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時,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高考推遲了一個月,不過希望各位考生,還是能夠沉著冷靜下來,認真答題,反覆檢查,祝大家都有個理想的成績。
好了,話不多說,每到高考時期,必聊的話題就是古代的科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古代科舉史上的牛人們,看你都認識幾個。我們先來說說考中狀元的幾個牛人。
古代科舉
王維,開元九年狀元,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對於王維,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了,畢竟誰沒背過王維的詩呢?他入仕後,先後擔任過右拾遺、監察御史、吏部郎中、尚書右丞等職。
王維精通詩、書、畫、音樂等,在詩方面的成就,有「詩佛」之稱,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在書畫方面的成就,被後世推崇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說起王維,你率先想到的是他哪首詩呢?
文天祥,寶祐四年狀元,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當他被元軍俘虜時,文天祥抵擋住了高官厚祿的誘惑。當元軍讓他寫信招降南宋大將張世傑時,文天祥的回答是:「我不能保衛父母,還要教別人背叛父母,這樣可以嗎?」
當敵軍多次逼迫他時,文天祥寫下了《過零丁洋》,尤其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兩句,影響了後世無數正義之士。最後文天祥被元軍處死,從容殉國,由於他的浩然正氣,所以也被後世稱為「狀元中的狀元」。
文天祥
李遵頊,西夏天慶十年狀元,同時他也是西夏神宗皇帝。他牛的地方就在於,他是歷史唯一狀元出身的皇帝,不過也僅此而已。李遵頊在治國方面,就不足以為人稱道了。他在位時堅持對金朝發動戰爭,一會兒與蒙古合作,一會兒又和宋朝合作。在他的搖擺不定下,導致西夏滅亡。
黃觀,洪武二十四年狀元,他就比較牛了,怎麼說呢?首先他是明朝第一個「三元及第」的人,就是同時獲得解元、會元、狀元的人。其次他又是整個明朝史上,唯一的「六首狀元」,就是在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皆取得第一,因此時人稱讚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
另外,清朝還有一個「六首狀元」叫錢棨,不過錢棨不是連中的「六首」,可黃觀是,因此黃觀也是古代歷史中,唯一「連中六元」的人。不過他因為反對朱棣篡位,所以在靖難之役後投江自盡,朱棣將他從登科錄上划去,削去了他的狀元名號。
明成祖朱棣
說了幾個狀元中的牛人,接下來我們再說幾個,雖然名落孫山,卻在其他方面有著非凡成就的牛人。
唐寅,字伯虎,原本考中解元,對於科舉充滿信心,誰知在會試中,唐伯虎因牽連舞弊案下獄,後被罷黜為吏。唐伯虎引以為恥,所以不願去就任,之後寄情於山水。遊歷回來開始以賣畫為生,最終成為一代畫家。
李時珍,14歲考中秀才,之後經歷了三次落榜,於是棄文從醫。他走遍大江南北,參考了無數醫術,用了29年時間,終於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為中國醫學事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被後世尊為「藥聖」。
李時珍
蒲松齡,縣試、府試、院試皆為第一,可考鄉試的時候,他就像中了魔咒一樣,無論考多少次就是不中,在72歲的時候,才破例補為貢生。他雖然一直沒有放棄科舉,可他也漸漸不將希望放在這上面,於是開始專心寫書,最終就有了約40餘萬字的志怪傳奇小說《聊齋志異》。
吳敬梓,出身於「科第仕宦多顯者」的官僚家庭,可後來因為屢次落榜,讓他開始懷疑科舉制度,懷疑八股文,甚至懷疑人生。於是他開始反對科舉制度,用諷刺的手法,揭露科舉中醜陋的人和事,並進行無情地批判,這便有了《儒林外史》,被譽為是中國諷刺小說的巔峰之作。
左宗棠,20歲鄉試中舉,之後會試屢試不第,於是他開始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後來的他協助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推動洋務運動發展、平定陝甘回族二馬叛亂、收復新疆、維護中國統一等等。左宗棠被稱為是「唐太宗以後對中國領土貢獻最大的人」,其一生的成就,並不輸給古代的狀元。
左宗棠
看了這些古代科舉史上的牛人們,可見並不是只有考中狀元,才會擁有巨大成就,併名留青史。因此在高考中,我們只需全力以赴,之後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未來還有很長,你們仍有無限可能。
(參考文獻《宋史》《蒲松齡志》《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