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星 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又添新成員

2021-01-11 中國日報網

海洋二號C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攝影:汪江波

中國日報9月21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今天13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遙四十一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二號C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海洋二號C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海洋動力衛星系列的第二顆業務衛星。衛星在軌後,主要對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面風場實現高精度、高解析度的實時觀測,並具備船舶識別,以及接收、存貯和轉發我國近海及其他海域的浮標測量數據能力。海洋二號C星將與2018年10月發射的海洋二號B星以及後續的傾斜軌道衛星組網運行,共同構成我國海洋動力環境監測網,可在6小時內完成全球80%的海面風場監測。與海洋二號A星和海洋二號B星相比,該衛星運行在66度傾角傾斜軌道,增強了對海面風場的快速重訪能力。

國家航天局負責海洋二號C星工程組織實施管理,自然資源部為牽頭用戶部門,自然資源部所屬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負責地面系統和應用系統建設、運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負責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研製;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負責發射場及測控系統組織實施。

海洋衛星在為多個領域提供服務的同時,也不斷在衛星觀測的精度、空間解析度和時效性等方面上繼續提升能力。待明年海洋二號D星發射後,海洋動力環境衛星「三兄弟」齊聚太空,組網後形成全天候、全天時、高頻次全球大中尺度的海洋動力環境監測體系,合力實現全球海洋環境信息高時效、高精度和多要素的同步獲取,屆時我國海洋衛星的綜合觀測能力和應用服務能力將實現質的飛躍。

目前,該項目法人單位自然資源部所屬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已經建立包括北京站、牡丹江站、海南站、杭州站以及相應分系統在內的地面接收應用系統。後續,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將會同水利、農業、應急、氣象等行業相關應用單位組織開展衛星在軌測試工作,保障衛星按時投入業務運行。

此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7次發射。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海洋二號B星發射成功 我國將組建首個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星座 - 國內...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 通訊員 楊璐)記者從國防科工局、自然資源部獲悉,10月25日6時57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
  • 成功發射!我國建成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記者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6月11日0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發射現場 潘越榮 攝衛星成功入軌後,與海洋一號C衛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對開展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氣候變暖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
  • 海洋一號D星成功發射!將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6月11日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記者從國家航天局、自然資源部獲悉,昨天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
  •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 D 星,打造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IT之家6月11日消息 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1日2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該星將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中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 我國將構建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6月11日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作為我國海洋水色衛星家族的新成員,海洋一號D星將與已發射的海洋一號C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業務衛星星座,形成上、下午雙星組網,開展大幅寬、高精度、高頻次觀測,填補我國海洋水色衛星無下午觀測數據的空白。
  • 海洋一號D星發射 打造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6月11日2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該星將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中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鄭逃逃攝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將大幅提升中國對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對開展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氣候變暖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將開啟中國自然資源衛星陸海統籌發展新時代,助力海洋強國建設。鄭逃逃攝6月11日2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
  • 中國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 打造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供圖中新網北京6月11日電(郭超凱)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1日2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該星將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中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 海洋一號D星升空 打造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記者胡喆)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1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該星將與海洋一號C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大幅提升我國對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有效觀測能力,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 以西海岸命名的衛星再添一顆!天啟6號衛星(青島西海岸號)成功發射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7日訊 天空中再添一顆以西海岸命名的衛星。10月26日23時19分,被命名為「青島西海岸號」的天啟星座06星,在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成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
  • 中國將構建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五大載荷顯神通
    我國將構建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5、4、3、2、1……點火!」6月11日2時3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D星。  作為我國海洋水色衛星家族的新成員,海洋一號D星將與已發射的海洋一號C星組成我國首個海洋業務衛星星座,形成上、下午雙星組網,開展大幅寬、高精度、高頻次觀測,填補我國海洋水色衛星無下午觀測數據的空白。這對開展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全球氣候變暖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並將開啟我國自然資源衛星陸海統籌發展新時代。
  • 太空又多一顆「西海岸」號衛星!天啟星座06星發射升空
    10月26日23時19分,我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天啟星座06星。  新華社發本報10月27日訊 天空中再添一顆以西海岸命名的衛星。10月26日23時19分,被命名為「青島西海岸號」的天啟星座06星,在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徵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成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
  • 怎樣用好海洋資源?中國首個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了解一下~
    來源:經濟日報2020年6月11日2時31分,海洋一號D衛星搭乘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由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隨後,衛星太陽翼順利展開,衛星在軌運行穩定,狀態良好,標誌著衛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海洋一號D衛星是我國海洋水色衛星家族中的第四位成員,屬於我國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海洋業務衛星,可用於監測全球大洋水色水溫,為我國近海海域與海島海岸帶資源環境調查、海洋防災減災、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海洋生態預警與環境保護提供數據服務,並為氣象、環境生態、農業、水利、交通等行業應用提供支持。
  • 18年打造我國首個海洋民用衛星星座
    6月11日,海洋一號D衛星搭乘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由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隨後,衛星太陽翼順利展開,衛星在軌運行穩定,狀態良好,標誌著衛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開啟了我國海洋水色業務衛星組網觀測的新篇章。這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發射的第四顆海洋水色衛星。
  • 天啟6號衛星(青島西海岸號)成功發射,天啟星座8星組網運行
    10月26日,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天啟6號衛星是天啟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星座是我國首個投入運營的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是我國物聯網的重要新基礎設施。
  • 我國成功部署雲海二號衛星星座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3日電(楊苗本 呂炳宏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了解到,經過科技人員200多天的共同努力,國內首個基於不同軌道高度異面部署的雲海二號衛星星座已於近日圓滿完成部署,為大幅度提高我國空間環境保障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 我將建海洋民用業務衛星星座
    9月7日11時1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一號C星。這是我國海洋水色系列衛星的第三顆衛星,也是我國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十二五」海洋業務衛星的首發星。
  • 我國成功發射6顆雲海二號衛星 搭載發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
    新華社酒泉12月29日電(李國利、李瀟帆)12月29日16時,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及遠徵三號上面級),成功將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搭載發射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送入預定軌道。   雲海二號衛星主要用於大氣環境要素探測、空間環境監測、防災減災和科學試驗等領域。
  • 天啟6號衛星成功發射 我國物聯網星座已八星在軌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趙竹青)10月26日晚,天啟6號物聯網衛星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隨後衛星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
  • 高分十一號02星發射成功 長四火箭今年很忙
    高分十一號02星發射成功 「坐騎」長四火箭今年很忙2020年9月7日13時57分,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高分十一號02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發射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
    新華社酒泉12月29日電 12月29日16時,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及遠徵三號上面級