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探測器拍到的最真實的金星,所謂的「城市廢墟」並未被證實

2021-01-09 趣說科學

自1970年蘇聯朝著金星發射了第一顆探測器以來,陸陸續續的傳回了多張金星的生態環境照片。證實這是一顆沒有生命生存孕育的星球。至少在將近一億年的時間內。金星是荒蕪的。然而不知道從何時起,有關於前蘇聯在金星發現到城市廢墟的消息愈演愈烈。似乎逐漸的就演變成了金星如今雖然沒有生命文明,但是數10億年之前的金星的生態環境是絲毫不輸給地球的,那時的金星文明高度也不曾輸給地球文明。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且不說這些照片是不是人工ps合成的,就僅僅只說說前蘇聯的宇航局都未曾證實過這些城市廢墟的存在。旁人又如何證明這些照片確實是由蘇聯的探測器在金星的地表上拍攝到的呢?更為實際確切一點來說,金星的生態環境極為惡劣,即便金星上曾經孕育過文明,但這些城市廢墟也不可能在將近1億年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還存在於金星地表上。金星和地球火星等星球一樣,雖然同處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上,但是金星的地表溫度卻能達到460℃。如此高溫,根本不適合生命生存,何況金星上還時不時的下著硫酸雨。若是金星地表上真的存在城市廢墟,那這些硫酸雨為何不將這些城市廢墟全部腐蝕乾淨呢?怎可能還留下痕跡被人類發現到?且金星文明如果也曾發展到不輸給人類文明的高度,那麼金星地表上的城市建築也很有可能是遠不輸於地球上的金屬材料製造而成的。這就更加畏懼於硫酸雨的腐蝕性了。

金星沒有氧氣,金星上的氣體幾乎都是由二氧化碳構成的。金星上雖然也有液態的湖泊,但是卻不是由水分子組成的,而是由硫酸組成的。若是人類生存在了金星上,還真的是處處都是危機。再加上金星雖然也存有厚厚的大氣層,但是金星上的地表壓強卻是地球壓強的96倍以上。換而言之,人類生存在金星上,就相當於無時無刻不生活在深海洋中。可見,金星根本不是一顆適合孕育生命的星球,至少在近1億年乃至幾億年內。金星早已經沒有生命存在的跡象了,即便說是1億年之前的金星,可能孕育過文明,但文明在歷經數億年的時間,是不可能留下城市廢墟,被探測器拍攝到並傳回到地表上的。

因此,金星上疑似曾有瑪雅文明金字塔,火星人臉,上帝城市等等傳聞,其實都是空穴來風的謠言,是不確切實際的。那真實的金星是怎樣的呢?

前蘇聯曾經發射過金星七號,金星八號和金星九號等十多顆探測器,這些探測器著陸到金星地表之後,曾拍攝到金星的巖石金星的土壤,金星的液態湖泊。這些照片都早已經被公布在網絡上。而除了蘇聯之外,美國,日本,歐洲空間局都曾經往金星上發射過探測器。並未在金星上發現疑似文明留下的遺蹟。可見,前蘇聯沒有隱瞞真實的金星狀況!

總結來說,人類太過於渴望在除了地球之外的一顆星球上,發現其他的生命存在過的痕跡,不論這種生命如今是否還繼續存在,但至少證明人類在宇宙中是有夥伴的,人類不是最孤獨的存在,哪怕人類沒發現到他們,卻也確定他們存在,可人類畢竟還是想親眼看到他們的。但人類也不能太過於草木皆兵了。還是要抱著最為嚴謹的態度去敬畏宇宙,探索未知生命的!另外,金星真有可能存在過生命文明嗎?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金星上的城市廢墟
    金星上的金字塔說明了什麼?金星上曾有過文明嗎?20世紀80年代,美國發射的探索器向地球發回了金星地表的圖片。當人們帶著好奇心觀察圖片時候,發現了圖片中的金星表面竟然存在著大量的城市廢墟。這一消息不僅將視線投向這顆野空中極其明亮的「啟明星」。科學家們經過大量的統計,金星上的城市多達兩萬多座。這些城市廢墟呈三角形金字塔狀。
  • 金星發現大量城市廢墟,外星文明留下的?如今它們身在何處?
    ,比如在金星上發現了大量城市廢墟,這是什麼情況的?金星上的城市廢墟要知道上個世紀60年代,人類成功登月之後,打開了人類探索宇宙的道路,要知道月球後沒想像中的有很大差別,目前所處的環境和地理位置根本不是以任何生命的出現,於是人類又把所有的目光轉戰到金星和火星,探索金星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詭異的事情,金星的環境甚至比月球的環境還要差,常年溫度在400攝氏度以上,更不可能出現生命。
  • 探測器在金星上發現廢墟,金星帶著獨有的神秘感而存在
    探測器在金星上發現廢墟,金星帶著獨有的神秘感而存在金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它在太陽系軌道由內到外排列第二,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而火星則位居其後,在中國古代就有過許多對金星的記載,古人將金星稱為「啟明星」亦或是「太白金星」。
  • 金星真的沒有生物?探測器傳回這一情況,或將解開金星的最大秘密
    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所以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金星是能夠居住的星球,可直到探測器了解到金星的基本情況之後,就徹底放棄了這顆行星。為了徹底了解金星,在上個世紀,許多國家發射了探測器,前往火星金星調查,可是金星的表面覆蓋著厚厚的雲層,我們無法看清它真實的面貌。
  • 月球、金星和火星上多處史前遺蹟,這代表太陽系存在超級文明嗎?
    關於月球、火星和金星上的超級文明活動跡象存在可不是一天兩天了,月球上的飛碟和外星人的警告,還有火星上動物與人面像,更有金星上的史前城市等等,無一不是代表了超級文明活動過的痕跡,那麼這些痕跡都是真的嗎?是否意味這太陽系裡還有其他文明的存在?為什麼他們不來和我們接觸?
  • 天文知識__金星探測器
    最後的軌道距離地表180公裡,最遠點540公裡,周期94分鐘。 1993年8月3日至1994年8月29日重力數據是從新的軌道上獲得的,其方式與第4次的情況基本相同。用這種方法測量了金星95%的高解析度重力場。
  • 城市廢墟探險家
    這是潘然玩「城市探險」的第五年。她形容這一愛好「沒有旅遊手冊,沒有導遊講解,不去名勝古蹟,只關心城市裡那些廢棄的、危險的、禁止入內的、無人問津的建築和角落」。  在她看來,城市廢墟是一種比旅遊景點迷人得多的東西,它的意義來自未知,以及勾畫人類消失的「末日世界」。
  • 史上最悲傷自毀:卡西尼號探測器今日墜入土星
    9月11日最後一次飛越泰坦現在我們看到的美麗的土星環、土星照片,基本都是它拍的。它證實了土衛六可能有存在生命的環境。我們對土星的諸多了解,卡西尼居功至偉。卡西尼號拍的增強色彩版土星環照片最後的告白:人類朋友們,當你們看到這行文字時,我的生命已經進入倒數計時。
  • 探測器看到金星了
    太陽軌道探測器掠過金星的藝術渲染圖太陽軌道探測器在美國東部時間周日上午7點39分到達距離金星最近的位置,當時其距離金星雲頂約7500公裡。該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的合作項目,於今年2月發射升空,預計將花費7年時間探索太陽。但為了儘可能接近這顆恆星,太陽軌道探測器需要多次飛掠行星,首先要飛越的就是金星。
  • 直擊|廢墟探險:尋找城市的「時間膠囊」
    家住在德勝門附近的「刺頭王子(網名)」睜開眼就掀開窗簾,確信無疑,這是一個讓所有居住在這座城市的人都心情愉悅的好天氣。越過無邊無際的樓群向西遠望,甚至能看到燕山披著前一日降下的白雪。 11月21日下午,「刺頭王子」在家整理好第二天需要使用的裝備。從被窩到燕山,中間隔著北京從二環到六環的所有環路。「刺頭王子」匆匆起床,抄起昨天就準備好的裝備,出門鑽進地鐵。
  • 美歐太陽軌道探測器距離 7500 公裡看到金星
    該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 (NASA)和歐洲航天局 (ESA)的合作項目,於今年 2 月發射升空,預計將花費 7 年時間探索太陽。但為了儘可能接近這顆恆星,太陽軌道探測器需要多次飛掠行星,首先要飛越的就是金星。 歐洲航天局負責該任務的科學家丹尼爾 · 米勒 (Daniel Müller)說:「太陽軌道探測器當然不是專門為觀測金星而設計的,但我們一直在尋找從事科學研究的額外機會。
  • 《阿基拉》經典意義(下):日本泡沫經濟的「廢墟城市」末世寓言
    由於團地大多是大面積興建,其中有許多公共設施,就像城市當中的微型城市一般,人跟人之間不熟悉,甚至只能透過耳語、謠言認識鄰居。《童夢》的主題是某個公團住宅陸續發生兇殺案,最終,是公團住宅內的某位老人所為,他的成長過程是自小就帶著被孤立的創傷一路到老。《童夢》裡最驚人的畫面,應該是大友克洋透過細緻的畫筆勾勒出建築物的高聳以及人的渺小。
  • 美歐聯合發射的太陽軌道探測器首次飛越金星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報導,美國當地時間12月27日,太陽軌道探測器已經完成了它的第一次金星飛越。據悉,該軌道探測器在美國東部時間上午7點39分左右到達距離金星最近的位置。儘管,在飛越金星時太陽軌道探測器並不會去拍攝任何金星圖像,但是科學家們仍然使用探測器上的磁力計、無線電波、等離子體波儀器以及高能粒子探測器上的許多傳感器收集到了數據。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太陽軌道探測器儀器研究員蒂姆·霍伯裡(Tim Horbury)說:「在這樣的距離下,觀察金星如何與流經它的太陽風相互作用,將是我們關注的關鍵。」
  • NASA在冥王星上發現大量城市遺蹟,或為外星人遺留,他們去哪了?
    說起太陽系中定位最「曲折」的一顆星球,很多人都會想到是冥王星,因為在2006年之前,冥王星都曾經被人們當作是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不過,因為此後在柯伊伯帶中,不斷發現一些新的天體,它們的體積都比冥王星大,所以,冥王星的真實身份,也就受到了科學家們的質疑,特別是在2005年,伴隨著鬩神星被發現,它的質量足足比冥王星多了
  • 城市更新:是如何把這5類「歷史廢墟」化腐朽為神奇的?
    如設計師所述,它是臺北的一個城市碎片,是工業城市中的有機廢墟,是當代都市的肥料,是城市機器流出的一滴汗水。  原本是公共生活的象徵,在衰敗之後就成了寥寥探險者獨賞的景致,曾經的熙熙攘攘似乎還留有一點殘像,仿佛孤獨的遊客才是與這片公共空間格格不入的個體。  Hermitage Museum / OMA:Hermitage博物館的無節制發展使得維修和翻新成本水漲船高,以致無力維護,導致部分空間年久失修。
  • 人類探測器首次近距離拍到冥王星清晰照片
    【天極網IT新聞頻道】【Yesky新聞頻道消息】北京時間2015年7月14日19點49分,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永載人類史冊!  經過50億公裡的飛行、九年半的太空穿梭,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實拍冥王星畫面,揭露太陽系中這個未曾被探索過的疆域。  據報導,體積如小型三角鋼琴般大小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在美國東部時間14日早上7時49分距離冥王星(pluto)最近。預計屆時「新視野號」將在距冥王星12500公裡的位置上掠過,其任務是為冥王星拍照以及收集數據。
  • 科學家檢查雲圖,發現驚天巨浪正穿過金星,覆蓋2/3面積!
    各位有所不知的是,人類對金星充滿了好奇,因為從第一個探測器到達金星以來已經過了半個多世紀,多個金星探測器到達了金星表面,從表面留下的蛛絲馬跡中推測出,金星可能在很久以前曾經像地球一樣是個宜居星球,但不知道因何原因
  • 《荒涼的城市廢墟風景》挖牆腳-聯合拍攝
    荒涼的城市廢墟風景圖片一組荒涼的城市廢墟風景【高清圖第1幅】本作品是來自廣西業餘攝影師嚴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南陽區域拍攝荒涼的城市廢墟風景【高清圖第2幅】本作品是來自福建業餘攝影師史女士在有著攝影聖地的南陽區域拍攝
  • 重生後的城市廢墟有多驚豔?看完這些經典案例就知道了!
    這是一系列互動不鏽鋼立方體雕刻的「有孔蟲」以及海洋微生物。在藝術品項目的同時,還開展了一系列諮詢活動和地方學校參與項目,最終使小學七年級學生的浮遊生物屏幕版畫與Donald Urquhart的新藝術品一起公開展覽。自2017年春季完工以來,該炮臺已舉辦了各種音樂會、聖誕頌歌集會,並已成為鄧巴最受歡迎的婚禮場所。除了被當地人越來越多地使用外,新炮臺在吸引城鎮遊客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 金星文明遺蹟和金字塔
    相對於火星來說,金星的自然環境要嚴酷得多。其表面溫度高達500℃,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佔到90%以上,時常降落狂暴的具有腐蝕性的酸雨,還經常刮比地球上12級颱風還要猛烈的特大熱風暴。 金星的周圍是濃厚的雲層,以致於20餘年間(1960~1981年),從地球上發射的近20個探測器仍未能認清其真實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