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的第三大殺手,女孩發病率高8倍!這項疾病家長可得當心了

2021-01-09 澎湃新聞

如果您發現

孩子寫字時是這樣的

玩樂時是這樣的

放學走路是這樣的

那就必須引起重視了!

因為繼肥胖、近視後

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正面臨

第三大「殺手」

——

脊 柱 側 彎

脊柱側彎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正位X光片中,正常人的脊柱應該是一條直線,如果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的主要表現為:軀幹雙側不對稱,如雙肩不等高、一側背部或腰部隆起、胸廓不對稱、腰線不對稱等,少部分孩子可能有腰痛症狀。

一項流行病調查顯示:

0~10歲和青春期是孩子發育最快的兩個階段,也是脊柱側彎度數增長最快時期。

目前,我國兒童在青春期的脊柱側彎發病率為2.4%左右,女孩的發病率遠高於男孩:8歲以前,男女發病率比為1:2,8歲以後則為1:8!

看到這些驚人的數據,家長的心肯定被揪了起來:自家孩子的脊柱是否健康呢?

我們可以讓孩子通過一個簡單的動作(前屈實驗)進行自測。

動作要領:讓孩子腳跟併攏,雙腿伸直,軀幹前屈90度,雙手合十,上肢垂直於地面。如果有脊柱變形,會出現兩邊高度不對稱,這在醫學上叫剃刀背畸形。

脊柱側彎的危害不容忽視

脊柱側彎對兒童青少年的危害

精神方面:嚴重影響外觀,孩子會出現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問題;

身體方面:對孩子神經系統造成損害,甚至可能壓迫脊髓造成無法行走,還會造成心肺功能異常進而影響壽命。

脊柱側彎必須早診早治

青少年脊柱側彎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骨骼成熟度和側彎程度決定治療方案。

如果側彎小於20°,骨骼成熟度較高,建議觀察;如果側彎大於20°小於45°,骨骼成熟度較低,建議矯正支具治療;如果側彎大於45°並且進展,或出現失平衡情況,往往需要手術治療。

因此,早期發現脊柱畸形並正確治療,對孩子一生有著重要的意義,家長們必須重視起來。

兒童脊柱側彎的原因

原因一

姿勢不當

長期不正確的站、走、坐以及書寫姿勢,使得脊柱得不到很好休息,容易造成背部肌肉的疲勞受損,使得固定脊部兩側正常彎曲的肌肉力量下降,再加上青春期脊柱突增速度比較快,就容易造成彎曲異常。

其中,姿勢性脊柱側彎在兒童青少年中最為常見,這與孩子長時間坐姿不當密切相關。坐姿不當的原因很多,包括課桌椅高矮不適合孩子身高,教室採光不良,孩子趴得離桌子比較近等,這些都易發生彎腰、歪頭、扭身等不良坐姿。

相關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坐姿是「坐在椅前半部,上身前傾」等不良坐姿。

造成這種坐姿的主要原因是課桌椅存儲空間不足,學生將書包放在椅子上,書包佔據了椅面一半,使學生身體靠不到椅背上,對脊柱無法形成有效支撐。

即使學校按照學生身高調整了課桌椅,學生仍然不能保證有一個正確坐姿。這種坐姿形成習慣後,使得彎腰、駝背、脊柱病變發生的情況增加。

原因二

缺乏體育鍛鍊

導致脊柱彎曲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體育鍛鍊,尤其是缺乏腰背肌肉的訓練,腰背肌力小也是脊柱側彎的根本原因之一。

平時孩子們不夠重視體育鍛鍊,靜坐少動,同時體力活動形式單一,沒有達到每周至少三次肌力鍛鍊,不親近陽光,這些都是致病因素。

而通過體育鍛鍊來進行脊柱側彎的預防和矯治將非常有效。比如,通過遊泳來平衡肌肉力量,還可以通過一些力量性鍛鍊來增強肌肉力量。

及早發現孩子脊柱側彎

早期脊柱側彎是不容易被發現的,特別是孩子穿著衣服時。作為家長,我們平時還要對孩子多留心觀察:

1. 善用「四橫一豎」觀察法

一豎是指脊椎,四橫包括肩、肩胛下角、腰窩、髂嵴的四條連線。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方法觀察孩子後背是否對稱:

看兩個肩膀是否等高

看兩個肩胛骨下角是否等高

看兩個腰窩是否對稱

看骨盆兩側髂嵴高度是否一致

2. 準備健康管理日記

家長可以通過記學生健康管理日記的方式監測孩子身體發育。

比如,給孩子脊柱外觀定期拍照,隔一段時間就要記錄,並與之前做對比,這樣可以直觀地發現孩子脊柱發育方面的問題,從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3.做好健康監護人

首先,家長要提醒孩子保持正確姿勢,坐姿、站姿、走路的步態等都要注意。

在學習時注意坐姿,寫作業時不翹「二郎腿」;在家中也要給孩子配備與其身高相匹配的桌椅,提醒孩子做作業時每隔40分鐘要站起來活動10分鐘。

其次,平時可以陪孩子進行遊泳、打球、吊單槓等運動。

此外,在生活中還需注意一些細節:

1.孩子睡的床不應過軟。

2.枕頭應以低而柔軟為好。睡覺時,宜讓孩子的整個肩背部一起置於枕頭上,以減輕頸部的屈伸力。

3.避免用單肩背書包。長期背單肩包可能導致孩子高低肩,繼而發生脊柱側彎。

4.平時多曬太陽,多吃含鈣食品。

願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因為這才是人生中

最寶貴的財富

文章來源|中國婦女報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大遼姐姐說育兒 | 兒童健康的第三大殺手,女孩發病率高8倍!這項疾病家長可得當心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專業測評 ∣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
    基於此,邁煒心理近期推出免費測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以幫助家長進一步了解疫情時期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通過兒童(或與家長一起)在線作答,可使孩子及家長更好地了解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態,從而在必要時進行相應的調整或幹預。該量表是專業量表,可用於對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評估。(*不可作為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的診斷/篩查工具。)
  • 孩子智力低下,長不高,竟然是「尿床」在作怪
    這需要引起各位媽媽的注意,當心孩子患上了「兒童遺尿症」! 其實兒童遺尿症的發病率還挺高的,根據《中國兒童和青少年遺尿症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約16%的兒童在5歲時依然會發生夜間遺尿的現象。 雖然每年約15%的兒童夜間遺尿的現象可自發消失,但是有10%的兒童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會終生尿床!
  • 6歲半女童月經來潮、12歲男孩乳房發育……|市兒童醫院接診調查:每...
    近日,記者來到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青春期醫學門診,便看到了2位因肥胖出現發育問題的患兒,他們的家長都存在著一些誤區,延誤了孩子的治療。6歲半女孩居然來月經,骨齡達到11歲半,和肥胖有關晨晨(化名)今年6歲半,因為從小就愛吃蛋糕、炸雞等高熱量食物,還喜歡喝飲料,且一頓不吃肉就會鬧脾氣,一口菜都不吃,身高135釐米的她,體重達到了42公斤。
  • 兒童出現這12個信號時,很可能是得了抑鬱症,家長千萬別忽視!
    此外,如果兒童抑鬱症沒有及早預防或發現並得到適當治療,那麼復發的風險非常高,且每次發作都會變得更加嚴重。 事實上,根據美國聯邦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的數據,每33名兒童中就有一名患抑鬱症,每8名青少年中就有一名患抑鬱症。 2、兒童抑鬱症是由某種單一因素引起的嗎?
  • 華廈眼科:守護青少年兒童眼健康
    日前,華廈眼科青少年兒童眼外傷救治基地正式揭牌,標誌著華廈眼科在構建區域性兒童眼外傷救治體系上邁出了實質性、關鍵性的一步。 據統計,我國兒童眼外傷的發病率佔外傷總數的15%—27%,兒童的視力預後(對疾病最後結果的預測)遠差於成人,年齡多在3歲至12歲。
  • 眼科專家提醒:警惕兒童近視「治癒系」騙局,給家長們一些科學建議
    據悉,《國民視覺健康報告》顯示:高中生、大學生的近視發病率都超過了70%,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位。若無有效政策幹預,到2020年,我國5歲以上近視患病人口或達7億!不少家長們信以為真,寧可花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給孩子買產品做治療,卻不願到正規眼科醫院尋求科學的醫療幫助,較後不但孩子的近視沒有治好,反而耽誤及時矯治,近視度數越來越高。家長們如何正確地、科學地掌握孩子視力情況、眼睛健康狀況?給孩子滴用眼藥水是否妥當?孩子近視後,家長們應注意什麼?有哪些常見問題需要解答?
  • 兒童患夜遺症 中國近4成人不知尿床是病
    小兒頻繁尿床真是病,而且不少見遺尿症是一種兒童常見疾病,發病率很高。在亞洲地區,學齡期兒童發病率為6.9%~11.2%。正常幼兒在2~3歲時就能控制排尿,部分會超過3歲。如果你家寶寶在5歲後仍在睡眠中發生不自主排尿,並且不自主排尿≥2次/周,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那可能就是小兒遺尿症。而這種病並不少見。
  • 宮頸癌成女性二號殺手
    這項名為「金百合女性健康」的行動目前已在全市8家醫院成功開展,累計對我市約一千名女性進行了免費宮頸癌檢測。     據北京第六醫院婦產科主任諸雪峻介紹,宮頸癌已經成為僅次於乳腺癌的女性健康二號殺手,我國每年新增發病人數大約10萬,「其實超過90%的宮頸癌能通過兩年一次的篩查得到有效預防,但目前我國僅有不到5%的宮頸癌被預防」諸主任說。
  • 家長注意啦!視力不良呈低齡化 假期兒童近視預防需警惕_中國_唐山...
    家長表示,孩子平時最喜歡玩手機。  醫務人員表示,近年來兒童近視低齡化趨勢明顯,很多孩子在學齡前就已出現視力不良問題。  此外臨床中發現,兒童青少年患者中弱視、斜視等視力不良問題發生率也較為突出。醫務人員提醒,弱視是一種眼科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會有很大的威脅。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魏文斌:也就是說在學齡前是他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過了這個關鍵時期你再治療它就晚了,視力發育到了成熟以後,你再去做治療,也難以讓他視力得到恢復。
  • 家長們注意!警惕隱形顏值殺手——下頜後縮
    家長們注意!8月26日訊(李莎 記者 甘麗) 擁有一個精緻小巧的下巴是美人臉的必要條件之一,然後情況卻不容樂觀,下巴後縮(下頜後縮)是廣泛存在於青少年之間的一種錯合畸形,據統計在亞洲族群中,約有三分之一的華人有下頜後縮的問題。
  • 兒童得高血壓,雖然不多但不可小視!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心臟外科二科副主任醫師成偉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兒童高血壓大多數是繼發性的,是由其他疾病導致的,其中腎性高血壓佔80%左右,這亟需引起家長們的重視。」究竟什麼是兒童高血壓?成偉介紹,目前,臨床上仍採用2004年美國「兒童青少年工作組的兒童高血壓」的百分法進行定義:3次或3次以上平均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大於等於同性別同年齡和身高兒童血壓的第95百分位。
  • 兒童時期的胖,可能一輩子都瘦不下來……
    超重和肥胖的兒童往往在成年後仍然肥胖,這與平時聽到的謠言「小時候胖不算胖」恰恰相反。超重和肥胖的兒童往往在成年後仍然肥胖來源丨pixaby肥胖目前已經明確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了,兒童單純性肥胖隨著社會的發展,也越來越成為影響健康的疾病之一。
  • 8歲男童停止發育,就因為吃了家長給的這樣東西!家長們需要特別注意...
    8歲的孩子正在長身體,「愛子如命」的王家夫婦不管是高熱量的垃圾食品,還是鮑魚、燕窩,只要是孩子想吃的、愛吃的,都一股腦地滿足孩子。 才剛8歲的孩子個頭已經竄到了一米六,成為了學校同齡孩子中個子最高的那個。王家夫婦也以此為傲,覺得這都是自己給孩子「補身體」的功勞。
  • 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兒童如何區分1型還是2型?哪些藥物治療?
    不過,近年來兒童出現2型糖尿病的機率也在逐漸升高,主要原因考慮為飲食的精細化、高油高糖食物越來越多,以及兒童運動減少肥胖率高有關,結果讓本應該在成年人階段才會出現2型糖尿病,也開始延伸到兒童及青少年人群中。根據資料顯示,全球範圍內,兒童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已經比20年前提高了3倍左右,也就是說,兒童出現2型糖尿病的情況已經不再是少數了。
  • ...原是結核病惹禍,我國結核病學生發病率約為全人群發病率1/3
    結核病俗稱「癆病」,屬於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我國目前仍然是全球結核病高負擔國家。結核病有什麼特點?應該如何防治?瀟湘晨報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有關專家。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通訊員楊豔楊正強長沙報導近年來,我國肺結核疫情總體呈下降趨勢,但由於人口基數大,仍然是全球結核病高負擔國家。
  • 孩子中耳炎的發病率僅次於感冒,很多家長並不知道
    很多家長覺得,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是孩子最多見的疾病,但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病,多發於幼年,卻常因為孩子無法充分描述病情而延誤治療,疾病由急性轉成慢性,跟隨孩子步入成年,伺機發作。這種疾病的發病率在臨床上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並與上呼吸道感染有著密切關係。它就是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發作的第一高峰是6-11月齡之間,第二高峰在4-5歲之間。
  • 二胎新生兒溶血症 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放開,新生兒溶血症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醫生提醒準媽媽及新生兒家長,特別是準備孕育二胎的父母,孕前要進行血型檢查,並要注意區分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熊貓血」準媽媽則要在孕期進行抗體、羊水檢查。  母子血型不合,母親體內產生與胎兒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體,可引發新生兒溶血症,且多發生在二胎寶寶身上。
  • 心情經常「大起大落」,當心這種精神心理疾病
    文/金羊網記者 張華今年的10月10日是第27個「世界精神衛生日」,本次「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健康心理,快樂人生」——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實際上,青少年的精神情緒問題一直是專家們關注的焦點,比如「雙相情感障礙」(俗稱躁鬱症),起病多在16-25歲年輕人,因其高自殺率,值得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 一滴唾液檢測兒童天賦,收費最高7萬元!上當的家長可不少
    近日,記者在長沙市一家母嬰產品店看到一則廣告:買699元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優先版,檢測孩子六大能力,包括求知慾、記憶力、抗壓能力、吸取教訓能力、數學計算能力、閱讀能力。檢測結果能幫助家長有針對性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社交能力,助力寶寶表現更出色。「699元只是入門產品,還有幾千元的進階版。」店裡的銷售員對記者說,兒童天賦基因檢測是「有科學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