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對自己太苛刻了

2020-12-01 惟哥的冥想筆記

最近接觸到一個心理學術語——「過度概括化記憶」,一種關於大腦對過去事情的記憶方式。

簡單的講,當我們感到快樂時去回憶過去發生的事,這時記憶可以輕鬆的讓我們回想起一次非常具體的事情,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發生的事情。然而,如果我們處在負面情緒中,例如壓抑、疲憊或者陷入情感思考不能自拔,或是過去有過什麼不愉快的經歷,我們的記憶就會出現一種不同的形式,僅僅回憶事件的概括,之後回憶經常會嘎然而止。這種情況即稱作「過度概括化記憶」

一旦形成這種非具體化的記憶模式會對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自我批判、自責、內疚便是這種記憶方式出現後的結果。

內心的自我批評

現實當中,我們都有很多不算完美的過去,一次失敗的求職經歷,一次糟糕的工作表現,一次遺憾的考試,等等。如果最近我們心情不錯,這些過去的場景不會對我們產生影響,但是,如果由於某種原因我們心情不佳,「過度概括性記憶」便會將過去「冰封」起來,讓我們很難再考慮當時的實際細節,並尋找其他解釋。由於我們對自己不喜歡的往事的壓制或對他們的過度思考,進一步強化了「過度概括化記憶」,導致我們會陷入往事導致的深深的內疚和羞愧,並開始用一些「自製「的批評攻擊自己。

這種嚴厲地評判自己,讓我們仿佛覺得在克服自己的許多缺點。但實際上,它只能讓我們更加質疑自己價值,讓我們更加崩潰。

善待自己,讓自我批判平靜下來

在之前的文章裡我們提到葡萄乾靜觀、覺察呼吸、身體掃描,覺察聲音和想法,如果這些正念練習一直堅持到現在,我們已經能夠認識到這些不算完美的事已經過去,接受過去的「愧疚」和「恐懼」,正念可以給我們一種新的可能,通過培養一種非主觀判斷和賦予同情的智慧,獲得更加積極的心理狀態。

讓自我批判平靜下來

研究表明,正念冥想可以讓記憶變得更加具體,不再過度概括。換言之,正念可以讓我們從過度概括的陷阱中解脫出來。

所以,如果你不僅想通過培養正念意識獲得深入骨髓的安寧,還希望遭遇生活變故時仍能維持安寧的存在,你就需要再往前邁一步。你需要通過善意和同情與世界建立聯繫,只有返璞歸真,以深深的尊重、榮耀、認可和熱愛才能接受自己。

今天介紹的友善禪修,將幫助你將善意引入自己的生活——不僅對他人友善,也要善待自己。在這個練習中你將發現,儘管同情他人並不容易做到,善待自己可能更為困難。

判斷自己是否過於苛刻

通過思考和回答下列問題,判斷一下是否過分苛刻地評判自己:

我是否批評自己懷有不理性和不恰當的情感?我是否告訴自己我現在心情不該是這樣?我是否認為自己的一些想法是不正常的或者糟糕的,我不應該那樣想我是否對自己的思想進行好與壞的評判?我是否告訴自己不應該那樣想?我是否認為自己的一些情感是消極的或者錯誤的,我不應該有那樣的感受?當我的腦海中出現令人煩惱的想法和景象,是否會根據想法和景象對自己進行好與壞的評判?當我懷有非理性思想時,我是否會自我批評?如果你的情況與上面一項以上的問題非常吻合,很有可能是你對自己過於苛刻了。你能不能對自己多一些同情和慈愛?這個問答的目的是為了弄清你對自己是否過於嚴厲,但不希望你因此而批評自己。將你的回答當作了解意識的輔助手段,而不是成功或失敗的標誌。

慈心冥想練習要點

慈心冥想是把美好的祝福先送給自己,在送給周圍的人,最後送給一切眾生。

練習時的坐姿和其他練習一樣,確保姿勢端正,腰直肩松。練習以覺察呼吸開始,然後擴展站至全身並堅持幾分鐘,讓身心穩定下來。準備好以後,念出以下慈愛的祝福,儘量從內心深處把祝福送出來,而不只是從嘴巴。簡版:

願我遠離痛苦願我儘可能的快樂健康願我生活幸福

祥和版:

願我沒有敵意;我願沒有危險;願我沒有身體上的痛苦;願我沒有心理上的痛苦;願我安詳快樂。

接下來,回想一個你愛的人,可能是你的親人,朋友,同學,仿佛他(她)就站在你的面前,以同樣的方式將祝福送出來。簡版:

願你遠離痛苦;願你儘可能的快樂健康;願你生活幸福。

祥和版:

願你沒有敵意。我你沒有危險;願你沒有身體上的痛苦;願你沒有心理上的痛苦;願你安詳快樂。

接下來,選擇一個陌生人,可能是你經常遇到的人,雖然你認識對方,但並不清楚他的名字,你對他的感受屬於中性品質。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你並不了解他們,但是他們和你一樣,對生活既有希望,也有恐懼。他們也像你一樣,希望生活幸福。所以,在內心和腦海中想著他們,重複上面的句子,祝福他們。在每個階段之間短暫停留,感受當下身體的感受,覺察呼吸。經典慈心冥想練習——就像我一樣

這是一個經典的慈心冥想練習,練習時,想像一個人站在我的前面。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就像我一樣,引導語如下:

這個人有一個身體和心靈,就像我一樣;這個人的感情,情緒,想法,就像我一樣;這個人在他(或她)的生活中,經歷了身體和情緒上的痛苦和折磨,就像我一樣;這個人在某種程度上曾經悲傷、失望、生氣或受傷,就像我一樣;這個人和我一樣,覺得自己不值得或不夠格。這個人有時擔心,有時害怕,就像我一樣;這個人渴望友誼,就像我一樣。這個人在學習生活,就像我一樣;這個人想要關心和善待他人,就像我一樣;這個人想要滿足於生活所給予的一切,就像我一樣;這個人想要擺脫痛苦,就像我一樣;這個人希望是安全的和健康的,就像我一樣;這個人希望快樂,就像我一樣;這個人希望被愛,就像我一樣。

現在,允許一些幸福的願望出現:

我希望這個人有足夠的力量、資源和社會支持來輕鬆應對生活中的困難。我希望這個人免於痛苦;我希望這個人平安幸福;我希望這個人被愛;因為這個人是人類的同胞,就像我一樣。

寫在最後

慈心練習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進行,逐漸的,你會意識到,不善待自己,就不可能善待他人。如果你總是以不夠優秀為藉口攻擊自己,就不可能對他人真正有愛心。

相關焦點

  • 對待自己,不要太苛刻了
    在生活中,常常會有很多人習慣拿著自己的一套標準去衡量他人,苛刻他人,要求他們必須按照自己的標準去行事。在這裡面,有些人是打著為他好的名義行事,有些人則只是因為自己無法做到轉而想讓別人做到。無論遇到怎樣的人,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幾乎都只會得到怨聲載道的結果,畢竟,每個人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都有自己的追求、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
  • 別對自己太苛刻
    只不過,每個人最了解的都是自己,所以對自己的缺點一目了然,卻不知道別人身上也有著缺陷,這樣就往往會把自己的缺點誇大,去羨慕別人。 實際上,我們沒必要對自己太苛刻,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缺點,忘記過去不能重寫的不順心,自然隨性地生活,也是對自己人生的最好註解。 每個人的存在都自有其意義,既然上天賦予人類生命,如果它只給你一隻腳,那麼,就請用這一隻腳好好地活著。
  • 鄭爽:別對自己太苛刻,對自己好一點
    鄭爽:別對自己太苛刻,對自己好一點。12歲一個人赴成都學習舞蹈。小小的她很懂事,雖然一個人到了陌生的地方很不適應,但總是和媽媽只報喜不報憂,懂事的讓人心疼。2005年,14歲的她在瀋陽市舞蹈比賽中獲得了金獎,她很有天賦,同時也很努力。2007年,媽媽帶著鄭爽去表演系的考場參加考試,本來是報著試一試的態度,沒想到鄭爽被中戲、北影、上戲表演系同時錄取。
  • 「自己太苛刻的人,過的都很辛苦」
    吉祥裡做值得你分享的朋友丨吉祥裡第188篇 丨「世上哪有什麼:我本可以更好」最近看的綜藝節目裡,很喜歡一對情侶的相處方式,總是能化解和解決掉矛盾和問題,不會過的很添堵很累。彈幕裡好多人都在誇女孩情商高,不給人添堵,不給自己添堵。活的快樂輕鬆些。趕上因為工作、人際關係上腦筋轉不過來的時候真的很難受,難受到自閉的那種。有時候對待身邊親近的人也會過分苛刻,要求很多,甚至高於常理。這也是一種病。一個人不寬容別人,內在的原因是對自己要求過於苛刻,投射到外邊就是對別人也苛刻。
  • 人總是對別人太苛刻,又對自己太縱容
    小小彬、小小志的叫法早就流傳開來,怎麼到了小小胡就這麼多異議,人們總是拿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別人,給別人上綱上線,過分苛刻,而反觀自己做的興許連別人的十分之一都不如,卻又興致勃勃的指手畫腳、賺足眼球、我們視為過分縱容。這個話題似乎也引發了一波,孩子到底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的討論,其實真有那麼必要嗎?姓什麼不是他父母親生的?怎麼都不滿意乾脆找對象時候就找本家,不就不用再爭執了。
  • 不要對自己太苛刻,沒有人會對你太苛刻
    幸福和不幸福並不意味著你告訴自己幸福就是幸福,如果你明顯感到疼痛,你仍然需要告訴自己你很快樂,在自己的痛苦中找樂子對你沒有好處。有些人會問:「為什麼生活中的許多事總與自己過不去,為什麼別人那麼的厲害,自己卻怎麼糟糕?」
  • 做人,別對自己太苛刻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對自己說一句辛苦了。我們經常對別人說,你辛苦了,而對一直忙忙碌碌的自己,卻從來沒有說過什麼。人啊,我們每天和自己相處,可是我們眼裡經常看見的都是別人,而看自己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從別人的眼裡看見的。
  • 對自己太苛刻 活得累
    上進是好事,但過於苛刻往往會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長此以往不利於健康。如果你有以下一些表現,建議學會放下內心的重擔。1.可以輕易原諒別人的「愚蠢」,卻對自己耿耿於懷。對著無法列印的印表機折騰了一上午,最後才發現出紙的蓋子沒有打開。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別人身上,你是不是覺得偶爾幹點傻事兒也挺萌的?但如果是自己,你卻覺得這種低級錯誤無法原諒。
  • 「你為何會失眠?」:這3類事情別太苛刻自己,會好起來的
    拋開一些身體上的原因外,根據我自己的失眠經驗來看,主要有三種情況。這三種情況其實就在以下3類事情上對自己太苛刻造成的。對感情類的事情過於苛刻在眾多失眠的人當中,因為愛情問題而失眠的,佔了很大的比例。當一個人對於感情類的事情過於苛刻時,就會計較感情中的每一個細節。因為身處愛情中的人,往往都會非常敏感。他們會患得患失,會疑神疑鬼。
  • 勒克萊爾在土耳其的失誤後,是否對自己過於苛刻
    就是這樣,我真的太差勁了。我對整個團隊感到非常抱歉。我真的笨到家了,和巴庫自己撞車一樣。這是夏爾-勒克萊爾在上周末的土耳其大獎賽獲得第四名衝線後的第一句話,他在車隊的無線電通話中自責自己的失誤。在車隊負責人馬蒂亞-比諾託在馬拉內羅的總部和他通話時,他還發出了一些義大利語的咆哮。
  • 你的問題在於對自己太過寬恕,而對別人太過苛刻
    人有一個根深蒂固的特點就是,很容易發現別人的缺點和錯誤,卻發現不了自己的不足和錯誤。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紛爭都是來自於我們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卻非說自己的錯誤是因為對方而引起的。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對朋友的要求太過苛刻,自己已經不是人,是個地獄的判官
    發現越來越多人,喜歡把朋友放在天平上,他們很仔細地觀察:這個友人的行為是否和自己定下的水準一樣?一有差錯,便把這個友人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不超生。我不喜歡16歲那時的自己,十分無知。唯一值得留念的,是那份交友的熱誠,毫無條件,不帶批評,赴湯蹈火,兩肋插刀,盡情地享受和對方的談話。到了現在,對友情的懷疑,完全是被出賣得多的結果。所以,又只好把朋友放在天平上了。人類有數不清的缺點,我們先忘記自己的。交友,應該從原諒他人的缺點開始。
  • 民宿預訂容易退款難 免責退款要求是否太苛刻
    「我本人居住地不在風險區,當然無法提供紅、黃健康碼,街道也開不了限制前往北京的證明,這個免責退款要求太苛刻了,我認為也不符合現在的防疫政策。」種種證明讓羅女士覺得既為難又無奈,而按照平臺規則,無法提供證明,房費退多少就只能以房東意願為準。對此,愛彼迎客服人員回應,民宿的退款規則是房東自主設定的。
  • 在這方面,別對自己苛刻
    育兒焦慮,知識焦慮,工作焦慮,關係焦慮……我自己也焦慮。這讓我很難受。到一個臨界值的時候,我忽然就有了這個意識:停下來,想一想。這一想,我發現沒什麼特別的事,是我必須焦慮的。我給自己安了太多情緒。我被情緒左右了。我們被情緒控制了。
  • 生活中我們總是對自己親近的人太苛刻
    其實我們總是對身邊的人或是親近的人要求太苛刻,總是想索取卻很容易忘記付出的重要性。我們卻又對陌生的,或是不熟悉的人太寬容!認識的一個人,他總是說自己的身體狀況不怎麼樣,生活壓力又重,希望兄弟姐妹們幫他一把,可是卻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無情撕臉,搞的場面烏煙瘴氣,親人心塞!他反而是對外面的人有求必應。如果我們不是那樣利慾薰心的時刻想套路身邊的人,也許我們的日子會變得更加從容!
  • 對自己太苛刻太狠,把感情看得太重的三大星座!
    金牛座可以說是特別無私的一個人,很多時候他們總是先考慮到別人的心情,害怕傷害到別人,所以根本沒有想到自己是不是會因此受傷難過。也許對於金牛座來說,別人的心情遠比自己來得重要。在感情中,金牛座人對所愛的人足夠包容和體貼,可唯獨對自己太苛刻太狠,以至於會因為自己把感情看得太重,從而很容易受傷受委屈。可是,偏偏金牛座人受了委屈和傷害也依舊執拗到不肯放手。
  • 請把你的苛刻留給自己,寬容留給別人
    請把你的苛刻留給自己,寬容留給別人現在的人,一個個的好像都是聖人,做的所有事好像都是對的,說的每一句話好像都是真理。喜歡傳播不知所謂的正能量,喜歡講不知道從哪裡聽到或者編造的心靈雞湯。對著公眾人物評頭論足,談論其品德是否高尚,但都是第一次做人,又是哪裡來的資格評論他人?難道說,已經把人做好了?一邊否認著浮誇風、面子工程,卻又無比的熱衷於這些,領導幹部不得有官架子、高人一等的觀念,但是現實好像不是這麼回事兒。
  • 為什麼對親密的人太苛刻,對陌生的人太客氣?
    曾經看過一句話:如果人人都能對親密的人客氣一點,對陌生的人苛刻一點,這個世界就和諧了。然而事實是:我們對親密的人太苛刻,對陌生的人太客氣。理論上講,親疏有別,我們理應對親密的人比對陌生的人更客氣,然後事實卻恰恰相反。為什麼會這樣?我不止一次問過我自己。
  • 張馨予呼籲不要對女演員胖瘦太苛刻,網友熱議:男女演員都該對自己...
    虎撲9月11日訊 9月10日,張馨予微博發文呼籲不要對女演員胖瘦太苛刻,自曝胖的時候參加活動的照片被人嘲笑。微博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張馨予呼籲不要對女演員胖瘦太苛刻# 10日,@張馨予 發文談女演員胖瘦問題,自曝胖的時候參加活動的照片被人嘲笑。
  • 全職媽媽不要對自己太苛刻,做到這3點,讓人生更精彩!
    給自己一些自由對於全職媽媽來說,雖然每天家務纏身,照顧孩子更是需要二十四小時待命,還要加上細心和謹慎。但是全職媽媽不要給自己帶上沉重的枷鎖,搞得自己每天都神經緊繃,這樣反而會讓自己身心疲憊。當媽媽一味地犧牲自己時,就會失去自我,這對整個家庭來說都不是件好事,所以媽媽在扮演好各種角色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做好自己,平衡好家庭生活,多給自己一些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