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豬年幣說豬——玉器上的豬
豬,自古以來都是十分重要的牲畜,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家庭財富的象徵。古人事死如事生,作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豬的形象廣泛出現在墓葬當中,其中以玉豬最具代表性。這些玉豬有些是死者生前所佩,有些是祭祀禮器,還有一些是專門用於下葬的玉器,種類繁多,各具時代特色。而玉豬的形象也隨時代而演變,背後所代表的含義也有所變化。從這一小小物件的演變過程中,亦可窺見中華文化的變遷與文明的進步。
玉豬龍:圖騰崇拜
先民對動物崇拜的內容和方式豐富多彩。對於遠古氏族社會的人來說,面對比自己強大兇猛的動物,很容易產生畏懼心理,並且由畏懼衍生出崇拜。紅山文化墓葬出土的玦形玉豬龍,就是這種原始圖騰崇拜的體現。玉豬龍的形象十分特別,兩隻大大豎起的豬耳,被誇張地安在了抽象變體的玉豬龍眼部。這一原始圖騰,表達了先民對自然神嚮往而敬畏的複雜情感。從玦形玉豬龍造型上,也可看到紅山原始氏族兇悍善鬥的性格。佩帶者也希望通過佩帶玉豬龍,強化自己的武力與神力,從而達到與自然溝通的更高境界。這一時期的玉豬龍造型,雖然簡單樸素,但能讓人感覺到一種神秘的信仰力量。因為在先民眼裡,這時的豬並不是用於食用的家畜,而是有祭祀含義的自然神力的化身。遠古時期,紅山先民之所以創造玉豬龍的形象,不僅僅是為了視覺上的勇武有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半獸半神的動物崇拜,以期形成人與神之間的彼此溝通,從而得到神力的庇佑。
玉豬握:死後尊榮
商周以後的玉豬,不再像紅山文化的玉豬龍那樣抽象,整體形制具有很強的寫實性。這說明人類因自己的強大,擁有了許多動物所沒有的特殊本領,使得一些動物,如牛豬、犬羊、雞鴨等,經過長期馴化,成為農業社會中家庭財富的一部分,從而與人形成相互依存的關係。通過馴養,豬逐漸從具有宗教意味的原始圖騰,演化成與古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以漢代最具代表性。
在眾多漢墓中,玉豬都作為重要的陪葬玉器出現,可見古人對這一器物的重視程度。中國古代玉器用途甚多,大體可分為工具儀仗、禮器、佩飾、實用以及葬玉等幾大類。這裡所說的葬玉,指的是那些專門為死去的人製作的陪葬玉器。玉豬也屬這類葬玉,握在死者手中,以象徵財富,企盼伴隨死者永遠過著富裕安康的生活。古人認為死時不能空手而去,要握著財富及權力,因此,玉豬握便成為漢代最流行的殮葬用玉的一種。同時也因為當時的人們認為,隨葬玉豬是對死者靈魂的一種護衛。
豬作為陪葬圖騰由來已久,早在新石器時代的墓葬中就曾多次出現過豬下頷、陶豬或豬形陶罐等。隨著社會的發展,古人用珍貴的玉來保護屍體,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出現了用玉豬隨葬的習俗。至商周時期,此葬俗進一步完善,至漢代達到鼎盛。人們對陪葬玉豬更是十分重視,製作考究。目前資料顯示,以玉豬陪葬,起源於西漢,盛行於東漢,衰落於魏晉。後世零星出土的玉豬,為仿古玉。縱觀歷史,漢代的玉豬是最豐富的,數量之大、用料之優、工藝之精,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西漢與東漢的玉豬,在材質、造型和工藝上有所區別。材質上,西漢玉豬玉質多為青白玉,大多沁色呈赭或茶色。玉質石感明顯,缺乏透明度及光澤,屬次等玉材。東漢玉豬一般選用上等青白玉,有的還用羊脂白玉琢制,精光內蘊,光澤怡人,保存完好,沁蝕相對較少。造型上,西漢玉豬呈長條形,身體略肥胖,形象生動,體形俏美,身體重心在四肢上,大多呈快速奔跑的姿勢。且嘴圈上拱,並有三四道圈紋,鼻孔內凹,雙眼圓瞠,雙耳浮凸,寫實風格明顯,招人喜愛。而東漢玉豬多呈長條形,形體細長,呈平臥伏狀圓柱體,四肢屈於身下,背、眼、耳、腿、尾的雕琢,均較西漢玉豬更為簡練。此外,東漢玉豬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頭、身、尾側面均呈平直狀,不像西漢玉豬呈圓鼓狀。豬尾在背部,呈條狀,並穿一孔,可以系掛,由此可知,東漢玉豬除作握玉外,還可隨身佩系。從雕刻工藝上看,西漢玉豬是寫實的,而東漢玉豬是寫意的,有的僅寥寥數刀,在長條圓柱形玉石上加琢簡單的線條,粗獷簡練,遒勁揮灑,卻能將憨態可掬的豬的形象雕刻得淋漓盡致,俗稱「漢八刀」。
漢代以後:由褒至貶
到了六朝時期,因戰亂,玉材來源匱乏,且升仙術盛行,食玉成風,玉豬握的材質就差了許多,漸為滑石豬所替代。但豬代表財富象徵的意義,依然被保留了下來。東晉都城建康偶有玉豬出土,但出土最多的還是滑石豬,反映出玉豬的使用已有等級差別。富裕的貴族使用玉豬,拮据的平民只能使用滑石豬。
唐宋後的玉豬造型多樣,有的紋樣簡而粗獷,有的較為寫實,生動可愛。但是,豬象徵財富的說法,在民間漸漸不再流行。元朝末年婁元禮編撰的《田家雜佔》,記載了當時的諺語:「豬來貧,貓來富。」明代萬曆年間的進士江盈科所著的《雪濤談叢》中也記載道:「餘邑諺雲豬來窮家,貓來孝家,狗來富家。」故可見豬貓二物,為當時人所惡。到了《西遊記》中,就只剩下以豬八戒為代表的慵懶、貪睡、貪吃的醜態。
形隨境遷,意由時變。玉豬的造型在各個時代都各具特色,其含義也隨著文明與文化的變遷而演變。但作為十二生肖之一,在民間,豬年仍具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象徵意義。在當代,豬年生的人仍會佩戴雕刻豬的玉佩,以祈求平安順遂,這也與紅山文化中玉豬龍的祈禱意義有所相似,可謂古今傳承、遙相呼應。
作者:張詩琦 《中國金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