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提問怎麼辦?家長一定要積極回應,別扼殺孩子的「聰明」

2021-01-11 知書知史

照顧孩子本就是一件很心累的事。而很多孩子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讓爸爸媽媽們更是疲於應對。

能不理孩子嗎?可以,只要你準備培養一個只知道聽話的」好孩子「,那你就可以愛理不理了。

孩子為什麼會經常問父母問題?

1.對世界充滿好奇

對於孩子世界是陌生的。他們看到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很大的誘惑力,由於自身什麼都不懂,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會向自己最親近的人詢問,這時候父母就是最值得信賴的人。

2.懶於思考

父母總是會第一時間告訴他們答案,長此以往導致孩子思維出現惰性。遇到問題直接問父母,而不是自己先動腦思考。大腦就像零部件,越用才會越靈活,長期懶於思考就會生鏽,反應也會變遲鈍。

3.孩子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力

在生活中,很多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多餘的精力來搭理孩子。而這時候的孩子,看到的世界都是很陌生,冰冷的,只有媽媽和爸爸才是熟悉又溫暖,所以總想在爸爸媽媽的關注下做點事情。

父母不搭理孩子,孩子感覺到自己不受重視,他們就會通過不斷向自己父母提問的方法來刷存在感,希望父母能夠注意到他們。

面對孩子提問時,父母哪些做法是不恰當的?

嘲笑孩子

孩子提出的問題,常常是「幼稚」搞笑的。面對這種情況千萬不要去嘲笑他們,如果父母經常嘲笑他們,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內心受到傷害,影響到自尊心,最終不願意再向父母提問題,同時也不願意和其他人交流,這對孩子未來社交關係影響很大。

頻繁拒絕孩子

有很多父母不願意回答孩子問題,直接擺手拒絕,導致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冷落。父母的頻繁不耐煩表現,會影響到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導致孩子的內心變得非常敏感,覺得是不是爸爸媽媽不喜歡我,下次遇到問題的時候就不敢再向父母提問了。這樣的孩子容易太「懂事」,甚至發展成討好型人格。

直接告訴孩子答案

父母喜歡直接告訴他們答案,節省時間,而不是給孩子多思考,很容易讓他們養成有問題直接問父母的思維方式,而導致自身的思維變得更加懶惰。過度去依賴父母的提點幫助,始終無法快速成長。

在孩子提問時父母應該怎麼做?

1.引導孩子自主解決

2.教會孩子靈活運用提問題的技巧

3.鼓勵孩子創造性解決問題

面對孩子稀奇古怪的問題,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學會提問,並且能和他們一起想辦法去尋找答案,培養孩子獨立,自信,熱愛探索的積極習慣。

家長們可能不知道該怎麼才能持續的,刻意的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而且孩子在3-7歲是非常依賴爸爸媽媽的,尤其是媽媽。對於這個階段的幼兒,大多數學習方式都是先通過親情的不可割捨來學習的。

而對於很多媽媽來說,教育孩子日常,哪有那麼多可以隨時隨地的想法,讓孩子成為一個邏輯思維強的人。這裡我推薦一個很好的圖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它可以讓你不用那麼絞盡腦汁地想著怎麼更好地教導孩子。

訓練兒童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用健腦「遊戲」有效地鍛鍊大腦,通過不同類型的集中注意力訓練,可以更好地鍛鍊兒童的手腦協調能力。

兒童喜愛遊戲,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讓兒童通過科學編寫的邏輯思維訓練題進行練習,讓兒童在玩中學、學中、玩遊戲,在遊戲中充分體驗邏輯思維帶來的快樂。

值得注意的是,本書的編寫團隊也是非常專業的全腦開發團隊,並特別邀請了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審定,根據3~7歲兒童大腦發育的特點命題,內容十分嚴謹。

1、近30題,400多題這組題目裡面有很豐富的提示,更多的400多題,可以非常全面地在孩子的頭腦中發展。舉例來說,推理問題:老鼠會掉到哪個水缸裡?它需要在傳送帶上逐步觀察,然後再進行推理。

書本上的每一個問題,不僅要鍛鍊一定的能力,更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舉例來說,四隻小螞蟻來自魔方的不同部分,誰先吃麵包?兒童不僅需要觀察四隻螞蟻的位置,計算出最短路徑,還需要考慮立方空間。

甚至數字計算遊戲也可以鍛鍊觀察力,辨別力,集中注意力。融入豐富的課外知識另外,這套《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還融入了大量的課外知識:機械、建築、動植物、生活常識等都融入其中,在提高思維能力的同時,也擴大了兒童的知識儲備。

例如,尋找不同的遊戲包括許多世界地標建築和世界文化,例如,復活節島的石雕,美國自由女神像,馬裡的多貢人金字塔,等等。

另外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垃圾分類,錢幣面值的認識,也可以邊練邊學。

本書既培養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又積累了知識,為他們入學後學習其它學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左右腦同時開發

眾所周知,我們左腦管理著理性思維,右腦管理著感性思維,這套書有別於其它的思維訓練書,注重對兒童全腦的發展,培養影響兒童一生的12種能力。

根據皮亞傑的理論,幼兒發展是「圖式→同化→適應→平衡」的過程。例如,對一個孩子已經有的認知,可能就是左右。

但是當孩子慢慢地長大,會發現,方向不僅僅是左右分界,還有東西南北分界,就像這個箭頭。正如數學老師反覆強調的:「學數學沒有什麼捷徑,惟一的方法就是實踐再實踐!」同樣的還有思維訓練,「瘋狂大腦」就是在充分利用這個優勢,通過400多道題的反覆練習,孩子每天練習10分鐘,堅持訓練對孩子的思維發展很有幫助。

並且每本書最後都附有作業答案,爸爸媽媽可以先把答案撕下來,最後再給寶寶對答案。本人是一名女孩的母親,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者,專業育兒領域的創始人,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乾貨。但願我的一點忠告能幫助您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和煩惱!

點下面領取正版的「瘋狂大腦訓練營」↓↓↓。

相關焦點

  • 孩子自信心不足心理很脆弱怎麼辦?
    今天有家長向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反映說:「自己家的孩子自信心不足心理很脆弱,應該怎麼辦?」其實,我們知道,每個孩子剛生出來的時候,都是積極、樂觀、向上的,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卻逐漸地喪失了自信心,其實這與我們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孩子有這3個特徵,父母偷著樂吧
    ,但是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的孩子智商不夠怎麼辦?如果孩子想要設計出一個比較新奇的惡作劇,那麼他們肯定要先動腦筋,而且動腦的程度也非常的高,這非常有助於孩子智力的發展。這樣的孩子其實特別聰明,因為他問完一個問題,媽媽回答完之後,他很快又會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因為他有舉一反三的思考能力。還有的孩子家長說一句,他會接一句,有時還可能會反駁大人的意見,而且說的還特別有道理。這樣的寶寶想法特別多,他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智慧的家長這樣做!
    最近有位家長向我反映他的的孩子是一個溫柔懂事的小女生,但就是有些內向不愛說話,在學校裡也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的,不合群,問她的時候,孩子也表示自己沒有好朋友。因此,這位家長也是擔心,害怕孩子因為內向在學校被同學孤立、被同學欺負,所以這位家長想知道應該怎樣改善這種情況。
  • 是時候和孩子談談錢的事了——培養孩子金錢觀,家長要敢說,會說
    小胖媽:「嘿,這孩子!我買衣服和你有什麼關係?」小胖:「媽媽買衣服可以花1000多,為什麼我不能花300充遊戲幣呢?」為什麼?面對孩子的提問,老王夫婦傻了眼。如果這事兒發生在你家,你會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呢?估計很多家長會說:「大人可以花錢,小孩不可以!」「老子說不行就不行!」或者顧左右而言其它:「你就是不聽話!不讓你幹的事偏要幹!」
  • 陪孩子英語閱讀的時候 如何才能做到高效提問?
    正文開始前,魚sir想先強調兩點:第一,家長在陪伴孩子閱讀時,需要提問,不然陪讀是不完整的。第二,提問是一門藝術,需要有意識地自我訓練,不提無準備的問。陪讀過程中,為何要注重提問?回答這個問題前,家長可以先反問自己一個問題:閱讀的目的是什麼?如果魚sir來回答,主要兩個目的,知識攝取和思維培養。
  • 孩子厭學,在學校老是逃課,不願意上學了,家長怎麼辦?
    很多家長希望孩子一心撲在學習上,只要學習成績好,其他方面都不用管,有家長操心。可是有些孩子家長越催促,他就會越厭惡學習,出現不願意學習,不想學習,甚至出現不做作業,上課睡覺,逃學這樣的「厭學」行為。那麼是什麼原因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甚至逃學呢?孩子厭學逃學怎麼辦呢?
  • 吳一鈳:孩子交友遇到問題怎麼辦?做對3點,孩子快速提升社交情商
    「媽媽,琛琛不讓我跟浩浩玩,怎麼辦呢?兩個都是我的好朋友。」這是吳一鈳兒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跟我說了這一個問題。琛琛就住在我們對面家,從小就是我兒子最要好的朋友。同時浩浩也跟我們住在同一棟樓的二樓,也是非常要好的好朋友。 一、家長,假如你的孩子也碰上交友問題,你會怎麼辦?
  • 孩子整天磨磨唧唧怎麼辦?以下方法簡單有效,聰明家長要學全
    讓人沒想到的是,看完視頻後網友卻跟著家長教訓起孩子來,只因對話框裡孩子的性格實在不討人喜歡,性格溫吞也就算了,做事還磨磨唧唧的,看得網友情不自禁就共情了她媽媽,恨不得上手把這孩子好好修理下,看看能不能教利索點。現實中,很多家長都對磨磨唧唧的孩子感到頭疼,尤其急性子家長,看到孩子慢吞吞的樣子就想動手。
  • 孩子心理脆弱怎麼辦?
    近期,美國科學雜誌《今日心理學》刊文,給出了養育具有強大心理孩子的5個法則。身體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大多數家長會告訴孩子要刷牙、多吃蔬菜、多運動,卻很少談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家長要把培養孩子強大內心作為重要任務,全家人一起進行心理素質訓練,談論心理強大的好處,必要時可以請心理專家指導。談論情緒感受。研究顯示,六成大學生表示已經從學業上做好入學準備,但心理、情緒上並沒有。
  • 孩子膽小怎麼辦?家長這樣做,讓孩子自信勇敢
    文/可馨育兒 孩子膽小怎麼辦?家長這樣做,讓孩子自信勇敢生活中我們常看到一些孩子表現得很靦腆內向,不敢主動和別人交談,父母看到後就會覺得孩子的性格膽小,擔心孩子以後不敢積極面對外界的社會生活。例如小時候孩子不聽話了,父母就會嚇唬孩子已達到讓孩子聽話;母親性格膽小,遇到一些事情會膽怯、害怕,這也會傳染給孩子。 任何人面對陌生的世界都會有一個熟悉的過程,膽怯在這個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一個階段。作為父母要有信心幫助孩子克服膽怯心理,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和責任心,幫助孩子變得勇敢起來。
  • 遇到叛逆期的孩子該怎麼辦?家長不要急躁,做好這4點
    「叛逆期」的孩子應該是最讓家長頭疼的了,有一位家長表示,孩子進入叛逆期後,經常頂撞自己,怎麼說都是一臉的無所謂,實在忍不住打過幾次,但不僅沒有效果,孩子對自己的態度越來越差,看見自己總是擺著張臭臉,可看到孩子一落千丈的成績,家長的心裡非常著急,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 孩子成長的3個叛逆期,家長要提前警惕,教育影響不容忽視
    所謂孩子三歲看到老,這就警惕家長們孩子自小的教育很重要。如果小的時候只是一味寵溺,這樣身上的缺點在暴露之後,就很難將其糾正,所以在種子惡化前兆,就要把一切不好的因素扼殺在搖籃中,尤其面對孩子叛逆期時,真是讓家長為之瘋狂。
  • 孩子為什麼性格會變孤僻?家長應該怎麼辦
    性格孤僻的孩子總是獨來獨往,戒備心很強,不喜歡和他人交往,對他人缺少一定的熱情和活力。引起孩子性和孤傲的因素,有很多如不良的生活環境和家長的教養方式。為什麼孩子性格變得孤僻?1、太過於說教當兒童不聽話時,多數家長會給孩子說不要你了或丟掉你。
  • 兒科醫生:多摸孩子這3個部位,長大後想不聰明都難,家長別不知道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伶俐,茁壯成長,成為人中龍鳳。但智商除了會遺傳父母的之外,有一部分也是可以靠後天培養的。並且在一些特定的行為上,能夠某種程度上幫助孩子的大腦發育,提高孩子的智力。那麼,兒科醫生:多摸孩子這3個部位,長大後想不聰明都難,家長別不知道!
  • 孩子血型跟聰明程度有關?有一定道理媽媽別不信,你家娃啥血型?
    父母對於孩子的關心,不僅僅體現在對於他們身體的照顧之上,更重要的是有一些家長,會選擇通過給孩子買一些補品,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因為聰明的孩子總是能夠更加優秀,而這些孩子,往往也能夠走在別人的前列,但我們必須要用科學的方式,去對待這件事情。
  • 孩子不自信怎麼辦?七個實用建議家長學起來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家長諮詢:我的女兒在認知思維方面發展都不錯,但是一到比賽就非常怕輸。同時她不敢接受不熟悉的事物,沒有把握就不去做。針對這種情況我該怎麼辦?這種情況在兒童早期也是常見的,往往和自我意識有關,表現為自信心方面的缺失。在集體生活中相當突出。往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孩子缺乏自信心怎麼辦,家長不僅要及時幹預,還要注意方法?
    但是這類孩子形成的完美主義習慣,是一把雙刃劍,每個誰的生活是一帆風順的,如果孩子遭受挫折,或者自己的能力與自己的期望不匹配時,他們就會萌生「我不行」、「我怎麼這麼笨」等想法,長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完全喪失,進而產生自卑心理。對於抱有這種心理的孩子,希望家長能儘早察覺,並作出積極的反應,讓孩子從心理上擺脫這種想法,主動去尋找對自我的肯定,從而擺脫自卑心理、樹立自尊和自信。
  • 李玫瑾坦言:孩子是否聰明,看他的手就清楚了,不用等他長大
    每一個人都要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同時也要在這其中逐漸去做出更多的突破。我們在培養孩子的時候,同樣也要讓他們逐漸去擁有更合理的改進,至少能夠擁有非常聰明的大腦才行。許多人都希望讓自己的孩子成為非常聰明的人,所以採用了一系列的方法對其進行培養,似乎嘗試了任何能夠提升孩子智商的方法。雖然這的確有作用,但平時也應該適當去觀察一下,沒準自己的孩子已經擁有了高智商。
  • 孩子缺少耐心怎麼辦?別著急,三個方法幫助孩子培養耐心
    孩子缺少耐心怎麼辦?別著急,三個方法幫助孩子培養耐心說到耐心,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有很大的耐心,沒有孩子喜歡去等待。一、多讓孩子學會等待孩子有了那個玩具的購物慾望,想要家長買給他們的時候,家長們不要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立馬去滿足他們。最好讓孩子多等待一會,讓孩子學會去延遲滿足,這樣的目標就是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大的感受,可以暫時克制住自己的欲望,放棄眼前的誘惑等。
  • 孩子這個年齡段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做好三件事,娃更聰明!
    雖然挺貴的,但是暢暢媽媽說:「為了讓孩子聰明,再多錢也是值得的。孩子大腦發育高峰期,也就是這短暫的一兩年,千萬不能錯過。」孩子一生僅有的大腦發育關鍵期,家長要抓住,別讓娃贏在起跑線了每一個媽媽,都希望寶寶健康聰明。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剛出生的小寶寶,大腦只有成年人的四分之一左右。出生一年以後,小寶寶的大腦重量就增長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