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語中奇妙而讓人困惑的表達方式。
我們從開始學習日語的時候就知道「いいです」表達的是ok,好的,肯定的意思。
但之前看到有人說在日本生活的時候有時候聽到日本人明明說的是「いいです」,但是對方好像並沒有表示贊同的意味在裡面,「いいです」難道不是表示可以,好,贊同的意思嗎,為什麼對方表示拒絕也用這個詞呢。
這裡就要給大家討論討論日語裡面的「いいです」到底是行還是不行。第一個我們要知道這個詞的用法其實很模糊很曖昧,「いいです」
這個短句的本意是好,可以的意思。但是它能夠根據使用的語境和語氣而產生不一樣的意思。
表示肯定的「いいです」比較簡單比較容易判斷。一般用「いいです」表示肯定的時候,對方不會有猶豫的語氣。而且如果對方表示肯定的話,會經常在「いいです」後面加上一個語氣結尾詞如「ね」「よ」等。舉例子「今日は一緒に遊びましょうか」——「いいですよ」/「いいですね」。或者是說「いいです」的時候結尾語調會往上提升,這時候就表示對方口中的「いいです」是表示贊成的意思。
那麼表示否定意味的「いいです」就比較難判斷一些了。和表示同意的時候有些類似,對方在表示拒絕的時候可能會在「いいです」的上面加一些詞來凸顯它的總體意思。比如說「いや」「いえ」。「今日は一緒に遊びましょうか」——「いや、いいです」/「いえ、いいです」,在前面加上否定的詞彙表示自己是拒絕的意思。那這樣的話可能又有些人會迷惑,這裡前面和後面,一個否定一個贊同不是衝突了嗎,那到底是怎麼看出來是否定的意思的?其實這裡是省略掉了一部分的句子在裡面;按照日本人的習慣來看,日本人很喜歡把一些主語省略掉,比如「あなたの名前は(何ですか)?」——「(わたしは)田中です」。再者還有一點就是日本人其實不太喜歡去很明確的跟對方表示拒絕,他會換一種委婉的說法;那其實這個「いや/いえ、いいです」的原句是「いや/いえ、(行かなくても)いいです。」——我不去也行。
還有時候日本人表示拒絕會直接「いいです」,那到這種時候就更加難以去判斷了。我們要看對方的面部表情,手勢,神態,以及說出這句話時的語氣。一般表示拒絕的時候「いいです」的結尾語氣會往下落,有一種【就這樣吧】,【算了】的感覺;那其實這時候日本人想表達的確實也就是【算了,就這樣吧】,【這樣就好】的意思。比方在超市裡購物的時候,收銀員問要不要袋子之類的,這個時候用「いいです」不是說好的而是是不需要,這樣就好的意思。關於這一點日語裡還有一句經常會用到的「もういいよ」更多的意思是【適可而止】,【已經夠了的】,【已經可以了】的意思。
判斷「いいです」除了看有沒有多的語氣詞等還要看對方的神態舉止語氣以及說話當時的語境,所以有時候連日本人自己都分不清對方到底是個啥意思,這也是日語比較神奇的一點。類似的詞彙還有「すみません」「結構です」等。
與其說這些表達方式很多都很曖昧,倒不如說日語本身就是一門很曖昧的語言,這和日本人自己的生活以及思考方式有關。想要學好日語,還是需要多多去了解一下日本人的表達方式,養成日式思維;從日本人的角度去學習日語,不要習慣用中式思維去和日本人交流溝通,否則會造成很多不方便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還知不知道日語中還有哪些表達方式很讓人困擾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