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的鼻祖是秦丞相李斯,他創造出了小篆這一字體。很多人對於李斯的了解僅限於他的政治才能,很少有人知道李斯其實還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書法家。事實上,他的書法在他生活的那個年代是非常傑出的,可謂一流。
李斯對書法有十分深入的了解與研究,他曾總結出一套書法理論。他認為,在練習書法時,一定要將筆急速地進行迴轉,而在寫折畫時要以更快的速度;到了收筆之時,又如魚得水一般;當運筆的時候,又必須做到輕重適度、自成一體。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便想辦法將文字實現統一,挑選一種標準的字體去取代以往各種各樣的異體文字。秦始皇把這一任務交給了李斯,李斯接到任務後,把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都用到了這項工作之上。他不斷地將煩瑣的大篆字體進行刪減,整理出了一套筆畫非常簡單、形體十分整齊的文字。李斯將這種新字體稱為「秦篆」,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小篆。
秦始皇對這種字體非常滿意,下旨命令將李斯創造的新書體作為全國上下通用的標準字體。為了便於人們學習使用這種書體,李斯和趙高、胡母敬等人一起為人們編寫了小篆的範本,讓人們臨摹。
李斯的小篆在全國上下推廣時,引起了一個囚犯的注意。他叫程邈,是秦王朝時期的一位著名書法家。他原本是一位小官吏,負責文書類的工作。由於性格耿直得罪了秦始皇,被判入獄十年。程邈在獄中對李斯的小篆進行了深入的了解與研究。憑藉著做文書的經驗,他深知文書工作的繁重與煩瑣,即便運用現在剛剛統一的小篆字體書寫公文,也非常費時費力。程邈決定創製一種人們容易辨認,又方便快速書寫的新字體。他將那些在民間流行了很長時間的各種各樣的書體全部整理到一起,進行研究,在這些書體的基礎上一一改進。然後他把大篆小篆的圓轉變成方折,又對那些十分煩瑣的字一一進行刪簡,只留下精華。經過十年的潛心研究與整理,程邈創造出了一種方便辨認又容易書寫的字體 -隸書
之所以把這種字體叫隸書,是因為程邈是一位徒隸,而這種新書體在被創製出來後,先是供隸役們用的。因此人們才把它叫作隸書。一向追求高效率的秦始皇,看到程邈的隸書後,便立即被這種新字體吸引,下令赦免了程邈,並任命他為御史。
程邈創製出來的隸書,可以稱得上我國書法史上一次十分重大的變革。這種新書體出現後不久就成為秦王官場上下使用的書體。也正是從秦王朝的隸書開始,我國古代文字徹底結束,同時又開啟了現代文字的先河。人們書寫的形式開始不斷地由圖形轉變為筆畫,也就是開始了從象形文字到象徵文字的轉變。
相關文章:
毛筆書法中獨體字與合體字的書寫方法及結構安排
細說毛筆正楷字的結構法則
真正要學寫毛筆字就應當從臨摹楷書開始
毛筆書法中行楷基本筆畫的寫法詳細圖解
顏真卿和柳公權楷書運筆方式比較,太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