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已落下帷幕,和2020屆高中畢業生放鬆而期待的狀態完全相反的是,2021屆畢業生現在正在抓緊時間準備高三學年的緊張複習。很多在高一、高二階段狀態平穩、學習成績維持較好的同學,到了高三期間就開始有點「心態爆炸」了。學生進入高三後,就基本結束了學習環節,開始進入到複習和成績提升環節。進入該環節後,很多同學都不太適應,因為高三、複習、月考、模擬考這些詞彙無不在提醒高三同學們:高考的腳步,已經逼近了。
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對於考試有所畏懼的同學,很容易在高三階段出現一考試就過度緊張、焦慮、嘔吐甚至暈倒等現象。所以,及時調整好心態、提升自我心理承受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那麼,對於高中學生而言,要如何進行「自我調節」、克服考試恐懼心理呢?同學們可以試試這三招:
第一、不熬夜,保證自己的睡眠質量。很多同學到了高三階段就會試圖通過壓縮睡眠時間的方式來增加複習時間,高三學生凌晨睡覺已經成為見怪不怪之事。但是,熬夜「肝」高考並不適合每一個人,有的人體質天生就能夠完全適應睡眠時間少的作息,睡多了甚至還會不舒服。但這種人終究是少數,大部分人每天都至少需要7個小時的睡眠,如果這個睡眠標準未達到,很有可能會讓學生記憶力逐漸下降、學習能力逐漸下降、身體體質逐漸下降、越來越易怒暴躁、情緒波動大、容易有傷心和挫敗感。
熬夜給身體帶來的傷害屬於「溫水煮青蛙」類型,在剛開始一兩周,學生或許只會覺得自己白天有點困,身體倒是沒啥大毛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學習效率會以你難以察覺的速度逐漸變低,而這很容易導致你逐漸否定自我,讓你會有一種「我為了學習都熬夜了,每天才睡這麼一會兒,為什麼我還是學不好,難道我天生就不如別人嗎」的挫敗心理。所以,想要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最好還是從學習效率和學習方法上面下手。
第二、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高中生已經成為了鍛鍊嚴重缺失的青年群體之一,雖然現在大部分學校都已經不再會壓縮學生體育課的時間,但真正會在體育課給予學生應有體育鍛鍊的學校少之又少。而且,在激烈競爭和忽視體育重要性的大環境影響之下,學生自身也沒有鍛鍊身體的意識,總是在體育課或學校安排的其他的體育運動的時間段中壓縮鍛鍊時間來學習。其實,抽出適當的時間來進行體育鍛鍊,不僅不會讓學生成績下降,還會讓學生學習效率提高、身體素質加強、大腦和身體都得到放鬆。學生可以進行的體育鍛鍊有很多,比如10分鐘跳繩、15分鐘慢跑等。家裡有條件或者學校所提供設備比較好的學生,還可以嘗試常去體育館遊泳、常到郊區或其他地方騎行等方式進行鍛鍊。總而言之,良好的體育鍛鍊對於學生的好處非常多,別說是學生,哪怕是成人,能夠堅持鍛鍊的人都是自律性比較好、更加熱愛生活的人。
第三、給自己積極的自我暗示。很多同學進入高三後都會因為一兩次的考試退步或成績不佳而產生焦慮心理,一旦這種焦慮心理未能得到及時的宣洩和釋放,就有可能引起學生的自我否定意識。這種意識連學生自己都不一定可以及時感覺到,但它會在該學生成績再次下降、被他人否定時出現,讓學生陷入不自信、認為自己肯定做不到的自卑怪圈裡。這種學生無法輕鬆察覺的自我否定意識很可怕,因為這種意識一旦產生,在未得到良好的引導與釋放的情況下,將會伴隨學生整個學生時代和工作生活裡。所以,大家一定要從高中時期開始就給自己「打雞血」,經常鼓勵自己、給自己積極的自我暗示。
給自己積極心理暗示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一些普通場合時就養成自己和自己對話、自己鼓勵自己的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哪怕學生到了大考等重要場合,也一樣可以通過平日裡的自我鼓勵習慣讓自己迅速冷靜下來。
寄語:高考考核的其實就兩點,一點是學生本人學習知識、掌握知識、靈活運用知識的學習能力,另一點是學生在面臨挑戰時的抗壓和承受能力。所以,同學們在高中階段一定不要只盯著成績看,還要多注重自己的心理,提升自己的承受能力與抗壓能力。今日話題:你還有哪些克服恐懼和焦慮的小妙招?歡迎留言一起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