍痛將其趕走,讓它自立。

丹頂鶴性情高雅,形態美麗,素以喙、頸、腿「三長」著稱。直立時可達一米多高,看起來仙風道骨,被稱為「一品鳥」。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風的白鶴,來比喻修養身心的高潔之士。由於常見鶴鳴子和,父行子隨的景象,所以鶴常象徵父子關係。

《詩經·小雅·鶴鳴》: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蘀。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於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二)釋象

《中孚卦》是由《遯卦》變化而來的,《遯卦》先變為《巽卦》,然後《巽卦》再變為《中孚卦》。《中孚卦》九二原為《遯卦》九四。《遯卦》九四與初六正應,這裡確定為父子關係。《遯卦》九四為父,初六為子。卦變為《中孚卦》後,《遯卦》九四成為《中孚》九二,而《遯卦》初六成為《中孚》六三。故在《中孚卦》中,九二與六三為父子關係,九二為父,六三為子。《中孚》九二為震體主爻,「震為雷」,雷聲曰鳴,故曰「鳴」。《說卦傳》:「其(震)於馬也,為善鳴。」又九二居兌體,「兌為澤」。居於澤而善鳴者莫如鶴,《詩》曰:「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故這裡取象為「鳴鶴」。《中孚》九二上面是一個艮體,「艮為山」。《中孚》九二在山的下面(陰面),故曰「鳴鶴在陰」。《中孚》六三為兌體主爻,「兌為口舌」,口舌為言語,故能「和之」。

《遯卦》九四為父,初六為子。父子雖應卻距遠,故不相見也。《遯卦》變為《巽卦》時,《遯卦》九四入乎內而與初六近比,遂成《巽卦》九二。《巽卦》九二與初六近比,象徵父子相見。《巽卦》再變為《中孚卦》後,《巽卦》初六從九二下面飛到了九二上面,成為了《中孚》六三。《中孚》九二為「鳴鶴」,六三為「其子」,系列卦變時,就象鳴鶴與其子相見,而其子圍繞鳴鶴上下翻飛,並有口舌交流,故曰「其子和之」,一幅父子相親,盡享天倫的畫面。父子相見,其樂融融,遂心願也,故《象傳》釋曰:「其子和之,中心願也。」

《中孚》九二為震體主爻,「震為蕃鮮」,「蕃鮮」指豐盛的祭品,即祭祀所用的酒肉。析言之,震體柔爻象為可食用的酒肉,而震體剛爻則象為盛放酒肉的容器,《易》或象之為「豆」,或取象為「簋」,這裡取象為盛酒的容器「爵」,故言「我有好爵」。「爵」在這裡以酒器借代酒食。《中孚》九二與六三近比,六三為兌體主爻,「兌為口」,張口於爵上,為飲酒之象。九二與六三為父子關係,九二自稱為「我」,稱六三為「爾」。「爵」是「我」的,飲者卻是「爾」,象徵兩者共飲同享。故曰「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三)義理

鳴鶴性情高雅,有君子之風。父子相和,長幼相親,為有孚也。幼鶴靠父母餵養,然鶴稍長大後,父母會逐漸培養其自食其力的能力,變餵養為分享。找到食物後,不再全部餵給幼鶴,而是與幼鶴分享,以鼓勵幼鶴自己學會覓食。孩子經驗不足,能力有限,完全撒手不管,有失仁愛;但大包大攬,過分溺愛,則不利於培養孩子自立能力。故學會與孩子分享,既關照了孩子的生活,又促使孩子自立,這就是「中孚」之道。人有時,真應該向動物學習,學習動物的育子之道。孩子過於依賴父母,就難以長大成熟。要根據孩子的成長程度適當給予一定的生存壓力,才能最終促使孩子自強自立。不要過分溺愛孩子,世人鮮識「中孚」之道,這樣會害人害己。

相關焦點

  • 1.讀易經體會之中孚卦裡命運悽慘的公雞
    突然一串天籟之聲響徹雲霄,傳遍整個山谷,接著「喔,喔,喔」的聲音彼此起伏,湊響一場狂歡樂章,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這是公雞在打鳴,農村裡很常見的自然現象。公雞打鳴怎麼會和中孚卦聯繫在一起?原來公雞打鳴這種自然現象也寫進了中孚卦的爻辭裡。上九:翰音登於天,貞兇。翰音代指公雞的叫聲。意思是:公雞的叫聲響切雲霄,很兇險。
  • 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解析「中孚卦」之卦圖
    第三十一節 中孚與小過之道第六十一卦 中孚卦卦圖: 象辭: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卦辭: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
  • 農村俗語「男吾得子時,女吾得午時」,是什麼意思?現在還適用嗎
    文/思源農村俗語「男吾得子時,女吾得午時」,是什麼意思?現在還適用嗎過去幾十年裡很多人都嚮往著大城市的生活,畢竟大城市燈紅酒綠讓年輕人流連忘返,而且配套的生活設施也非常齊全,所以相對來說會比較便利。雖然小編看到的俗語也不少,但之前聽過村裡老人閒聊時說過一句「男吾得子時,女吾得午時」一直不知道什麼意思,聽起來就很拗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人知道這句話說的到底是什麼。不過大家不知道也沒關係,因為小編打聽一番之後終於解開了困惑。其實這句話雖然直觀地看不容易理解,但只要稍稍結合農村的習俗就肯定能理解其中的含義了。這句話的主題說的是男女的生日,按照老一輩的說法就是人的生辰八字。
  • 劉封不救關羽,因關羽說劉封是螟蛉之子,螟蛉之子是什麼意思?
    在孤立無援之時,關羽曾派廖化突圍,向上庸的劉封和孟達求救,劉封本來想發兵救援,但是,孟達勸劉封說,當初,漢中王準備立後嗣,關羽說將軍你是螟蛉之子,不能立。劉封聽了之後,決定不再去救援關羽,關羽最終被東吳擒獲殺害。倒黴就倒在螟蛉之子這四個字上面了,如果關羽當時不說,也許就沒事了。《三國演義》第七十六回:封曰:「吾亦知之。奈關公是吾叔父,安忍坐視而下救乎?」
  • 《說文解字》第158課:漢代有官「執金吾」,「吾」是什麼意思?
    詳情如下:1、吾。這個字有三個讀音:(一)wú。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示的讀音。《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吾,我自稱也。從口,五聲。」形聲字。本義就是第一人稱代詞,相當於我。我們看一下吾的字形發展狀況:
  • 天選之子是什麼梗 天選之子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
    最近,都被天選之子這個話題刷爆了,不管是微博還是朋友圈都能看到。那麼天選之子是什麼意思?天選之子是什麼梗?下面來看看。「天選之子」是什麼意思  作為網絡流行詞的該詞,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上天選擇的人,作為網絡流行語,主要在英雄聯盟、絕地求生等網路遊戲玩家中流行,指的是遊戲中運氣極好的玩家,能夠絕地躺贏,0殺吃雞。走出電競圈普及開來後引申出來的比較廣泛的含義是泛指運氣好的人。該詞也常常被用作「天選之人」。
  • 已亥年 吾之回眸
    回首已亥,苦樂皆多,遂提筆記之。至校三載,日微明而起,月霜白而歸,從業之艱,為師者當知不易。待所遇之人,必至善至誠;對所遇之事,必盡心竭力。與夥伴聚力齊心,成事頗多,得眾信任,幸之,愧之。吾能說善演,常得眷顧。五月,吾攜吾兒吾父入杭,榮得桂冠,遂入省,獲第二;玖月,吾攜眾師再登臺閣,演繹教育之能事,亦創佳績。
  • 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精品收藏)
    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閔子騫(公元前536年—卒年不詳),名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孔門十哲之一,列弟子德行科。閔子以孝聞名,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稱讚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邢疏:此章明閔損之賢也。「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者,費,季氏邑。季氏不臣,而其邑宰數畔。聞子騫賢,故欲使之也。
  • 老子的為善之道:不善者吾亦善之
    《道德經》有云:聖人常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這一章的意思是聖人常常是沒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
  •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這則小寓言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
    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 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 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在這段話中,莊子與惠子辯論的焦點起源於莊子說的那句「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