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天生就膽子小,只要家長不在身邊那都不敢去;有些孩子則是對特定的東西感到害怕,其實害怕某些東西這都是正常的行為,但是有些害怕往往影響了我們的正常生活。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特別是還處於孩童時期,由於個人能力的弱小和對很多事物的不了解,很容易對許多事物產生恐懼。如雷電、黑夜或某些動物等。這就需要家長不斷地引導,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構建一個安全的心理環境。
孩子的恐懼心理與成年人的恐懼並無兩樣,只是不同的年齡階段的表現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每個孩子都會經過這個情感發展的階段。
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這樣的問題吶?
幫助孩子表達情緒。通過提問與傾聽,讓孩子將內心恐懼的對象描述出來,恐懼的情緒表達出來。當情緒開始表達,就已經開始被看見被療愈了。如果孩子不願意說,可以引導孩子用畫畫或者沙盤或者其他創作形式表達。
不要懲罰或嘲笑孩子的膽小。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正確的應是承認孩子害怕的東西確實存在,這樣,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恐懼,也就會相信你的勸慰、解釋,才能解除恐懼的心理。
利用孩子的愉快情感來克服恐懼心理。應經常讓孩子參加遊戲、去公園玩等活動,產生愉快情感來克服恐懼心理。同時,還可以鼓勵孩子用講故事、繪畫等活動,講出或畫出自己最害怕的東西,把內心恐懼表達出來,宣洩出去,從而解除恐懼心理。
家長要克制自己的恐懼,保持冷靜。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恐懼,因為恐懼的情緒是會傳染給孩子的。
英國哲學家羅素對兒童恐懼問題做了專門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如果教育者沒有恐懼感,孩子的恐懼成分會大大減少,因此照顧孩子的家長即使對某些事物感到恐懼,也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克制,不要把恐懼感表現出來。
.幫助孩子區分想像和現實。跟孩子一起,查看房間,確認沒有鬼的存在。跟孩子聊天,他想像的東西是真實的還是假的。(部分孩子可以意識到是假的,但是還是會害怕)
孩子的害怕一部分是由於自身的弱小,一部分是來自於家長帶來的情緒。我們要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就要讓孩子首先了解事物本身,有一個清楚準確的認識,慢慢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恐懼也就會慢慢消失。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書,僅僅需要79元,不過是一包煙的價格,可以幫助你培養孩子,何樂而不為呢?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