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歡迎車友分享轉載。
鈴木汽車,大家都知道,專門研究小型汽車,在國內生產的車型有很多種,但是銷量最高的是北鬥星車型,因為它便宜,一轉眼鈴木離開長安很長時間了,但是長安鈴木和昌河鈴木一直在生產新車,只是在技術上沒有鈴木的支持,很多車友非常羨慕日本本土的鈴木汽車,尤其是小方盒子車型的北鬥星。但是干著急,卻買不到。
其實在平行進口車商那裡,沒有什麼事辦不到的,只要大家有需求,捨得花錢,一些車型還是能夠進口的,目前鈴木新推出的超豪華北鬥星已經上市了,如果真的進口到國內,大家會買單嗎?這是一個未知數。
很多去過日本的車友,對日本的汽車價格多少會有一些了解,日本的汽車價格不便宜,只是他們的工資掙得比我們多,一輛新款豪華北鬥星,在日本的價格合人民幣大概是12萬,如果進口到國內,加上各種稅,加上車商的利潤,原價12萬的北鬥星,一定能夠賣到15萬。
就像鈴木吉姆尼一樣,原本不貴,現在被炒到接近20了,這其中有將近一半的價格,鈴木廠家沒有掙到。經銷商掙了一筆,然後是各種稅。大家想一想,15萬在國內能夠買到很多種汽車,本田繽智,豐田奕澤,大眾探歌。緊湊型合資轎車隨便挑選,可選的車型有很多很多。
如果,新款北鬥星能夠再次與國內合資的話,價格有所下探,好是有很多車友買單的。
這款鈴木超豪華北鬥星早在2018年就已經在日本上市了,新車在外觀設計上,可以說完全擺脫了廉價感,新車在車頭部分,採用了分體式大燈設計,層次感非常明顯。
車身的側面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18英寸的巨大輪轂,18英寸輪轂如果裝在其它車上,看上去很平常,但是裝在北鬥星上面,看上去就非常豪華,因為以前國產的北鬥星,輪轂是13英寸的,13英寸與18英寸相比,在視覺上的差異真的很大。
新車在動力方面也採用了全新的1.4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了愛信的6AT變速箱,底盤驅動是全時四驅,不過這是頂配車型,其它低配車型僅搭載了1.0T三缸發動機,和1.5L四缸動力,變速箱是CVT的。底盤驅動是前置兩驅。
這款超豪華的北鬥星,全時四驅與維特拉的並不一樣,比較業餘,僅僅是為了增強公路上行駛的穩定性,比如冬季的溼滑路面等等。北鬥星的發動機是前驅橫置的,中間配有差速器,車輛行駛的時候,前輪動力輸出95%,後輪的動力輸出僅5%,在車輪打滑的時候,四個車輪會根據電腦的調配,將動力均衡的分配。
目前,很多日系車,都採用這種智能四驅系統,像日產奇駿,樓蘭,豐田RAV4,雷克薩斯NX等等。
那麼鈴木超級維特拉,進口車型,它的價格為什麼高,高就高在了底盤上,進口的維特拉,採用了高級豪華車的縱置發動機,在變速箱的旁邊有分動箱,有低速越野的時候,扭矩可以放大,進口維特拉的底盤四驅結構,與寶馬X3差不多,這就是進口維特拉價格一直非常堅挺的原因。
其實,很多日系車型沒有導入國內生產,也是一件好事,因為國內自主汽車品牌,剛剛有些起色,如果將日系小車大量引進的話,肯定會分擔一部分的銷量,那麼國產汽車在銷量上,就會失去一定的份額。
畢竟現在國內汽車企業,在不靠外資的幫助下,我們可以生產很多不錯的車型。俗話說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生產汽車,賣給自己人,在汽車質量穩定的情況下,還可以出口到國外地區掙外匯。
早在70-80年代,那個時候國產汽車幾乎沒有,有也是開一開就容易壞的那種,當時進口了很多日系汽車,其中麵包車最多,轎車也有,當時一輛麵包車的價格在十幾萬到二十多萬,有日產的,豐田,馬自達,五十鈴等車型,轎車有尼桑,豐田皇冠等等。
為什麼現在國內車友鍾愛日系汽車,就是當時日系汽車質量好,為車友留下來很好的印象。之後開始合資生產汽車,大眾,鈴木,這是最早的一批外資企業來國內合資生產汽車,以後,美系,還有德系的奔馳寶馬,才逐漸進入國內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