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上的這張照片,掛於40集團軍軍史館英模牆。如果不看說明,很多參觀者都看不出她是一個女人。
這並不奇怪,因為即使是當年和她同袍而戰、同榻而眠的戰友,多年來也沒發現這個打仗拼刺刀、行軍不要命的戰士,會是個女人。
她叫郭俊卿,1931年生於遼寧凌源。14歲那年,郭俊卿為替父報仇,隱瞞性別、虛報年齡,以「郭富」之名參軍。
戰火,讓郭俊卿歷練成長,成為一名鋼鐵戰士。
當通信兵,班長讓她在4小時內將一紙命令送到30公裡外的部隊。郭俊卿獨騎夜行,快馬加鞭,提前送達命令。返回時,戰馬累死途中。她步行歸隊,還不忘背上馬鞍。在東北深夜的寂靜曠野,不知這位十來歲的小姑娘是否會害怕流淚?
後來當了班長,她在平泉戰鬥中帶領四班冒著彈雨衝上山梁,與敵人白刃格鬥,立大功一次,四班獲「戰鬥模範班」稱號。
任指導員、黨支部書記後,她帶領連隊晝夜行軍75公裡,參加了遼瀋戰役著名的大拉子山阻擊戰。
四野入關南下,首長照顧女同志,要求各部隊讓女兵坐大車。郭俊卿是否動過心念,向領導說明一下自己的女兒身,享受本該享受的照顧?然而,郭俊卿和男兵一樣步行,還幫戰士扛槍背包。途中,她不顧河寬水冷,逐一背病號過河,落下困擾她一生的嚴重婦科病。
戰爭,讓郭俊卿無暇顧及女兒之身。風吹日曬、硝煙燻染,讓她的臉龐、身板少有女性特徵。為了不暴露性別,她從不脫衣睡覺,從不和大家一塊洗澡如廁。在長達5年的戰爭集體行動和生活中,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女性堅忍的奇蹟。
不過,也有差點露陷的時候。一次,有戰友突然覺得郭俊卿說話聲音柔細,平時又從未看到她洗澡上廁所,於是動了疑心,鬧著要扒她的褲子「驗明正身」。
這本是郭俊卿回歸女兒身的絕好機會。然而,她縱身一躍,端起步槍大吼:「誰要胡來,今天我就挑了誰!」
明晃晃的刺刀,如虎的兇悍,讓戰友們訕訕而退,不再也不敢懷疑。
然而,「秘密」終究是難以隱瞞的。1950年4月,郭俊卿因病到醫院治療,醫生發現了她的「女兒身」。這一次,病人郭俊卿沒法讓醫生閉嘴,醫生如實向部隊通報了情況。
這是一個驚人的消息。
部隊首長立即放下手上的事,趕到醫院核實。郭俊卿自知難以再瞞,她躺在病床上,第一次以一個女人的身份流下了淚水,向首長講訴了身世和隱情。
這一年,郭俊卿19歲。當年9月25日,郭俊卿參加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被授予「全國特等女戰鬥英雄」「現代花木蘭」榮譽稱號,受到毛主席、朱總司令接見。
1983年9月23日,這位傳奇英雄病逝,葬於常州市烈士陵園,年僅52歲。新華社發布訃告,稱其「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出生入死,屢建奇功」。2009年,郭俊卿與劉胡蘭、向警予、江竹筠、趙一曼等女英模一道,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英雄已逝,但「我軍唯一特等女戰鬥英雄」的地位迄今未變。以她為原型拍攝的電影《戰火中的青春》記錄了刀劍戰火中的女性偉力、戰士精神,讓她永遠活在人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