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中,有一些網友說作者其實也是個半罐水,一瓶不滿半瓶搖晃。
哈哈哈哈,我以為學習這東西,永遠不可能做到滿瓶的狀態,不消說日語了,就是中文,我都沒法滿瓶。
畢竟每個語言,除了標準語(普通話)還有口語、方言、俚語、網絡語夾雜在一起的,很多時候你稍微不注意,就發現周圍的人說一些話題聽不懂,還需要別人給你解釋一下,問題是這還是中文啊。
為什麼會出現母語都跟不上節奏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信息交流不再如過去那麼閉塞,電視電影娛樂節目實在太多,但每個人品位和興趣的有所不同,每個人看得節目自然不一樣,當你不看的節目的某個詞火了起來,你自然是跟不上節奏了,比如不看相聲和不好古董文玩的我,自然對「盤他」一詞措手不及。
日本是一個正常社會,娛樂節目比我們還成熟,且更大膽,新詞自然也是層出不窮,要做到日語滿瓶,作者我真的做不到,當然可能網友本來想說我水平不高吧,我也承認,畢竟我寫的文,都是從我犯錯的教訓裡面總結回顧的,我也還在加強學習和複習當中。
日本進來也流行用「草」,難道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最近看日本的綜藝節目,彈幕常常出現「草」一字,單從字面上,真的很不明白說的是什麼意思。(請原諒作者之前一直看美劇,不怎麼看日劇了,都是最近想回升日語才重回日本藝能界,233333)
之前曾經說過,中日兩國屬於全球著名的漢字大國(是漢字,不是漢語,之前被整怕,很多網友拿起半截就開跑,評論區可熱鬧了),因為都使用漢字,我們看到日本的漢字往往先入為主用漢語漢字的意思去套日語漢字的意思,可是往往謎底是錯誤的。
「草」這個日文字,其實除了和漢字【草】有相同表示植物的意思以外,還有非正規,非專業的意思。當然在漢語漢字裡面,草也有其他意思,比如【草草了事】【潦草】。
最後【草】這個字在網絡上(現在已經滲透到生活中了)還有點點和諧詞義,但是日語的「草」也是這個意思嗎?
遙想當年半句中文不會說就因為聽說中國發展好,就直接來中國的朋友,日本人難道真的把國罵也給學去了?
日語彈幕裡面的「草」竟然是【笑】的意思
看到上圖的詮釋,我消化不下去,但秉著牛角尖的性子,金田一柯南上身,必須一查究竟。
沒想到答案竟然出在日語的【笑】的羅馬字上面。
「笑い」的羅馬字是WARA,在網絡時代,很多日本人直接以WWWW,來代表WARAI,和我們中文的HHHHHH或者2333333差不多,代替「哈哈哈哈哈哈」。
然而一串WWWWW在象形字上就像極了一叢草,腦洞就是這麼大,我也沒有辦法。
這個詞最早是在日本2CH論壇出現的,後來火了起來,竟然還登上了《日本國語辭典》,真是讓人難以想像。
於是乎,「草生える」就是好笑,否定式「草も生えない」就是不好笑。
不僅如此,他們還對基本的「草」做了升級版,就是「大草原」,表示超級搞笑。
後來竟然還出現了「草不可避」這樣的詞,表示【忍不住發笑】。
總結
OK,我算是佩服日本人腦洞有多大了,雖然我們也有很多的網絡詞,可是從來還沒有為了一個網絡詞來整一個升級版,否定版。
當然我們現在也是知道了,國罵沒有傳到日本那邊去,這個「草」只是日本自己發明的233333,並且一路招搖,笑進了《日本國語大辭典》,可謂笑傲江湖了。
所以以後遇到日本人講日語的時候說了「草KUSA」,就不要生氣了,但是在中國待過,會講中文的日本如果說【草CAO】還是要狠狠的罵回去的,WWWWWW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