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總以公曆(陽曆)或者農曆(陰曆)來計算年月日以及記錄重要的節日或者事情,孰不知其實除了公曆和農曆,還有其他的曆法,比如佛曆,佛曆屬於宗教曆法的一種,主要用來計算和記錄佛教中的一些重要事宜。那麼,佛曆元年指的是什麼時候呢?這個問題真的是難以解答,其一是因為歷史久遠難以考察,其二是因為能夠提供參考價值的文獻所刊佛曆各不相同。
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一年為紀元元年,想要追溯佛曆元年的具體時期,那麼釋迦佛的生卒年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佛教紀元抉擇論》中講過關於釋迦佛的生卒年問題,其中說到西藏地區所傳的佛滅時間為公元前2422年,而丹麥的學者韋斯特加德考證出來的佛滅時間卻是公元前368年,二者相差了竟然有2054年。除了這兩種說法,還有約七十種不同的說法,說法眾多,各有其理,從這些說法中,挑選一些,還是可以得到一些歷史依據的。在此僅選兩種說法加以簡述。
其一為「阿育王即位」說。大家都知道,佛教中皆有關於阿育王即位於佛滅若干年的記載,所以,只要知道了阿育王即位的時間,便能推算出佛滅的時間了。阿育王作為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崇尚佛教並大力弘揚佛教,為此還留下了很多著名遺址,例如石柱、石窟等,在這些遺址上其鐫刻了相關銘文,其中一章中記載了阿育王在位十一年時,曾派使者到五個國家去傳播佛教,而這五個國王的名字就被鐫刻在了銘文中,據考察,這五個國王同時在位的時間即是公元前261到258年間,由此便推算出阿育王的即位時間約為公元前271到268年。若根據南傳佛教計算,阿育王在佛滅218年後即位,那麼佛滅時間即為公元前489到486年。可若根據北傳佛教計算,阿育王在佛滅116年後即位,則佛滅時間應該為公元前387到384年。
其二為《周書異記》說。《周書異記》是我國漢地的傳說。據此說講釋迦佛滅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此說的來歷是由於佛教傳入我國後,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使得土生土長的道教受到了擠壓,為了抵制佛教,所以有了「化胡」的說法。《周書異記》雖然對我國影響很大,但是卻沒有得到歷史學界的認可,因為其缺乏歷史依據,所述內容無從考證,甚至無人表示真正的看到過這本書。但是此說被漢傳佛教所信奉,也就約定俗成,所以佛滅於周穆王時期的傳說也就流傳了下來。
說法萬千,莫衷一是,皆可理解。畢竟日月交替,世事變遷,諸多因素加以紛擾,也就難以統一了,但只要向佛之心都是至善至誠的,形式也就只是錦上添花罷了,何須糾結。
佛陀說的輪迴是輪轉五道,為什麼現在卻是六道輪迴呢?
佛陀時代只有精舍,為何傳到了中國卻出現了無數寺廟呢?
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佛陀放下執著的決心,值得所有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