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曾經是日本品牌的代表,如果我們回到十多年前,鈴木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亞於豐田和本田,由於私家車在中國的普及相對較晚,當時大多數消費者沒有足夠的錢買車,鈴木的車型尺寸一般都很小,畢竟,鈴木一直是「小型車之王」,鈴木的北鬥星、奧拓等車型在中國市場取得了輝煌的銷售業績。
可惜鈴木沒撐多久,隨著SUV車型在中國市場的普及,鈴木已經失去了銷售支柱,小型車也逐漸被邊緣化,曾經輝煌一時的長安鈴木和昌河鈴木相繼分手,鈴木離開後,其實也留下了一些小型車資源,比如鈴木北鬥星在昌河的完整生產線,而現在昌河汽車是在北汽旗下,藉助這樣的資源,北汽打造了國產版的「北鬥之星」。
新車的名字是北汽Ev2,定價策略確實貼近百姓,起價35800元,高配置版4.1萬元,這個價格跨度真的很小,這個價格連中高級配置的五菱宏光麵包車都買不到,外觀設計方面,北汽這款北鬥之星轎車基本模仿了鈴木的原設計,前臉採用經典的方形前大燈,進氣格柵的尺寸相對較小,側面造型為「方盒子」,預留了兩扇活動門。
這款新車的外觀很難讓人對鈴木北鬥產生不滿,它在遠處幾乎是相同的產品,但走近一看,你會發現這款新車不再懸掛鈴木的標誌,而是北汽的圖形標誌,這是網友們經常吐槽的「豬鼻孔」圖,更換車標後,這款車的品牌影響力可能會下降,畢竟,北鬥當時之所以賣得好,也離不開鈴木標誌的影響。
打開車門後,可以看到這款北汽Ev2車的內飾與老北鬥星一模一樣,中控臺依然是傳統風格,沒有液晶屏等新配置,原來,兩排座椅只保留在前排,但後排空間被隔離,整輛車的尾部變成了倉庫,所以這輛車顯然不適合居住它只有兩個獨立的座位,它更適合快遞員,因為後排的儲物空間非常大,遠遠超過普通的快遞三輪車。
事實上,新款車型的動力總成也發生了變化,北汽Ev2沒有使用小排量內燃機,而是用電動機系統取代了它,最終輸出功率可達13kw,約為15馬力,現在,大多數家用汽車的馬力都在100馬力以上,可見這款車型的15馬力有多弱,然而,一臺15馬力的電動機足以拉動一輛小型汽車,但不要開得太大,採用小馬力電機,北汽Ev2的續航裡程可以達到103公裡,可以接受,在城裡旅行就夠了。
問題是,你認為北汽的北鬥星版會流行嗎?歡迎在討論區留言,讓我們一起討論吧!注意孔明,有個驚喜,由你來彌補!一些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嚴禁轉載、複製,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