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豬變形記——豬年幣說豬

2021-01-10 百家號

原標題:豬年幣說豬——玉器上的豬

豬,自古以來都是十分重要的牲畜,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家庭財富的象徵。古人事死如事生,作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豬的形象廣泛出現在墓葬當中,其中以玉豬最具代表性。這些玉豬有些是死者生前所佩,有些是祭祀禮器,還有一些是專門用於下葬的玉器,種類繁多,各具時代特色。而玉豬的形象也隨時代而演變,背後所代表的含義也有所變化。從這一小小物件的演變過程中,亦可窺見中華文化的變遷與文明的進步。

玉豬龍:圖騰崇拜

先民對動物崇拜的內容和方式豐富多彩。對於遠古氏族社會的人來說,面對比自己強大兇猛的動物,很容易產生畏懼心理,並且由畏懼衍生出崇拜。紅山文化墓葬出土的玦形玉豬龍,就是這種原始圖騰崇拜的體現。玉豬龍的形象十分特別,兩隻大大豎起的豬耳,被誇張地安在了抽象變體的玉豬龍眼部。這一原始圖騰,表達了先民對自然神嚮往而敬畏的複雜情感。從玦形玉豬龍造型上,也可看到紅山原始氏族兇悍善鬥的性格。佩帶者也希望通過佩帶玉豬龍,強化自己的武力與神力,從而達到與自然溝通的更高境界。這一時期的玉豬龍造型,雖然簡單樸素,但能讓人感覺到一種神秘的信仰力量。因為在先民眼裡,這時的豬並不是用於食用的家畜,而是有祭祀含義的自然神力的化身。遠古時期,紅山先民之所以創造玉豬龍的形象,不僅僅是為了視覺上的勇武有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半獸半神的動物崇拜,以期形成人與神之間的彼此溝通,從而得到神力的庇佑。

玉豬握:死後尊榮

商周以後的玉豬,不再像紅山文化的玉豬龍那樣抽象,整體形制具有很強的寫實性。這說明人類因自己的強大,擁有了許多動物所沒有的特殊本領,使得一些動物,如牛豬、犬羊、雞鴨等,經過長期馴化,成為農業社會中家庭財富的一部分,從而與人形成相互依存的關係。通過馴養,豬逐漸從具有宗教意味的原始圖騰,演化成與古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以漢代最具代表性。

在眾多漢墓中,玉豬都作為重要的陪葬玉器出現,可見古人對這一器物的重視程度。中國古代玉器用途甚多,大體可分為工具儀仗、禮器、佩飾、實用以及葬玉等幾大類。這裡所說的葬玉,指的是那些專門為死去的人製作的陪葬玉器。玉豬也屬這類葬玉,握在死者手中,以象徵財富,企盼伴隨死者永遠過著富裕安康的生活。古人認為死時不能空手而去,要握著財富及權力,因此,玉豬握便成為漢代最流行的殮葬用玉的一種。同時也因為當時的人們認為,隨葬玉豬是對死者靈魂的一種護衛。

豬作為陪葬圖騰由來已久,早在新石器時代的墓葬中就曾多次出現過豬下頷、陶豬或豬形陶罐等。隨著社會的發展,古人用珍貴的玉來保護屍體,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出現了用玉豬隨葬的習俗。至商周時期,此葬俗進一步完善,至漢代達到鼎盛。人們對陪葬玉豬更是十分重視,製作考究。目前資料顯示,以玉豬陪葬,起源於西漢,盛行於東漢,衰落於魏晉。後世零星出土的玉豬,為仿古玉。縱觀歷史,漢代的玉豬是最豐富的,數量之大、用料之優、工藝之精,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西漢與東漢的玉豬,在材質、造型和工藝上有所區別。材質上,西漢玉豬玉質多為青白玉,大多沁色呈赭或茶色。玉質石感明顯,缺乏透明度及光澤,屬次等玉材。東漢玉豬一般選用上等青白玉,有的還用羊脂白玉琢制,精光內蘊,光澤怡人,保存完好,沁蝕相對較少。造型上,西漢玉豬呈長條形,身體略肥胖,形象生動,體形俏美,身體重心在四肢上,大多呈快速奔跑的姿勢。且嘴圈上拱,並有三四道圈紋,鼻孔內凹,雙眼圓瞠,雙耳浮凸,寫實風格明顯,招人喜愛。而東漢玉豬多呈長條形,形體細長,呈平臥伏狀圓柱體,四肢屈於身下,背、眼、耳、腿、尾的雕琢,均較西漢玉豬更為簡練。此外,東漢玉豬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頭、身、尾側面均呈平直狀,不像西漢玉豬呈圓鼓狀。豬尾在背部,呈條狀,並穿一孔,可以系掛,由此可知,東漢玉豬除作握玉外,還可隨身佩系。從雕刻工藝上看,西漢玉豬是寫實的,而東漢玉豬是寫意的,有的僅寥寥數刀,在長條圓柱形玉石上加琢簡單的線條,粗獷簡練,遒勁揮灑,卻能將憨態可掬的豬的形象雕刻得淋漓盡致,俗稱「漢八刀」。

漢代以後:由褒至貶

到了六朝時期,因戰亂,玉材來源匱乏,且升仙術盛行,食玉成風,玉豬握的材質就差了許多,漸為滑石豬所替代。但豬代表財富象徵的意義,依然被保留了下來。東晉都城建康偶有玉豬出土,但出土最多的還是滑石豬,反映出玉豬的使用已有等級差別。富裕的貴族使用玉豬,拮据的平民只能使用滑石豬。

唐宋後的玉豬造型多樣,有的紋樣簡而粗獷,有的較為寫實,生動可愛。但是,豬象徵財富的說法,在民間漸漸不再流行。元朝末年婁元禮編撰的《田家雜佔》,記載了當時的諺語:「豬來貧,貓來富。」明代萬曆年間的進士江盈科所著的《雪濤談叢》中也記載道:「餘邑諺雲豬來窮家,貓來孝家,狗來富家。」故可見豬貓二物,為當時人所惡。到了《西遊記》中,就只剩下以豬八戒為代表的慵懶、貪睡、貪吃的醜態。

形隨境遷,意由時變。玉豬的造型在各個時代都各具特色,其含義也隨著文明與文化的變遷而演變。但作為十二生肖之一,在民間,豬年仍具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象徵意義。在當代,豬年生的人仍會佩戴雕刻豬的玉佩,以祈求平安順遂,這也與紅山文化中玉豬龍的祈禱意義有所相似,可謂古今傳承、遙相呼應。

作者:張詩琦 《中國金幣文化》

相關焦點

  • 《豬類簡史》(下)——豬年幣說豬
    原標題:從神祗到俗物——家豬馴化史吉祥、財富的象徵眾所周知,尊是酒器,商代以動物造型製作的各尊中,豬尊僅商代豕尊一件,這件豬尊兼具野豬與家豬的特點,耳尖而小,嘴尖而長,腳高而細。為什麼以它為造型製作酒器?
  • 巧手剪出精彩「豬」——豬年幣說豬
    過去常聽老輩人說「豬年是肥年」,那些類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等美好的祝福,也總是伴隨豬年一同到來。「肥豬拱門,金銀滿囤」不僅是一句吉祥話,也是十二生肖剪紙中的一個經典造型。不妨就此說開去,暢談一番剪紙中的生肖豬文化。「肥豬拱門」本意是「送物上門,意外得財」,由此創作的剪紙是河北一帶常見的生肖剪紙造型,通常作為重要的節日飾物出現。
  • 己亥年說玉豬,你可能只聽說過玉豬龍
    圖:新時期時代陶蹲豬 藏於故宮博物館五千年以前的玉雕–玉豬龍戌年過了亥年來,豬年詠豬,感謝豬讓人享用美味、攝取生命的營養。現在的人看豬總是說它不好的多,什麼好吃、懶作啦都賴到豬頭上,或許這是人類將豬當作家畜圈養的結果。距今五千年前的紅山文化考古遺蹟中有豬首龍體型的玉雕,被稱為「玉豬龍」,顯示豬的尊貴,和今人對豬的看法相去懸殊。
  • 乙亥豬年說豬文物
    可見但是當時人們對豬這種動物的重視。這是漢代的玉豬屬於典型的漢八刀處理手法。在漢代這個厚葬風氣濃烈的朝代,逝者(使用者非富即貴)逝去時便會在雙手上各握上一個玉豬,因此玉豬也有另一種叫法——玉握。玉豬整體呈現的是圓柱狀,兩端削平身體用粗獷的線條刻畫出豬的四肢和五官。
  • 破譯24節氣:小雪、北鬥星與玉豬龍崇拜
    董仲舒說「物鹹成」,是因為十月是當時所有農作物豐收的時節,所以要在這個月慶祝人壽年豐,從而形成新年習俗。 二、北鬥星崇拜 24節氣小雪對應《易經》乾為天卦,物象為龍,對應12地支亥,物象為豬。 乾卦是《周易》第一卦,而豬是12地支的最後一支,一頭一尾。 這樣北鬥星、龍和豬三種天上地下的天象和物種就發生了強關係,紅山文化玉豬龍很可能有這種自然崇拜的因素。
  • 鐵隕石紅山文化玉豬龍罕見藝術瑰寶收藏潛力巨大
    鐵隕石紅山文化玉豬龍盛軒國際有幸徵得一件鐵隕石紅山文化玉豬龍,重量為164.4克。該藏品保存非常完整,使用隕石材質雕刻出玉豬龍造型,是文化的象徵,具有吉祥的寓意。隕石的殼,氣印,顆粒,都表現的非常的明顯,燃燒層表現的很清楚,隕石在古代被稱之為天外來物很難得能見到,極具藝術魅力與想像力,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玉豬龍的紅山文化的代表,在我國歷史悠久本就罕見。綜上所述該藏品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科研價值。
  • 豬年說「豬」:關於豬,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
    人們常說「笨豬」,其實這是很大的誤會,豬非常聰明,也很愛乾淨。在上古時期,豬的文化意義不包含任何貶義。豬不僅意味著「家」,還象徵著財富、吉祥和勇敢。01 有豬,才有家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可以說是人類馴化豬、吃豬肉的歷史。
  • 豬年話豬龍
    據悉至今考古出土的玉豬龍僅有3件。最早是1984年在紅山遺址牛河梁一號冢中發現的,此圓雕玉器整體呈蜷曲狀,首尾部分相連,中間有大圓孔,額部突起,兩隻大耳朵豎起高於頭頂,眼睛微凸,炯炯有神,似豬的鼻子上有多道陰刻皺紋,吻部鼓起,背部頸處有一對鑽小孔,可繫繩佩掛。民間稱其為玉豬龍。近年來學界對玉豬龍的研究也是言人人殊,筆者也有愚陋之見。
  • 《成語猜猜看》中一個豬一個蛋一個玉一個禮盒是什麼成語答案介紹
    導 讀 在成語猜猜看中,有一個題目是四個小圖,一個是豬,一個是笑臉,還有一塊玉佩和一個禮物盒子,那麼這是什麼成語呢
  • 十二生肖豬年到!關於「豬」的這些文化你知道嗎?
    而人的素質,也以豬事為坐標來衡定,如「敢」字,有徒手捉豬以示勇敢之意,那麼不能捉豬便為怯懦。家豬是顯得那麼溫順老實,那是因為長期被人類馴養,與大自然隔離而喪失了其本性,而野豬性情兇暴,善於搏擊,於是基於這一特點,豬便含有「勇往直前」的意思。古代,豬象徵財富豬在古代是財富的象徵。人們不僅在生前儘量多養一些豬,死後也要用豬陪葬,以顯示財富實力。
  • 《瘋狂猜成語》一個豬一個蛋一個玉一個禮盒的成語答案一覽
    導 讀 瘋狂猜成語62關怎麼過,瘋狂猜成語第62關圖文答案,小豬雞蛋玉禮物什麼成語,豬蛋玉禮打一成語。
  • 己亥年說豬——漢代陶豬
    就彩繪陶豬而言,有雌豬、雄豬和小乳豬。彩繪雌豬,出土於鹹陽市漢陽陵帝陵外藏坑。身長46、背寬15、高22釐米。雌豬身體圓潤,腹部滾圓,四肢較短。《水經注》卷29說樊氏家族,「廣起廬舍,高樓連閣,陂池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魚蠃梨果……」這些大地主、大莊園主掌握著土地,又控制著勞動力,為漢代養殖業的規模化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很多文物反映了當時豪強地主的莊園生活,豬作為莊園經濟中最常見的一種家畜。人們儘量為死者安排在陰間生活所需的一切,大到房屋建築,小到日用器具,多用陶製模型器代替。
  • 文化回眸:豬年話「豬」
    「豚」之古音「du:n」與漢語「豬」(古音「da」)存在對轉關係。現在陝北、甘肅一帶仍有將「豬肉」說成「大肉」的。將「豬」說成「豚」(豬子),可能是豬本來的壽命為20年左右,而人類豢養的豬大都一到兩年就宰殺了。值得一提的是突厥語對豬的泛稱「tonguz」,正是「通古斯」之真正語源。明代《韃靼譯語》曰:「豬,唐兀四」,「唐兀四」實為「通古斯」之音變。
  • 《瘋狂猜成語》一個豬一個蛋一個玉一個禮盒打一成語 答案大全匯總
    導 讀 瘋狂猜成語裡面一頭豬一個雞蛋一塊玉一個禮物盒是什麼成語?
  • 電影《玉子》:六噸重的大豬跑到街上亂闖,沒人敢上前阻攔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美國公司將超級豬崽交給小女兒家代養,不料小女孩與豬日久生情,結果上演了一場千裡追豬的感人故事,《玉子》。在未來的某天,地球上的人口突飛猛進,終於突破了300億大關。為了解決糧食短缺這一世界性難題,美國TSB公司ceo白毛妹向全世界宣布,他們在智利的一個農場培育出了一種體型碩大的超級豬,並且把現有的26隻豬崽送到世界不同的26個國家交給當地的農民,用傳統方式餵養。
  • 《瘋狂猜成語》一個豬一個蛋一個玉一個禮盒是什麼成語答案介紹
    導 讀瘋狂猜成語、看圖猜成語、成語玩命猜一隻豬一塊玉佩一個禮物盒答案什麼呢?很多網友對這一題的答案還不了解,下面統一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題的答案及解釋!
  • 豬年到了,豬和龍有怎麼樣的淵源,為何豬是龍的祖先?
    玉豬龍上世紀80年代在遼寧省建平縣的考古發現,震驚了當時的考古界和史學的,同時所有的民俗專家也為之動容。這件事的主角便的被發現的牛梁河紅山文化代表玉器玉豬龍。這件玉器呈豬首龍身,身體蜷曲,頭尾相連。尤其豬首的形象十分逼真,肥頭大耳圓眼大嘴,吻部前凸,嘴微微張開露出獠牙,眼部和額頭和重重的褶皺,俗稱的豬頭紋。這一發現非同小可,驗證了龍形象的最初由來,是又豬的形象慢慢衍化升華而來,同時把兩種生肖的關係聯繫在了一起。從《說文解字》我們可以知道,「家」字就是寶蓋頭加一個豕【shǐ】,豕就是豬。先民從最初的口規模發展過來,先是家庭、家族,後來慢慢形成民族、國家。
  • 豬年說豬,無話可說了?
    準確地說是中國的民俗文化符號。所以每逢農曆新年來臨,一些有鄉土情懷的文人墨客不免要為該年的生肖寫上幾句,傳播民俗文化,寄託百姓祝福。這似乎也是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是己亥豬年到來後,豬年說豬的文章並不多見。偶然讀到一些著名作家豬年話豬的文章,也往往不知道作者在說啥,好像無話可說。文化人豬年不說豬文化,這真是一個現象呀。  中國的生肖文化是社會發展的一個窗口。
  • 豬的歷史|這是一種神奇的動物
    年前,現藏於南京博物院)▼紅彤彤的豬形酒壺(紅陶獸形壺,大汶口文化,距今約5500年,用於盛酒,四足立起便於加熱,也有人認為是狗形,現藏於山東博物館)▼在內蒙古、遼寧的紅山文化人們更是結合豬首、蛇身用玉石加工出玉豬龍或佩戴在巫師、酋長胸前
  • 馬未都:豬年說豬,關於「豬年」的這些風俗,你一定不知道!
    馬未都:豬年說豬,關於「豬年」的這些風俗,你一定不知道!在說文解字之中,年代表著「谷熟也」,這也是古代一年中難得的休息時間,而到了如今,年則是一種時間單位,一年則是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當然,在我們的習俗之中,年則代表著親情,團聚和幸福,如今歲月流轉,豬年已經到了,關於「豬年」的一些風俗,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我們就聽馬未都來說說關於「豬年」的一些風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