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幫孩子克服恐懼,這幾招可能會幫助到你

2021-01-09 吳阿靜1

有些孩子天生就膽子小,只要家長不在身邊那都不敢去;有些孩子則是對特定的東西感到害怕,其實害怕某些東西這都是正常的行為,但是有些害怕往往影響了我們的正常生活。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特別是還處於孩童時期,由於個人能力的弱小和對很多事物的不了解,很容易對許多事物產生恐懼。如雷電、黑夜或某些動物等。這就需要家長不斷地引導,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構建一個安全的心理環境。

孩子的恐懼心理與成年人的恐懼並無兩樣,只是不同的年齡階段的表現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每個孩子都會經過這個情感發展的階段。

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樣的問題吶?

幫助孩子表達情緒。通過提問與傾聽,讓孩子將內心恐懼的對象描述出來,恐懼的情緒表達出來。當情緒開始表達,就已經開始被看見被療愈了。如果孩子不願意說,可以引導孩子用畫畫或者沙盤或者其他創作形式表達。

不要懲罰或嘲笑孩子的膽小。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正確的應是承認孩子害怕的東西確實存在,這樣,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恐懼,也就會相信你的勸慰、解釋,才能解除恐懼的心理。

利用孩子的愉快情感來克服恐懼心理。應經常讓孩子參加遊戲、去公園玩等活動,產生愉快情感來克服恐懼心理。同時,還可以鼓勵孩子用講故事、繪畫等活動,講出或畫出自己最害怕的東西,把內心恐懼表達出來,宣洩出去,從而解除恐懼心理。

家長要克制自己的恐懼,保持冷靜。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恐懼,因為恐懼的情緒是會傳染給孩子的。

英國哲學家羅素對兒童恐懼問題做了專門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如果教育者沒有恐懼感,孩子的恐懼成分會大大減少,因此照顧孩子的家長即使對某些事物感到恐懼,也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克制,不要把恐懼感表現出來。

.幫助孩子區分想像和現實。跟孩子一起,查看房間,確認沒有鬼的存在。跟孩子聊天,他想像的東西是真實的還是假的。(部分孩子可以意識到是假的,但是還是會害怕)

孩子的害怕一部分是由於自身的弱小,一部分是來自於家長帶來的情緒。我們要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就要讓孩子首先了解事物本身,有一個清楚準確的認識,慢慢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恐懼也就會慢慢消失。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書,僅僅需要79元,不過是一包煙的價格,可以幫助你培養孩子,何樂而不為呢?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看看:

相關焦點

  • 睿智燈塔-孩子晚上怕黑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黑暗恐懼
    每個孩子從出生起,生活環境和性格都會有一定的差異,而這些因素也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性格,有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活潑開朗,有的孩子卻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還特別怕黑,就連晚上自己睡覺都覺得非常害怕,這讓很多家長十分疑惑。那麼,孩子晚上怕黑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黑暗恐懼呢?朋友家的女兒園園,從小就特別怕黑,平常都不敢一個人呆在家裡。
  • 孩子怕黑怎麼辦,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克服怕黑心理
    1.家長不要動不動嚇唬孩子 有的家長為了制止孩子哭鬧,經常用「黑房間裡的老鼠專咬不聽話的孩子」、「再哭就把你關到黑房子裡」等嚇唬孩子。這樣,黑房子、老鼠、小蟲等成了可怕的東西。由於怕黑,孩子對與黑暗有聯繫的事物避而遠之,更不用說去觀察、接觸和探求了。
  • 高三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焦躁情緒
    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幫助孩子穩定情緒、平和心態: 1.客觀理智地看待高考 形成孩子心理過大壓力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孩子把考大學作為了自己唯一的出路和目標,對高考期望值過高,超出了自己水平,這種壓力超過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家長和老師也是這樣要求孩子的。
  • 孩子為什麼會對某些事物懼怕?父母用這3個方法,幫孩子走出恐懼
    本來以為只是孩子還小,對這些很大隻的動物有點恐懼,結果幾年過去了,孩子如今已經上了初中,依然會對毛茸茸的東西感到害怕,每次一看到毛公仔,甚至是一個毛團狀的鑰匙掛扣,都會很驚慌地叫我拿開。後來我發現事情不對,帶著孩子去看了做了專業的心理諮詢,諮詢師這才告訴我,孩子的恐慌並不單純,這更像一種"心結",需要我們輔助慢慢去解開。
  • 當孩子說「我怕」,家長要學會聆聽孩子心中「恐懼」的小秘密
    當家長聽到孩子說媽媽,我怕媽媽我不要一個人睡的時候,這張可能不太理解,更多的家長不能理解,為什麼孩子那麼膽小?有什麼好怕的?但聽到孩子說我怕的時候,很多家長可能會重複,你要勇敢,我只是只被小孩子膽子怎麼那麼小?其實對孩子來說,恐懼是一種非常正常的情緒,最好快樂開心,沒有什麼區別,那麼恐懼是什麼呢?
  • 福利丨如何擺脫不安與焦慮?這套心靈繪本幫助孩子從內心戰勝恐懼
    又到了星期五,書評君的福利派來啦!當我們懷中的小嬰兒轉眼間學會了站立和行走,便有了「在不安世界裡尋求安全感」的訴求。面對逐漸開闊的世界,不斷接觸的新事物,不斷踏出的「第一步」,焦慮、恐懼、無措都會襲來。那麼,如何擺脫不安與焦慮,克服恐懼心理呢?
  • 孩子社交恐懼會有哪些影響?父母要如何幫助孩子走出恐懼?
    尤其是不少父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或有很多同齡人的地方時,孩子就會變得非常內向和害羞,有的孩子還會在生人面前非常不自在,會出現強行拉著家長要離開的行為。如果此時父母鼓勵孩子參加社交活動,有可能還會引起孩子的負面情緒。以上種種行為其實都是由於孩子對於社交抱有抗拒的心理,因此對於正常的人際交往非常牴觸。導致社交恐懼的很大原因其實與家庭因素有關,想要糾正孩子的社交方式,也必須從家庭方式下手。
  • 孩子嘴笨不僅是情商低,教孩子學會表達到能說會道,家長要用3招
    孩子「嘴笨」,說話傷人周末帶女兒去公園散心,恰巧碰見其他兩位家長。三個孩子玩成一團,三個家長也只能扎堆聊天。本來聊得挺開心,A的女兒a突然大聲喊起來:「你這個手這麼髒,碰髒我的裙子怎麼辦?你能賠嗎?男孩子怎麼一點都不注意衛生!」B的兒子b生氣了,也喊道:「那你就不要和我們玩啊!
  • 怎樣克服寶寶看牙的恐懼
    隨著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家長對孩子的口腔疾病越來越重視,一些家長會定期帶自己的孩子見牙醫檢查牙齒。但大部分孩子的表現使得家長都會感到頭痛,一些稍大的孩子抱定了「寧死」不去醫院的態度;一些較小的孩子在家長的連哄帶騙的情況下才肯到醫院的口腔科。
  • 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別擔心,這幾招幫助孩子打開心扉
    1.幫助孩子提前適應新環境家長儘量選擇幼兒園,多注意觀察,選擇真正適合自己寶寶的幼兒園。許多幼兒園都有開放觀察日或親子活動日。這些幼兒園開放後,家長可以帶孩子參觀體驗。一方面,家長可以看寶寶是否喜歡幼兒園。另一方面,他們也可以觀察幼兒園的校長和老師是如何照顧孩子的,在這所幼兒園學習的孩子們表現如何,他們是否快樂,等等。
  • 孩子怕生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五招,孩子再也不會怕生
    現實生活中,孩子怕生這種情況挺多的,我們該如何解決這種怕生的問題?這一集我就給打大分析一下怕生的原因和解決的對策。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我們帶孩子經常會遇到這幾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當我們帶孩子出去聚會、遇到熟人時,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懂禮貌、嘴巴甜,能夠主動地跟叔叔、阿姨打個招呼……」,但有時候這些小傢伙卻偏偏不願打招呼,不管你怎麼催他、教他,他就是不打招呼、有的還往家長身後躲。第二種情況:就是家裡來客人了,有些客人出於對孩子的喜愛,就會主動靠近孩子,去摸他的頭、拍他的臉。
  • 孩子膽小恐懼怎麼辦?家長要學會這4點
    家長要學會這4點01引言提起醫院,不少家長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孩子哭鬧,不願意打針,那是因為打針的疼痛刻在了孩子心裡,以至於一到醫院就想到了疼痛,開始大哭大鬧試圖離開這個地方。孩子們這種恐懼是普遍存在的,而恐懼主要來源於是對事物的不理解,沒有認知沒有接觸過,最本質的原因是來源於她們心理上感知-不安全。這種不安的感覺讓她們十分抗拒自己不喜歡的事物。那麼 要想讓她們克服恐懼,首先我們要先了解恐懼。只有認知了恐懼,才能治根,首先我們要認識一點,恐懼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普遍的情緒體驗。由於孩子對世界的認知還不是很豐富,所以面對未知的事物難免會透露出她們最真實的情緒-恐懼。
  • 讓孩子說出心中的恐懼
    有一天,他突然來到了我的辦公室,因為跑動和抽泣,半天才說出話來:「老師拿走了我的紅領巾,她一定不會再給我了……」  我擁抱、安慰著他,說老師一定會還給他的,但他還是恐懼地抽泣著,我便跟他一起去學校找到了老師。這位女老師經常抓著或者扯下孩子的紅領巾訓斥孩子,有一位家長因此告到了校長那裡。女老師表面上承認了錯誤,但實際上對那個孩子更加「特殊對待」,最後家長不得不給孩子轉學。
  • 高中生如何「自我調節」?想要克服考試恐懼心理,可以試試這3招
    很多在高一、高二階段狀態平穩、學習成績維持較好的同學,到了高三期間就開始有點「心態爆炸」了。學生進入高三後,就基本結束了學習環節,開始進入到複習和成績提升環節。進入該環節後,很多同學都不太適應,因為高三、複習、月考、模擬考這些詞彙無不在提醒高三同學們:高考的腳步,已經逼近了。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對於考試有所畏懼的同學,很容易在高三階段出現一考試就過度緊張、焦慮、嘔吐甚至暈倒等現象。
  • 孩子對異性有好感,家長該如何做?這篇文章會給你啟示
    孩子到了青春期,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一些變化。家長在這個特殊的階段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性教育,要允許孩子交異性朋友,因為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互相產生好感和愛慕之情是非常正常的。把握好尺度和異性交往,對孩子身心健康和人格發展都是有好處的,而且還會對孩子成年的婚戀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青春期的性心理發展大致經歷三個階段。
  • 家長該如何看待全腦開發?
    家長該如何看待全腦開發? 對於「全腦開發」的聲音特別多,現在的社會只要涉及教育,就極容易陷入各種議論風暴圈裡,這樣造成了說法不一、真假難辨的困境裡,讓家長搖擺不已,林老師希望本篇文章能給一些家長解惑。
  • 5個技巧幫你克服倒立的恐懼,初學者一定要知道!
    瑜伽裡倒立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令人恐懼的。令人恐懼的原因是我們看不到我們在做什麼,部分原因是我們不習慣倒立,因此我們對這一領域缺乏信心。一旦我們弄清楚如何建立信心,練習倒立就相對簡單了,下面來看看如何克服恐懼,練習倒立。
  • 直面恐懼,才能最終克服恐懼
    最近在讀希阿榮博堪布的《次第花開》,裡面有一章是寫關於克服恐懼的話題。「恐懼」 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我自己仍然清楚的記得,在過去的這幾年中我也曾無數次深陷在焦慮和恐懼的漩渦中抽不了身,那種狀態真的可以用煎熬來形容。那麼,我們為什麼會焦慮和恐懼呢?
  • 孩子膽小怕生是因為性格內向?這幾種行為才是主要原因,家長注意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當自己的孩子表現得內向而不善言談時,家長通常都會比較著急,這樣膽小怕生的性格多多少少會給孩子帶來一些麻煩,所以需要家長們多幫助孩子鍛鍊膽量,如此才能讓孩子漸漸敞開心扉,廣交朋友。凌凌今年九歲了,剛上三年級,她的學習成績非常好,也非常聰明懂事,但凌凌身上就是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膽小不敢說話。
  • 答疑:如何克服電話銷售和陌拜中的恐懼害怕心理?
    我們每個公司都有銷售員,他們在工作中肯定會遇到類似的問題,那麼,平時你是如何讓他們克服的呢?(本文3000字,閱讀時間略長)問:我看到您的文章寫的很棒,裡面舉的例子更是接地氣,我做銷售兩年,看了不少書,聽了不少音頻,自己覺得也掌握一些和客戶交談的關注點和提問方式,但還是在打陌生電話或者陌生拜訪這塊欠缺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克服那種緊張和恐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