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高原水塔的「脫貧經」

2020-11-27 中國網財經

  切片

  今年,德格縣計劃讓20個貧困村、2739人摘帽。這個貧困人口佔全縣戶籍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全國連片特困地區縣,究竟要用什麼樣的方式,讓貧困農牧民剷除窮根?

  □本報記者 王成棟

  掃除供水盲區

  讓1.9萬農牧民喝上放心水

  2015年底,德格縣基本實現了全縣農牧民自來水全覆蓋。不過,這個建設成果很有可能反彈,且仍有部分偏遠農牧定居點處於供水盲區。

  省農水局供水處處長周家富介紹,德格縣平均海拔4235米,每年冰凍期接近8個月。在這個地區,自來水的制水、供水系統管理難度極大,「很容易損耗,一般的管材根本用不了。」

  為此,德格縣計劃年內投入資金757萬元,對20個擬摘帽貧困村的安全飲水工程進行鞏固提升。根據此前藏區安全飲水工程的經驗,材質相對耐寒、柔軟且耐腐蝕的PE管道,成為德格縣的首選。

  9月26日,在德格縣柯洛洞鄉郎達村,當地人幫助施工隊趕在土地徹底冰封前埋下管線。「基本上都要挖兩三米深,淺了不得行,凍土層太厚了。」郎達村駐村幹部毛旗說,如果一切順利,10月底前,郎達村3個偏遠牧民點就能喝上自來水。

  據德格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德格縣將通過安全飲水鞏固工程,掃除全縣自來水「盲點」,在2020年之前,實現自來水水質合格率、保障率、覆蓋率全部達標,「尤其是要徹底消除1.9萬貧困農牧民吃水難。」

  發展節水灌溉

  牧場產草量有望提升倍

  9月26日,省水利院工程師高勇正帶著助手們奔波在馬尼幹戈牧區。不久後,這個經常在冬季出現草料短缺的地方,將會建起一片高效節水灌溉草場。「灌溉就是生態,生態就是財富。」德格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德格縣的主要經濟支柱是蟲草採摘和畜牧業。但當地不僅經濟不發達,生態也不富裕:德格的水土流失面積達4365.15平方公裡,相當於三分之一個成都。「想致富,就要多挖蟲草、多放牧,但這樣草場就會退化。然後水土流失,接著沙化……這是惡性循環。」德格縣水務局負責人表示,如果能夠發展節水灌溉,提高草場產出,加上工程治理措施,「德格草原還會綠起來、美起來的。」

  根據此前的實驗,發展節水灌溉後,德格牧區單位面積產草量可提升5倍左右。高勇說,按照這個實驗結果,高效節水灌溉,不僅能夠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也可以最大程度減少草場壓力,提高牧民牛羊的數量。

  根據規劃,德格將在2020年之前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兩萬畝,主要位於貧困村周邊,「讓老百姓通過牧草豐收來致富,改進粗放的放牧方式。」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支持德格的水利脫貧攻堅行動,今年3月,省水利廳通過綠色通道,正式批覆了血呷村水土流失治理項目,共計投資200萬元。在省水土保持局的指導下,血呷村已修起了沉沙凼、攔水壩,以往光禿禿的山坡搭起了防護網,植上了水保林。如今,接近4平方公裡的治理區內,部分主體工程已經完工。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省水利廳對口幫扶三年多 德格告別的不止是「背水吃」
    高原的天,孩子的臉。啃骨頭:「高原水塔」核心區引來自來水  村民大會的主題,正好與水有關。在會上,王儉逐一核對各戶自來水使用情況,確認全村實現了自來水戶戶通。  「終於不用受罪了。」村民向麥家有五口人,每天至少需要用水200升。
  • 四川成都高新區數字賦能「傳幫帶」 鑄牢德格脫貧「健康防線...
    成都高新區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隊在德格。初冬時節,氣溫已降至零攝氏度以下,卻擋不住當地農牧民群眾接受義診的熱情——成都高新區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工作隊一行,正針對高原常見病開展大型義診活動。分診、檢查、問診、健康生活指導……據不完全統計,當日共有115人接受相應的診療服務。  「麥宿地處大山深處,交通不便,以前老百姓就醫環境較差。」
  • 雲貴高原的精準脫貧路:念好「山字經」 做好「水文章」
    (長江經濟帶沿線行)雲貴高原的精準脫貧路:念好「山字經」 做好「水文章」  中新社雲南昭通7月30日電 (記者 萬淑豔)要在2020年全面脫貧,中國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近日,中新社記者跟隨「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主題採訪團,走進長江上遊地區的雲貴高原,探究曾經「中國最窮地區」的脫貧攻堅路。
  • 藏區的文化明珠——德格!蘊藏著康區的文脈!紅牆高慫,氣勢非凡
    德格印經院又稱為「德格吉祥聚慧禪院」,是1729年由第十二世士司兼第六世法王卻吉.登巴澤仁所建的,後又經過幾任士司的擴建,才達到現在的規模。德格印經院的出名不僅是因為其規模宏大,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這裡至今仍保留著全藏區最古老、最完整和最規範的印刷工藝。據說,目前藏區發現的7部《薩格爾王》木刻本中,有6部均出自德格刻本,非常珍貴。
  • 德格印經院今天的重點:德格印經院
    雀兒山雀兒山有多險,雀兒山的山路有多爛,看一看這個就知道了德格經歷五個多小時,經歷一百二十多公裡的爛路,我們兩人還是到達了德格縣城,縣城很小,閉上眼都能逛完德格據當地人的介紹,德格這個地方最有當地特色的就是三停:經常停水停電停網。
  • 水利對口幫扶,德格得到了啥?
    水利對口幫扶,德格得到了啥?  2015年9月起,省水利廳對口聯繫幫扶德格縣脫貧攻堅。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作為需求側的德格縣得到了什麼援助,作為供給側的水利扶貧又給當地農牧民帶來了怎樣的實惠?
  • 感受康巴文化無限魅力 柬埔寨國家電視臺走進德格
    本報記者徐登林攝   柬埔寨國家電視臺《魅力中國》攝製組走進德格   □松吉澤裡本報記者徐登林   今年是中柬建交60周年。5月中旬,柬埔寨國家電視臺《魅力中國》攝製組一行8人來到德格,走訪德格印經院、德格藏醫院、龔埡鄉雨託村等地,感受康巴文化的無限魅力。
  • 放下牧鞭、告別高原:新疆牧羊人的脫貧之路
    放了30多年羊的艾合麥提又回憶起高原上的生活。  「那裡在青海與新疆的交界處,海拔有3000多米,人們每年騎著駱駝和馬轉場,夏天住在氈房,冬天鑽地窩子。我家沒有羊,都是替別人代牧。牧區的人生了病,最快能看到醫生的地方在青海。」艾合麥提的第一個孩子因牧區落後的醫療條件而夭折。
  • 假如青藏高原沒有隆起,對我國有什麼影響?
    青藏高原又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亞洲水塔」等,由於青藏高原地勢非常高,以至於阻礙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汽深入到我國內地地區,使得我國西北內陸呈現出荒漠景觀。我國地質學家從一個來自西藏的琥珀發現,大約在4000萬年前,當時的青藏高原地區生活著許多龍腦香植物,而這些植物是如今亞洲熱帶雨林的代表植物,它們最高只能生活在海拔為1300米的地方,這也意味著當時的青藏高原海拔不會超過1300米,而如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過了5000米。在青藏高原沒有隆起之前,來自印度洋的水汽能夠直接深入到這裡,為這裡帶來豐沛的降水。
  • 從成都到德格 醫生跨越千裡義診只為兌現一句承諾
    德格縣與青藏高原接壤,平均海拔4235米。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6月2日,成都援藏醫療隊醫生丁雲清和同事為實現婦計中心主任劉金玉的承諾,義無反顧地到那裡義診。為什麼劉金玉會做出這樣的承諾?原來,在德格縣義診時,他們為當地的敬老院裡每位老人做了細緻的全身體檢後,發現老人們患高血壓病比例極高,於是就有了對老人們做系統超聲檢查的念頭。
  • [公告]迪安診斷:關於戰略投資杭州德格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
    二、項目簡介 迪安診斷計劃使用人民幣31610萬元,受讓杭州迪桂股權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杭州迪桂」)、陳作秀持有的共計杭州德格100%股權。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杭州德格將成為迪安診斷的全資子公司。
  • 遼寧老建築-瀋陽萬泉水塔
    作者張黎明在瀋陽大東街萬泉街1號的瀋陽萬泉公園裡的萬泉水塔,是凡瀋陽人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許多人並不知道它竟是同類產品中的第一個中國造,並不知道萬泉水源地建成竟是瀋陽市政用水之始,並不知道水塔門額和井碑上的文字竟是當時二位偽市長之手書……,本文試圖就有關鮮為人知的事情梳理如下:1933年9月,偽奉天市政公署成立自來水籌備處。1934年4月,偽奉天市政公署向偽滿洲中央銀行奉天分行藉資80萬,開工修建小河沿水源地。以下兩幅圖為當時施工現場。
  • 心安處,是吾鄉——從高原搬到平原的新疆牧羊人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4日電 題:心安處,是吾鄉——從高原搬到平原的新疆牧羊人  新華社記者張曉龍、張鍾凱  初秋,新疆若羌縣塔什薩依村,葡萄、喇叭花的藤蔓爬滿窗欞。56歲的艾合麥提坐在棗紅色的木沙發上納涼,兩隻從籠中放出的綠毛鸚鵡,像牧區馴鷹一樣乖巧地立在他的肩頭,放了30多年羊的艾合麥提又回憶起高原上的生活。  「那裡在青海與新疆交界處,海拔有3000多米,人們每年騎著駱駝和馬轉場,夏天住在氈房,冬天鑽地窩子。我家沒有羊,都是替別人代牧。牧區的人生了病,最快能看到醫生的地方在青海。」艾合麥提的第一個孩子因牧區落後的醫療條件而夭折。
  • 【地評線】金羊網評:脫貧攻堅是中國交給世界的滿意答卷
    在我國脫貧攻堅決戰的決勝之年,羊城晚報評論員在國際消除貧困日前夕來到位於川西高原的甘孜州鄉城縣,在千裡之外的高原上親身感受脫貧攻堅的成果。走訪田野鄉村,採訪扶貧幹部,羊城晚報評論員更加感喟於中國脫貧攻堅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的脫貧攻堅具有世界性意義,體現了中國制度的優越性,是廣大扶貧幹部辛勤付出的結果。脫貧攻堅,是中國交給世界的一份滿意答卷。
  • 西非「水塔」變「電塔」
    幾內亞素有西非「水塔」之稱。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幾兩國同心攜手發展幾內亞的水電事業,幫助幾內亞逐步實現從西非「水塔」變西非「電塔」的夢想。5000面值的幾內亞法郎背面圖案是金康水電站西非「水塔」的電站夢幾內亞是西非三條主要河流——尼日河、塞內加爾河和甘比亞河的發源地,至少擁有600萬千瓦的潛在水電資源
  • 「智勇雙全」決勝脫貧攻堅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仗,是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任務,兌現黨對人民群眾莊嚴承諾,必須要攻破的堡壘。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打亂了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節奏,更拖累了脫貧攻堅步伐,隨著疫情防控持續向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確保如期全面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迫在眉睫、時不我待。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都是重大政治任務,都是要全力以赴的硬仗。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對廣大黨員幹部來說,既是要求,更是職責,「兩手抓,兩手硬」不僅考驗黨員幹部的能力素質,更考驗作風態度。
  • 雪域高原迎來了「兵老師」
    來源:中國軍網一條條柏油馬路,蜿蜒盤旋通向雪域;一棟棟藏式新房,遍布高原美麗村寨……在海拔4200米的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窩公鄉中心小學,一棟棟嶄新的教學樓和學生宿舍拔地而起,在藍天的映照下顯得格外耀眼。
  • 命理格局之日德格
    命理格局之日德格 張永紅整理此格只有五日:甲寅、丙辰、戊辰、庚辰、壬戌。取甲丙戊庚壬五陽幹,甲坐寅得祿,丙坐辰官庫,庚坐辰財印兩雙,壬坐戌三奇俱備。寅為三陽之首,辰戌為魁罡之地,幹支異於別位,故名日德也。
  • 德格:凌晨,氣溫零下,民警摸黑前行4小時抓獲「犛牛大盜」
    經德格警方偵查,錯阿鎮錯通村村民澤某(男、25歲)具有作案嫌疑。作案後,澤某四處逃竄,行蹤成謎;涉案人員抓捕工作進度也因此大打折扣。剛好一個月,嫌疑人出現在警方視線無論多狡猾,是只要犯了案就會留下蛛絲馬跡。1月7日下午,馬尼幹戈鎮派出所民警在轄區開展「偷牛盜馬」案件線索摸排時,有關澤某的線索再次進入警方視線。成立抓捕組,密切布控。
  • 同心·共鑄中國心走進四川德格
    10月31日,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縣中學的圖書館裡,瘦弱的7年級女孩四郎佔姆,獨自坐在椅子上,臉上透露著些許緊張和不安。 由於前來問診的多數是藏族群眾,多用藏語交流,德格縣委統戰部副部長貢呷也擔當起了臨時翻譯。忙忙碌碌工作中,又確診了幾例患者,其中有位7歲的藏族男孩被確診為主動脈弓中斷。據解放軍總醫院葉衛華醫生介紹,這樣的病人一般生命周期只有幾年,他能生存7年實屬不易,建議儘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